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的那些人那些事
2017-03-20郭明晓
郭明晓
在新教育圈内,几乎无人不知焦作实验区。焦作新教育的人,我认识很多,而且还知道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始终刻印在我脑海里。
张硕果
——焦作新教育的领头羊
知道焦作新教育的人,首先都会联想到焦作实验区的领头人张硕果。
第一次见硕果是2014年在成都参加武侯的开放周活动。当时,硕果刚刚接受了种子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去开会之前,收到童喜喜的短信,告诉我硕果也去参加活动,
让我们俩好好聊聊种子项目的事。
硕果一到成都,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联系我。第一次见到她,如见老熟人一般开心,我们无任何芥蒂地讨论想讨论的问题,她给我留下了温和而坚定的印象。
第二次与她见面是2014年5月,第一届种子研训营培训的时候。我到达焦作时,活动已经进行了一天了。我从机场直接到会场,一看六七百人的大会被她组织得井井有条,心中的佩服之情油然升起,温和的女子竟然如此老练,不得不佩服。
与她的亲密接触是在2015年我成了新父母研究所的兼职员工后,她是种子项目负责人,我是培训师,我俩成了并肩战斗的战友。
记得2015年4月,童喜喜“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走到四川金川县的那次,我和硕果都去了。那天,她从焦作出发,我从宜宾出发,童喜喜从北京出发,我们在成都机场会合后就向金川行进。从成都去金川,汽车要走八九个小时,路途远不说,关键是路况太差,好多地方都是塌方后临时筑的便道。当时下着雨,道路泥泞不堪,汽车很容易打滑,看到路边堆着的比车还高许多的巨石和脚下的万丈深渊,我真感到胆战心惊,她却谈笑风生,一路和喜喜继续交流工作。好不容易走到一处露了点阳光、景色美丽的地方,她赶紧掏出手机来拍照,把最美好的风景留下。童喜喜看了她拍的相片,说:“不知内情的人看了硕果拍的相片,会认定:我们完全是出来游山玩水的!”是的,硕果就是这样乐观地面对艰难险阻,我真服了她。
在车上,我们一起讨论暑假种子研训营培训的事。考虑到教师、义工加上他们带的孩子,就决定既办教师、义工培训,又为孩子们举办个夏令营活动。那么,大人、孩子同时活动,场地、食宿和交通往来,就是办好这次培训的关键了。
为了找到最好的地方,她亲自跑了好几个地方考查会场、宾馆、食宿和交通情况,反复比较后才定下来在山东五莲培训。
接下来,她除了要与我对接培训内容之外,更多地是要安排会务,其中最难的当然是夏令营的活动,既要考虑适合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分班,又要考虑活动内容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还要考虑安排哪些种子教师当夏令营义工,开展夏令营课程。想到这些我头都大了,她却有条不紊地把这些繁杂的工作落实到位了。
在山东五莲培训中,意外情况较多,她都能冷静沉着地化险为夷,温和而坚定地把各项活动顺利推进。活动结束时,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我完全处于死机的状态,而她和童喜喜又在商量十几天后的一年级培训了。我大叫:“哇,这样的节奏还让不让人活了?”她淡定地说:“飓风姐,没啥,过几天就恢复了。”看着她那灿烂的笑脸,我知道面对这样的节奏,她就如吃家常便饭一样。
十几天后,我来到焦作,参加了她组织的一年级教师培训。这又是一次内容丰富、会务安全、紧凑、高效的培训会。
这时我知道,再怎么难的工作,对硕果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因此,在今年焦作开放周时,看到一千三百多人的活动轻松举行,我也觉得很正常,因为这里有硕果啊。活动结束后,有个外地来的局长赞扬她说:“硕果,你主持风格就像董卿一样!”我说:“董卿怎样与我们的硕果比啊,我们的硕果能撬动一个地区的教育呢!”
