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比较视野下的安徽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基于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
2017-03-16丁静朱静柏玲
丁静,朱静,柏玲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省域比较视野下的安徽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基于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
丁静,朱静,柏玲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根据我国2003~2012年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农业投入和农业产出两个方面设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方法进行数据降维,构建综合评价矩阵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变异系数测量区域内部的差异变动。实证结果表明,十年间,我国农业发展分布不均衡,在空间上呈现出从东部到北部到西部再到中部逐渐递减的趋势,31个省(市、区)分为三类区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差距逐渐扩大。安徽省发展起点低,发展速度快,其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和其他省(市、区)在农业投入和农业产出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变动趋势。
农业;发展水平;安徽省;面板数据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农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从2004~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2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改革力度、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但是我国各省(市、区)的农业发展水平不平衡,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和其他省份差距过大,存在一定的高水平垄断特征。[3,4]在此背景下,对现阶段安徽省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异,不仅可以促进其自身未来的农业发展,也对其他省份的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了研究,美国社会学家A.Inkeles等提出了现代化的十项指标。[5]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农业发展水平的研究,主要针对国家范围、省域范围和市域范围,研究集中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两个方面。目前有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为研究机构制定的指标体系和学者提出的指标体系两大类,且对农业发展水平较多进行定量评价,评价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以及灰色评价方法等,实证分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同一时点上对多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周柱灿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对2013年重庆市37个区县的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6]另一种是在不同时点上对某一特定区域的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吕杰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投入、产出、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矩阵,对1995~2010年辽宁省的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7]综观相关文献,在指标体系设计方面,由于研究机构、学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不同,导致了指标体系的内容不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方法选择方面,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时,通过专家进行赋权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在实证分析方面,采用截面数据忽略了时序变化,采用时序数据忽略了区域差异,较少同时考虑时序变化和区域差异的研究。本文基于31个省份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揭示了农业发展演变过程的时空特征。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了系统性、客观性和可比性等原则,从农业投入和农业产出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农业投入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为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状况,选择人均财政支农投入(政府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支持强度)、单位面积农机总动力(机械化水平)、有效灌溉系数(水利化水平)、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化学化水平)、初中以上文化农村劳动力比重(农村劳动力素质)5个指标。其次,农业产出水平反映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体现了随着农业的进程,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选择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的收入水平)、人均农业总产值(每个农业人口创造的农业产值)、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单位土地产出水平)、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民的生活水平)、城镇化率(城镇化建设的进度)以及自然灾害抗灾率(农业生产抗灾能力)6个指标。本文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3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 2013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4~2013年)及31个省(市、区)的统计年鉴(2004~2013年)。
三、评价模型
设面板数据中含有N个个体,每个个体的特征用M个指标表示,时间长度为T,则xijt(i=1,2,…,N;j=1,2,…,M;t=1,2,…,T)表示第i个个体第j个指标在时间t的数值。
(一)构建综合评价矩阵
(二)聚类分析
(三)衡量区域差距
考虑到各指标的差异,选取变异系数来衡量区域内各省份农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可以表示为
四、实证分析
(一)构建综合评价矩阵
根据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上述方法计算出我国31个省(市、区)2003~2012年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将其再次标准化至[0,1]区间,构建综合评价矩阵Z,如表1所示。
(二)聚类分析
根据综合评价矩阵,采用上述聚类方法,对2003~2012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把31个省(市、区)分成高水平、中等水平和低水平三类区域。第一类区域为农业发展高水平区域,包括上海、北京两个城市,10年中综合得分远高于其他省(市、区)。第二类区域为农业发展中等水平区域,包括江苏、广东、福建、辽宁、海南、山东、浙江、天津共八个省(市),其中天津、浙江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其余省份排名相互交叉,总体变动不大。第三类区域为农业发展低水平区域,可以进一步将其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较低水平区域,包括宁夏、新疆、湖北、西藏、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共八个省(区),各省(区)之间综合水平差距不大,最大仅相差0.09。第二层次为最低水平区域,包括贵州、山西、甘肃、云南、广西、四川、江西、湖南、河南、安徽、青海、陕西、重庆共十三个省(市、区)。各省(市、区)排名的波动幅度较大,其中安徽省从2003年的倒数第三位提升到2009年的第二位,但是由于其农业资源投入相对其他省份有所不足,2012年又后退到第六位。
