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诚信创造性转化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

2017-03-15高瑛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诚信传统大学生

高瑛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50)

传统诚信创造性转化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

高瑛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50)

传统诚信是对内诚于己,言为心声;对外信于人,恪守诺言。诚信是修身、齐家、交友、经商,乃至国家治理的文化源泉。随着时代变迁,传统诚信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诚信教育要以传统诚信为基础,从精英化道德走向大众化道德,辅之以契约、规则、制度、法治作为保障,教育学生诚信做人、诚信学问、诚信做事,诚信交往。

传统诚信;创造性转化;大学生诚信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不同的价值标准,作为起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诚信被列为个人道德价值标准之一,可见,诚信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学者余玉花认为,诚信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基于两个依据:一是诚信已经成为当今国家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精神力量之一;二是诚信的道德含量在降低,生活中诚信道德被边缘化,成为稀缺的道德资源,也就是诚信的需要与缺乏两个原因〔1〕。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已经深深地植入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当前又被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那么诚信的内涵是什么,传统诚信如何创造性地转化和应用到现代社会并发挥其作用?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阵地的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这都是当前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逐一探讨这些问题,以期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借鉴。

一、传统诚信的内涵

传统诚信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传统诚信以“诚”和“信”两种体系出现,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诚与信起初是分开使用的。“诚”始于古代的神权政治,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强调祭祀过程中,个人内心对神的虔诚;传统“信”的观念也是从“敬神为信”开始,强调人对神的一种信赖关系〔2〕。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诚”“信”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其伦理道德的内涵逐渐凸显,至宋明理学,“诚”上升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成为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真实无妄,就是人要说真话,不说空话、大话。信,《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意即,守信、守诺。《逸周书》最先将“诚”与“信”连在一起使用,诚信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组合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可见,诚信有两个层面,首先是对内诚于己,言为心声,不自欺,同时对外要信于人,恪守诺言,不欺人。

我国传统社会非常注重诚信,蕴含了很多诚信的资源。比如《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季札之初使,北遇徐君。徐君好季札之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这一《季子挂剑》的故事正是对内诚实无欺,对人信守诺言的体现,古人就有“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的说法。诚信如此受推崇正是因为它是调解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所在、进德修业之根本、人际关系赖以维系并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诚信对传统社会的意义

(一)诚信是立人之本

诚信是人立身于世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和操守。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就是说一个人若不讲信用,什么事情也做不成。黄宗羲认为:“诚则是人,伪则是禽兽。”(《孟子师说·卷七》)他把诚信看作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可见诚信在我国传统道德中的地位。汉代名臣杨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再一次诠释了诚信的意义,一个人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不自欺,才能称得上诚。诚信是为人处事的规范,首先是为人。如果两个人相处,对方不诚信,自己是否可以不诚信?实则不然,对方不诚信,是他的事情,如果自己不诚信,首先是欺骗自己的,这是自己的为人,与他人没有关系。所以诚信是为人的根本。

(二)诚信是交友之基

诚与内,信与外。诚信也是人们的交友之基。《论语》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在我国传统社会,关羽被尊称为“圣人”,他一生的精彩故事很多,但在天下第一关帝庙中,却独独选取“夜读春秋”这样一则故事来发扬“关羽精神”,因为这个故事正是关羽诚信品质的最好体现。在那个男尊女卑、没有什么“绅士”精神的年代,关羽诚信于刘备,信守诺言,才会也读春秋,遵守伦理规范,护送两位嫂嫂千里寻兄。勇猛的武将历来很多,因为“忠诚”而被后人传颂的就不多了。关羽既勇猛又忠诚,放在当下大概算“德才兼备”的人才了,这也许正是关羽最终被尊称为“圣人”的原因。朋友相交,忠诚最难求,现代社会,人们选择朋友时仍然最看重诚信这一品质。

(三)诚信是齐家之道

唐代魏征有言:“夫妇有恩,不诚则离。”(《群书治要·体论》)《庄子》记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这称得上是中国版的魂断蓝桥。人们钦佩尾生对爱情的忠贞不渝,遂用“尾生抱柱”“尾生之信”比喻坚守爱情信约,继而扩大到坚守承诺、忠诚不渝。如《史记·苏秦传》言:“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在一个家庭中,只要夫妻、父子、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才能家和万事兴。

