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及融合
2017-03-16柯达刘璐
柯达++刘璐
摘要:波普艺术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西方商业社会,一经出现就成为西方社会当中非常具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波普艺术以色彩斑斓的空间结构来排列图像,除了以艺术品作为表象之外,还会印制在产品、丝网等平面上,非常具有创新性,也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得以熟悉。波普艺术在当代仍然非常常见,是一种与抽象主义对立却与大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从波普艺术特点与传播媒介作为切入点,分析其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联,从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角度来分析和认识波普艺术。
关键词:波普艺术;大众文化;影响与融合
波普艺术源自英文Popular Art,译为大众艺术、流行艺术、通俗艺术,由于其大量运用色块进行复制,图案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译为波普。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形象以一种全新的面貌重新呈现到大众的面前。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创立一种现成品组合的艺术思维视角。这种艺术形式从出现之日起引起轰动,并逐渐发展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在波普艺术盛行的年代,其通过大量复制的方式使得精英和大众审美之间鸿沟逐渐消失,艺术不再是精英社会的独享品,直至今天,波普艺术仍然能成为大众文化的风向标,并且已从单一的艺术形式转变成一种广泛的文化,成为一种艺术与大众化的象征。波普艺术虽然被称之为艺术,但是在其发展的中后期,在商品社会广泛运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商业社会的符号,常态化高于艺术化,大众审美日渐疲劳,波普艺术也随之瓦解,尽管如此,当代社会仍然还会看到波普艺术的身影,其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之深远,传播之广泛几乎没有任何艺术形式与之比拟,因而波普艺术仍是艺术史上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波普艺术的出现恰逢二战后期百业待兴、工业发展进入高潮时期。这一时期战后的严肃、悲观色彩逐渐淡化,抽象表现主义在艺术潮流中被人们主义。波普艺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商业包装、影视封面等等,因而迅速被大众接受,成为当时的主流艺术形式,对西方艺术潮流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波普艺术与以往细分艺术不同之处在于深深扎根大众文化,创作内容紧贴大众生活,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与融合,相互吸收艺术元素,因而至今为止波普艺术仍常见于现代艺术当中,这与其深入大众文化不可分割。
二、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及融合
(一)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
波普艺术对大众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在当代可以说颠覆了大众审美,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商品经济社会,波普艺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商品包装、装饰、产品设计当中,这就使得波普艺术随着商品消费迅速在大众社会当中传播,并得到认可,形成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艺术不在如同以往一样是上层社会的特权,而是形成了一种文化在社会各个群体之间传播,同时大众文化也不再拘泥于原有的低俗、肤浅的内容,波普艺术使得文化表达更加优雅。在波普艺术出现之前,艺术品当中较少出现大众生活,而贵族生活较多,以印象派作品 “草地上的午餐”和“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来展现精英生活方式和文化状态,而波普艺术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经营生活得以改变,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也产生变化,大众文化中艺术表达形成了一种与商品捆绑在一起的传播方式,其实质意味着波普艺术在大众生活当中开始形成稳固的艺术基础。随着这种艺术基础的深入,与大众生活相关的一切文化事物几乎都广泛的出现在波普艺术中,艺术家们大量运用粘贴、印制的方式来包装商品,波普艺术的意义甚至变得不在于原创,而在于对原创的作品的复制和挪用。
大众文化同样对波普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波普艺术得以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传播媒介为当代文化商品。这些文化商品即是大众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又具有非常大的流通能力,其不断生产的过程为波普艺术复制和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大众文化本身成为波普艺术的成长土壤。因而大众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新型传媒使得波普艺术的传播速度和受众群体远胜于曾经精英社会的艺术作品传播,因而大众文化也是波普艺术发展的根基,二者在需求和途径相匹配的过程中得到双方的满足与发展。
(二)二者融合以及波普艺术的解体
可以说,波普艺术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在于改变了社会艺术审美,而大众社会则在兼济包容的社会胸怀下反过来促进了波普艺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社会商品、传媒和艺术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大众传播推动波普艺术迅速发展。波普艺术在商业传媒的领域中传播飞速,是波普艺术能迅速被大众接受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尽管商业传媒途径成为波普艺术传播最为有利的推动力,但是波普艺术的解体也因商业传媒而生。波普艺术发展的中后期,波普艺术创作者开始意识到创作的创新性,开始强调采取不同的创作观念,融入新的制作过程,但是波普艺术在过度商业化背景下,逐渐成为商业常態,社会大众在常态消费情境下对艺术的敏感度大幅度降低,因而波普艺术的社会活力和文化活力逐步降低。在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的互动关系中,一个最具讽刺意味的事实是,波普艺术大量引用了广告和其他商业艺术形式,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视觉图像,而在波普艺术的风格样式形成后,又不可避免地被吸收到新的商业广告设计中,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波普艺术逐渐解体。
三、结语
波普艺术的发展与流行依赖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其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也在时代背景下深刻形成。商品社会使得艺术家逐渐认识到生活内容融进了艺术的必要性,因而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深度融合,相互影响。波普艺术得力于大众文化的 传播,并且在艺术与生活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了推动大众文化快速发展的催化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欣欣,刘冀翔.波普艺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颠覆[J].大众文艺,2015(24).
[2]欧阳沐尧.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J].美术教育研究,2016(14).
[3]张灵珏,冯嘉宁,李卓成.对波普艺术商业化理念的理解[J].群文天地,2011(08).
指导教师:崔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