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教融合生态圈建设路径探析
——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
2017-03-19方晓斌陈美荣
方晓斌,陈美荣
(1.2.福建江夏学院教务处,福建福州,350108)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出台,旨在推动高校转型和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施行产教融合,深化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校与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的主旨和要义。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一)产教融合的定义
目前国内业界对产教融合还没有明确、公认的定义。最早提出“产教融合”概念的是江苏无锡市技工学校,其中“产”仅指产品,“教”仅指实习教学,范围很窄。[3]2007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使用了“产教融合”的概念,但也没有明确内涵。[4]2011年10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中要求“促进产教深度合作”,初步形成“产教融合”的提法。[5]此后,产教融合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但亦没有统一的定义。结合一些学者的研究,可以认为,产教融合指高校与产业在互惠原则下,以契约方式构成稳固合作关系,共同培养人才,共同开展研发,以实现资源的有效交流及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整合,达成双方的合作目标,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产教融合的意义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竞争格局,创新与研发对企业越来越重要。企业相关创新活动除了来自企业内部之外,还可以借助外界科研力量,达到加速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企业必须注重加强外部知识的获取以推动新技术,从而应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能否快速学习并利用先进的科学是其存亡的关键。高校的优势在于基础科学与实用性技术研究,产教融合正是企业与高校合作,获取知识与技术的一个良好渠道。产教融合不仅能为产业带来低成本、低风险的先进技术,还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更有深度与广度的知识与科技资源。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进程中,高校为了发展,应该采取适合的策略,增加竞争优势。对于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最重要的内容是根据产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应用性研究水平,实施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外,产教融合能为高校带来额外的资助,并可以通过技术转移来获得授权以及专利费用,达到研究、训练、信息提供等功能,从而实现产学双方的互惠互利。
值得注意的是,产学间愈加密切的合作日益成为全球性的趋势,各国政府也积极鼓励产业与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与财富的创造。
(三)产教融合的途径
欧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产教融合的实践经验丰富。各个国家不同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和教育观念形成不同的产教融合名称、主体、途径、模式、机制等。以企业为主导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企业访问”、韩国的“产学结合”等;以学校为主导的有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等;校企并重的有美国的“契约合作”、英国的“工学交替”等。[6]
目前,我国产教融合的实践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由于校企双方特色及需求不同,往往通过不同的方式推进产教融合。因而,产教融合的类型并无统一分类,不形成固定模式,也不存在统一的方法。就高校而言,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研究领域均为影响选择合作企业的类型及合作方式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探索产业学院、联盟、科技园区、专利与技术移转、合作研发、顾问咨询、企业捐赠等方式。依托学校设备、资源及研究人才,针对产业需求结合学术基础研究与企业应用研究,探索不同的途径,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7]
二、产教融合的问题
产教融合可以让高校与企业获得双赢。然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校企间合作成效不高,产教融合在较大成长空间。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主导和行业协会指导有待加强
高校与产业之间最大的特点就是异质性。由于二者在目标、文化、程序、权限、价值体系、鼓励机制、沟通与合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故产教融合中存在一些壁垒与限制。最主要原因在于,产业与高校在管理知识上的制度规范的差异性,以及大学以理论为中心的研究体系。
要使“产”“教”这两个不同的领域实现较好的“融合”,既要找到双方契合点,更需政府的推动与行业协会的指导。2015年以来,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许多相关政策,促进产教双方对接,服务高校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然而事实上,政府的支持为达到理想效果:没有形成完善的政策、法律等有效机制,以支持产教融合的发展,发挥充分主导作用;没有建立有效的专门的合作协调机构,协调高校、行企业主管部门及行企业的利益与需求,协调成本太高,力度不够;没能激励行业企业融合的动力,行业企业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同时,行业协会的指引作用也未充分发挥:没有对高校人才培养进行指导,缺乏系统化记录与分析的工具,使合作历程清晰明了地呈现;未建立企业需求与高校供给之间明确的供需契合分析机制,以有效导引企业与高校合作项目的方向;行业技术标准没有及时嵌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课程教学无法把握行业发展现状。因此,校企之间未能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使其更多停留在协议上、会议上,造成融合不全面。
2.产学双方合作有各自不同的动机