(四)诚信是为政之法

《左传》曰:“信,国之宝也。”诚信也是治国理政的法宝。《论语·颜渊》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统治者讲诚信,人民群众就会热爱拥护,国家才能长久。正如“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道千乘之国,敬事有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论语·为政》)为官之道,要义在于取信于民。统治国家需要诚信,政令的推行也需要诚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徙木为信,使得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秦国才能称霸六国。反之,暴君桀、纣背信而天下大乱,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于诸侯而亡国的史实更是证明了诚信是治国之本。

(五)诚信是经商之魂

信誉对商人来说,就如同水对鱼一样重要。我国留传了百年的老字号商家,哪家都会有几个“诚信”的故事。徽州商人吴南坡宣示:“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由于“南坡布”货真价实,深受顾客信任。顾客只要在买布的时候看见“南坡布”,买了就走。晋商精神之所以流传百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秉承诚信经商的原则。诚信为经商带来的是长久利益。

(六)诚信是心灵良药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意即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古人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两者都是说真诚坦然才能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宁静和快乐。相反,如果一个人说谎时,其身体就会发生不由自主、难以控制的变化,如呼吸和吞咽的频率加快,排汗量增加,心跳加快,这也正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诚信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对于修身、齐家、交友、经商,乃至国家治理都是不可缺少的法宝,因此传统诚信观念被中华民族世代认同、坚守、传承,成为中华道德文化的显著特征和标识,是中华文化千年沉淀的优秀基因,至今仍是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之一〔3〕。

三、传统诚信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传统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诚信是否可以直接用于现代社会,成为现代社会为人处世的准则呢?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传统诚信作为一种“个体”道德品质,其发生方式主要依靠社会成员的道德自觉和主观的心性修养,这种几乎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诚信道德品质无疑需要诚信主体拥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追求才能达到,因此传统诚信文化更像是一种精英文化〔4〕。在当代社会,产生于传统社会的诚信所具有的局限性就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一方面,从范围来看,传统社会是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基本是血缘、地缘关系,诚信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规范,调节这样一个有限的人际关系是起作用的,如果一个人不诚信,周围的舆论都会给他带来很大压力。而当代,无论是社会结构还是人际关系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即使是在农村,乡土社会基本也不存在了,人变成了社会人,人与人的关系更多是陌生人关系,这样的人际关系依靠传统诚信已经远远不够了。另一方面,从功能上看,传统社会是小农社会,自给自足,人与人的关系是单纯的伦理关系,依靠诚信调节是可以的。而当今的市场经济,人与人更多是利益关系,单纯依靠传统的诚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那么,中华美德诚信如何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因此,现代社会的诚信建设必须以传统诚信为基础,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今天社会的发展。

(一)诚信的创造性转化——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5〕。在传统社会,诚信最终上升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成为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这就意味着“诚于内,信与外”不应仅仅是个体道德品质,不只是对圣贤、君子的要求,而是每个人之所以为人应该做的事情,是广泛性而非高尚性道德〔6〕。从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规定的“明礼诚信”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出的“诚信”,都把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可见,诚信应该从精英化的道德走向大众化的道德规范,这就需要教育的教化和引导作用,让诚信成为个体精神层面的需求和力量。

(二)诚信的创新性发展——诚信的保障制度建设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5〕。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的诚信,也必然体现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传统诚信的推行主要依靠人们内在道德规范和伦理习俗等内在制度作为保障,它之所以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遇到阻碍主要是因为经济性质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因此,市场经济社会诚信的建立还需要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关系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正如学者赵士辉所说,现代社会必须在平等主体间建立一种契约关系,保证各方在交往中都获得最大利益〔7〕,契约就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外在制度形式,表现为信用制度和法律规定,具有一定的法律制裁和监督作用,对诚信行为起到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6〕。因此,传统诚信必须进行创新性发展,注入新的内容,辅之于契约、规则、制度、法治作为保障,通过外在制度建设,使诚信成为每个人都应该也必须要做到的行为规范。

四、传统诚信对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8〕。诚信这一传统美德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诚信就不该仅仅挂在嘴上,写在书中,而要成为人们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准则。高校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肩负着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的重任,高校诚信的养成就要通过有效的教育使诚信成为大学生内在的道德规范,同时也要通过有效的契约、规章、制度等外在机制保障大学生身体力行践行诚信价值观。