焦作实验区之所以在全国众多的实验区中出名,因为这里有硕果啊。
不过,最后,还要给大家八卦一下硕果的缺点,出差丢三落四是她的常态,哪次不掉东西才不正常呢。离开五莲时,还专门叫我去检查了她的房间,还是掉了一双去五莲前才买的新鞋;回家的路上,又掉了一大包书呢。
焦作的硕果不完美,但很可爱,在新教育路上她走得温和而坚定。
赵素香
——焦作新教育的坚守者
我熟悉的焦作新教育人中,第二个就是赵素香了。
知道赵素香,是在2012年年会时,她荣获了“完美教室缔造者”的称号。
她温婉的笑容真如她的网名一样“莞尔”,每次参加活动,她留下的照片都是那么美丽。后来和她熟悉后,我和她专门谈起过她的美女相片,她说:“我老公说,我本来没这么漂亮,是人家摄影师把我照得漂亮。管他怎么说,反正我拿到去做成了一个大相框,挂在家里,让他天天看我这个大美女!”
与这个焦作实验区、乃至全国实验区新教育的“老人”见面还是在2014年5月去种子教师第一届研训营培训的活动时。硕果派她到郑州机场接我。在接到我到焦作的两个多小时内,她一直不断地给我聊她班级开展的新教育课程,不断地思考怎样把班级课程做得更好,她还不断地思考怎样把学校的新教育工作做得更
好……如果從一般人的角度来说,她其实早就不必这么辛苦了:她既是新教育完美教室缔造者,还是当地响当当的特级教师,完全可以躺在成绩上悠闲度日。她本来就呆在焦作的马村,那里是焦作的城乡结合部,相当于一所乡镇学校,她还被派到更乡下的学校去支教。一年的支教生活,让她本已经紧张的教育生活更加紧张,每天在路途耽误的时间就多了两个小时。但她不但坚持做好自己班的新教育工作,还把支教学校和周边学校的新教育工作带动起来了。
今年5月焦作开放周活动时,她要讲述自己坚守新教育十年的叙事。那天晚上,我到焦作已经8点多,她从支教的学校回到家已经9点多,吃完饭与我联系,要到宾馆来让我给她看稿子,等她到宾馆时已经10点半。我们讨论完,她回到家已经凌晨一点半了。第二天照样到支教学校去上课,照样辅导完孩子们才回家,照样也是晚上十点半后才赶到我住的宾馆,看她利用空堂时间做的讲述用的幻灯片。第三天,她讲述完成后,还反复地反思自己哪些地方没讲好……
我虽然没有到过素香的教室,但从这短暂的接触,我就知道她这十年是怎样坚守的,我就知道她是怎样在追求卓越的。
焦作,因为有赵素香,因为有像赵素香这样一大批新教育工作者,才成为新教育实验中有名的实验区。
宋新菊
——焦作新教育的燃情者
新菊,名字虽然为秋天的菊花,但性情就像是一团火在燃烧,所以我说她是焦作新教育的燃
情者。
新菊的班级是梅花班,每每在她讲述她班级文化时,总会说到“梅文化”,我们就开玩笑地说她“没文化”。她燃烧生命激情的烈焰真像笑傲冰雪的梅花一般恣意蔓延,不可阻挡。
我和新菊接触的次数比较多,每接触一次,她就努力地让自己成长一次。
第一次接触,是种子教师2014年底在北京参观学习那次。每天整个团队上午外出参观,晚上回到住地研讨、反思,已经够累得慌了。我们参观后,需要进行一次研课讨论。她主动担任了一节课的任务,把自己彻底地亮出来,让同伴解剖、分析、改进,她用燃烧自己的方式来成长。她在那次研讨中,收获当然是最大的。
第二次接触,是在2015年4月,在北京新教育学校开“新教育家校共育研讨会”,她在大会上要作班级家校携手共育叙事讲述。在研讨她的叙事稿件时,我们总会对研讨的内容争论不休。一旦她认为我们说得合理,她就会虚心接受;但有时她也会固执己见,要她改正一个问题,得费许多口舌。她在不断地工作成长着,但也暴露了她的许多缺点。
第三次接触,是2015年8月在山东五莲培训活动时,我们对重点培养对象的培养方式就是在工作中成长。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爱你就把你抛在工作里”。新菊是种子教师成长得比较快的人之一,对她的培养自然就是委她以很多重任。在山东五莲培训活动中,她负责孩子们夏令营的工作,这个任务已经非常重了,但在孩子们还没有到五莲的前期,我和蓝玫负责种子教师在培训会上叙事发言稿件的打磨,这时新菊是我们俩的助手,和我们一起为讲述者们打磨稿件。