产业倾向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短期研发,而高校则是选择长期研究的模式。对于企业而言,其本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事较为务实功利。产业希望高校能做出符合规格的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可供企业直接承接成果,应用于生产,同时为企业输送训练有素的学生,并合理的价格向企业进行知识转让等。而高校则希望通过产学合作,让学生与教师接受更多实务训练,为学生创造就业创业机会、为科研争取额外资金、增加技术应用的领域、获得研究的实用性、获得产业的技能及设备、使研究紧扣产业问题。这些差异造成产教融合不深入。
3.高校在教育改革中决心和毅力不足
目前,高校虽然对产教融合的内部问题和发展瓶颈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但缺乏破解问题深化改革的决心以及实际行动。第一,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专业预见性不够。高校对业界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深,高校教师对产业中时间的限制不够敏感,办学无法适应产业的需求。第二,缺乏战略性思考和对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项目分散。缺乏将行业、企业、高校资源整合联系的平台化思维,更多是开展一些评选申报活动获得项目,难以长远发展。第三,缺乏相关机制促进教师的产学合作积极性,高校在一定程度主要靠关系和熟人来维持产教融合。这造成企业不愿意赞助合作项目相关且重要的前置项目,对高校提供的合作项目不够重视,对高校不够信任,从而使得产教融合不够稳固。
三、产教融合生态圈建设路径
自2010年升级为本科院校后,福建江夏学院学校充分挖掘行业办学优势,在传承中创新,提出“做强经管法传统学科,做优绿色智能工程学科,做特服务产业新兴学科,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定位。亲行业,亲产业,亲基层,打破产教融合的壁垒,不断探索共建产教融合的方式和路径,建设产教融合生态圈,深化从形态到灵魂重塑的转型发展,实现学校与产业的不断融合,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积极寻求地方政府支持
产教融合生态圈的实现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参与。地方政府扮演着“基础设施”建设者的重要角色。福建江夏学院“产教融合生态圈”以学校为主体,主动寻求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以行业标准为指导,以产业技术转型升级为纽带,铺设产教融合道路,培养满足基层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发展立足福建,为实现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校先后与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20家厅局级行业主管部门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闽侯县政府等5个地方政府达成战略性合作关系,寻求政策扶持和帮助。
(二)主动对接行业协会和大型知名企业
福建江夏学院重视市场和行企业需求,运用“大数据”理念分析行企业的发展状况,预测人才需求,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敏感度,增强服务行业企业意识。学校重点对接新兴商贸服务、绿色智能工程技术、基层社会治理三大领域,着力打造财富管理、跨境电商、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及管理、智能光电子、审计与财务服务、现代社区服务6个等跨学院专业群。主动联系福建省资产评估协会、福建省融资租赁协会等省级行业协会,以学校为主导成立福建省跨境电商专业委员会,强化行业协调指导。同时,积极与大型知名企业对接,借鉴企业发展理念,丰富专业群,服务福州区域经济和产业。目前,学校已与10家省级行业协会(专业学会)、128家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形成产教融合生态圈,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生态基础。
(三)“五共同”深化内涵建设
学校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围绕复合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把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反映到人才培养之中。在市场的变化中,不断适应市场形势,推动产教协同育人。
1.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与行业、企业、政府等实务部门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施专业“双带头人”制度,即每个专业均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与校内高职称骨干教师共同作为专业负责人,并建立专业群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机构的人员占比高达50%以上。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和“岗位性”,专业对接的行业企业具有职业资格认证的应“嵌入”职业资格标准,工科类专业参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执行。除了校内课程考核,学校还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证照。
2.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省级创新创业课程9门、校级网络课程58门。与世纪金源集团共同研发工商管理系列教材,与融信租赁有限公司共同编写《融资租赁原理》《融资租赁实务操作》等,与国融租赁有限公司共同编写《融资租赁风险管理学》等,以弥补已有课程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实践性相对薄弱、滞后等问题。
3.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学校以“菁英讲坛”为平台,把业界菁英引入学校,以讲座、沙龙、实务教学、项目指导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和教师不用走出校门就能掌握最新技术。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124个多样化的综合性校外实践基地,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个、校级重点31个,每年有2000多名学生进入共建基地实习实训。共建基地承担了本科生的实训操作、创新创业训练、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任务,确保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
4.共同实施质量评估。加强业界对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过程训练以及培养规格的质量把控,通过业界专家对培养内容、形式和成效的审核和评价,不断吸收业界专家的意见,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从顶层设计、过程培养、人才质量上与业界最新要求保持一致。
