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红凡沟石造像塔浅考
2017-03-18魏亚芳
魏亚芳
[摘要]红凡沟造像塔出土地点明确,考古信息准确,来源清楚,具有重要的考古、文物、历史和艺术价值。造像塔所刻人物造型的特征及故事情节,和天水麦积山石窟、武山拉梢寺石窟的北周造像形态基本一致或相似。根据这些特征和北周时期流行佛教经典内容,红凡沟造像塔应为北周时期所刻造。
[关键词]红凡沟石造像塔;佛教文物;丝绸之路
1991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乡红凡沟村在修学校时,出土了三交寺碑残片、石佛像和石造像塔等文物。群众将出土的佛教文物交于甘谷县博物馆。这批佛教文物收藏于县博物馆后,多年来尚未在正规出版物上公布于世,只是在一些印刷品上刊登过多次。但由于没有经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就本批文物的时代和内容说法不一,未能形成准确的意见。本文在同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的看法。
发现这批佛教文物的地方在甘谷县西坪乡红凡沟村,这里与通渭、秦安接壤,在古代是一个交通要道。曾发现了许多佛教文化遗存,大多是传世或当地寺廟保存遗留下来的,唯有红凡沟这批文物出土地点明确,考古信息准确,来源清楚。为了论述这批佛教文物的时代,以红凡沟石造像塔为例详述其后。
红凡沟石造像塔,花岗岩石质,出土时共为三级,方形平面呈梯形,逐级而收,四面梯形平面雕刻图像,每级之间有塔檐,附以覆莲底座和塔刹,出土时只存一层塔檐。石造像塔共三级,由下而上依次为:
第一层第一面,高32.3厘米,上底宽23.2厘米、下底宽27厘米,梯形框内开圆拱形佛龛,龛楣右上方有雕刻痕迹,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尊坐于方形台座上,着通肩大衣,衣摆垂于佛座前;二弟子身披袈裟;二菩萨侍立两侧。第一层第二面,梯形框内开尖拱形佛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主尊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肉髻扁平,面相方圆,面带微笑,着通肩大衣,阴刻衣纹清晰,表现衣着厚重,衣摆垂于佛座前呈半圆形,衣褶繁缛。二菩萨头戴扁平仰莲冠,两耳垂肩,有阎浮提金锁项饰,腹部微挺,着广袖长裙。二弟子侍立身后,身披袈裟,双手拱于胸前。第一层第三面,梯形框内开尖拱形佛龛,龛楣顶端雕有拟似龙形纹饰。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尊半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施无畏、与愿印,肉髻低圆,面相方圆,衣摆下垂于佛座中部,呈半圆形。二菩萨腹部微挺,侍立两侧,有阎浮提金锁项饰,帔帛搭于手臂上,长裙曳地;所不同的是,左菩萨左手前伸,右手置于胸前。二弟子身披袈裟。第一层第四面,梯形框内开帷幔龛,龛内雕二佛说法图,下部菱形框内雕二狮子和花瓶。第二层第一面,高31.4厘米,上底宽20.7厘米、下底宽23厘米,梯形框内开圆拱形佛龛,龛楣上雕菩提树树冠,龛内雕两株绳状的菩提树,树下为一思惟菩萨,前方为一侍立弟子,菩萨背靠菩提树干坐在束腰佛座上,左手抚腮,右手置于左脚踝处;左腿横搭于右膝上,右足踩仰莲座。第二层第二面,梯形框内开尖拱形佛龛,龛楣顶部刻有莲叶纹饰;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主尊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施禅定印;肉髻低平,面相方圆,面带微笑,着通肩大衣,内着僧祇支,衣摆垂于佛座前中部呈半圆形。二菩萨侧身侍立两边,头戴莲花宝冠,有阎浮提金锁项饰,身材修长,腹部微挺,着长裙,裙摆曳地。第二层第三面,梯形框内开尖拱形佛龛,上半部雕一佛二弟子,下半部雕二力士及一象。主尊半跏趺坐于方形平台上,施无畏、与愿印,肉髻扁平,面相方圆,长颈溜肩,衣摆垂于平台佛座前呈燕尾状。二弟子作胡跪状和“五体投地”状,两力士中间雕一大象。第二层第四面,梯形框内开尖拱形佛龛,龛楣顶上雕莲叶纹饰;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主尊善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施无畏、与愿印,肉髻低圆,面相方圆,着通肩大衣,胸前U字形衣纹。二菩萨头戴宝冠,二弟子侍立身后平台。