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2017-03-18王侠

活力 2016年17期
关键词:内涵途径

王侠

[关键词]正确权力观;内涵;途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用好权力这把双刃剑,既是理论层面的问题,也是实践层面的问题。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必须正确理解权力与权力观的基本内涵,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为民所执”。

一、权力与权力观的基本内涵

权力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权力集中表现为国家政权,是国家政治的核心和灵魂。从狭义上讲,权力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及个人所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责的支配力量,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影响他人以造成某种特定的局面或结果,使他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目的性。权力的基本性质取决于它为之服务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主张权力为民所有,为民所用,权力的基础是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权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权力的功能是执行人民意志。维护人民的权利,实现公共利益。这也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权力与剥削阶级执政的国家权力的本质区别。

所谓权力观,是指人们对待权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怎样看待权力,怎样正确使用权力,这是权力观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一般来说,权力观是掌权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世界观和权力观两者之间,世界观是基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中,权力观是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利益观。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权力观,就是要求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树立正确权力观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我们党要求各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条重要措施。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既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也体现在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上。在一定意义上,要执好政,就要用好权,就要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些都要以正确的权力观为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树立正确权力观之间这种密切的内在联系,要求我们党必须把党的干部队伍管理好、建设好。最根本的是要为他们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迫切需要。一是共产党是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这种地位的变化,对党员和领导干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果对这些影响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高度的重视和严肃的思考,就不能正确地对待手中的权力,就很容易脱离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犯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二是党的干部队伍由过去战争年代面临的生与死的考验,成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过程中面临的权力、地位、利益的考验。特别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续退下,大批年轻干部要走上更重要的领导岗位,这种权力、地位、利益的考验是更尖锐的。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国内外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导致的社会成员对物质利益和其他要求的种种差异,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党内、反映到领导干部队伍中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只有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永葆生机。

三、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一)坚定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利益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世界观是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前,有的领导干部由于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理想和信念上发生了动摇,有的信钱、有的信资、有的信鬼神,其结果是思想空虚,走上了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道路。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以焦裕禄、郑培民、任长霞等优秀共产党人为榜样,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从思想上行动上正确认识和行使我们手中的权力,勤政为民,无私奉献。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还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必须始终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在各种利益面前不争、不抢、不伸手。做到個人利益服务群众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始终站在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来观察、思考、处理问题。

(二)加强理论学习和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学习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作为共产党人,如果放松了学习,思想就会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就会使精神世界陷于低级趣味,就难以抵挡物欲的诱惑,政治上也就不可能成熟。加强理论学习,重点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重点要加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真正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的主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教育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无论是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还是防范腐败问题、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都要坚持教育在先,标本兼治。加强教育是防止和反对腐败的一个最基础的方法。中央纪委全会把对干部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纪律作风、道德法制、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重点。只有通过全面的经常的教育,才能将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看清看透,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接受监督。不受制约的权力是绝对的权力,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腐败。一方面,制约权力需要自律。“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全局观念,增强自律意识,加强自身的党性锻炼和从政道德修养,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要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尽心尽责地把党和人民的事情办好。“所谓权力,生于民意,操于吏手,守于理法之间,关乎民生重计,义、责相随,当敬而用之”。在对待权力观的问题上,要慎重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牢记“两个务必”,经常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时时警钟长鸣,处处防微杜渐,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另一方面,权力的制约离不开监督。监督是遏制和减少权力腐败的重要环节,有效的监督既能够维护权力的尊严,又能够使领导干部不拒绝、不逃避、不远离监督。权力的监督要依靠人民,动员全社会力量,拓宽监督渠道,改进监督方式;要突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决策和执行等环节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要关口前移,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诫勉、早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依靠制度,有了制度才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要延伸空间和领域,加强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要依靠法律,有了法律才有监督的强制性和威慑力。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内涵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
寻找色彩与线条间的内涵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