表131 省(市、区)农业发展综合评价矩阵
(三)空间分布特征
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状况,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发展分布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在空间上呈现出从东部到北部到西部再到中部逐渐递减的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农业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图
计算2003~2012年这三类区域综合得分的均值。第一类区域综合得分的均值为0.587,第二类区域综合得分的均值为0.297,第三类区域综合得分的均值为0.159,其中安徽省综合得分的均值仅为0.154。可以看出,我国三类区域之间农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一类区域综合得分接近第二类区域的2倍,是第三类区域的3倍多,并且安徽省的农业发展低于第三类区域平均水平,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从各具体指标角度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首先,安徽省与第三类区域以外的省份相比差距较为明显,高水平的农业投入集中分布于第一类区域的北京和上海,较高水平的农业投入分布在第二类区域的八个省(市)。其次,在第三类区域内部,安徽省农业投入水平较低,其人均财政支农投入还不到区域均值的一半,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均低于区域均值,但是农业劳动力的素质较高,这使得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较高,同时安徽省自然灾害抗灾率较均值多了八个百分点,说明其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好。
造成安徽省与其他省份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环境条件等因素。首先,第一类区域的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市是金融贸易中心,两市的总体经济实力远高于安徽省,第二类区域的八个省(市)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门户,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第三类区域中有的省份经济发达,如湖北省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九位,有的省份受益于国家的专项政策,如政府加大对西藏的转移支付力度以缓解其发展的资金短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倾斜加大了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促进了这些省(市、区)农业的发展。同时,这些省(市、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超越了安徽省的城镇化率,城镇化快速发展又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这些省(市、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其次,第一、二类区域由于资本充足,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快农机装备、安全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转变农业生产、经营和组织方式,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水平。但是安徽省和第一类区域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差距要小于和第二类区域的差距,这主要是近年来,北京上海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9]这种道路拓展了农业功能,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而第二类区域的八个省(市)为了促进粮食及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农机研发、推广的资金投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从而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安徽省的水利化水平高于第三类区域的均值,主要是区域内一些省份水利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如甘肃省还存在采用粗放的漫灌方式,有效灌溉率较低。最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倾向于第一、二类区域的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且第一类区域的北京、上海两市高学历的人才众多,当地居民较为重视教育,第二类区域的八个省(市)临近港、澳、台,重视知识的更新,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整体较高,促进了农业发展。而安徽省的农村劳动力素质高于第三类区域的均值,可能是第三类区域中的边远地区因为历史、教育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较少。[10]
表2 各指标均值表
(四)时间演变特征
2003~2012年十年间,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003年我国农业发展综合得分均值为0.0986,2012年上升至0.387,总体上升速度较快,但是10年间我国各省(市、区)发展差距逐年扩大,2003年31个省(市、区)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准差为0.0903,2012年上升至0.1734,扩大了1.9倍,体现出我国农业发展逐步走向不均衡的状态。计算这三类区域2003~2012年综合得分的年均值,如图2所示。
图2 三类区域年平均得分变动趋势图
1.区域的发展
可以看出,这三类区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十年间,第一类区域农业发展平均得分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0.62%,这两个城市发展起点高,前期发展较为平缓,而2004年以后则发展迅速,近年来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第二类区域农业发展平均得分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3.66%,增长能力强。第三类区域农业发展平均得分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1.33%,而安徽省农业发展平均得分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8.08%。所以,从年均增长速度来看,第二类区域高于第一类区域,第三类区域高于第二类区域,安徽省高于第三类区域的平均水平。虽然第三类区域年均增长速度较强,但是由于其基础薄弱,发展起点不高,总体上升幅度不大,和第一、二类区域的差距逐年扩大,2012年和第一类与第二类区域的差距比2003年扩大了1.9倍和1.8倍,农业水平逐渐滞后。从第三类区域的内部进行分析,计算区域内21省(市、区)2003~2012年的变异系数,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第三类区域农业投入变异系数变动趋势图
图4 第三类区域农业产出变异系数变动趋势图
从农业投入来看,十年间第三类区域内21个省(市、区)两极分化问题最严重的是资金投入、机械化水平及水利化水平三个方面,变异系数都较大,前两类指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第三类指标表现为波动上升的变动趋势,其中资金投入的变异系数由0.57上升到0.69,变动幅度最大,表明区域内21省(市、区)农业在资金、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有所增加,资金差异最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区域内农业较为发达的省(市、区)由于原有的经济基数大,农业现代物质装备水平高,在农业整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和其他省(市、区)的差异也在增大。区域内农业劳动力素质和文化水平的变异系数都较小,表明21省(市、区)在这两个方面差距较小,但是前者表现为波动下降的变动趋势,后者表现为波动上升的变动趋势,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偏远贫困地区劳动力的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减少了地区间的差异。同时由于不同省(市、区)自然资源的差异,如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土壤肥沃,近年来开始发展绿色农业,化肥使用量较低,而有的省(市、区)为了实现较大规模的农业产出,持续大幅增加化肥投入量,造成了差距的进一步增大。
