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岁婴幼儿利他行为研究

2017-03-19陈穗清张梓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利他行为波波移情

陈穗清** 张梓璐

(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510006)

(2东莞金宝贝世博中心,东莞,523129)

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孔德提出的。“利他”是指个人对他人表现出来的无私精神。Fehr和Fischbacher指出,利他行为是不考虑自身利益而去帮助他人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亲社会行为。〔1〕李幼穗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出于自愿的、特殊的、高层次的亲社会行为。〔2〕沙莲香指出,利他行为有四个特征:(1)对他人有益,而非为一己私利。(2)出于行为者自愿,而非迫于外力而为。(3)是一种无私奉献行为,行为者不求任何回报。(4)具有自我牺牲性,行为者会付出一定的个人代价且不计较。〔3〕有研究认为,幼儿的利他行为更为丰富,包括:(1)助人行为,即在别人有需求的时候,为他人提供帮助。(2)抚慰,即当目睹他人痛苦或伤心时,给予关心或安慰,以减轻他人的负面情绪。(3)分享,即允许他人共同使用个人物品。(4)谦让,即把自己即将或已经拥有的物品让给他人。(5)仗义,即保护弱者或惩罚使弱者痛苦的人。〔4〕

关于利他行为的发生时间问题,有研究者做过相关研究。Hay等人观察1周岁的婴儿,发现已能够表现出合作的倾向。〔5〕Zahn-Waxler等人对1~2岁的婴儿进行了9个月的观察,发现当他们看到他人痛苦的时候,有三分之一的幼儿会表现出利他行为,18~24个月的幼儿会通过轻拍、拥抱或送玩具的行为给予安慰;在看到他人痛苦时,也会表现出畏缩和痛苦。〔6〕但是,大多数研究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是,2~3的幼儿才表现出利他行为。满晶和马欣川向幼儿园小班幼儿展示了一个无意将对方东西撞落在地的场景,结果显示,小班幼儿已经存在以利他为目的的互助行为。〔7〕李闻戈指出,利他行为的人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利己的人数则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这是因为受到了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8〕

目前,关于婴幼儿的利他行为大多靠观察法进行研究,本研究试图通过实验室实验法考查1~2岁婴幼儿利他行为的表现。此外,还将考虑性别与外界奖励对婴幼儿利他行为表现的影响。Karen认为,研究婴儿无法使用研究成人心理的某些实验方法。但是,即便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也会观赏木偶剧,并作出某些选择。〔9〕为此,本研究参照Karen的道德实验,即利用玩偶进行情景演示的方法,探讨1~2岁婴幼儿的利他行为。

一、研究设计

(一)被试

本实验随机抽取30名1~2岁婴幼儿为被试(男女各半),平均月龄差异不显著(p>0.05),被试信息见表1。

表1 被试基本信息

(二)实验准备

参考Karen的道德实验,本实验所做的准备有:

1.找一个安静、舒适、幼儿熟悉的实验场所(某早教机构课室)。

2.备好材料:一张桌子、一块红布、12个小球、4个手偶(小鳄鱼、小绵羊、小斑马和小象)、2个玩偶(猫、狗)、1架色彩艳丽的飞机、1个被试熟悉并且喜欢的玩偶(某早教机构的代表性玩偶)。

3.布置好实验现场:桌子铺上红布,并把桌子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各放3个波波球 (共9个)。为防止被试随意玩弄材料,将被试座椅放置在桌子前0.8米处。

4.实验材料按出场顺序排列好,藏在红布后面,防止被试发现。

(三)实验仪器

使用Panasonic摄像机记录实验过程。

(四)实验流程

1.实验开始前,实验人员使用3个波波球和2个玩偶(猫、狗)与被试玩耍,以建立彼此之间的熟悉感和信任感。然后带领被试及被试父母进入实验场所。实验内容及实验规则与父母提前说明。

2.实验以情景表演形式进行,主要分三个情景:

情景1:桌面上有3个波波球,实验开始后,会随机出现2个动物手偶A和B(小鳄鱼、小绵羊、小斑马和小象中的两个),其中手偶A会对波波球进行分派,手偶A给小猫和小狗分别派发了一个波波球,剩下的一个派发给手偶B,手偶A表现出利他行为。

情景2:桌面上有3个波波球,实验开始后,会随机出现2个动物手偶C、D(小鳄鱼、小绵羊、小斑马和小象中的两个),其中手偶C会对波波球进行分派,手偶C给小猫和小狗分别派发了一个波波球,剩下的一个留给自己,没有表现出利他行为。

情景3:桌面上有3个波波球,实验开始后,会出现原来的2个动物手偶A、B,其中手偶A会对波波球进行分派,手偶A给小猫和小狗分别派发了一个波波球后,剩下的一个派发给手偶B,表现出利他行为(即重复情景1操作)。此时,主试将对动物手偶A进行口头奖励(谢谢你,你真棒!/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孩子!)并微笑着竖起大拇指,随后给予动物手偶A物质奖励(一架色彩艳丽的飞机)。

(五)正式实验

主试与被试建立熟悉感后,带领被试及被试父母进入实验场所并让被试在椅子上坐好。主试随机向被试展示情景1和情景2,展示完毕后,静待30秒,重新把手偶A和C放在被试面前,观察被试表情、眼神及行为等的变化,并做记录。待被试完成第一次选择后,主试紧接着随机展示情景2和情景3,情景展示完毕后,静待30秒,重新把手偶A和C放在幼儿面前,观察幼儿表情、眼神及行为等的变化,并做记录。以上过程均使用摄像机记录下来。

实验过程中陪伴者无需说话,目的是提高被试的专注力,包括被试在进行选择时,陪伴者也不作任何语言提示。

(六)统计方法

实验选择两位不参与实验的人员对视频结果进行判断,由他们被每位被试的表现进行评分。被试的最终得分是两位评分员所评分数的平均值。具体的评分标准如下:

1.直接抓住或一直盯住手偶A的(有利他行为),计作4分;

2.眼神或行为有犹豫,在手偶A和C(无利他行为)之间徘徊,但眼神最终停留在A超过5秒或行为上有选择A的,计作3分;

3.眼神或行为有犹豫,在手偶A和C之间徘徊,但眼神最终停留在C超过5秒或行为上有选择C的,计作2分;

4.直接抓住或一直盯住手偶C的,计作1分。

被试的最终得分会有 1、1.5、2、2.5、3、3.5、4 七种可能性。为保证得分不受评分者的影响,对两位评分者进行一致性信度检验。结果表明,两位评分者的评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分数相关系数较高(r=0.81,p<0.05)。

实验数据运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1~2岁婴幼儿的利他行为选择

表2是两位评分者对30名被试的利他行为选择进行评分后,得出的各分数段的总人数。

表2 被试利他行为选择得分分布

如上所述,被试最终得分有七种可能,因此取中数2.5为参考值,2.5分以上表明婴幼儿具有一定的利他行为倾向。分值越高,表示利他行为倾向越强。从表2可以看出,在无奖励的情况下,具有利他行为的婴幼儿有18人;在有奖励的情况下,具有利他行为的婴幼儿有21人。在无奖励的情况下,分数在2.5以下的有12人;在有奖励的情况下,分数在2.5分以下的有9人。

(二)不同因素对婴幼儿利他行为选择的影响

为了解不同性别、不同奖励情况对婴幼儿利他行为选择是否有影响,对数据进行2(奖励类型:无奖励/有奖励)×2(性别类型:男/女)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其中,奖励类型是被试内因素,性别类型是被试间因素,因变量是每位被试的得分。被试得分的方差分析表明,奖励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28>=8.74,p=0.01),即被试在有外在奖励时利他行为选择的得分要比无外在奖励时高;性别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28>=4.83,p<0.05),即女孩利他行为选择的得分比男孩高。奖励类型和性别类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28>=0.14,p>0.05)。 被试得分见表 3。