(一)诚信做人

诚信社会的建立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诚信做人,树立诚信意识。高校要把诚信教育贯彻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德育课到基础课和专业课,从日常行为管理到校园活动,让诚信意识深入人心。在大学校园里,出具虚假证明骗取助学贷款、欠贷不还、拖欠学费不交、随意违约等,这些都是个人缺乏诚信的体现。对此,既要通过诚信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诚信的内涵,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更要通过外在机制形成有力的诚信保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高校开始使用了大学生诚信档案系统,对学生缴纳学费、助学贷款进行实地调查和跟踪,监督个人的诚信行为,发挥了很好的诚信保障作用。今后,高校还应该进一步建立诚信评价制度和诚信管理制度,对大学生在校期间遵章守约的行为进行记录、归纳分析,对其信用程度进行年度评估,以此作为大学生信用贷款、评奖推优、竞聘干部、择业推荐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使诚信意识、信用做人成为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诚信学问

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学术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因此,高校全体师生更应自上而下倡导诚信学问的氛围,以诚信为荣,以无信为耻,共同营造务真、求实、独立、自由的学术空间,人人做到诚信学问,务真求实。诚信体现在课堂上,诚信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诚信体现在考试中,诚信考试,不作弊;诚信体现在学术上,诚信学问,不抄袭,不剽窃。对于学术诚信,近年来,政府和高校都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督措施。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经把包括高考、四六级考试等国考作弊行为列入刑事犯罪。对于学术抄袭和剽窃行为,法律也有相应的惩罚措施。目前,很多高校对考试作弊采取取消学位证或者退学、降级等处理办法,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学术诚信。今后,要继续切实推进制度和法律的执行力度,让诚信成为习惯和自觉。

(三)诚信做事

诚信建设的实效就是人人都诚信做事、实事求是。大学生求职面试时刻意隐瞒或者夸大一些事实可能会得到一时的利益,但最终会影响一个人的长远发展。高校应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通过网络、微信、微博等多种平台宣传诚实守信的校园人物,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和社会的诚信人物和现象,在实践中培养诚信的做事方式,做到成绩诚实,经历诚实,职务诚实。今后才能在职业社会中遵守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最终获得职业的成功。

(四)诚信交往

诚信是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原则。然而由于缺乏真诚与信任,于是校园里沉溺于网络世界不愿与人交往者有之;宿舍同学之间相互猜忌,人际关系淡漠者有之;为争夺恋人、抢夺奖学金者有之;逢场作戏、多角恋者有之,这些极不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与学术诚信、职业诚信有一定的法律和规范来保障相比,人际交往诚信缺乏制度保障,但人际交往中诚信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因为人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离不开相互间的协调与合作,诚信是构成这种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怀疑,彼此猜忌,没有信任,不守诺言,双方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类社会的许多活动就无法进行。在社会交往中待人诚恳,信守诺言,既能取信于人,又有彼此间的信任。因此,大学生更要诚信交往,遵守约定,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诚信做人、诚信学问、诚信做事、诚信交往,这是当代大学生对诚信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人都诚信,社会才会诚信,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安全更幸福。诚信是一种品行、一种道义、一种责任,不仅彰显着一个人内心的自重与尊严,也塑造着一个时代的灵魂与精神。个人诚信与国家信念、民族信仰、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作为肩负着中国梦的新时代青年学子,在求学之路上更应当认真领悟诚信的本质和内涵,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正确认识诚信对塑造品格、升华人格的重要意义。不管在什么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以诚信创设人生未来。

〔1〕余玉花.论诚信价值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3):96-100.

〔2〕李德显,洪云.诚信的内涵考辩及其对学校诚信教育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25):38-42.

〔3〕林倩如.弘扬传统诚信价值观念,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2016,28(1):20-24.

〔4〕武林杰.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现代性转化〔J〕.伦理学研究,2016(3):30-34.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203.

〔6〕廖泽香.传统文化中诚信思想的辩证关系及现代启示〔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9(4):61-63.

〔7〕赵士辉.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3(1):55-57.

〔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10-15).http://china.huanqiu.com/mrwx/2017-02/10137518. html.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Virtues with Modern College Integrity Education

Gao Ying
(College of Marxism,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anzhou 730050,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integrity means being honest to yourself and other people.Your words are the voice of your mind,and you should keep your promise to others.Integr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self-improvement,family harmony,friend-making,businessrunning,and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governance.With the change of times,traditional virtues need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The integr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integrity,from elite to popular morality,supplemented by the contract,rules,systems,the rule of law as a guarante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ducate students to be honest in daily life,academic research,work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traditional integrity;creative transformation;collegeeducation of integrity

G641

A

2096-2266(2017)07-0063-05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7.010

(责任编辑 张玉皎)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微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研究”(15XJA710002)

2017-03-02

2017-04-06

高瑛,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诚信传统大学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