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勒温场动力理论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探析

2017-07-03李保玉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技术型新建动力

李保玉

(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云南曲靖655011)

勒温场动力理论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探析

李保玉

(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云南曲靖655011)

勒温的场动力理论通过对处在具体场域或心理生活空间中的个体、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诠释了个体行为动力产生的心理机制,这对探究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结构,包含个体场与环境场两大场域,涉及教师个体、学校与社会三大方面。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多维的系统过程,它源于动力场中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三大子系统自身矛盾运动所形成的合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在向应用技术型教师转型过程中,其专业发展动力的机制生成依赖于教师个体、学校与社会三方共同努力,从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三大方面的和谐共生与相互促进着手。

勒温场动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机制

当前,实现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内涵建设,创建应用技术型大学,关键在于落实教师转型。“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学校改革发展与事业建设的基本力量,是完成学校使命、实现发展目标的具体执行者。教师的水平和地位决定着学校的水平和地位,教师的类型和层次决定着学校的类型和层次”〔1〕。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想要达成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引导教师向应用技术型教师转型。教师转型能否取得成功归根到底却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则又依赖于其专业发展的动力。所以,当前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的动力及其生成机制进行探讨,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从勒温的“场动力”理论出发,分析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场的结构特点与系统构成,提出其专业发展动力的生成机制,这是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新探索。

一、勒温场动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于1936年将物理学中的“场论”概念移植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场动力理论。该理论包括场论与动力论两大理论,由生活空间和心理紧张系统两大核心概念构成,主要对处于特定时空中的个体的行为过程及其变化原因进行解释,其核心在于分析个体行为得以产生的内部动力及支撑动力的外部环境。

勒温的场论,又称生活空间理论,重点在于分析个体心理及其行为产生的生活空间。“场”本是物理学的概念,原意指因物质间的相关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引力场、介子场、量子场、光场、声场、电磁场等。勒温借鉴了爱因斯坦量子场论中的相关理论,将“场”定义为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即个体与环境相关作用的一种整体形态。这种整体形态就是个体的生活空间,它不仅包括个体行为发生的物理空间场域,也包括个体在特定时空中的心理空间场域,以及两种空间场域相互间的依存共生关系。勒温依托“场论”分析解释各类社会行为,把个人、环境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等影响个体行为的各种因素看成为一种“格式塔”(某一实体及其所具有的各类特性),认为对社会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生活空间。“用数学函数公式可以表示为B=f(P,E)=f(LS),其中B代指个体心理及其行为表现,P和E分别表示行为主体和心理环境,LS表示生活空间,而f则表示一种函数关系,即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2〕。由公式可以看出,行为个体、心理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生活空间,个体行为是个人和环境的函数,也是生活空间的函数,个体行为发生在个体的生活空间之中,场的价值蕴含在行为个体的生活空间中,并拓展至其社会空间。因此,解释个体行为过程及其产生、变化的原因,应该聚焦至个人所处的物理与心理双重空间场域之中,同时还应考虑到个人的具体特质及其所处的实际环境。然而,值得提醒的是,作为一个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个体所处的场并非静止固定的,而是一种交互性与动力性的影响过程,这就催生了勒温的动力理论。

勒温的动力论,又称心理紧张系统理论,主要用于分析个体行为动力产生的原因与运动变化过程。所谓动力,从字面上解释,是指动机与力量,涵盖影响个体行为的各类因素及其所产生的各种力量。其性质是一种正向的力,即这种力能够对事物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勒温认为,个体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紧张系统是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动力本质。他指出:“处于特定生活空间下的个人,其身心需要与发展愿望往往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或张力,通常情况下个体倾向于不断消除或缓解自身的心理张力,实现心理平衡,而心理张力的消解依赖于需要与愿望的满足与实现,这就需要个体在紧张性力场下,不断调整自身的身心状态、认知理念、动机水平、行为意愿等,以此更好地实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达到个体内在心理和外部环境的平衡和谐状态。因此,个体行为动力的产生源自对心理失衡的不断消解和对多方平衡的持续追求。”〔3〕此外,勒温的动力论还指出,个人的行为动机不仅与其内在的心理需要有关,还与目标的吸引力和个人对目标实现的自我效能感相关,个人的心理需要是个体行为得以发生的基础,心理环境是支撑个体行为的条件。所以,对个体行为动力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离不开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分析。

总之,勒温的场论与动力论是一种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其场动力系统理论。场动力理论通过对处在具体场域或心理生活空间中的个体、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诠释了个体行为动力产生的心理机制,有助于本研究深入探究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系统构成与专业发展动力的生成过程。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系统

