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小学语文课堂的“互动”教学

2017-03-20张亚婷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生生互动互动课堂教学

张亚婷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理念转变的总要求和主目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转变将任重而道远,教育教学在新教改下所要达到的目的并非易事,需要一个集体单位——学校的全体员工放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思考;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和师生互动

高效课堂是师生双方积极参与的师生互动过程,而师生互动的过程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在活跃的课堂气氛里,在师生共同合作与探究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

1.新课改下“互动”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1.1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的推动下,越来越严格的强调课堂教学和高效课堂;而高效课堂的落实措施和方法则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师师互动”三大内容,但对于师生互动提出的要求更高;

1.2所谓师生互动“是现代教学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和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

1.3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使这种互动产生作用乃至达到高效,必须把握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对于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来讲,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并在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指导下,以优质教学为目标、以高效课堂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为根本。

2.新课改下“互动”的课前、课中和课后

2.1课前准备:“师生互动”强调的是一种真诚、和谐、多元的互动,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在互动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权益和需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是具有创造潜能的人,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和培养学生;所以课前准备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了解,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程度等等,以此来准备资料,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为师生互动和提高高效课堂打好基础;

2.2上课环节:“师生互动”教学能够使課堂充满勃勃生机,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思考力;上课过程中可采取很多种方法来调节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积极融入互动;主要方法有:

2.2.1借助课件增兴趣:很讲究的课件能够让学生兴趣大增,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并且接触学习内容;

2.2.2化繁为简显实效:每个课程中都有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很多学生也会兴趣降低,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化繁为简学习内容,把重点突出、难点揭破、疑点明朗,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和解释;

2.2.3活动设计提效率:课堂活动的设计尤为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提高课堂效率,是小学语文课堂课堂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

2.2.4小组合作现高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小组的合作,是探究学习、互相交流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体现“生生互动”的最佳效果,还能锻炼学生的精神意志和思想品质;

2.3课后总结:每节课后都应该做以总结,主要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师师互动”三个方面的总结和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哪个互动环节效果最佳、哪个互动环节效果最差,哪个部分适应少数学生、哪个部分适应全体学生,都要通过课后反思和总结而得来;总结是经验的来源方式,教学是总结的基础,高深的理论来自于教学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是为下一次更好的教学作好基础。

3.新课改下“互动”的疑难、错误和乐趣

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该关心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洞察学生的心理更好的实现与学生的及时沟通。

3.1想学生之疑难: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眼里看起来很简单也很容易,教师三言两语就能讲出来,但在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时觉得很难,这个时候教师要进行换位思考,帮助学生实现由难到易,变难为易,想学生之所难;课堂上讲述时会发现部分学生表情凝重、脸色不悦,很显然学生对于所听的内容有了疑问;高明的教师会立即意识到这一点,这是教师就要帮助学生解除思维上的障碍,回答学生的疑问,满足学生的所思;

3.2想学生之错误:教师在批改作业、评阅试卷和辅导习题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应该找出共同点、特殊点和个别性在课堂上指导给学生,使学生得到更加长久的记忆和巩固;

3.3想学生之乐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动手”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维,凡可以做的“动手”课程尽量去做,让学生动手的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满足学生的实践性、好奇心和成就感。

4.新课改下“互动”的注重、人格和创新

人们的价值观念正经历着从重视人的创造物质的价值到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高的转变过程,而对于人的品质评价已经趋向于提倡人的创造性、开拓性和发展性;因此,我们最终应该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身上;凡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个性品质都是创新所需要的,这些个性创新品质称之为创新个性,创新个性具有相当的完整性、持久性和科学性,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和决定性的影响;为了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

4.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4.2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

4.3鼓励独创性、多样性和幻想性;

4.4让学生与具有创新人格的人多加接触。

真正把新课程改革理论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也是一件及不容易的事,要确实改变由原来填鸭式、满堂式、强迫式而长久延续下来的旧观念、旧方法、旧模式,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更新、在更新中总结、在总结中探究,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生生互动互动课堂教学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