听着我们与讲述者打磨稿件,她也不时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当讲述者都回自己房间修改稿件时,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她说每次与我们讨论时,表面上看是在与我们讨论,其实是在为自己的错误或做得不当的地方辩护,而不是像她今天看到的老师们那样,别人一指点就能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或表述不当的地方,改起来更快。其实,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就是成长的开始。所以,从五莲回去后,新菊深刻地分析了自己的心理,决心超越自卑,并制定了改变的措施。
第四次接触,是2015年10月底,再一次在焦作进行种子教师的培训。这一次新菊又一次争取上课,再一次把自己亮出来任人解剖。我们看到,她此时接受别人提出的建议或批评时,变得从容了,既不为自己的成绩骄傲,也不为自己的不足而沮丧,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能谦卑地接受意见。她的成长让我每次见到她时,都能明显地感到长了一大截。
于是,在今年5月焦作开放周的活动上,我们看到了新菊的小梅花班的展示,我们更看到了新菊反思后,不仅仅是燃烧起那份点亮自己的激情,更能看到为了走向卓越开始精细、理性起来的沉稳。
她燃烧自己的激情,要用生命来照亮他人;她剖析自己的灵魂,要用绚烂的生命,为她至爱的秋天增添璀璨的色彩。
齐加全
——焦作诗意的栖息者
齐加全,网名“齐齐”的一位男老师,在硕果的讲座中,多次听到他的故事,仰慕他的才华,特别是他用诗歌来与学生对话、进行班级管理的才能,真让我敬佩啊。
今年5月焦作开放周活动期间,我有幸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他。如果把他与前面提到的三位“女汉子”相比,他完完全全就是位“男淑女”,诗人的才华、诗人的气质、诗人的风范,文雅得让我看不到北方男子的粗犷,倒让我看到一个南方文人的精致。
看了我这样的描述,别以为齐加全就是假女孩,其实他真没有女人的气息,他是完完全全的大男人,只是他的男人气概不是在四肢发达的肌肉上,而是在他那铮铮的铁骨上。
他的故事真的很好,所有故事都与诗歌有关系,我读着感觉很爽;他的语言很好,全是诗歌般的语言,读着感觉诗意浪漫。
最大的优点就是最大的缺点。他面临的毕竟是演讲,他得叙事,得讲故事,得克服诗歌的跳跃,讲述完整的故事。为此,他在努力地改变自己的语言风格,适应叙事的需要。
开放周活动中两天的时间,他总共睡了不到四个小时,白天照样在学校上課,没有耽误一节课。在和他打磨稿件时,看到他和孩子写的诗,我不停地赞扬,他总是笑着点点头,那种从心底里流露出来的幸福就毫无遮掩地写在了他的脸上。
这就是我认识的齐齐,诗意地栖息在教室里的齐加全,用诗歌来提升自己,又用诗歌来幸福一间教室的齐加全。
焦作新教育的那些人那些事,根本写不完。比如大杨树常瑞霞、静听雪党玲芬、后生可畏的马哲……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长串令人骄傲的故事。
他们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内心渴望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内心渴望用自己的生命照亮身边孩子们的生命、父母们的生命。
所以,我们能在焦作看到一个硕果带来了满树的硕果,满树的硕果又变成种子,在焦作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四川宜宾人民路小学校 新教育研究院新父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