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生今世的证据 》教学优化设计
2017-03-18仇晨雁
仇晨雁
【摘 要】文章以《今生今世的證据》一课的教学为例,利用猜想比较法开展非传统散文的课堂教学,在规范中凸显自由,根据学情与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情感体悟与代入经验,帮助学生形成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并尽可能达成与作品、作者的有效对话,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非传统散文;猜想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6-0079-02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刘亮程的散文名篇,收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刘亮程在文中描写了大量自己熟悉的乡村情景,这是他成长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作者而言,这些乡村景象熨帖而亲切;但作为入选课文,对接受对象来说,文中的个性化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易造成学生情感上的隔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引导,师生合作探究,感受作者在私人化场景中蕴涵的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情感,从而深入理解课文,达成教学目标。
一、猜想比较法及实施步骤
所谓“猜想比较”,是指在文本细读的同时,对后续内容做出猜想,并在文本阅读完成后对猜想进行验证与比较。这种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联想,使学生在文本阅读时思维处于积极的运行状态,帮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文本上,提升阅读效率。
一般而言,使用猜想比较法开展教学,基本步骤如下:首先是设定猜想起点,文章标题、关键词语或者段落、开头或者关键情节均可,依文本而定;其次,根据学生情况和文本的语言环境,辅助教师的合理引导,要求学生做出符合文本情感逻辑的猜想;再次,学生带着自己对文本后续发展的猜想阅读文本,并给出总结与异同比较、分析;最后由教师总结,且需要对学生的总结比较给出针对性评价。和小说相比,在散文教学中运用猜想比较法似乎效果不佳,但对于非传统散文来说,其思维跳跃、意象独特、情感表达新鲜而思想空灵,写法也比较独特,猜想比较法是一种合适的优化教学方法。
二、根据文本内容确定猜想起点
《今生今世的证据》与传统散文不同,刘亮程在文中使用了大量他熟知的乡村场景,以纯粹的个人化意象与成长经验表达个人情感。在作者那里,这些意象是他情感的延伸与表达载体;对高中学生来说,这些意象陌生而遥远,缺乏能让他们情感代入的因素。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做好情境创设与意象归纳,以学生熟悉的场景唤起他们对消逝事物的感情,以此接近作者的情感表达。之后,提出阅读猜想,设定猜想的起点。请学生思考:能证明你在世界上存在的证据,即你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什么?你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意义是什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在文中寻找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即猜想的主题与内容。
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上述两个问题的思考与探讨,可大致归纳如下:《今生今世的证据》是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然而现在已经失去的东西,包括物质与精神的层面,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依附于他熟悉的乡村景象上的成长记忆与故园情感;在《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意义方面,学生大多认为,我们的生活需要“物”来证明其存在与发展轨迹,它们是我们成长、生活的痕迹,需要外物予以证明,“物”因人而拥有意义,故乡是一个人出生与成长的地方,它是我们曾经的生活与情感的物化证据,因而极具分量、不可磨灭。刘亮程倾注了个人深厚情感而描写的乡村景物,表达了他浓浓的故乡情结与家园意识,虽然这些东西并不能对抗时间以及时间带来的熟悉事物的必然消逝,却能够安慰心灵,为我们的前行提供精神支撑。具体来说,教学基本步骤如下:
首先是教师提出猜测起点并进行引导:作者开篇列举了许多他生活过的村庄的景物,在第二段他说,“到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些是我今生今生的证据啊”。接下来单句成段,感叹“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竟需要证明”。那么从这里开始,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猜测一下作者所说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说自己曾经的生活在未来的某一天需要证明呢?如果觉得困难,可以将自己的感觉带入,比如,对于你们来说,以往的生活和经历在记忆中是怎样的情景?这些记忆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物作为载体呈现的?如果没有这些,你又该怎样向不熟悉你曾经生活的人们诉说成长经历呢?而对你自己来说,如果没有这些存储过往生活印记的载体,你的当下和未来会否有缺憾,那些东西对你来说意义如何呢?其次,学生思考、交流:多按照提出的引导问题理解文本,通过解答上述问题层层深入,体悟作者在个人情感极强的文字之中灌注的家园眷念。也围绕自己成长的“证据”和意义展开了比较活跃的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三、深入文本推想后续发展