表3 不同奖励条件下不同性别婴幼儿利他行为选择的平均得分情况

三、讨论

(一)1~2岁婴幼儿的利他行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社会技能只有在相应的认知技能形成之后才会出现,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都可以从相应的认知发展阶段中找到根源。皮亚杰同时指出,儿童在1~2岁期间处于自我中心状态,并不能区分自我与非我。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法分清主客观现象。〔10,11〕本次实验对象是 1~2 岁婴幼儿,他们在道德认知方面是不成熟的,尚不能区分自己和外界。然而,实验结果显示,1~2岁的婴幼儿也能表现出一定的利他行为。他们所表现出的利他行为并没有过多地受社会干预及道德约束的影响。那么,这种利他行为源于哪里?研究者认为可能与婴幼儿的社会移情能力、模仿学习以及先天道德性有关。

Hoffman认为,1岁以前的婴幼儿处于物我不分的移情阶段,此时的他们并不能区分他人和自己。1岁以后开始出现自我中心的移情现象,婴幼儿的利他行动是“自我中心”的。他们试图减轻别人的痛苦,但实质是在减轻自己的痛苦。到了2岁以后,婴幼儿才能够真正理解别人的需求或情绪。〔12〕Hoffman据此作出了移情、道德原则和利他行为三者的三叠式推理:移情起着动机的作用,直接引发婴幼儿的利他行为,并激活了道德原则。因此,婴幼儿利他行为的发生,正是移情与道德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13〕结合本实验的结果不难发现,1~2岁婴幼儿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移情阶段,他们虽表现出了利他行为,但有可能是希望减轻别人痛苦的同时能减轻自己的痛苦。

另一方面,1~2岁婴幼儿利他行为的表现也有可能源于模仿学习。班杜拉认为,人类大部分的社会行为都是源于观察及模仿他人的行为。婴幼儿在1~2岁期间已有观察及模仿的能力。Meltzoff等人使用失败任务范式探讨了婴幼儿了解他人动作意图的能力,结果显示,18个月大的婴幼儿可以通过观察示范者的失败动作来推测其动作意图,从而能模仿其并未实现的意图动作。〔14〕Meltzoff等人提出,婴儿可以在9个月以后,模仿有生命的事物,并且有意识地模仿成人的言语或行为。〔15〕目前,大多研究表明,1岁以后的幼儿已经拥有稳定的模仿能力,并且在1岁前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习得一定的行为,产生社会学习。

孟子认为,人具有先天的道德性,先天的道德源于“性善论”。人的精神由“心”和“耳目”共同形成,“耳目”在“心”的指导下,能够感受外物的刺激,引发相应的道德行为。这种具有善性的“心”是天命所赋予的。〔16〕婴幼儿的利他行为可能不仅仅源于单纯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移情或是模仿学习,也有可能是受到这种先天道德性的影响:在移情的过程中,尽量减轻别人和自己的痛苦,达到从善;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倾向学习模仿好的行为,忽略不良的行为。在这种先天道德性的影响下,婴幼儿会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

(二)性别对1~2岁婴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婴幼儿的利他行为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女孩利他行为选择的得分比男孩高,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寇彧和赵章留发现,女孩比男孩能更多地表现出助人倾向、实际的安慰行为等利他行为。〔17〕李德显从不同的维度探究了幼儿的分享意识及行为,发现在分享这一利他行为上,女孩比男孩表现出更多利他性(李德显,2003)。李曼雯认为,女性助人行为多于男性是受性别角色意识影响的。在社会交往中,女性更注重情绪问题,而男性较注重社会地位问题,因此在助人行为这一方面,女性比男性表现更为突出。〔18〕Schulte-Rüther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加工他人信息时,女性会更多地利用镜像神经系统,即会产生感知与输出动作信息的匹配,男性则较少。这说明女性会比男性更容易产生共情,从而做出利他行为。〔19〕因此,1~2岁婴幼儿利他行为的差异还有可能源于生理上的差异,因为男孩、女孩在加工情绪信息或移情时的反应机制以及所涉及的大脑区域可能不一致。

