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图书馆馆配供应链的构建

2017-03-20喻莉君杨玉麟曾淑芬

新世纪图书馆 2017年2期

喻莉君+杨玉麟+曾淑芬

摘 要 论文以我国图书馆馆配问题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的“三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中引申出适合馆配供应链的“服务流”,结合图书馆馆配业务的主要流程设计馆配供应链服务流,以实现图书馆配供应链的正常有效运行。

关键词 图书馆馆配 馆配供应链 服务流

分类号 G251.5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7.02.013

Abstract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book supply in domestic libraries. The service flow, which fits the book supply chain, is derived from cash flow, information flow and logistics in supply chain. By combining the main process of library book supply, this paper designs the service flow of book supply chain to make sure the book supply chain work efficiently.

Keywords Library book supply. Book supply chain. Service flow.

据有关部门推测,目前我国每年图书馆采购量的市场需求约为50亿人民币左右,其中院校图书馆年购书量占到近六成,购书金额超过30亿元,公共图书馆及专业图书馆也有近20亿元[1]。本文拟针对图书馆馆配市场的繁荣,试图从供应链中的服务流视角切入,分析并解决目前我国馆配市场出现的牛鞭效应、书单不精准、图书质量差等问题。

1 馆配供应链概述

“馆配供应链”是笔者将物流学运用在图书馆学中提出的新观点,是指围绕图书馆这一核心,通过对信息流、物流、服务流、资金流的控制,使从出版社出版图书,到经由馆配商将图书送到图书馆的过程中的各个节点机构相互协同运作,有效集成为一个动态网络关系链条,并通过对流程的不断精简优化,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1.1 供应链理念在图书馆配中的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采购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从传统的订单购书、样本采选,到联合采购、样书采购、数据选购,再到馆配商的出现等,促使图书馆在不断改革创新的同时,对采购方式的科学性、经济性进行考察,在向企业管理方式学习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机构特点,实现图书馆工作的创新发展。

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由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供应链管理是有效集成供货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的一套方法。它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能以正确的数量、合格的质量,在正确的时间与状态被送往正确的地点,从而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系统成本[2]。而将企业管理的运营机制引入图书馆图书资源建设工作,旨在将图书流通纳入从上游的出版社与下游的各类图书馆所构成的网状结构中,从全局的角度提高整个链条的效率,降低沟通成本、服务成本及资金成本。由此可见,两者的思想理念不谋而合,同样追求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因此,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十分适用于图书馆配行业。

1.2 图书馆配供应链结构分析

在本文所构建的馆配供应链中(见图1),上游的供货商是指图书出版社、图书发行商、商业性信息服务机构、数据库生产商等信息资源的供货商;中间商即馆配商,是馆配供应链运作的中心,它承担着图书资源的采购、分销、数据维护、物流配送等服务,并通过实物书目、电子资源、多媒体资源等形式为各大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满足图书馆的信息需求。下游的客户即各类型的图书馆,它是馆配供应链服务的重心,馆配供应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益,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笔者从馆配供应链的服务流入手,分析各个节点在馆配链中的服务职责。服务链的核心立足点是“读者的需求”,因此本文在上、中、下游分别提出控制牛鞭效应、书单精细化、图书质量控制,切实根据读者的需求形成采购书单,真正使各节点形成一体化、相互协作的有机整体,全面构建出一套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的供应链。

2 馆配供应链服务流的构建

2.1 上游:控制牛鞭效应

在馆配供应链上,由于下游读者的需求信息在沿着各节点向上端传递时,会出现回馈速度慢、信息化普及程度低、信息不对称、批量订购折扣大战、供应链稳定性差等原因,因而会产生需求信息逐级放大或缩小,波动越来越大的“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

牛鞭效应一旦出现,波动异常的信息与下游的真实需求失之千里,可能误导出版社和馆配商做出错误的决策,影响出版计划的制定及企业的发展,极大降低了供应链上端的服务质量。其次,这也将加重库存,大量库存会占据出版社的仓储成本和运营成本,书本积压以致滞销,最终导致供应链的断裂。对此,本文在刘海燕、曹瑞青、马杰、杨军、黄丽娟等诸多学者对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研究的基础上[3-6],提出一些应对馆配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措施。