经过对文本的猜想与归纳分析,学生应能感受到刘亮程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中表达的强烈的家园情感,据此,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这种今生今世的证据,我们将会怎样?刘亮程的那些证据为何会变成一场一场的梦?我们怎样才能不丢掉家园?等问题。帮助学生层层深入,根据现实语境与个人经验,反观自身,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浓烈情感与隐忧。
对于上述问题,学生思考踊跃,可以说与文章表达的情感也形成了较大程度的共鸣。例如,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些《今生今世的证据》,他的生命也就等于丧失了印记。所有陪伴个体成长的事物都消失不见,那么个体的生命与生存历史将逐渐模糊,成为虚空,精神无可归依。关于证据为何变成一场一场的梦,学生从功利主义角度切入,认为当今时代功利思想横行,人们过于追求有用之物,不珍重那些印证了我们成长轨迹的停留在过往的东西。在怎样才能不丧失我们存在的证据方面,学生各抒己见,结合文本细读体验和个人情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们认为,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心中对旧日情感与旧时事物的眷恋与敬畏,这份情感资源将会为精神护航,为心灵的敏锐持久保鲜,人才会保有精神家园。
【教学片断】
师:作者说他的村庄和里面的景物是他《今生今世的证据》,当初对这些东西没有想到保留,是因为“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大家明白这里作者的意思吗?为什么我们曾经的生活在未来的某一天需要证明呢?“需要证明”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我们当下常见的怀旧情结。我们都会有这种不时地想要回头望的体验,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呢?
生1:几乎每个人都会有想要回头望望的行为,我觉得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怀念自己过去的生活片段,回想那些美好的经历,那些看过的风景和走过的路,心情也会好吧,也会更有勇气过好当下的生活。
生2:我认为怀念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在那些东西上印记的我们当时的情感和与那些东西有关的人和事。
师:大家的观点都非常有说服力。就我来说,我觉得我们喜欢怀旧、回头看,是因为知道时间是不可逆的,我们一天天成长、成熟,會经历许多事,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失去很多。如果在生命的暮年或是生命的终点,突然发现过去的一切经历和情感无所依凭,没有证据证明自己曾在这世界存在过,我觉得作为个体的人,会产生对自己生命的深深怀疑,会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而否定存在意义将会极大摧毁我们的精神世界,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四、根据猜想对照阅读分析
第二部分的推想与讨论是为下一步的对照阅读与猜想验证做准备。在猜想讨论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学生细读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分析刘亮程寻找的《今生今世的证据》,联系自身,探求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教学的这一步骤,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例如,请学生思考,在当今普遍较为功利、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归家之路”愈发难以寻找,物化与功利让人们的心灵无所归依。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今生今世的证据又在哪儿?围绕这两个问题,师生展开交流与讨论,根据讨论结果的归纳与总结,学生普遍认为《今生今世的证据》中描写的村庄,那些树、泥皮墙、房上的瓦,村里的人,某时的一个特定场景,都是烙上了他成长与生活印记的回忆载体,在记忆与情感中永存,给予他心灵憩息的空间。刘亮程的村庄和“证据”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
在《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意义探讨方面,笔者建议学生细致分析刘亮程在文中的精确表达,抓住关键词句、重要情节与情感节点,以求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与观点。例如,刘亮程在文中对《今生今世的证据》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有一段深入的思考:人确实无法选择生活,却可以选择记忆……已经消逝的人、事和物,我们可以凭借记忆把它们重新换回,用文字符号向它们招魂,把它们从过去的时光中带回到眼前,变为活生生的、当下的存在,重新建构我们与这些人、事和物的关系。笔者认为这是理解文章主题的关键语句,应提醒学生给予充分重视。
语文教材向来不缺乏此类深入心灵、探讨存在的哲理性散文,据此开展同类题材散文的拓展学习,可开阔学生视野,锻炼联想与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对同类课文的融会贯通与深入理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名作重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 朱莹蓓.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 栗小莹.文本细读理论对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编辑:杨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