(一)动力场的结构特点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拥有独特的社会活动系统,他们自身与学校、社会之间构成了一个三方共存共生的动态的心理时空系统,这就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动力场,该系统的流变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行为表现。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结构,涉及到教师个体、学校与社会三大方面,包含着多重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影响与相互关联,共同决定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场的运作,影响着其专业发展程度。根据勒温的场动力理论,本研究认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主要受到个体场与环境场两大场域的影响。如图1所示。图的左半圆为个体场及其相关因素,主要受教师自身方面的影响;图的右半圆为环境场及其相关因素,主要受学校方面与社会方面的影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行为表现是教师的个体场与教师所处的学校和社会的环境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图1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场的结构模型

教师的个体场,即教师的“P场”,指教师个体心理经验的积累,是教师个体在特定学校与社会环境之下产生的特定心理诉求,亦可理解为教师个体对特定行为的特定看法。近年来,随着大学教师整体学历水平与专业素养的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大都是来自于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和重点大学的博士毕业生,他们长期接受着学术研究型教育,文史类教师擅长哲理思辨与逻辑推理,理工类教师擅长实验观察与计算分析,他们大都青睐于理论知识及学术研究,而对实践知识及理论应用不够重视且不擅长。因此,在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场主要包含他们对应用技术大学与应用技术型教师的认知状况、情感状况、意愿状况、动机状况与意志状况五大元素。这五大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价值取向,构成了其专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教师的环境场,即教师的“E场”,是指对教师个体产生影响的能动的意识化的各种外在因素的集合,是实现教师的个体场的外在依托。教师的环境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的个体场所提供的较为直接的信息暗示与物质激励。教师的环境场既可以体现为其他个体的情感态度,也可以体现为涉及决策主体个人利益的特定的制度安排与文化氛围,这就使得教师的环境场具备了多元的构成要素。与老牌大学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大都办校时间短,起步晚、底子薄,社会认可度较低,历史文化积淀不够,各种软环境与硬环境均有待完善。较差的办学条件,辅之以国家统一的评估标准,使得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引进与师资管理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场应主要包括社会与学校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所提供的知识培训、制度保障、文化氛围、收入水平与发展空间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通过外部刺激、约束、暗示与引导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信息动力与物质动力。

教师的个体场与环境场只有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能转变为教师个体的决策行为。个体场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因,环境场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保证。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内部因素只有在受到外部的环境场的刺激下,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同样,各种外在因素也只有通过教师的个体场,其价值才能够最终得以实现。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在向应用技术型教师转型过程中,其专业发展既要重视个体场的内在作用,又要重视环境场的外在作用,实现两大场域的和谐共生与相互促进。

(二)动力的系统构成

根据勒温的场动力理论可知,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动力场中的众多因素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各有不同,总体上来看,有的是正向的吸引力,有的是负向的排斥力,这些力所发挥的作用有可能互相累加,也有可能互相抵消。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在察觉这些因素而做出行为决策时,会综合并平衡这些因素的力。这些因素在特定场域中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场中的张力,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选择最终行为的动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其动力场中各种因素的力之间相互斗争、相互统一的动态发展的复杂过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教师个体与所处的学校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均衡化的、正向的、起推动作用的合力。通过对动力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具体特点,可以把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分为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三大方面。如图2所示。从图2可知,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多维的系统过程,它源于动力场中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三大子系统自身矛盾运动所形成的合力。如果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假设为P,物质动力假设为M,精神动力假设为S,信息动力假设为I,那么P=f(M,S,I),即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与信息动力的函数,三大动力子系统之间的乘积就是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大小。

图2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系统

1.物质动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物质动力,是指在学校和社会场域内,借助于工资、奖金、奖品、福利等一定的物质形式对教师专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物质力量的总和。从本质上来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物质动力,就是要从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出发,对教育内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进行适当引导与合理调节,从而保证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其出发点是关心教师的切身经济利益,不断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一般而言,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办校于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级州、市,办学平台低、条件差、经费紧张,这就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收入水平与经济待遇远远不及省城重点大学教师,生活也更为紧张。因此,通过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经济待遇,满足其急需的物质生活需要,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基本可行的。马斯洛认为:“需要是个体行为选择的动力基础与源泉,个体的需要分为高低不等的多个层次,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高层次的需要就不会产生。”〔4〕相应地,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体系中,物质动力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性动力,是一种低层次的动力,亦可将其称为保健力。所谓保健力,是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保健作用的力。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具备这种力,可能对他们的专业发展并不起很大的激励作用,但若缺乏这种力,则会极大地阻碍他们的专业发展,对其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从图1可知,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物质动力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收入水平与发展空间。因此,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过程中,若要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获得足够的物质动力,就需要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教师提供足够诱惑力的经济收入、福利待遇和职业晋升通道,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这样才能促使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向应用技术型教师转型,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