(1)建立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建立一个贯穿供应链上中下游各个节点的信息集成管理平台,集中、高效地处理信息,加速上游對图书馆读者需求的快速响应,消除信息的不对称,实现供应链各节点之间信息的跨域交互,扩大信息流的流通范围及透明度,从而助力出版社提供更加高效地服务,有效地减少牛鞭效应。

(2)建立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这是一种连结出版社、馆配商、图书馆三者,将其视为一个责任共同体,权力责任平衡并共同承担库存风险的一种全新的库存管理模式,而不仅仅是从前的出版社独自承担高库存压力的传统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三者紧密合作在一起形成有利共享、有损失共同承担的战略同盟。这样的供应链中,各节点相互合作相互信任,朝着共同的愿景,为终端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极大地削减了牛鞭效应的影响。

(3)提高预测精准度。实现以上两点,即保持紧密地信息联系与信任合作后,通过共享各自掌握的数据与信息,共同进行读者需求预测,推进出版社的精细化服务,凸显增值服务的竞争力,使预测更加科学准确。这要求各级节点均提供需求预测,最后出版社基于各节点的预测,为图书馆提供精细化采访书目,补缺书目信息。

(4)促进书目信息物流标准化。削减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最基础的工作即将书目信息标准化,涉及到图书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标准化问题。如果图书物流标准体系不健全,图书供应链将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准确预测,从而影响了物流作业效率、信息交换速度等。

另外,如适当稳定折扣波动,建立图书供应链的绩效评估体系等方法,都能适当减少牛鞭效应这种需求信息放大的现象。

2.2 中游:书单精细化

馆配商在供应链服务流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主动为图书馆提供符合读者需求的采访书目。这些书目是图书馆采购计划的重要参考对象,因此在中游需要重点关注馆配商提供的书单。书单的精细化内容包括书单精细常规化、个性化定制采访书单、数据信息共享等,它是改进馆配商服务模式的途径,也是体现其服务能力的主要方式。馆配商提供精细化书单,可以提升行业中的竞争力,为不同类型不同受众的图书馆提供有针对性的采访书目,而且也可以作为图书馆衡量馆配商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之一;精细化书单作为新型图书采访的补充方式,从传统的采购方式中解脱出来,较好地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首先,将书单精细化这一业务普及化和常规化,即馆配商在日常的配送工作基础上,整合上游出版社的库存信息,为各馆提供针对其个性化需求的采访书目。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当其冲的是馆配商内部的专业人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对符合各馆馆藏方向的特色书目进行搜集、整理、研究、创新、推送,努力整合各方面的信息,以提升馆配商所提供的书单的精细程度。

除此以外,采访数目所涉及的内容广度方面也需要下功夫。对于各大媒体上定期刊登的推荐书目榜单,各大书店的销售榜单及领域权威、各界名人以及专业人士的推荐书单等,馆配商应时刻保持关注,作为图书馆采购的参考书目。同时,应密切关注国内及国际时政、时事,从多方面收集归纳具有价值的信息。比如“中国梦”战略的提出,可以作为图书馆一个特色的馆藏主题,定期为图书馆推送与此相关的书籍,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对于高校的图书馆,馆配商要推出更符合高校的学术类专题图书,需要长期和图书馆学科馆员保持联系,以了解高校发展动态,并主动收集高校自主科研成果的相关著作等,延伸相关领域图书进行专题推送。另外,馆配商还应与出版社保持紧密联系,及时获得优秀出版社的相关出版信息、版本更新情况、畅销书目,为重点图书和优秀新书提供专题数据。当然,数据也需要按照季度或年度进行采集和更新,以期能够按时推送学科专著、畅销书目和精品书目[7]。

再者,馆配商应向图书馆提供个性化定制的采访书单。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同一类型的图书馆分为一类,熟悉各类图书馆的差异性需求,针对不同类别制定书目服务,减少馆配商的工作量,进而提供更加精准的书单。

最后,馆配商要充分利用各图书馆自身所掌握的数据。推出各个主题的畅销书目,为图书馆更新数据,查漏补缺。当今是大数据时代,馆配商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成立专题书库,为图书馆采购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采购指导。

