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莫高窟第98窟供养人画像探析

2017-03-18邵强军瞿萍

丝绸之路 2017年4期
关键词:供养人莫高窟

邵强军+瞿萍

[摘要]敦煌莫高窟第98窟供养人画像多达251身,文章以该窟画像为案例,从画像本体出发,分析了画像在洞窟中的位置布局、画像的两种组织形式以及画像所持供养物品等,探讨了它们与供养人之间的尊卑关系问题。整体而言,位于洞窟内部南侧的供养人画像要尊贵于北侧;位于佛坛前部和后部的供养人画像的尊卑关系,是由东向西分为四级依次递减。

[关键词]莫高窟;第98窟;供养人

莫高窟第98窟是敦煌曹氏归义军首任节度使曹议金在其执政期间(914~935年)营建的。该窟现存供养人画像251身,1他们的身份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曹议金及其家族成员,包括其外祖父张议潮、岳父索勋、太夫人、夫人(回鹘天公主,钜鹿索氏,广平宋氏)、儿子(曹元德等)、女婿于阗国王李圣天、姊妹、女儿、儿媳、侄女等;第二類是曹氏政权的幕僚;第三类是僧官。目前,学界对供养人画像的研究多集中在画像题记部分,主要以此说明相关历史史实;也有针对供养人画像本身,从服装史的角度专门对古代服饰进行研究。本文将在前贤的研究成果上,以敦煌莫高窟第98窟供养人画像为例,结合文献题记,用形象的视觉图像本体,来窥探其造型语言中所反映出的供养人尊卑关系。理解和掌握图像本身对人物尊卑关系表达的视觉规律,对于题记现已不存或无法识别的供养人画像,以视觉规律来推测、判断画像的性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画像位置

第98窟供养人画像中有的置于壁面最前端的首要位置,有的置于最末端的次要位置,这同他们的身份地位和辈份长幼有关。例如,分别将曹议金和张议潮画像绘于甬道南北壁西起第一身的位置,与他们作为节度使的最高职位,以及在各自家族中最大辈份有关;同样,主室东壁门南北两侧靠近甬道门口的供养人是曹议金之女婿(于阗国王李圣天)和夫人(回鹘天公主),他们之所以能处于首要位置,同他们特殊的身份地位有关,即与曹氏的政治联姻密不可分;主室南壁东端前三身太夫人中,两位“婆太夫人”排列在“王母太夫人”的前面,亦应与政治姻亲的身份有关;主室南北两壁东端中曹议金的姊妹、女儿、儿媳等都是按照年龄长幼先后排列。可见职位大小、姻亲政治地位、辈份长幼都是影响画像前后排列次序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尤以身份地位的显著与否最为突出。

不但供养人画像在前后位置的排列上体现出尊卑关系,而且还可从他们所站立的位置上看出画像间的尊卑关系。据笔者实地调查,第98窟甬道南北两壁最下部,即甬道供养人脚底距离地面不到一米的部位,制作有立体泥塑的壸门,这与第98窟中心佛坛上的壸门完全一致。同样,主室东壁供养人底下亦有小型壸门。由于主室南北壁东端供养人下部残毁,推测也当画有壸门。壸门具有彰显尊贵身份的象征意义,佛教建筑中能显示尊贵的入口之处一般会采用壸门样式,由此表明甬道张氏和曹氏供养人、主室东壁、南北两壁东端供养人,是区别于窟中立于地面上之幕僚等供养人画像,而独显尊贵身份。此外,甬道供养人画像脚下都踩有方形地毯,显现身份地位的与众不同。最前面的张议潮和曹议金各独自踩一块地毯,而后面的或两人同踩一块,或三人同踩一块地毯,等级地位也一目了然。

