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台湾经济要遭殃?
2017-03-18王建民
王建民
1月20日,美国新总统特朗普正式上台执政。特朗普强烈的“美国优先意识”、反全球化思维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仅将对国际经济形势、中美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会对台湾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冲击与影响。
蔡英文对外经济战略遭遇重挫
特朗普当选与上台执政后美台关系的变化,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人们的视线大多集中在美国对台政策调整及其对中美关系、台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影响,而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冲击关注较少。事实上,台湾民进党执政后,经济问题是其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直接关系到民进党执政的成败。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导向,对蔡英文对外经济战略与台湾经济发展将带来新的冲击与挑战。
首要冲击是对蔡英文当局极力打造的以加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战略的影响。蔡英文的两岸及对外经济政策导向是“近美日、新南向、远大陆”。其中,蔡英文一直将加入美国主导、日本积极配合的TPP作为整个对外经济战略的核心。在2016年520就职演讲中,蔡英文表示,“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强化经济的活力与自主性,加强和全球及区域(经济)连接,积极参与多边及双边经济合作及自由贸易谈判,包括TPP、RCEP等,并且推动新南向政策,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 ”这一论述成为蔡英文执政后处理两岸及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思维与战略方向。
台湾经济发展的困境之一,就是在区域经济整合中面临不利处境。依目前亚太主要经济体签署或正在签署的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议之间的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即FTA覆盖率观察,新加坡为87.3%,韩国为83.39%,日本为71.24%,台湾(包括《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收计划在内)仅为9.68%。因此,台湾当局领导人,不论是马英九还是蔡英文,一直迫切希望加入美国主导的TPP。特朗普放弃TPP,让蔡英文的愿望成空,与此相连带的,其对外经济战略也遭遇重大挫折。
在TPP受挫的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则有加速趋势。去年12月在印尼举行的RCEP谈判取得重要进展,已完成经济技术与中小企业等重要章节谈判。今年2月27日至3月3日,在日本神户,RCEP参与国围绕撤销和削减关税品目举行了第17轮谈判。蔡英文虽然也提出加入RCEP的主张,但不是重点,而是障眼法,加上考虑到大陆在这一合作机制中的重要角色,台湾未来参与RCEP的可能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在参与区域经济整合进程中将会越来越边缘化,不利于台湾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与经济贸易发展。
台湾面临市场开放压力与经济被勒索风险
受特朗普放弃TPP协议的冲击,蔡英文将签署“台美贸易暨投资框架协议”(TIFA)与双边自由贸易协议(FTA)作为加强台美经济关系的重要途径。
蔡英文提出并推动新型台美经济合作制度化、机制化方案,尽管这在理论上有助于加强台美经贸关系发展,但这种制度化、机制化合作设想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台美签署FTA不仅涉及岛内市场开放引起的争议与影响,而且涉及复杂的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存在政治风险。美国一直要求台湾对美开放农产品市场,尤其是美国猪肉的进口(另外还有农药等进口)。如果蔡英文当局要推动与美国签署FTA,就面临美国农产品尤其是敏感的美国猪肉进口的压力与挑战。由于农产品进口涉及弱势群体农民的利益与广大民众的食品健康安全问题,台湾在农产品进口问题上一直较为保守、谨慎。虽然马英九当局上台后进一步开放美国牛肉进口,去年蔡英文当局允诺开放日本核辐射地区食品进口,但均引起很大争议与反对声音,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蔡英文当局不得不宣布暂停进口日本核辐射区食品。如果未来开放美国猪肉进口,将会影响到庞大的台湾猪农利益(养猪业是台湾农业主力之一),引起的反弹可能更大。
就特朗普对外经济政策导向本身看,其对台湾经济的影响非常不利。台湾媒体认为特朗普当政对台湾经济“短多长空”,而在笔者看来是“长短皆空”。在政治上特朗普反对美国过多参与国际事务,在经济上则是实行反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制造业回流与对外提高关税等政策。
特朗普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影响蔡英文当局推动的扩大岛内投资计划,鼓励与促成台湾企业加快前往美国投资布局。日前鸿海集团已计划在美国投资70亿美元兴建面板厂,台塑集团也因岛内投资计划受阻决定赴美国投资。特朗普要推行的高关税政策,则会影响到台湾产品对美国的出口。特别是在美国利益优先与贸易保护主义思维下,特朗普在处理美台经济关系问题上,不会像大陆那样对台湾让利与让步,反而可能会要求台湾让利与让步,在经济上对台湾进行勒索。
不过,需要关注的是台美军事工业合作可能会取得重要进展。蔡英文将发展“防务工业”列为五大创新产业之一,大力推动。去年12月底,奥巴马政府签署“2017年度国防授权法案”,大幅放宽与提升美台军事交流,这一主张与保守的共和党和特朗普相符合,预示着未来不仅美国对台军售会大幅增加,而且台美军事工业合作也可能取得新进展。
中美经贸摩擦将冲击台湾经济
观察特朗普当政对台湾经济的影响,不仅要看台美关系以及台美经济关系本身的发展变化,还要看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尤其是中美经贸摩擦可能升级对台湾经济的影响。