2.3 下游:图书馆图书质量控制

图书馆提升图书的质量,以最合理的采购价格买到令读者满意的书,提供最好的服务,需要选择信誉良好,服务质量高的馆配商。本文从以下几点提出图书馆把控图书质量的对策。

(1)一切以质量为主。图书馆在招标时,首先应关注的是馆配商的信誉及资质,如公司规模、企业文化、员工素质、购书所覆盖的出版社的数量及质量、信息化程度、物流能力、经营范围的学科优势及行业优势、图书的编目加工能力等。图书馆选择馆配采购的目的是为了丰富采购方式,提高采购效率,切不可本末倒置,一切向“钱”看齐,为节约经费,简单地选择价格最低的中标,最终影响图书馆的馆藏质量。

(2)提高招标标准。图书馆在公开招标时所拟定的招标条件,是保障图书馆馆藏质量的重要前提,招标合同中的条款则有进一步规范馆配商行为的作用。因此,在招标合同中的具體需求应罗列详细,具体说明,使每项条款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细化书目加工级别、送货周期范围、价格折扣幅度、服务相应速度等等,利用法律的方式确保馆配商履行合同,保障双方的权益,从源头上杜绝信誉失范及馆配中有可能涉及的违规问题。

(3)严格监控馆配各环节。首先在图书验收时,仔细核对图书的复本量、种类等与订单有无出入,检查有无盗版或劣质图书,检查有无图书印刷质量差、缺页、少页的问题,检查是否有塞书现象等;其次在图书入库时,馆员应严格审核来书资料,检查是否与本馆藏书规范相符,是否涵盖本馆的藏书类目等;再者是在图书编目时,对已有数据进行加工完善,修改错误信息,并检查图书质量是否达标。最后,图书馆应对每次馆配的物流进行评估,监督馆配商按时保质保量地将图书送达[8]。

(4)建立馆配商服务评价平台。合同的约束力仅仅体现在行为的规范上,对馆配商道德诚信也需进行约束,笔者提倡建立一个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的馆配商服务评价平台,制定如服务水平、信誉级别、违约记录等定性指针,以及到货率、缺货率、残次品率、供货周期等定量指针,所有图书馆均根据这些指标对馆配商的服务进行详尽地记录评价,并公开公布在该平台上,定期对馆配商进行评比并分级管理。此外,引入惩戒机制,将有多次违约或不良记录的馆配商信息公开,予以罚款等惩罚,让违信企业失去再次合作的机会,营造弘扬有信誉的企业,惩戒失信企业的馆配市场氛围,保障图书馆的利益,推进馆配行业的健康发展。

(5)图书馆自营图书加工工作。部分馆配商承接了图书馆外包的图书加工工作,但有的馆配商为降低成本,以次充好,使用劣质磁条、条形码、书标,在编目数据时书目信息东拼西凑,内容不全面,数据质量无法达标。为保证图书质量,笔者建议由图书馆采购磁条等图书加工耗材,交由馆配商加工,再由图书馆负责验收检查,以保证质量。对于文献编目工作,则由图书馆自己负责,分类编目是图书馆的基础性工作之源,如若连编目这一传统看家工作都外包,那数据质量将难以保障。

3 结语

出版社、馆配商、图书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产业链,从服务链的角度,上中下游建立合作的关系,实施馆配供应链管理,避免为眼前既得利益而恶性竞争扰乱市场,整合上游供货商及下游图书馆和读者,联盟互利,以使整个供应链发挥它最大的效益,才能保证图书馆配市场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三方的共赢局面。因此,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馆配行业的健康发展,应该积极探索适应图书馆配市场发展的供应链管理方法,本文只是从供应链的服务流角度提出一些见解,仍有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 1 ] 徐军华.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 2 ] 曹瑞青.图书供应链中“牛鞭效应”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影响[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19-121.

[ 3 ] 杨军.如何应对图书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J].科技与出版,2007(9):44-47.

[ 4 ] 黄丽娟.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现象研究:以图书供应链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4):143-145.

[ 5 ] 赵宇龙,阎志芳.图书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及对策[J].科技与出版,2007(6):53-54.

[ 6 ] 马杰,曲德森,王海云.图书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原因及缓解措施[J].管理观察,2009(2):187-189.

[ 7 ] 祖迪.馆配商采访书目精细化探析:以专题书目推送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5(9):98-101.

[ 8 ] 刁慕戈,倪海涛.馆配图书质量博弈与控制[J].图书馆学研究,2011(5):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