从所有供养人画像在窟中的空间位置布局来看,洞窟中各部分空间位置本身也决定了所绘画像的尊卑关系。在第98窟中,由供养人画像的身份地位可知,甬道南北壁是整个石窟中绘制供养人画像最重要的位置,接着是主室东壁门两侧,然后是主室南北两壁东端,最后是主室南北两壁西端、西壁及背屏底部供养人画像。在这四组画像中,前三组与最后一组的尊卑关系最为分明。这种布局,除了供养人身份地位等尊卑关系所致,还与第98窟中心佛坛上的主尊有很大关系。石窟供养人将自己的画像绘于窟中,是以虔诚礼拜和供养的行为出现,位于窟中中心佛坛上的主尊当是最主要的礼拜对象。而信众礼拜和供养当在佛的正面,如“礼拜者,须正面西方,想阿弥陀佛如对目前”。2“见阿弥陀佛身真金色,……正面向西合掌坐观”。3“正面住身前,观一圆明像”。4那么在第98窟中处于佛前方之甬道和主室东壁及其侧前方之左右壁,成为礼拜和供养主尊的最佳位置,故将曹氏家族所有画像绘制于此区域,而处于主尊佛后侧及背面的幕僚成为次要供养位置。

古代礼制中在不同时代尚左为尊或尚右为尊各不相同,在唐五代宋时期是以尚左为尊的礼制,这种尚左为尊同样适用于敦煌石窟中。曹议金是第98窟营建的功德主,又是曹氏归义军政权的首任节度使,甬道南北两壁中并没有将位于北壁的曹议金外祖父张议潮和岳父索勋供养人画像绘制高于曹议金,仅仅是以与自身同高的尺度并列出现,那么,作为长辈的张氏供养像有屈尊为卑的嫌疑,表明甬道南壁位置当尊于北壁。由于甬道供养人画像是面西而立,即面朝窟中主尊,北壁张氏画像处于甬道右边,而南壁曹氏处于甬道左边,尊左卑右由是可见,即窟中甬道以南壁为尊。

在主室东壁门南北两侧,主室东壁南侧11身供养人画像中有3身是男性,即于阗王李圣天和两位男侍从;而门北侧七身供养人画像全是女性。那么,从古代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同样表明门南侧位置尊于北侧位置。

在主室南北两壁东端,其中南壁共有17身画像,东起前8身是窟主的三位长辈太夫人和五位同辈姊妹,已故画像人数7身,这一比例接近这组画像总人数的一半;北壁同样有17身画像,而以现存前12身画像题记看出是曹议金的女儿、儿媳等晚辈,并且仅有2身已故供养人。对比这两壁画像,南壁近半的画像为窟主的长辈和同辈,而北壁画像都是晚辈;南壁已故人数7身,而北壁已故人数2身。表明主室南壁前端画像位置要尊于北壁前端位置。

主室南壁西端,东起最前面若干身供养人画像的身份是僧官,而北壁西端全身幕僚画像。将僧官置于南壁而非北壁,似乎也表明南壁西端位置尊于北壁西端。

我们从第98窟供养人画像布局的空间位置上,结合供养人画像分别从东西、南北两条线进行了详细分析,表明第98窟中供养人画像位置的重要性是由东向西递减;若将第98窟从中间东西纵向一分为二,靠近南面壁面供养人画像位置要比北面壁面位置尊贵。另外,主室四壁供养人画像皆朝向甬道之供养人,而非坛上主尊佛。张先堂先生把此称作以地方长官为中心的供养人序列,5这在敦煌五代石窟中很流行。我们以节度使为中心,那么,面向而立的主室南壁供养人方位就处于节度使之左边,表明唐五代宋时期以左为尊的礼制在石窟中也得到了适用。

