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培养道德素养
2017-03-20任苏媛
任苏媛
[摘 要]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从形象感知中获得抽象的理性感悟。思想品德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创设导课、故事、生活、思辨、结课等情境,可以达到思想体悟、品德熏陶、情感浸润的学科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实现思品学科价值。
[关键词] 教学情境;道德素养;体验感悟
创设教学情境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方式,是营造氛围、活跃课堂、感知体验、启智明理的重要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故事、生活、视听等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在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启发思考、明晓道理、升华思想,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
一、创设导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启迪道德智慧
虽然“万事开头难”,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要在一开始就能聚焦学生的目光,才能称其为一堂好课。因此在课堂伊始教师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活泼生动的导课情境就能收到如此的效果。在讲授《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创设了让学生猜谜语的情境,谜面是“一枝红杏出墙来”,打一个思想品德学科术语。谜语一出,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七嘴八舌地讨论谜底是什么。这样的导课方式立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刺激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在讲《生命因独特而绚丽》时,教师让学生在校园里采集自己喜欢的树叶,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仔细观察、对比,看看有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喜欢,非常认真地采集树叶并观察叶片的异同,包括叶脉、颜色、形状等,观察、讨论后得出结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这节课虽然导课时间长了一些,但学生亲身投入采集叶子的活动中,并在课堂上进行比较和交流,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生活情趣,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轻松快活的思品课堂闪耀着师生智慧的光芒。
二、创设故事情境,深入学生心灵,优化道德选择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思品课教学可以借助一些有哲理的故事说明道理,提高学生的认识,进而指导实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讲授《灿烂的中华文化》时,教师给学生讲了“苏武牧羊”“徙木为信”“负荆请罪”等历史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明白“爱国”“诚信”“贵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讲《诚信是金》时,教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日本餐饮业有条行规,盘子要用水洗七遍,计件付酬。有个中国留学生为加快速度,少洗了两遍。在抽查中,老板用试纸测出了盘子的清洁度不达标,然后问责于他,让他离开。讲完故事后,让学生谈体会,帮助学生理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道理,明白“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之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懂得对待学习要认真,不能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对待同学要真诚、言而有信、信守承诺。这样通过设计故事情境,不仅让学生明白一些抽象的道理,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优化道德行为。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形成道德认知
叶圣陶说:“教育和生活是同一个过程,教育包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新课标将思想品德课程基本理念定位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因此,体悟生活情境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主线,在教学中如能创设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生活情境,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会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科教学的价值。在讲《两代人的对话》时,教师设计了一名学生与妈妈因为剪头发的事情发生矛盾的情境,先让学生进行表演,之后现场采访。先采访参加表演的同学,他们有表演体验,所以感悟会更深一些,然后再采访其他同学,最后得出结论: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要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这堂课通过情境再现,让学生体验到了与父母沟通的必要性。在讲《认识自己》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人贵自知”的道理,教师通过编排小品创设生活情境:小刚(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和小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优势,过于自负)参加汉字听写大赛,结果小刚获胜,小明失败。在课堂上教师安排学生活灵活现地把小品表演给同学们看,看完后引导学生分析小刚获胜的原因和小明失败的原因,通过分析帮助学生明白正确认识自己是重要的,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成长的道理。然后教师继续创设生活情境,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你更愿意和他们中的哪一位同学交朋友。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体验,都说更愿意和小刚交朋友,这时教师顺势导出正确认识自己还可以促进与他人交往的观点。抽象的理论通过教师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轻而易舉地被学生理解了。创设生活情境就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课堂更鲜活,加强感知,突出体验,化解教学重难点,形成道德认知。
四、创设思辨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明晓道德判断
有人说,文科思维的深度应体现在心灵的震撼、情感的体悟、理性分析和逻辑的推理上,这也是衡量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深度的标准。创设思辨情境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最佳选择,在讲授《竞争?合作?》时,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竞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教师设计了课堂小辩论情境。正方观点:竞争是好事;反方观点:竞争是坏事。正反双方由学生自主选择,支持哪一方就是哪一方的辩手。经过激烈的辩论,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竞争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认识到竞争的两面性后,我们就知道该如何进行竞争,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思辨情境基于问题而创设,锻炼学生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通过辩论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五、创设结课情境,升华学生思想,感悟道德力量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好课不仅要有精彩的开篇,更应有画龙点睛之笔的结尾。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个好的课堂结尾,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产生余味无穷、余音绕梁的感觉。讲《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时,教师在课堂的结尾处设计了唱歌(歌曲是《我相信》)的情境,随着伴奏音乐响起,师生共同陶醉在《我相信》的歌声中,在歌声中学生们感悟着“自信是成功的基石”的道理。在讲《认识自己》时,教师是这样结课的:先播放陈欧《我为自己代言》视频,然后让学生在卡片上书写自己的代言词,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中学生畅想着美好的自己。这样的情境设计升华了思想,我们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而且还要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为下节课讲《做更好的自己》做铺垫。思品课的结课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上面所述的歌曲结课、过渡结课,也可以是朗诵诗歌结课、师生宣誓结课、知识竞赛结课、师生总结结课等。无论采用哪种结课方式,都是在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悟道德力量,让德性在心灵深处升华。
思品课堂教学应该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是正确价值观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的教学,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在思品学科的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带入真实、生动、启思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感悟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再由情感到态度价值观的转变,形成共识,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不断提升道德素养,进而实现“人”的教育。
[参 考 文 献]
[1]周丽萍.改变:让思想品德课堂更出彩[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11).
[2]刘德润,张宏宇.学科情境感悟化教学的深化与发展趋向[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3).
[3]王海燕.体悟生活真实情境 关注学生精神成长[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9).
[4]姚淑娟.生活情境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9).
(责任编辑:刘北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