5.共同推进学生就业创业。与企业一起开设“融租租赁订单班”“量化投资创新创业试验班”等,联合培养面向行业产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实现学生充分就业。学校重视人才需求预测和就业预警,动态掌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合作企业也对此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学生就业,到学校开展专场招聘会。学校和企业共建的20个实践教学基地,近3年内共接纳172名学生就业,创新创业园已入驻企业20家,进驻项目40余个。
四、产教融合生态圈建设成效
福建江夏学院紧密围绕着福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福州市大力发展建设区域经济的契机,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同时,努力实现与地方产业行业紧密对接,让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共生共赢。最终形成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三圈相交的产教融合生态圈(如图1所示),并取得一定成效。
图1 学校产教融合生态圈模型
(一)优化治理结构
学校依托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分别与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融信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组建了6个行(产)业学院,分别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财富管理行业学院、资产评估与财务服务行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联发产业学院与议和人事管理产业学院。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产教融合理事会,福建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担任理事长。
6个产业学院通过了《产业学院理事会章程》,优化内部治理结构。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明确理事会的职能、成员组成、工作内容、成员责权利等。校院两级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学校(学院)发展的重大事项,有效深入推进学校产教融合各项工作。产业学院治理方式改革是对现行管理体制机制的有效变革,让产业行业、企业人员“反客为主”,从原来的顾问变成决策者,直接参与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优化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建设
以“菁英讲堂”和“教师实践培养计划”为突破,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学校设立“菁英讲堂”,充分利用校外人才资源,聘请业界菁英进专业、进课程、进第二课堂活动,以讲座、沙龙、课程授课等形式,带动校内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目前,已累计从行业、企业聘请了62位菁英进校。学校出台了《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办法(试行)》等文件,鼓励选派教师深入科研生产和社会实践第一线,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参加不少于3个月的顶岗实践,近两年共有34名教师脱产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学校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三)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部门联合,以“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为准则,通过产业学院这一主要载体,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最终,形成了“类订单班”“预就业创业”、工作室、分段式培养等多种混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开放办学校,校企共育人”的新格局。
(四)重建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跟踪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动态与趋势,“撤、改、增”三管齐下,重建学科专业体系。撤并和调整原人文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新组建公共事务学院和设计与创意学院,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整合归入工商管理学院,将社会工作归入公共事务学院。同时,撤销统计学、应用统计学2个专业,改造并调整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个专业(将管理学学位调整为工学学位)。近两年新增税收学、金融工程、国际商务8个产业亟需、关联度高的本科专业。通过撤销相关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增设新兴交叉专业等方式,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布局。学校依托20家省级以上科研平台,通过协同机制,积极与省财政厅、福建建工集团、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福州大学、台湾大学等行业、企业、其他高水平大学及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09)[2017-10-27].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 习近平.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EB/OL].(2017-10-24)[2017-10-27].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24/c414305-29606567.html.
[3] 陈翔峰.我国开展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5-16.
[4] 巩志娟.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6):27-29.
[5]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EB/OL].(2011-10-25)[2017-10-27].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s7055/201110/t20111025_171559.html.
[6] 彭梦娇.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7] 邹松林.产教融合生态圈的建设路径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