二、组织形式

在第98窟中,供养人画像的排列组织形式分为两种,分别是“一字式”和“叠压式”。从这两种组织形式也可以看出供养人画像间的尊卑关系。

第98窟中供养人画像的绘制多是从前至后,以一字并置排列的方式来表现,将每一身画像从头到脚全部画出,例如甬道南北两壁张氏和曹氏供养人画像、主室门北侧供养人画像、主室南北壁西端及西壁供养人画像等。然而,主室东壁门南侧于阗国王夫妇后面的四身侍从、主室南北两壁东端供养人画像的最后四到六身,以及甬道南壁最后四身供养人,他们并非呈一字并置排列,而是前后叠压绘制,仅能看到被叠压画像的胸口以上部分,从他们的身份地位来看,都是侍者的身份,表明将供养人画像叠压的绘制方式带有处理地位较低人物的倾向。

三、供养器物

对佛陀的供养有香、花、灯、涂等多种方式,在第98窟供养人的供养方式主要有香、花供养。香即焚香,供养人会持手炉焚香,手炉分长柄手炉和无柄手炉。长柄手炉又称香斗,是带有长长的握柄的小香炉,多用于供佛;而无柄手炉是可握在手中或随身提带的小熏炉。在第98窟中,位于甬道南壁西起第一身的窟主曹议金,双手持长柄手炉供養,其后的曹元德持无柄手炉供养,紧跟在后面的供养人没有拿任何东西,仅作双手合十状供养;同样,主室东壁门两侧的于阗王和回鹘夫人都是拈花供养,跟在后面的供养人未持有任何东西。在第98窟中,持手炉和拈花的供养人是窟主曹议金、儿子曹元德、女婿于阗国王李圣天、回鹘夫人天公主等这些重要人物,其他多数供养人仅作双手合十供养。

可见,持有供养物的供养者之身份地位要比双手合十供养者尊贵,并且持长柄手炉者尊与持无柄手炉者。这是从第98窟中供养人是否持有供养物以及所持哪种供养物,所反映出的供养人身份尊卑关系的又一视觉例证。

四、结语

敦煌莫高窟第98窟供养人画像的规模在敦煌石窟营建史上具有典型性。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知,影响供养人画像绘制位置的因素,是与供养人职位大小、辈份长幼、姻亲政治地位等有关;壸门是否出现在供养人下部,也反映出画像的尊卑等级以及供养人画像脚下所踩地毯之大小和方毯子上所站人数,皆能区分出身份地位的尊卑差异。另外,从第98窟供养人画像布局的空间位置上,可看出窟中供养人画像布局位置的重要性是由东向西递减,靠近洞窟南面壁面供养人画像位置要比北面壁面位置尊贵;在组织形式方面,窟中将身份较高的供养人以并排“一字式”展开绘制,而将身份地位较低的侍者等以前后叠压的绘制方式来表现;还可从供养人画像是否持有供养物以及所持哪种供养物,反映出的供养人身份尊卑关系。第98窟供养人绘制的视觉特点和规律虽有其特殊性,但作为五代时期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洞窟,对敦煌同时期乃至宋代石窟供养人画像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对现存供养人画像题记模糊不清、无法识别等情况,可借助画像本体的视觉规律和在洞窟中的布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其他洞窟供养人画像的研究做出参考。

注释

1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64~65页。

2[唐]迦才撰:《净土论》卷上,《大正藏》第47册,第1963页。

3[唐]善导集记:《观无量寿佛经疏》卷4,《大正藏》第37册,第1753页。

4[唐]轮婆迦罗译:《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打-丁+罗]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卷1,《大正藏》第18册,第850页。

5张先堂:《莫高窟供养人画像的发展演变——以佛教史考察为中心》,《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4期,第93~103页。

[参考文献]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2]夏生平,卢秀文.敦煌石窟供养人研究述评[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3]李雅梅.唐宋时期艺术捐资者:供养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供养人莫高窟
千佛崖805窟供养人造像的几点思考
莫高窟西魏第288窟男窟主装束及身份再探
形象的历史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西夏时期莫高窟的营建——以供养人画像缺席现象为中心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云冈石窟供养人图像形式分析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西夏佛教艺术中的“家窟”与“公共窟”——瓜州榆林窟第29窟供养人的构成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