APP下载

关于媒介娱乐化的思考

2017-03-20葛雨婷

新媒体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受众需求娱乐化正能量

葛雨婷

摘 要 媒介娱乐化在娱乐大众、满足受众基本需求及创造经济效益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媒介的过度娱乐化又使大众文化走向了庸俗化、媚俗化。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媒介娱乐化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辩证地看待媒介娱乐化的影响。

关键词 媒介;娱乐化;受众需求;正能量;负功能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3-0071-02

媒介娱乐化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流行化的趋势,其已作用到各个方面。“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如同对于衣食住行一样自然,娱乐传媒成为大众不可缺少的伴侣”[1]。同时愈演愈烈的大众传媒娱乐化风潮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媒介娱乐化带来的浪潮已势不可挡,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1 “生活的伴侣”——媒介娱乐化的正能量

媒介娱乐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以及它能给当今社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和效应,所以它可以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发展至今,并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甚至根植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1.1 大眾传媒的本质要求

大众传媒的本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娱乐工具。大众传媒具有多种功能,诸如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娱乐功能等。这多种功能,其主次地位是不同的;各种传媒在发挥其功能作用方面的强弱程度也不同。众所周知,随着媒介娱乐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中,有相当一部分娱乐信息,因而娱乐功能是大众传媒多种功能中最为显露的一种功能。媒介娱乐化使人们愈加感性,心绪愈加丰富多彩,社会愈加安乐。媒介的娱乐性、互动性、广泛性能使脾性躁虑的人平和下来,少言寡语的人敞开心扉,性格孤僻的人学会分享,先生变得温和,女士变得大胆,明显使人们性情尽显。

1.2 满足受众基本需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的日益普及、人们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人们在娱乐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加。另外,当前社会压力大,人们需要媒介娱乐化。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许多社会问题也日渐凸现。如就业压力大、就医难、食品的不安全、养老保险等影响社会安定问题,都深深困扰着当代社会人的生活。生存的压力需要有媒介的娱乐向导来放松心情。那么多观众喜欢看《欢乐喜剧人》《奔跑吧兄弟》,看一些娱乐节目确实能让人们暂时放空自己,忘记烦恼。尤其是一些真人秀节目中,确实有很多故事感人至深,充满正能量,这确实与我们所倡导的价值观是相一致的。因此社会是需要媒介的娱乐化的。受众在视听节目时付出最小的时间成本,却能收获最大的精神效益。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充斥着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图片和音像,人们不再需要高度的理性和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娱乐不需要太多的理性,在娱乐世界里人们尽情地放飞自我,以一种更轻松和自由的姿态看待事物、获取各种信息。更重要的是,受众可以通过媒介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到各类事件的可控过程当中,以实现情绪、智力、体力或精神的刺激和愉悦,从而在自我意识中获得唯一的特殊感觉以及社会价值感。

1.3 媒介娱乐化创造经济效益

在这个商业化时代,一切都可以拿来消费,当然公众的注意力也不例外。受众在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点击图片的同时,就已经将其本身连同其注意力作为商品价值让渡给了广告客户,广告客户由此获得广告收益。而与此同时,媒介也早已从受众的享受及愉悦中直接盈利。这已经成为时下很多媒介的重要收入来源。于是,娱乐经济也由此应运而生。另外,媒介娱乐化创造经济效益还表现为大众传媒通过生成与宣传经济性的信息,引导着消费者的消费,从而反作用于生产。如时尚刊物《VOGUE》《悦己》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审美水平以及对于高品质生活的思慕。可以说,娱乐非但拉近了产品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而且还间接满足了现代人对归属感的渴望。

