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情景教学法,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2017-03-20黄春兰
黄春兰
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学生的英语学习对今后的英语水平有深刻的影响,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是很重要的。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多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为英语教学质量做贡献。其中,情景教学法是很好的选择,它重视情景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英语;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34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教学不仅仅只是应对于考试,更多的是讲求它的实用性,所以我们对教学质量和效果应该有更大的要求,致力于學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才能让他们将来有更强大的竞争力。转变教学方式就显得迫在眉睫,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发挥它的优势,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他们自发地学习英语,这样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本文主要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探索一些具体的情境教学方式,希望有借鉴作用。
一、情景教学运用于英语教学的具体方法
1. 演练经典影视剧情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挑选一部经典影视,截取里面的一段剧情,用英语将它在课堂上表演出来,这就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比如,我们可以演《绝望主妇》中的一个片段。它的纯正英语的语调必然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长期进行下去,音调、发音水平都会有一定的提升。当然,我们不仅仅只限于表演英文片,像校园流行的偶像剧《流星花园》,学生也可以自己将台词翻译成英语,然后进行练习、表演。结合一些创意的改编,无疑会提升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些英文歌,《lemon tree》《take me to your heart》等都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水平,首先教学生一句句朗读,等到学生熟悉了基本发音之后,就可以开始唱。学生课下也可以多看一些英文电影,听一些英文歌,培养自己的英文语感。但是这个教学方式中,应该注意课时和学生课下所耗时间不能过多,影响其他方面的学习。
2. 引用实物丰富课堂内容
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利用实际存在的并且是学生所熟知的物品进行课堂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本名著,问学生:Whats it?学生会回答:Its book.随即追问:Do you like it?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教学时可以让喜欢的学生用英文组织语言,尝试说明喜欢的理由,在突感课堂氛围的同时,又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和语言组织能力。其次,我们可以将生活中一些很琐碎的事情用英语表达出来,比如让每个学生用英语讲出自己最喜欢的课外活动,这个活动应该怎么操作,为什么喜欢等一系列问题,或者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偶像,他为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他身上有哪些让人敬佩的闪光点等,这样的观点表达的free talk,可以让学生的英语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还对一些事物有了自己清晰的认识,提升了内在涵养和认知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很显著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接下来的教学工作的调整。
3. 将游戏运用到情景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就是利用游戏来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这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向具体化转变,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的同时,又能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当我们进行题目讲解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知识竞答的方式,教师将一道练习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抢答,一个课时下来累计最高者可以获得一个小小的奖励,比如说草稿纸、笔记本等,同时还可以设立一个进步奖,相较于上节课有较大进步的同学也可以获得奖励,这样就能带动各个知识水平的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应试能力和思考能力。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进行课堂英语猜谜,教师用英语表达出一个谜语,让学生来猜,比如说:“yellow house,red clothes there is a white and fat kid,whats it?”学生思考过后就知道它是花生,这在考查学生单词积累的同时,还对听力进行一定的考查。这种方式都是以自由问答的形式为主,没有课堂提问和开始那样给学生压迫感,氛围轻松缓和,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二、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是全面的,可以在课上教学、练习讲解等多个方面使用,并且对学生方面的能力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考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是教师在运用这种方式的同时,要把握好教学重心,切不可本末倒置。以提升学生的能力为主,为高中以及大学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致用将来综合语言的强大优势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杨明新.试论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4).
[2] 吴秋玲.关于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分析[J].校园英语(下旬),2015(5).
(作者单位:广东省龙川县培英学校 51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