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欧元
2017-03-18曹慧
曹慧
作者汉斯-维尔纳·辛恩教授以欧债危机为出发点,剖析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欧元未来的发展趋势。他以抽丝剥茧式的逻辑思维、犀利的观点和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分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成就了这部著作。
辛恩先生认为,欧元区的这场危机偶然性中有着必然性。美国次贷危机以及雷曼公司倒闭是引发欧元区危机的偶然因素,但过早引入欧元,以及随后在欧元区内采取的某些货币政策是导致危机持续发酵的必然性因素。即使2011年当全球经济开始普遍复苏之际,南欧国家依然深陷在物价过高、政府债台高筑、公共部门开支过大、出口行业资本和人才流失、国家缺乏竞争力、经济停滞不前的泥沼之中。而造成经济复苏乏力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长期在近乎零利差、无风险的环境下产生对赤字预算的过度依赖。
在经济学理论中,对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如果经济增长乏力,为维持持续增长的开支,政府倾向于采取赤字预算的经济政策。不过,一个拥有独立货币政策的国家如果长期实施赤字预算政策,将引发金融市场的负面反应。然而,这种市场调节功能在欧元区却无法发挥作用。辛恩認为,这主要是由于欧元带来的利率趋同、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以及各自为政的财政政策等内部制度设计缺陷造成的。它们阻断了资本市场的调节功能在欧盟和成员国层面之间的连续传导性。换句话说,在欧元体系内,利率趋同营造的“无风险”环境极大地增强了部分国家政府和私人投资者的信心,资本开始盲目而大量地涌入价格相对较低、赤字较高、公债水平较高的南欧国家。当2008年雷曼公司崩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传到欧洲时,资本外逃成为压倒这些南欧国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除“欧元自身的基因缺陷”以外,欧元区各国政府对《稳定与增长公约》(简称“公约”)的忽视也助长了危机在欧元区的蔓延。在推进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的过程中,尤其是为防止成员国政府过度依赖财政赤字政策,相关惩罚性规定被写入公约。但随着德、法相继“撞线”,以及各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默契”,使公约设定的惩罚机制流于形式。2005年,尽管欧盟通过对公约的修订,但那些习惯于财政赤字的国家依然习惯于“寅吃卯粮”。有鉴于此,2016年10月,欧盟委员会以赤字率过高为由拒绝批准意大利政府2017年的财政预算计划。
最富争议的是,辛恩认为,欧洲中央银行(简称“欧央行”)越权出台的部分重大决定干扰了成员国的财政政策和欧元体系整体运行的有效性。在解决危机过程中,欧央行利用自身优势,越过欧委会、欧洲议会、欧盟部长理事会等行政和立法机构,出台了诸多影响成员国财政政策的政策,如直接货币交易计划等。在辛恩看来,欧央行的过度权力以及对《欧洲联盟基础运行条约》(第125条)的误读为其出台的各项利用财政资金、救助危机国家的措施提供了合法的外衣。欧元建立之初,使欧央行保持独立性的本意在于使其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受各国政治的影响,维持欧元区内的价格稳定,保证货币传导机制的运行正常。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欧央行内部决策程序不仅受到投票代表所属国家政治立场的左右,而且在重大决策上采取了无法体现欧洲民主价值的“简单多数通过”的投票方式。
在上述决策程序下,欧央行陆续出台了证券市场计划(SMT)、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等政策,使南部成员国度过难关,但却加重了其他成员国的财政负担。同时,欧央行通过对财政资金的调度,为危机国家提供公共信贷, 购买危机国家的政府债券等操作,不留痕迹地介入到欧元区各国的财政政策中。值得一提的是, 辛恩通过慕尼黑经济研究所对“泛欧实时全额自动清算快速转账体系”(简称“Target体系”)以及Target余额的研究,针对欧元体系存在的内部设计缺陷提出了独特的观点。这也是本书的亮点和独到之处。
为避免陷入恶性循环,欧元体系必须采取“刮骨疗伤”式的自救。辛恩提出的自救方式之一,是建立“可供欧元区喘息”的退出机制。他认为,一个“灵活而守纪”的欧元体系才是欧元重新焕发活力、带来经济繁荣的基础。
2016年的诸多政治事件,如英国退欧公投、意大利修宪公投、奥地利两次总统选举等表明,无论债务国、债权国,欧盟各国大众对一体化的认同感在下降。作为政治意愿的产物,欧元正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2017年,曾经被寄予引领欧洲进入“新世界”的欧元将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