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激趣 以乐促教

2017-03-20贺艳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聋生情境教学语文教学

贺艳梅

摘要:情境教学法在中外教育领域已经被广泛使用。聋校在语文学科上使用情境教学法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具有直观易懂性和双向互动性,对于听障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通过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来帮助聋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关键词:聋生;情境教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22

一、聋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聋生由于生理缺陷,语言能力差,思维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但直观感受力强。相关研究显示,聋生的形象记忆、动作记忆和情绪记忆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别,甚至还优于正常儿童,但聋生的思维活动异于正常儿童,主要是抽象思维困难。在教学中,我们应针对聋生的这一记忆特点和思维特点,多采取直观演示,引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精心创设情境,让聋生动手操作,以及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启发聋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一是指景象、场景和环境;二是指人物、情节,以及由场景、景象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审美和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和体会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创设情境,展现矛盾冲突,对激发聋生的求知欲,发展聋生的多项思维,培养聋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大有裨益。

二、情境教学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出于对聋生的生理特殊性考虑,结合他们在学习语文中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情境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类型:

1. 用多媒体展现情境

多媒体展现情境,现在主要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集声、画、图于一体。对一些动态性的语言训练有很大帮助。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对于虚拟现实中难以找到的一些事物,运用多媒体展现可以刺激聋生的多项感官,对发展聋生的多项思维有很大的好处。如《蝙蝠和雷达》一课,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来模拟蝙蝠夜间飞行,从而帮助聋生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夜间飞行是一样的。

2.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聋生特别喜欢表演,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老鹰捉小鸡》时,让学生来到操场,教师示范,学生扮演“老鹰”“母鸡”“小鸡”三个不同的角色,并且轮流进行。充分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动作、职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 现场教学再现情境

聋生的听障导致其在感知方面比较差,所以语文生活化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如在教学《放风筝》这一课时,把学生带到广场,带到大自然中,让学生课前准备好“仙鹤”“蜈蚣”等造型的风筝,让他们自己放风筝,体验放风筝的乐趣,让他们互助合作,把大蜻蜓放飞到天上,仔细观察风筝在天上飞的姿势,让他们细心体验放风筝的快乐,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4. 实物画面演示情境

由于听力障碍,聋生抽象思维发展缓慢,形象思维、直观记忆却发展迅速。鉴于此,可以将聋生需要记忆的内容视觉化。在教学过程中,像实物、幻灯片等直观教具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让聋生更直观、形象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教学《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我们把这种植物的实物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通过实物去了解它的叶子,了解它的茎、脚,学习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强了聋生的记忆效果。

5. 故事导入情境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根据课文内容编成相关的故事,让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在故事的情境中学习相关内容是很好的方法。如《我的老师》,首先教师回忆一下当年自己的教师,然后再来唤起学生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教师,并把有趣的故事分享出来,这样的一个“故事情境”的呈现,使学生产生共鸣,进而能更加积极地学习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方法。

6. 借助影视作品创设情境

影视作品以其丰富多变的画面和震撼人心的声觉优势,能够很好地吸引人的注意力,同时将一些难以理解的东西通过表演和画面表现出来。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影视作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比如,学习《将相和》《冀中的地道战》等时,利用影视画面让学生来还原那个时代,直观了解那个时代的人和事,与文中的相关片段做一对比,更好地理清人物脉络和故事情节。

情境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种全方位的教学理念,使聋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了聋生的注意力,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多种形式的互动,使教学成果也更上一层楼。

三、情境教学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 聋生身体的特殊性,生活范围有限,视野狭窄,因此在社会实践观察和分析能力方面比较弱,在生活中认识的缺乏,导致其在学习理解上的困难,在语文学习中尤为如此。所以,语文学习不仅仅要的是技巧,更重要的是个人的生活积累和社会经验。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丰富了聋生教学的形式,由于聋生教育的特殊性,聋生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局限性。然而,情境教学法打破了聋生教学的这种僵局,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丰富了聋生的教学形式,也让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有了更多的途径和选择,(上接第22页)打破了传统的讲台填鸭式灌输的模式。这样,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更有价值也更加精彩。

四、情景教学法的成效和反思

聋校语文情境教學法的应用,无论从多媒体、实物还是其他各个环节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同时,也弥补了聋生的生理残疾,激发了他们在感知方面的潜能,让学生收获更多的感知经验,这种从聋生的个人实际情况出发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

但是,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利弊共存,情境教学的多元化让我们的教学从此变得五彩斑斓,但是比如一些词语的学习,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更为合适,而非人为营造的情境。教师也不能一味地依靠创设情境来教学,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更加有效、更加有价值。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特殊教育学校 046000)

猜你喜欢

聋生情境教学语文教学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