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患者CRT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MMP—9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7-03-16滕海蛟
滕海蛟
【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治疗前后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80例慢性心衰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CRT外加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MMP-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MMP-9水平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血清NT-proBNP为(327.4±201.9)pg/ml、MMP-9为(46.8±8.7)pg/ml, 均低于对照组的(521.7±86.9)、(78.5±11.2)pg/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MMP-9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作为慢性心衰病情发展的指向标, 以及CRT临床治疗效果的深化指标, 对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基质金属蛋白酶 -9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2.061
慢性心衰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疾病, 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近年来, CRT临床治疗方式受到广泛的关注, 该治疗方法是一种临床治疗慢性心衰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式[1-3], 其作用主要在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 减少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 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生存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6]。有大量的相关研究证实:CRT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MMP-9水平变化对临床治疗以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7, 8], 基于此,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80例2013年8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一般资料, 分析与研究慢性心衰患者行CRT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MMP-9水平变化及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慢性心衰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中, 男26例、女14例, 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61.3±8.6)岁, 心功能评级:3例1~2级、16例3~4级、21例>4级。对照组中, 男29例、女11例, 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60.5±8.5)岁, 心功能评级:4例1~2级、15例3~4级、21例>4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展开常规利尿、扩血管以及吸氧等临床检查, 在此基础上, 给予对照组美托洛尔治疗, 药物的起始量为6.25 mg/次, 2次/d,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适当的加减量, 可以增至12.5 mg/次, 每隔2周, 患者的服用剂量要加倍至50 mg/次, 2次/d。给予观察组CRT外加卡维地洛治疗, 起始量为3.125 mg/次, 2次/d, 患者需口服2周,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可以增量至6.25 mg/次, 每隔2周, 患者的服用剂量要加倍至25 mg/次, 2次/d。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 应该对患者心功能变化情况进行监护, 且在对患者治疗前后, 对患者前臂静脉血进行采集, 将其放在五毒、洁净塑料试管内部, 放置于室温下, 对观察组胡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际血标本进行观察与对比。测定患者血清MMP-9与NT-proBNP水平:①室温检测, 同时对检测卡进行标号;②检测卡应该在1 h内快速应用;③在水平台面中水平放置检测卡, 并将标记做好;④通过移液器对120 μl样本进行采集;⑤出现紫红色的条带后, 需要对其定量定性判读, 选择最佳血清监测血清NT-proBNP与MMP-9水平。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MMP-9水平变化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心衰是因为患者心肌收缩能力降低, 不同致病原因所造成, 导致患者心脏血液输出量的不断降低, 无法与患者身体机能发展之需相满足, 再加上由于存在多种细胞因子以及内源性神经内分泌在患者的体内激活, 导致发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9-11]。慢性心衰的致死率较高, 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非常严重的威胁, 所以, 必须进一步加大创新研究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方法, 抑制患者的血清NT-proBNP、MMP-9水平变化, 对患者的心功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探究慢性心衰患者CRT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MMP-9水平变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2-16]。
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的证实了CRT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表现在抑制患者的血清NT-proBNP、MMP-9水平, 提升患者的心肌功能,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慢性心衰病情发展的指向标为血清NT-proBNP、MMP-9水平的变化情况, 同时, 血清NT-proBNP、MMP-9水平也可以作为CRT临床治疗效果的深化指标。其变化对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獻
[1] 李镇, 徐健, 苏浩, 等. CRT前后血清MMP-2、9和NT-pro-BNP水平及意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7(9):1134-1136.
[2] 王亚利, 唐礼江, 刘元伟, 等. 血清NT-pro-BNP和MMP-9水平变化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可行性研究. 浙江医学, 2014(10):850-853.
[4] 徐英, 姚健辉. 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钠尿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分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11):1205-1206.
[5] 孟竹, 崔国方, 付丽娜, 等. 冠状动脉狭窄患者NT-proBNP/hs-CRP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 4(6):524-526.
[6] 李金怡, 吕敏. 试析心功能Ⅲ、Ⅳ级慢性心衰患者血清CA125与NT Pro-BNP浓度相关性. 今日健康, 2016, 15(2):111-112.
[7] 李葆华, 刘凌, 肖纯, 等. 左卡尼汀口服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TNF-α、IL-6、MMP-9和心功能的影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5(8):765-768.
[8] 李雪莲, 徐建春. 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 Leptin 和血清 MMP-2、MMP-9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1):66-68.
[9] 张奇志.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MMP-9和心功能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21):
61-63.
[10] 卢萌, 窦焕芝. 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MP-2、MMP-9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6):401-402.
[11] 耿庆亚.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和MMP-9等的检测水平及对预后判断的意义. 浙江实用医学, 2014(6):387-389.
[12] 刘哲, 张素华, 齐丽娟, 等.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MP-9及NT-pro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河北医药, 2011, 33(12):1835-1836.
[13] 吴春风, 曾建平, 黄河, 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CRT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浆ADMA和 NT-proBNP水平的变化. 安徽医药, 2014(12):2289-2291.
[14] 苏浩, 严激, 徐健, 等. 血清NT-proBNP和TnT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前后的变化和分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10):1448-1451.
[15] 李镇.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前后血清N端脑钠肽, 基质金属蛋白酶2、9水平及意义. 安徽医科大学, 2012.
[16] 陈炼.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10水平的变化. 中国基层医药, 2014, 21(1):131-132.
[收稿日期:201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