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地理课堂
2017-03-16康朝霞
康朝霞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知识的学习应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在地理课堂中如何贴切有效地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通过多年课堂教学摸索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温馨感受,让学生在生活中触摸地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在教学中通过观察与实验,猜想与推测等培养学生的意识和解决能力,要让学生参与含有地理问题的实践活动,让生活中的问题走入课堂。如在教学“地球和地图”时,我抛出问题:夏天上体育课时,为什么上午选择到东操场集合,下午选择到西操场集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分析问题,原因是太陽东升西落,早上太阳在东方,东操场有树荫遮阳较凉快,而下午太阳在西方,西边的树荫会遮住炎热的太阳较凉快,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二、激活生活情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生活与地理是分不开的,教学时,应立足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尽量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入课堂,让他们知道所学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如在“气候”这一节,设计教学情境:放寒假了,海口的小明去哈尔滨的外婆家过年,一路上衣服从海口的短袖到长袖、羊毛衣到哈尔滨的羽绒服的变化,天气越变越冷;放暑假了,海口的小明再去哈尔滨的外婆家,衣服从海口的短袖到哈尔滨也是穿短袖,奇怪,怎么不冷呢?通过此情景,让学生感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的气候特征。这样设计情境,不仅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提高,而且会让学生钟爱地理。
三、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已不是唯一的资源,要把生活引进地理课堂教学,教师除了自身解读教材,还应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且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 如八年级“民族”一节中,如何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我让学生看百元的人民币,对照课文中文字图片,找找人民币上有哪几种少数民族文字。学生们兴致勃勃,找出了百元人民币里有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快乐地学习和感知生活中地理知识的存在。
四、借助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中,但环境要素又时刻在作用、影响着生活。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或是可以模拟,这些实际生活背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如对我国“自然灾害”的认识,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而台风是漳州市夏秋季节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我结合第14号台风“莫兰蒂”给福建省造成的严重灾害,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当台风到来时应如何防范。在地理生活化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材料选取,还应注重用生活经验来突破学习内容,从而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再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五、关注新闻时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思维分析、解释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地理教学应传递多种有教育价值的信息。积极利用新闻中的地理课程资源,尽可能选用与内容要求相符的最新科技成果,特别是反映我国科技发展的新面貌。例如,在学到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时,结合了我国航天工程:“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成功发射,以及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搭载两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后与“天宫二号”对接构成组合体,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关注时事中的生活地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展初高中地理衔接及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讲青藏铁路时,我展示了“青藏铁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引导学生对热棒进行探讨:冬季高原面上气温低,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气态物质在此段冷凝转化成液态流回蒸发段;夏季高原面上气温较高,冷凝段温度高于蒸发段,蒸发段物质汽化;斜设置可增加热棒与地层的接触面积,对地层温度的调节作用更强,从而达到保护冻土层的目的。这些信息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还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六、走出课堂,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地理
目前,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生存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为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我要求学生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通过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调查了解,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例如:垃圾分类回收、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拒绝贺卡等。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坚持爬楼梯,尽量少开空调,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所以我们要低碳生活,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落到实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