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比亚政治危机峰回路转的背后
2017-03-18李文刚
李文刚
2月18日,冈比亚总统阿达玛·巴罗的就职仪式暨冈比亚独立日庆典在首都班珠尔隆重举行。加纳、利比里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科特迪瓦和毛里塔尼亚等国领导人出席了就职仪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也应邀出席,显示出中国对中冈关系的高度重视。就职仪式也标志着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冈比亚政治危机宣告结束。
前总统出尔反尔引发危机
位于非洲西部的冈比亚,面积仅1.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90万,是非洲大陆面积最小的国家。冈比亚于1965年获得独立。1994年,年仅29岁的陆军中尉贾梅发动军事政变上台,并在此后的大选中连选连任。贾梅统治下的冈比亚表面上较为稳定,实则暗流涌动,民不聊生。近年来,贾梅政府在国际上也日渐孤立。2013年,贾梅以英国支持冈比亚反对派、批评其人权记录为由,退出英联邦;2014年,冈比亚发生未遂政变后,贾梅指责塞内加尔收留冈比亚反对派人士,两国关系一直较为紧张;2016年,贾梅宣布退出国际刑事法院,并指责后者为针对有色人和非洲人的“国际白人法庭”。
2016年大选前夕,冈比亚民众思变情绪高涨,但贾梅的高压统治又令他们感到前途渺茫。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2月1日的大选平稳有序。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冈比亚选举委员会宣布反对党候选人巴罗击败贾梅当选总统后,贾梅第一时间承认自己落败,并表示愿意帮助巴罗实现政权平稳交接,颇有政治家的风范。西方各大媒体在报道此消息时,更是使用了“令人震惊”一词。不少国家的领导人向巴罗发去了贺电。
然而,不久后贾梅出尔反尔,以选举受外部势力操纵、存在不公正为由,要求重新举行大选,冈比亚政治危机由此拉开序幕。国际舆论纷纷要求贾梅兑现承诺,尊重民众选择,按时交权。而贾梅则表现出了惯有的强人风格:关闭私人电台,派兵包围选举委员会总部,宣布冈比亚进入紧急状态。在此情况下,数千名在冈比亚度假的英国、荷兰等国游客紧急撤离;成千上万冈比亚人涌入塞内加尔和赤道几内亚避难。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2016年12月13日,以西共体首脑会议轮值主席、利比里亚总统瑟里夫以及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和即将离任的加纳总统马哈马组成的高级代表团赴班珠尔调停。这样的安排可谓用心良苦。尼日利亚在2015年实现了权力顺利交接,而马哈马在加纳选举中失败,即将离任。西共体希望这两个地区大国的例子可以在冈比亚发挥示范作用。然而,贾梅不为所动。
巴罗听从西共体的建议,赴塞內加尔避险。2017年1月19日,巴罗在冈比亚驻塞内加尔使馆宣誓就职,并获国际承认。1月20日,西共体宣布决定在冈比亚实行“恢复民主”的军事行动。在此情况下,贾梅最终同意交权,并离开冈比亚、流亡赤道几内亚,冈比亚政治危机基本结束。
西共体功不可没
冈比亚政治危机最终得以化解,避免了一场动荡甚至是流血冲突,给面临类似问题的非洲国家做出了榜样。在此过程中,西共体功不可没,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过去几年来,非洲大陆经历了太多因大选引发的动荡和战乱,几内亚、科特迪瓦和马里等国均付出过惨重代价。一些国家因选举引发的动荡甚至为西方国家谋求自身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而西共体积极介入冈比亚危机,可以说是非洲国家痛定思痛的结果,是地区组织对成员国负责任的体现。
在几次调停无果的情况下,西共体一方面继续寻求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危机,另一方面也动用武力威慑手段。有西共体“领头羊”之称的尼日利亚,本国经济因油价持续低迷一蹶不振,北部极端组织“博科圣地”也远未肃清,但仍体现了大国担当,派出部队以威慑贾梅。与此同时,西共体军队开进冈比亚时,则被要求保持最大克制,把对贾梅最后通牒的时间一再延后,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灵活性。作为冈比亚的唯一邻国,塞内加尔也发挥了特殊作用。在大批冈比亚人涌入后,塞内加尔开启应急机制全力应对,并接纳巴罗前来避险。
从国际层面看,由于冈比亚政治危机本身的是非曲直一目了然,因此无论是联合国还是西方大国,从一开始态度就高度一致:贾梅必须如期交权。这对贾梅政府形成了强大的压力。
此外,不少非洲国家发生动荡甚至内战时,军队的向背往往对事态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此次冈比亚危机中,冈比亚军方并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去“效忠”贾梅,反而态度鲜明地表示:这是一场政治危机,军方不会卷入。在西共体军队进入后,冈比亚军民甚至载歌载舞欢迎他们。与此同时,一大批冈比亚驻外大使联名要求贾梅退位,贾梅政府的一些核心人物也纷纷辞职。到最后就连贾梅的法律顾问也和他说再见了。在一个最高法院的法官都需要从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聘用的国家,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危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贾梅曾试图将选举争端诉诸法律,但尼日利亚籍法官日程已排满,短期内无法到任履职,结果也就不了了之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贾梅统治冈比亚22年,法制建设非常滞后,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可以说,冈比亚变革是历史的必然。
新政府的政策逐渐明朗
巴罗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商人,被七个反对党组成的政党联盟推举为候选人,并最终击败年富力强的政治强人贾梅,不能不说是冈比亚历史上的一个传奇和转折点。目前,冈比亚百废待兴,新政府的政策也逐渐清晰。
一是巩固政权,对贾梅统治时期的政策进行纠偏。针对冈比亚人要求正义、自由、人权、法治的呼声,巴罗将建立类似南非在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设立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以调查贾梅当政时期的相关事件。2月18日,巴罗释放了171名未经审判就被关押的政治犯。巴罗还逮捕了全国监狱系统的负责人,并对国家情报机构进行了改组。值得注意的是,贾梅长期执政,势力盘根错节,冈比亚的社会结构已经严重撕裂。巴罗的纠偏政策稍有不慎,或可引发同胞相残的悲剧,尤其在是否要审判前政府官员等关键问题上。此外,贾梅统治时期,冈比亚民族宗教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2015年12月,贾梅宣布冈比亚为伊斯兰共和国,进一步加大了国内民族宗教裂痕,基督徒等其他少数群体为此忧心忡忡。巴罗认为,冈比亚本身就是世俗制国家,因此不存在伊斯兰共和国之说。目前,冈比亚伊斯兰共和国已改回原名——冈比亚共和国。但是正名容易,民族国家一体化进程则任重道远。
二是改善基础设施,振兴旅游业,重建经济。贾梅统治时期,欧美纷纷对冈比亚实行制裁,停止经济援助,冈比亚政府财政捉襟见肘,60%左右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目前,欧盟已宣布恢复援助计划,向冈比亚提供8100万美元援助。世界银行也宣布要帮助冈比亚度过财政危机。随着局势稳定,冈比亚的旅游业有望逐步恢复,农业、渔业等也会迎来发展机遇。
三是改善冈比亚的国家形象,修复支离破碎的外交关系,摆脱被孤立状态。2月13日,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访问冈比亚后向外界宣布,冈比亚准备重新加入英联邦。同日,巴罗宣布将继续留在国际刑事法院。此外,巴罗还召见了20多位冈比亚驻外大使,并向他们保证,贾梅政府任命的大使无需担惊受怕,他们应为提升冈比亚的国际形象继续努力工作。凡此种种皆表明,巴罗政府正在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为国家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