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策略的探讨
2017-03-20路玮琳程瑞彩
路玮琳+程瑞彩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快速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趋势。本文以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大学为例,阐述其合作办学背景、发展过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特色,总结合作办学的成效和经验,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郑州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的未来发展设想。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019-02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很多高等院校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的交流及合作。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可以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和教育理念、提高师生国际化素质、强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同时还能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整体提升。因此,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十分迅速,国际合作办学已成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郑州大学高度重视国际化办学,坚持“开放办学”的方针,创新办学模式、規范办学制度、优化办学结构,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努力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水平和层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外向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努力打造国际化办学的特色名片。
一、郑州大学国际学院的建立
国际学院前身是2007年成立的佛罗里达国际学院。经过近六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合作办学范围逐步扩大,办学层次、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为适应国际化办学的实际需要,2013年1月,经学校研究决定,更名为国际学院。作为郑州大学专门负责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教学与研究的综合性学院,目前有14个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在校本科生3600人。学院坚持教育国际化办学理念,与8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办学和短期互访讲学、国际本科、国际本硕连读等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多种出国深造机会。为了办好国际学院,学校整合资源,明确了国际学院是南校区的办学主体。南校区资源丰富的教学楼、图书馆、现代化的运动场、体育馆等设施,为国际学院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习和生活条件。
二、郑州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现状
目前郑州大学已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蒙纳什大学、波兰罗兹大学、华沙大学、日本长冈技术大学、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等国外高校有14个本科合作办学项目,项目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校本科生43000多人。
郑州大学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从2004开始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讯工程3个本科合作办学项目。郑州大学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从2013年开始本科课程合作项目,目前共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视觉传达设计、社会工作、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共七个本科课程合作项目。
2013年3月,教育部批复通过郑州大学与罗兹大学经济学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同年7月开始招生。2013年4月,郑州大学与波兰华沙大学签订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的协议,2014年3月,教育部批复通过郑州大学与华沙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同年开始招生。
日本长冈技术科学大学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首批入选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特色大学教育支援工程”。2011年,郑州大学与日本长冈技术科技大学合作举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2012年开始招生120人。
2013年,郑州大学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合作举办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招生80人,该项目是自2003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以来,国内首个获得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层次音乐表演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填补了全国该专业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空白。
三、郑州大学国中外作办学发展策略
1.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强化办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打造中外合作办学优势特色品牌,目前,郑州大学正在积极与国外知名高校联系,商谈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同时争取在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有所突破,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希望省政府能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2.建设留学生和国际交流园区。积极推进郑州大学留学生和国际交流园区建设,为国际化办学提供新的平台。建议结合“留学河南计划”,依托郑州大学建设河南省留学生教育与国际交流基地,同时在土地手续办理和建设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进一步提升我省教育开放与合作水平。
3.优化专业结构。设立河南经济发展特别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急需的经济、物流等专业;在中俄文化高校联盟的框架下,设立同中俄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艺术设计、音乐、法学等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将专业设置控制在15个本科专业之内,在校生规模6000—8000人,保证学院的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4.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深化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组建适应学院长远发展的师资队伍,完善教育教学体系。紧紧围绕国际化办学的需要,努力探索“特色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构建低年级全外语特色教育与科类基础教育相结合、高年级专业教育与海外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开展以雅思课程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全面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外语运用能力为重心;逐步增加外籍教师讲授专业课的学时,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优秀本科生暑期海外课程。
5.建设师资队伍。以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为重点,拓宽教师选聘渠道,引进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背景的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担任公共与基础课教师;由合作专业院系选派一批优秀教师担任专业核心课教师;聘任一批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为双语教学储备人才。逐步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同时注重培养和管理,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目前,学院的教职工当中具有留学背景、熟悉国外办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经验的管理人员较少,任课教师主要是从相关院系聘请,缺少一支既有科研能力又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层次专职师资队伍。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也与建设一流国际学院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希望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可以取得长足的进步。
結语
中外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通过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学院和优势专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高校不仅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平台进行人才的培养,而且以此为平台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具有国际化水准的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机制的创新及国际化交流平台的打造。
参考文献:
[1]魏胜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1).
[2]林金辉,刘梦今.论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建设[J].教育研究,2013,(10).
[3]陆根书,康卉,闫妮.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
[4]董俊峰.中外合作项目出国学生与不出国学生比较研究[J].教育观察,2016,(7).
Research on Sino-Foreign Education Corporation's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U Wei-lin,CHENG Rui-cai
(International College,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ter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re is a rapid growth in Sino-Foreign Corporation Education. Innov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the formation of a strong team of teaching staff,the development of core subjects are the leading trend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rporation and exchange. In Henan province,this research will take Zheng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expound the background of Sino-foreign education corporations and its development process,list the Sino-foreign education corporation project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summarize the results and the experience gained about the Sino-foreign education corporations,analysis the problems faced. Discuss idea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Sino-foreign corporation education.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sino 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