(三)外界奖励对1~2岁婴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

1~2岁婴幼儿的利他行为,还会受到外界奖励的影响。有外界奖励时表现出来的利他情绪显著高于没有外界奖励时,外界奖励促进了婴幼儿利他行为的发展。根据有关心理学原理,奖励能让婴幼儿感知到成人对自己的肯定。当有外界奖励发生时,婴幼儿能够感知自己或者他人的利他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从而会强化自己头脑中利他的想法。因此,奖励作为一种外部的强化物,有促进婴幼儿更快地形成利他的行为导向的作用。这也说明婴幼儿不仅能在道德导向影响下,对利他行为进行早期的移情和模仿学习,并且会在移情和模仿的过程中,受到强化物的影响,进而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

四、建议

本研究显示,1~2岁婴幼儿存在一定的利他行为,但由于婴幼儿在道德认知方面的发展远不成熟,所以1~2岁婴幼儿表现出的利他行为可能是移情能力的发展、早期的模仿学习抑或道德感使然。因此,对于婴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时机显得格外重要。作为家长(或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婴幼儿的移情能力引导其体验他人的情绪状态,帮助其体验利他行为带来的乐趣。可适当地运用外界奖励作为强化物,促进婴幼儿利他行为的发生,从而为婴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可利用婴幼儿自身的道德感,为1岁以前的婴幼儿做示范。此外,由于婴幼儿在利他行为选择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培养婴幼儿利他行为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男女社会认知发展及生理上的不同,调整对他们的培养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FEHR E,FISCHBACHER U.The nature of human altruism〔J〕.Nature,2003,6960(425):785-791.

〔2〕李幼穗,裴利芳,于钊,等.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1992,(12):38-42.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刘昕.大班幼儿生活活动中利他行为之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5〕HAY D F,CAPLAN M,CASTLE J,et al.Does sharing become increasingly “rational” in the year of life〔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1,(27):987-993.

〔6〕ZAHN-WAXLER C,RADKE-YARROW M,WAGNER E,et al.Development of concern for other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2,(28):126-136.

〔7〕满晶,马欣川.幼儿互助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7-10.

〔8〕李闻戈.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7):131-136.

〔9〕LESLEY S.“The Baby Lab”〔EB/OL〕.〔2017-03-18〕.http://www.cbsnews.com.

〔10〕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25-90.

〔11〕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60.

〔12〕HOFFMAN M L.Developmental synthesis and cogni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ltruistic motivation〔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5,(11):607-622.

〔13〕HOFFMAN M L.Empathy and moral developmen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63-221.

〔14〕MELTZOFF A N.Understanding the intentions of others:Re-enactment of intended acts by 18-month-old children〔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5,(31):838-850.

〔15〕MELTZOFF A N,MOORE M K.Imitation of facial and manual gestures by human neonates〔J〕.Science,1977,198:75-78.

〔16〕刘宗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J〕.齐鲁学刊,1984,(2):51-54.

〔17〕寇彧,赵章留.小学 4~6年级儿童对同伴亲社会行为动机的评价〔J〕.心理学探新,2004,(2):48-52.

〔18〕李曼雯.助人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J〕.校园心理,2011,(6):400-401.

〔19〕SCHULTE-RUTHER M,MARKOWITSCH H J,SHAH N J,et al.Gender differences in brain networks supporting empathy〔J〕.Neuro Image,2008,(42):393-403.

猜你喜欢

利他行为波波移情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和波波一起过生日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波比和波波池
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探究
试论利他行为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