中国大陸与美国均是台湾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加上存在三角贸易关系与产业链因素,中美经贸关系变化必然会对台湾外贸与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大陆在某种程度上是台商或台湾的加工基地,其中大量加工制造产品销往美国,大陆、台湾、美国形成了复杂的三角贸易关系或产业链关系。据台湾《工商时报》估算,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中间材料、零组件占70%,最终产品对大陆市场的依存度只有12%(注:按台湾“国贸局”统计的台湾对大陆及香港出口依存度约40%计算所得)。也就是说,在两岸产业分工与全球经贸格局中,大陆是台湾的重要代工与制造基地,其最终产品相当大一部分出口美国等地。
由于中国大陆与美国是对台湾出口甚至整体经济影响最大的两个市场,中国大陆与美国经济景气程度与外贸表现好坏,对台湾经济增长有重大影响。依台湾“主计处”估计,大陆经济增长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会带动台湾经济增长提高0.29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提升1个百分点,将提升台湾经济增长0.0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两岸经济关联度是台美经济关联度的四倍。就此观察,不论是台美贸易摩擦还是大陆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均会对台湾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特别是,台湾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台湾参与全球化的程度非常高,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全球化浪潮对台湾经济发展非常不利。依据经合组织统计,主要经济体在全球价值供应链的参与程度中,台湾高达67.6%,略高于韩国的62.1%,但远高于大陆的47.7%、日本的47.4%、德国的49.6%与美国的39.8%。台湾贸易出口金额占GDP近70%,岛外生产比例达55%(电子产品更高达80%以上),其中岛外生产又高度集中在大陆。这就决定了如果特朗普发起对中国大陆的贸易战,不仅冲击中美经济关系,影响大陆外贸与经济发展,而且会冲击在大陆的台商经营与台湾经济发展。
尽管台湾有关部门认为,台湾对美贸易年顺差额未超过所谓“200亿美元警戒线”,预计特朗普上台执政对台湾贸易影响有限,长期则有待观察。不过,台湾“中央银行”总裁彭怀南明确表示,全球化对台湾非常有帮助,但在“川普反全球化浪潮下,台湾恐受重伤”。彭怀南估计,如果美国对大陆征收15%的惩罚性关税,大陆经济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台湾经济增长率应会下降0.7个百分点。
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将全球许多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产业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庞大产业链,尤其是以苹果公司国际产业链最为典型。据瑞信证券公司统计,苹果供应链厂商分布,以中国大陆居首位,共349家厂商;日本居次,有139家厂商;美国第三位,计60家厂商;台湾居第四位,计有42家厂商。其中,台商或台资企业在苹果产业链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台积电是Iphone7芯片主要制造商与供应商,富士康位于大陆的郑州厂是Iphone7主要组装企业与基地;Iphone7镜头主要供应商则是台湾的大立光,机壳供应商是台资企业可成;Iphone7电池主要供应商则是由台湾企业家陈棠华和福建宁德企业家曾敏群共同创立的ALT公司。苹果公司的经营景气与否,对台湾电子行业甚至整体经济表现至关重要。特朗普主张苹果等美国跨国企业返回美国投资生产,已经引起苹果产业链上台资企业的高度关注。
在选举过程中,特朗普就提出要对从中国大陆与墨西哥等地进口的产品征收高关税,引起国际经济界极大关注。特朗普即将上台前夕,市场再次传出美国拟调高进口关税,以保护美国本地制造业,这一消息很快对敏感的台湾股市带来影响。2016年12月23日,台湾多家知名企业股票大跌。
当选后,特朗普先后任命对华强硬派的彼得·纳瓦罗负责国家贸易委员会、罗斯任商务部长、罗伯特·莱特希泽(有待国会参议院批准)任美国贸易代表,组成一个“奉行贸易保护主义与对华强硬政府”,让外界对特朗普上台后的中美贸易发展格外关心与担忧。台湾“经济部”报告指出,倘若特朗普对中国大陆产品课征高关税,台湾出口到大陆的半成品加工后转销至美国的供应链关系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汇率变动可能影响台湾经济
国际金融形势本身复杂多变,特朗普当政后的对外政策、军事政策与经贸政策均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尤其是特朗普及执政团队不断指控大陆操纵人民币汇率,预示着2017年中美汇率之战即将上演,而与中国大陆、美国经济关系十分密切的台湾经济与金融市场也同样面临新的变局,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可能冲击开始缓慢复苏的台湾经济。
2016年人民币贬值达6.5%,仅次于“英国公投”后的英镑贬值幅度。外界普遍预计,特朗普上台后,人民币持续看贬。其实,美国国内对人民币估值的看法——过高还是过低、应升值还是贬值,也存在不同主张。未来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并不确定,存在诸多变数。就中国大陆经济基本面观察,人民币大贬或大升的可能性均不大,但特朗普强势的内外政策、美联储升息预期、国际重大政治军事经济事件等均会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与人民币汇价变化走向。
由于越来越多的台商用人民币报价,人民币未来汇率升贬形势不明,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去年12月底,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公布制造业與非制造业最关注的三大总体经济议题调查结果显示,“汇率变动”高居第一位,其次是“国际能源及原物料价格”,“川普执政后政策走向”与“台湾新政府两岸政策走向”并列第三位。可见,美国政局变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稳定造成的汇率波动尤其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向型经济的台湾的影响不可小视;而最令台湾企业界担忧的还是,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由此引起的汇率波动对台湾经济的影响。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