从农业产出来看,十年间第三类区域内21省(市、区)两极分化问题最严重的是人均农业总产值,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微弱上升的变动趋势,可能是受到各省(市、区)农业资金投入不同的影响,而土地产出水平表现为波动下降的变动趋势,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和农业增产技术的应用,农业落后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大幅增加,发展速度较快。自然灾害抗灾率的变异系数波动最大,是因为农业易受自然灾害影响,21省(市、区)的农业抗风险能力有着一定的差异。城镇化率的变异系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体现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农民工市民化,区域内各省(市、区)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区域内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两极分化问题最轻,但是前者表现为波动上升、后者变动幅度不大,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各省(市、区)农民的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而发达的地区由于基础好发展速度较快。农民收入增长带动了消费增长,但是在消费上主要还是关注生活必需品,各省(市、区)之间的差距不大。
2.安徽省的发展
为了更加直观地分析安徽省农业发展水平,对其综合得分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拟合函数曲线,拟合程度通过显著性检验,如图5所示。
图5 安徽省农业发展水平趋势拟合图
2003~2012年,安徽省农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2005年。在此阶段安徽省农业发展水平上升的幅度不大,从2004年开始,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安徽省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农业资金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使得农作物产量稳步增长,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受其经济条件的限制,2005年安徽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28位,降低了在农业上的财政支出,这又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第二阶段是2006~2012年。这一阶段安徽省农业发展水平呈较快增长趋势,安徽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发展现代农业,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时,也加强了农业科技创新,以实现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最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业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在2012年,安徽省农业发展水平处于停滞状态,主要是安徽省在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生态问题。由于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虽然能在短期内能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却造成土壤养分平衡失调,肥力减低,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安徽省地处暖温带过渡地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丘陵和山区地表土质疏松,夏季降水丰沛,且有的地区农民环保意识差,盲目扩大耕地、破坏天然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农作物生产,还加深了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都使得农业自然灾害抗灾率处于不断波动状态,2012年生态问题阻碍了安徽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3~2012年十年间,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发展不均衡,在空间上呈现出从东部到北部到西部再到中部逐渐递减的趋势,可以把31个省(市、区)分为三类区域,第一类和第二、三类区域差异较大,第二、三类区域之间差异较小,这三类区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其中第三类区域中的安徽省发展起点低,发展速度快,2003年综合得分仅为0.03,在区域内21省(市、区)中排名第18位,2012年综合得分上升为0.27,是2003年的9倍,在区域内排名第14位。安徽省和区域内其他省(市、区)在农业的资金投入、机械化水平、水利化水平、化肥化水平四个方面的差距呈上升的趋势,只有在农村劳动力素质方面的差距呈下降的趋势。在农业产出的人均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水平两个方面的差距增大,在农民消费水平方面的差距没有显著变化,在土地产出水平、城镇化率和农业生产抗灾能力三个方面的差距缩小。由于安徽省基础较差,虽然近十多年来年均增长速度为28.08%,与发达农业地区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其中2003~2005年,发展呈缓慢上升的趋势,2006年以后,发展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在一段时间内,安徽省与发达农业地区的差距将会继续存在,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徽省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考虑到其财政支农投入的不足,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走智慧农业的道路。
[1]Yang,Dennis T.,Zhu,Xiaodong.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Long-Term Growth[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13,60(3):367-382.
[2]肖琳子,肖卫.二元经济中农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影响[J].求索,2014(9):40-44.
[3]周迪,程慧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及趋同演变[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14(1):25-35.
[4]周柱灿,周富春,陈春.重庆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3):190-193.
[5]卢方元,王茹.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4):140-143.
[6]周柱灿,周富春,陈春.重庆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3):190-193.
[7]吕杰,赵红巍.辽宁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及对策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2014,42(1):74-82.
[8]Bonzo D.C.,Hermosilla A.Y.Clustering Panel Data via Perturbed Adaptive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Genetic Algorithms[J].Advances in Complex Systems,2002(4):339-360.
[9]蒋和平,张成龙,刘学瑜.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3):327-332.
[10]丁静,朱静,陆彦.中国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及其分类比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16(1):96-102.
F320.1
A
2015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农业大学“农科教结合研究中心”招标项目“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战略与发展机制研究”(SK2015A060);安徽农业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Jf2014-12)
丁静(1977-),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企业管理。朱静(1964-),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