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究
2017-03-20段东园张斯珉
段东园+张斯珉
摘要: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相似的育人目标,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生命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能够很好的在内容和形式上补充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内涵分析,探讨生命教育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用的实践建议,探讨生命教育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033-02
一、生命教育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大学阶段是重要的人生阶段,大学生正处于建立自我统一性、对抗角色混乱阶段与建立亲密性、对抗孤独阶段的过渡阶段,很容易出現心理冲突和心理困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受到社会关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内高校纷纷建立心理咨询中心、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目前高校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存在专业专职心理教师配备不足、科学系统心理教育方案欠缺等状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十分有限。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国家和社会重点关注的议题,大学生的自杀和伤害等现象层出不穷,令人担忧。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同时,自杀也是15—34岁人群死因的第一位原因。山东大学自杀预防研究中心的调查研究显示,在5972名受调查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占到16.39%,他们报告自己在近一年内有过自杀的想法。因此,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生命教育最初的理念是帮助未成年人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创造生命的价值,从而实现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涵盖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成长经历的方方面面,其目的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通过管理生命,学会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出真我,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从生命教育的理念可以看出,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们更好的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和珍惜生命,从而最终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受挫能力和培养健全人格等的教育目标。
大学生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都是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在教育内容方面,生命教育更侧重于对学生生命意识、生命态度、生命情感和生命价值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情绪调节和个性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有利于从内部唤醒大学生自身的生命价值感,同时辅以外部心理疏导技巧,能够全面系统的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生命教育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建议
虽然大学生伤害和自杀问题早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国内也有部分地区开展了生命教育活动,但是生命教育的普及范围和影响力仍然十分有限,存在教育管理制度混乱、专业人才匮乏、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单调等各种问题,导致实际教育效果有限。因此,未来的生命教育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建立规范化的教育管理制度。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是保证生命教育的理念得到有效推广的基本条件。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需要建立健全运行体系、加强信息档案的管理和强化心理监测机制。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体系,设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四级的心理教育体系,完善心理委员和舍长的培训体系,加强专兼职心理干部的心理素养。完善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包括绑定学生基本信息、心理普测、心理咨询、同学评价和日常约谈的大数据库,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干预、追踪和反馈的多层次调控。强化心理监测机制,包括定期排查心理危机人员,设立多级心理预警和心理干预系统,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教育和生命教育活动。
2.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首要实施者,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教育理念有效推行。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应该由心理学、哲学等的专业人员构成,教育者本身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有着深刻的了解,自身涵养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此外,加强教师队伍的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新颖的学习活动、增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等活动有利于提升教师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增进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生命价值的理念不仅是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传播,更重要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得以传递。
3.开展体验式教育活动。课程教学可以高效的传递生命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识,但是学生参与度较低,感受力不强,因此结合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体验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感受和反思。组织开展寻找生命价值的活动、拍摄真实感人的生命故事、组织观摩生命与死亡教育的影片、开展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朋辈研讨学习小组、采用情境模拟和角色模仿的方式、开展定期的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全方面地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感受力,反思生命的意义、强化生命的价值感。
4.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工作实践中发现,同辈人间有着相似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人生经历,通过朋辈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收效事半功倍。心理委员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学生干部,通过心理委员向同辈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生命教育意识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此外,以心理社团为依托,通过学生干部组织开展各类心理主题和生命主题的阅读分享小组、研讨学习活动和朋辈督导等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间的思想交流,分享生命意义的理念,建立自己的生命与他人和社会的美好融洽关系。
5.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是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体,它能够为个体提供情绪支持、情报支持、手段支持和评价支持,以帮助个体更好的整合资源,应对挫折。根据社会支持的理论观点,一个人拥有的社会支持系统越强大越能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与个体充足的生命意义感也有关。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时,需要培养大学生们的社会支持理念,鼓励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勇敢的求助其支持系统,并常怀感恩之心,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从而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支持系统,有效建构生命教育的整体框架,实现生命发展的整体性教育。
三、未来展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根据和谐社会的总要求,高校必须着力构建和谐校园;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開展生命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之一;党的十八大中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意蕴。因此,培养大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一词才在我国出现,我国现阶段生命教育仍然存在教育师资配置薄弱、教育方式和内容单一、家庭和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西方的生命教育虽然起步较早,但是更多针对青少年暴力伤害和毒品滥用等内容,并且时常依托民间宗教组织开展活动,与我国国情不符,难以直接借用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思想,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中都包含珍重生命和追求生命意义的理念,如何能够在吸取西方生命教育之精华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开拓创新基于我国实际情况的生命教育方案,建立融会贯通中国传统文化、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教育体系是我国生命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费立鹏.中国的自杀现状及未来的工作方向[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04).
[2]杨振斌,李焰.中国大学生自杀现象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05).
[3]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Practical Research of Life Education Applied to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DUAN Dong-yuan,ZHANG Si-min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China)
Abstract:Life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ve similar goals,both aiming at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value and view of life. Holistic education idea in life education will complem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s insuffici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life education's connotation,discusses feasibility of life education applied to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offers specific practical advises,and explores possible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life education;mental health education;practical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