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再强迫孩子道歉

2017-03-17梁明明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6年9期
关键词:道德感小爱惩罚

梁明明

一个做错了事会主动说“对不起”的孩子,总是会让父母欣慰一笑。然而,孩子的道歉是否真的意味着品德高尚呢?反之,那些在家长逼迫下也不愿低头认错的孩子,是否就真的没有教养呢?如果你也曾对孩子提出过道歉的要求,这个问题就值得思考。

请珍惜不愿道歉的孩子

对孩子不道歉这个问题的反思,源于我最近经历的一件事情。3岁两个月的女儿小爱特别喜欢玩儿童中心的海洋球池子,一次在玩的时候,她撞到了一个比她小的女孩。那女孩哇哇大哭,小爱不仅不道歉,还过去打了人家一下。看到这一幕,我非常生气,连忙让小爱道歉。可是,平常在我的劝导下会很快说“对不起”的小爱,这次却怎么也不肯认错,最后也大哭起来。

这件事过去一周后,我跟小爱玩得正开心,她突然说:“我上次在海洋球就‘啪地一下打了别人。”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沟通契机,就温柔地问:“那时候你为什么要打别人呢?”小爱用稚嫩的语言向我吐露了不为人知的原因。原来,那天我离得比较远,没有听见那个女孩的家长因为自己孩子哭了,一直在情绪激烈地训斥,并让小爱躲远一点。小爱觉得别的孩子哭了却让自己挨训,是不合理的,要制止小女孩哭,于是社交技能还不足的她就打了人。了解到这些,我突然感到心惊:我是如此武断,在不理解孩子想法和原因的时候就逼迫孩子道歉,会让孩子心里多么委屈。这件事也让我反思,以前我让孩子说出的那些 “对不起”,有多少是孩子真心的?没有真诚的致歉,意义何在呢?难道教育只是为了让孩子用表面行为去印证家教严格吗?

我们经常听到大人命令孩子:“你应该说对不起”“快向别人道歉”“你有错就要认错”……然而彼时彼刻,孩子真的能够理解自己犯了什么错吗?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研究,孩子的道德感在4岁左右才会出现,也就是说在0~3岁的前道德阶段,孩子是没有是非观念和规则意识的;即使在4岁以后,学龄前的孩子也更多是在用观察、体验的方式来一步步构建自己对于道德的认知。

孩子的道德感到底来源于哪里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科尔伯格在道德发展阶段研究中发现,儿童做出道德判断的思维方式随着年龄而有规律的变化。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给予孩子适宜的道德教育和引导。在孩子4~10岁的时候,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的定向。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因恐惧惩罚而服从规则,认为免受惩罚就是好的行为,被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

第二阶段:工具性定向。孩子的行为会根据个人需要来决定,对他人的关心一般是出于互惠互利,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对自己不利的就是坏。

科尔伯格说:“儿童道德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道德反省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推理模式,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儿童都是道德哲学家。”

我们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很多都是超前的。比如在思想品德課上给一年级的孩子讲无私奉献,就实在是一件令孩子为难的事。同样,生活中孩子难免犯错,如果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哪里错了,家长就硬要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去责令孩子认错,而不去倾听原因,对培养孩子的道德感便是徒劳无功的。

把说“对不起”的自主权还给孩子

我们强迫孩子道歉的时候,常常以为是在帮助孩子觉察错误,实则不然。孩子口中的“对不起”更像是一种规避惩罚指责和获得好评的技巧。小爱打人事件后,我开始克制自己,不再强迫她说“对不起”。比如她淘气时磕疼了我,我不会再说:“你把我弄疼了,是不是该跟我道歉?”而改说:“你刚才弄疼了我,我好难受呀。”小爱呢,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迅速地说出“对不起”,而会充满同情地跟我说:“那我给你揉揉吧”“我给你捶捶背(作为补偿)”。这才是孩子真实感情的表达。

孩子道德的发展不是简单地从别人那里继承来的,更不能被成人指令下的表面行为代替,而必须源于孩子自己建构起来的信念。孩子不断地在成长体验中积累对于道德的认识,修正自己的做法,形成是非观念。培养孩子的道德感,需要我们首先观察孩子的道德思维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再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理智能力、独立判断能力及批判意识。只有与孩子充分沟通,让孩子理解事情本身,考虑对他人的影响,产生内疚和共情,才是品德礼貌得以自发生长的根基。

猜你喜欢

道德感小爱惩罚
智慧机器人
告别“兔兔”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还以为“小爱同学”是女生吗?
小米发布小爱同学3.0
Jokes笑话
道德与现代性启蒙
道德感与自然权利
真正的惩罚等
正义的别样寻求:古代“母杀子”叙事中的悲情与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