2 “精神的鸦片”——媒介娱乐化的负功能

媒介娱乐化愈发盛行的今天,其所带来的问题和背后所引发的种种社会现象也令人担忧。

2.1 报道内容的恶俗化

有人说,一些媒体不仅已经“娱乐至死”,而且是以死为娱乐。Q姓男明星被爆离世,一时间所有的媒体争相报道,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途径找新闻,打听他的死因,以及所有本应该属于死者个人隐私的内容,添油加醋地报道给大众,有的媒体竟然将死因无端揣测为性丑闻,多么无良的媒体!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住院,娱乐记者们就守在医院门口,等着医生宣布死讯,争取在第一时间发布独家新闻,他们甚至到病房门口窥视偷拍处于病痛中的病者,试问将个人隐私、道德心、同情心置于何地?因爱情公寓走红的林宛瑜扮演者赵霁,因早前种种负面新闻,不堪压力而淡出娱乐圈,却被传患病。原因仅仅是她最近看起来瘦了好多,气色也不好。台湾某周刊曾拍到徐若瑄“露出诡异嘴型”。徐若瑄之前在上海拍戏,只露出左脸颊,更用大丝巾遮掩略嫌肿胀的右颧骨。徐若瑄曾不顾剧组如火如荼赶戏,坚持请假返台就医,当时就传出,徐若瑄因拍戏出了意外,导致面部神经失调,俗称脸中风,又称有如施打过量的肉毒杆菌般,脸部呈现僵硬状,内地媒体则以“面瘫”形容之……这一起起悲剧事件却都被媒体拿来炒作。当下几乎所有明星都逃脱不了狗仔的跟踪、偷拍,甚至他快要死了或者已经死了,还要被消费来娱乐大众,然而这种让人无比作呕的恶行竟然被披上“具有娱乐精神”的外衣。难道娱乐精神一定要通过自嘲、自黑或者取笑、游戏他人才能被体现吗?难道非要容忍一切恶言、丑闻,才能表明透彻洞悉了娱乐的真谛吗?

2.2 新闻的过度娱乐化

由于监管体系不完善及管理水平低下,政府对媒体的监督力度不足以及当下媒介自律能力下降及从事媒介行业的业内人员水平的低下,导致当下新闻报道呈现过度娱乐化现象。很多新闻成为受众的附庸,为了盲目追求利润,以消费者的喜好为导向,经常报道一些虚假的娱乐新闻,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诚信度、公信力,争相传播一些暴力、色情新闻。这不仅违反了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原则,还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秩序,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其实新闻想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受众,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度地偏向娱乐化,导致新闻事实失真,破坏了社会秩序,这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不合法的。

2.3 受众的扭曲化

所谓“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如果一个人处在一个被虚假新闻、暴力、色情、恶俗信息包围的环境里,那么难免会对这个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会让这个人变得庸俗、轻浮、肤浅、情绪化,甚至走上不正确的道路。况且如今我们已然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形形色色的新闻、信息铺天盖地而来,让我们还来不及分辨这些信息的真伪好坏,它们就已经像“魔弹”一样注入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面。再加上很多人現在对于信息基本都是浅阅读,他们不愿意花很多时间去阅读那些有内涵、有层次的信息,而更愿意不用思考、不费力气地去浏览一些图文并茂的娱乐八卦短新闻。那么长此以往,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修养气质的升华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如此一来,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会肤浅化、轻浮化,而对于一些国际要闻、国家大事而冷眼旁观,这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及国家的长远发展都是十分让人堪忧的。

3 一分为二地看待媒介娱乐化

媒介娱乐化绝非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它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因此我们绝不能只强调媒介娱乐化的正面功能,也不能只看重媒介娱乐化的负面效应,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媒介娱乐化现象。

娱乐功能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使人们更加性情化。满足了在转型期人们价值观和当代文明的碰撞,以及后工业时代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不安与失落情况下的人们的基本需求,促使人们在大众传媒中寻找精神寄托。另外,媒介娱乐化在带来社会效应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过度的娱乐化产生了负面的社会效应,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娱乐化走向了庸俗化、恶俗化,这实际上扭曲了大众的需求,破坏了整个社会和谐建康的环境[2]。

总而言之,“媒介娱乐化要注重度的把握,既不能泛化,也不能妖魔化”[3]。应该扬媒介娱乐化之长、避媒介娱乐化之短,合理发挥其正面效应和建康功能。大众应该保留主动选择“伴侣”的权利,不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媒体也不要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新媒体时代我们既需要“心灵的伴侣”,也要坚决拒绝“精神的鸦片”。

参考文献

[1]吴志翔.肆虐的狂欢[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博.媒介娱乐化的思考[J].商,2015(24):209.

[3]贾惠超.媒介娱乐化的正负效应[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11):326.

猜你喜欢

受众需求娱乐化正能量
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看影视剧字幕翻译的娱乐化倾向
历史剧中现实中的指涉与受众需求探析
受众需求视角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方式论述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电视媒体微信公众号运营探索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