第三层第一面,高29.6厘米,上底宽17.4厘米、下底宽20.3厘米,梯形框内开尖拱形佛龛,龛内雕一倚坐佛和二弟子,主尊倚坐于左侧佛龛壁上,身下框底上雕一床榻,身着通肩大衣。二弟子上身挺直跪侍。第三层第二面,梯形框内开方形佛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主尊半跏趺坐于台座之上,施无畏、与愿印,肉髻低平,面相方圆,嘴角微笑,着通肩大衣,衣摆垂于佛座前呈半圆形。二菩萨侍立两侧。第三层第三面,梯形框内开尖拱形佛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主尊坐于方形平台上,肉髻低平,面相方圆,着通肩大衣,双手掩于袖中,衣摆垂于佛座前呈燕尾状。二菩萨直身侍立两侧,双手合十,腹部微挺。第三层第四面,梯形框内开尖拱形佛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主尊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禅定印,肉髻低平,面相方圆,面部磨损不清,衣摆垂于佛座前呈半圆形。二弟子侍立两侧,佛座下雕两头雄狮向外作半立半蹲状。
以上是红凡沟造像塔详细的记录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造型塔的由来。佛教石刻造像是佛教信徒为作功德和发愿而专门刻造的一种石质礼佛造像。《普贤菩萨说证明经》载:“……释迦涅槃后,先作法治王,却后三十年,弥勒正身下,若有所疑而是略说。尔时,普贤菩萨白佛言:世尊夫一切众生云,何作功德可见弥勒佛。弥勒言:(六种修行和做功德的人可见到弥勒佛。其中一条可见到弥勒的功德是造浮屠等)善男子善女人,若有造浮图、塔庙、讲堂、精舍、经书、形像,莫同大小,金银素镀,随像大小速得成就无上发愿者,如是之人等亦得见弥勒。”其中石造像塔、石造像碑、石造千佛碑、石造佛像属于《证明经》中说的“浮图、形象”一类。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在去世前告诉弟子,说他逝世后有一位弥勒下世作佛,那时的这个世界将是一个天下太平、丰衣足食、享尽快乐的时代。那么如何样才能见到弥勒,弥勒说众生作了“造浮图”“ 形像”等功德的人可见到弥勒佛。同时就有“救人一命可造七级浮屠”的民间谚语。
第二,石造像塔的流行。北周时期,以皇家为代表的家族式佛教信仰成风,供养佛堂较为流行,较大的佛教活动是在寺院、石窟寺举行,日常的佛事活动大多在家族设佛堂进行,所以,将造像塔等功德物在厅堂、祠堂或家中供奉,已成为流行风尚。
第三造像塔的雕刻内容。北周时期,佛教信仰流行的经典大多以《华严经》为主,依据《华严经》内容,在石质物上刻像供养。红凡沟造像塔所刻的图像多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其他内容有“菱形框狮子花瓶”“ 树下思惟” “弟子胡跪”,供养人“五体投地”“大象”等,基本反映了释迦牟尼往世内容。
第四造像塔的时代。佛的头部特征面相方圆,肉髻扁平,粗颈,衣摆下垂佛座前呈半圆形,衣摆垂于平台佛座前呈燕尾状;菩萨褒衣博带,腹部微挺;弟子面目清秀,细目微笑。这些特点和天水麦积山石窟、武山拉梢寺石窟的北周时期造像形态基本一致或相似。这种形式明显受到了中亚艺术形式的影响,是北周与西域、中亚文化交流的产物,反映了北周时期丝绸之路进一步畅通和繁荣的景象。根据这些特征和北周时期流行佛教经典,红凡沟石造像塔的年代应为北周时期。
渭水流域是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向西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通道,又是入蜀的转折点,因此佛教文化比较发达。这一地区保存了大量的北周时期佛教造像和石窟寺。红凡沟石造像塔的出土,为我们研究北周时期佛教文化在渭河流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是证明丝绸之路途径甘谷的重要实物依据。
[参考文献]
(1)天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2)甘肃省考古研究所,麦积山石窟研究所,水帘洞石窟保护研究所编著.水帘洞石窟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佛雕之美》陈清香“北朝的石窟与石佛”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院2001年历史丛刊19辑
(3)国家文物局教育处编.佛教石窟考古概要[M].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