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2017-03-20潘慧群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积累创设情境合作

潘慧群

【摘 要】童真的心,最容易被打动,我们应教会学生:要更多投入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教师对学生做到:有心栽花去指导、善导他们妙笔生花,诱导他们锦上添花,那么学生的作文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关键词】写作;积累;创设情境;勤练笔;创新;合作

作文,一直是老师、学生最为头疼的事。有些学生视作文为大敌,常抓耳挠腮,很久才写上那么几句话,且语句干涩无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怎样才能使学生从“怕”作文到“爱”作文、写作文妙笔生花呢?重要的是兴趣的激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上爱作文的林荫小道,让学生在作文的绿荫里妙笔生花、锦上添花。

一、有心栽花,指导学生学会积累,爱上写作

1.指导学生善于积累。

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有材可写。这样,老师就要特意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去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丰富的积累是学生写作的活水。我们应当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接受新事物,接受新信息,让“活水”在他们的心底流淌。阅读课上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并经常性开展读书交流,指导教师参与交流,畅谈体会及收获。

鼓励学生切实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

2.指导学生会挖掘。

语文教师要注重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其实在课文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要重视挖掘这一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写出有特色的作文来。

3.设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有了亲身体验,切身体会,才有感而发。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利用音像、图片、语言、作品欣赏、游戏、表演、大自然的景物等等来创设情境,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二、妙笔生花,善导学生养成习惯,懂得写作

1.善导学生勤练笔。

我们要注重学生写好“两记”,加强语言基础。“两记”指的是日记和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心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也可以是摘抄,好词佳句,或是精彩片断,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写作积累词汇、语言。

2.教师注重写“下水文”。

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以“下水”作文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3.善导学生抒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就是要以情动人。学生有时写文章,写得有人物,有情节,文笔流畅,合乎文法,就是引不起人的激动——重要原因是没有强烈的情感注入其中,读之令人索然无味。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倾真情,用我手写我心。

4.善导学生敢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鼓励学生的大胆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生活中,想象力就象是一个三棱镜,它能够创造出七彩人生,学生一旦拥有了它,也就拥有了创造性。在写作中,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特别是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更能吸引人。

5.善导学生会合作。

合作是新课标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合作也不妨用在作文教学上。合作包括写作前的合作和写作后的合作。

每个人独立完成一篇作文,这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是天经地义的,在新课标下的作文训练中应大胆突破这一框框。写作时,特别是写学生不太熟悉的题材时,教师可增加学生同伴交流的时间、空间,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同学的帮助。有些文题或故事,需要占有搜集较大量的材料,教师可组织小组完成,比如写环保、信息方面题材的,可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写作后的合作体现在学生间互评作文,学生间可互调习作,根据习作要求進行评改,大到谋篇布局,小到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都可以直接在习作上修改或写出修改意见。事实证明,学生评改他人的习作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能竭尽全力,反复推敲,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同时,学生互评互改,扩大交流范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锦上添花,诱导学生提炼写法,灵活写作

1.诱导学生写兴致。

命题注意多样性。可以给较长的课文写梗概、短文进行扩写,将寓言改成故事,或是续写课文。老师命题和自由命题相结合,或只提供一个大致范围让他们自由想象,甚至有时只起个头,学生一人一句续成文章,或是布置他们感兴致的话题。当学生对自己感兴致的事和人都乐意讲和写,那作文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2.诱导学生写具体。

文章贵在写得有血有肉,耐人寻味。平时指导学生注意修辞的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能灵活用到作文中去,可给文章增色不少。文章的前因后果、过渡连接等要交代清楚,使人读来明白,加上详细的描述,定引人入胜了。

3.诱导学生写精练。

苏联诗人马亚柯夫斯基说:“要像从百吨砂矿里提炼一克镭那样,去提炼精粹的语言。”可见要使文章内容表达更准确,那么就得在文章语言上力求字斟句酌、千锤百炼,而灵活巧用名言警句、诗词、谚语、歇后语等就会更加凝练,使文章得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美好的生活应该有美好的文章。童真的心,最容易被打动,我们应教会学生:要更多投入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教师对学生做到:有心栽花去指导,善导他们“妙笔生花”,诱导他们“锦上添花”,那么学生的作文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S]

猜你喜欢

积累创设情境合作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