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诗词大会》:“诗心”引“诗教”勃发

2017-03-20邹鸿强

网络传播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诗心诗教

邹鸿强

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原创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火爆荧屏。据央视数据显示,该季全部10期累计收看人次数达11.63亿。网民将其称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认为它唤醒了观众的诗心,重燃了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月7日,16岁的武亦姝一举夺魁,再次刷新了舆论对这场诗词综艺的观看记录。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纷纷刊发相关评论文章,引发了“现象级”的全民热评,触发了舆论对“诗心与诗教”的深层思考。

全媒体关注,促国人“诗心大发”

《中国诗词大会》自播出以来亮点频出,备受观众青睐。2月7日,第二季完美落幕,但舆论关注热度并未消弭,从对节目本身的热议,逐渐转为对中国古典文化现状及未来的深思。根据谷尼舆情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月9日至15日,以“中国诗词大会”为关键词,网络新闻有相关文章3854篇,微信文章2387篇,论坛984篇,微博约5万条。

《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并非意外。节目点评嘉宾蒙曼认为,节目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是因为它打动了中国人的一颗“诗心”。在蒙曼看来,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有诗心的,《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将中国人的诗心又激发出来。

《中国诗词大会》或将成为撬起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传承的“杠杆”。《人民日报》刊发评论认为,古诗词虽然“曲高”,但“和者众”,可以串联起不同时代人们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正是这共同的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大面积地唤起观众的参与感。《齐鲁晚报》评论,只要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就能在传统文化推广上达到理想的效果;也只有激发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传统文化才能更多地被激活,并在现实生活中被创造性的传承。

《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与口碑齐飞”,不仅获得了国内主流媒体的高度肯定,也得到广大观众和网民的普遍赞誉。许多网民给出极高评价,认为它“激活了中国人民血液中流淌着的诗词基因”;也有网民辩证地认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无可厚非,但节目过多考验死记硬背,未能領悟古诗词之美。

比如,网友“淡定的奥卡姆如是说”称,《中国诗词大会》将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着的诗词基因激发出来,将会形成一种喷发。网友“阆中汤勇”认为,《中国诗词大会》促使国人“诗心”萌生,期待更多的古典诗词能走进课堂,让诗词大会成为校园中无处不在的诗词盛宴,让“诗心”催生“诗教”勃发。而网友“桔子柚子和栗子”则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目前虽只是死记硬背,但这是学诗的第一步,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因素影响,形成古诗词学习的氛围,从而使量变达到质变。

唤醒“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中国诗词大会》在获得好评的同时,也有不少媒体及网民对“填鸭式”记忆的是非对错、应试教育下如何兼容文化传承等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新华网刊文《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止背诵》,指出“比赛中暴露出一些选手只知背诵、不知其意,不懂平仄对仗,甚至不知道诗词中一些字的正确写法”。文章认为,背诵是创作的基础,没有数量的积累,一切都是空谈。但若止步于背诵、不懂欣赏、不深究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停留在“知道主义”,恐怕很难形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基因链条,而是应用心感受诗意之美。

《光明日报》的评论文章认为,《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引发的收视狂潮及舆论效应,唤起了大众的“诗心”,也折射出了人文教育要厚积薄发的反思——应更重视“诗教”。文章借机“倒”出了复旦附中的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的“苦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学不易协调。武亦姝的成功,更多源于其个人对诗词的爱好,并不具有普遍性。

确实,古诗词等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应试思维等现实阻力,在升学压力下,学习古诗词是很不容易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则表示,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诗词教育不可或缺,应该成为考试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国民教育是基础,要在课堂之外,通过家庭、社区和其他实践活动等,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浓厚的诗词教育氛围,来提升青少年的诗词修养,以使其在古诗文的教育中,更深刻地感知生命与周遭事物的关联,而不是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修习当作功利目标。

全方位融入,扬中华传统文化

2017年1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有专家认为,《中国诗词大会》便是这项浩大工程的一次有益尝试,将长期默默植根于校园、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出来,也或将成为刺激全球华人学习并传承古诗词等传统文化的肇始。

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旺盛。目前,国内电视节目基本被良莠不齐的真人秀及其他歌唱类综艺节目霸屏,《中国诗词大会》独辟蹊径,通过“展现诗词之美、分享诗词之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唤醒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记忆,实现了综艺节目口碑和收视率双丰收,不仅对当下综艺节目的制作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也表明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旺盛需求。

媒体融合传播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近年来,新媒体行业迅猛发展,强力分化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受众人群和收视率。《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借助新媒体渠道碎片化、事件化、社交化的传播方式,使更多样的节目信息在网络社群中扩散、延宕,让这些直抵人心的文化内容在大众化的综艺节目包装下获得更广泛的受众面和更强的受众黏性,放大了节目的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因此,现代语境下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除了优秀的节目制作,还需要发挥多媒体的传播优势。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打持久战。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存在重形式、轻内容和简单复古等问题。《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那些强记忆型选手,博闻强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和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和思想里,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灵魂以及精神骨髓。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全方位融入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才能有长久生命力,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官方助力促使“中华传统文化热”辐射海外。在本季《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位新加坡华裔选手的表现让观众叹服不已。这说明,中华文化的辐射已超越国家范畴,在整个东亚文化圈乃至所有华人地区,生生不息、传承不止。这也是近年来国家在复兴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辐射能力方面的成果展示。此外,随着《中国诗词大会》在国内外的热播,将会出现更多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承使命的电视节目或社会活动,进而形成一种“文化症候”,以进一步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中国诗词大会诗心诗教
我与诗教
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建设项目启动会
杨叔子当代诗教理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背后
“中国诗词大会”唤醒民族精神
诗心依旧(节选)
菊品与诗心——论欧阳修十年迁谪期的菊花诗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掀起诗词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