2.精神动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政治信仰、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思想意志等特定的精神载体对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产生的精神推动力量。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具有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高需求、高追求等特点,具有强烈的荣誉感、社会成就感及自我实现的需求。随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物质财富的不断充盈,物质动力的“边际效应”必将逐渐递减。因此,从长远来看,精神动力及其相应的管理措施才更能受到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青睐。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体系中,精神动力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性的动力,居于核心地位,它能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更为持久、稳定、深远、强大的动力。精神需要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高层次的需要,相应地,精神动力也是其专业发展的高层次的动力,亦可称之为激励力。所谓激励力,是指能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激励作用的力。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精神动力可以滋养教师心性、完善教师人格、优化教师人性,提升教师的精神状态与人生境界,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其实现专业的充分发展。从图1可知,精神动力受认知状况、情感状况、意愿状况、动机状况和意志状况五大要素影响,它们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精神动力得以产生的载体。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精神动力产生过程中,教师依靠认知要素确定专业发展的方向,依靠情感要素调节专业发展的认知与行为过程,依靠意愿要素打牢专业发展的基础,依靠动机要素明确专业发展的目的,依靠意志要素维持专业发展的意愿和行为。各大要素之间相互斗争、相互统一,通过复杂的多层次的交互作用而最终决定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

3.信息动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动力,是指学校和社会场域中各类信息的传递所构成的反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大都存在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专业知识更新缓慢、专业研究能力较弱、社会服务水平有待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提高等问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需要必备的物质动力和关键的精神动力,还需要学校与社会为其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足够的信息动力。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体系中,信息动力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辅助力,处于动力体系的外围,它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种支撑性的辅助力量。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动力主要体现在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之中,有着超越物质与精神的相对独立性。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中,由信息冲击所产生的压力会转变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动力,它从整体上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全面的、直接的促进作用。从图1可知,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动力主要受知识培训、制度保障和文化氛围三大要素影响。这三大要素地位各不相同,并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知识培训要素是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动力产生的基础,它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向应用技术型教师转型提供基本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制度保障要素是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动力产生的保障,它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教师的收入水平和发展空间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增加教师向应用技术型教师转型的信心。文化氛围要素是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动力产生的关键,它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起着引导与调节作用。

三、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机制生成

根据勒温场动力理论可知,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处于个体场与环境场两大场域之中,涉及教师个体、学校与社会三大方面,其专业发展既非外在控制的,也非内在控制的,而是外力与内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结果。而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则源于动力场中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三大子系统自身矛盾运动所形成的合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在向应用技术型教师转型过程中,其专业发展动力的机制生成依赖于教师个体、学校与社会三方共同努力,从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三大方面的和谐共生与相互促进着手。

(一)强化专业发展认知,转变对应用技术型教师的传统偏见

“专业发展认知是个体对专业发展意识、专业精神、专业价值观、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等的推测和评判”〔5〕。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认知,教师只有首先习得丰富具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专业的印象,然后上升到对专业精神、专业特征等内在东西的认知,进而形成专业情感与专业信仰,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自身对专业发展的良好认知。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只有明白“为何要专业发展”“专业发展的方向为何要定位于应用技术型教师”“如何发展”“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与技能”等一系列问题,才能实现自身向应用技术型教师健康有序的转型。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将应用技术型教师等同于技师,定位于职业技术院校、技工学校或技能培训学校的教师。相比传统学术研究型教师,他们被认为是低层次、低级别的教师。这种对应用技术型教师的传统偏见极大阻碍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偏见,明白应用技术型教师是社会迫切需要的教师,是一种独立于传统学术研究型教师的新型教师,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同时,学校与社会也应该澄清认识,承认应用技术型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做好宣传、教育与保障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向应用技术型教师转型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设置合理发展目标,建立双赢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目标是行为的向导。勒温认为:“当个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与目标相连的驱动力,指引着行为向目标前进。”〔6〕合理的发展目标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得以有效、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是其专业发展动力生产的启动器,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明确了发展方向,减少了发展过程中的迷茫。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设置合理的发展目标,为此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合理的目标是教师真正需要的且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这样才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其二,目标设置过大,将会给教师带来过多的压力,致使教师心理过于紧张,从而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潜力受到压抑而无法充分发挥;其三,目标设置过小,教师的有效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就不会产生心理紧张感,从而使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动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设置的合理化,应该以学校和社会场域中收集到的信息为基准,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不同的目标层次。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对不同时期目标的追求,便形成了其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搭建了成长阶梯,也为其专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学校和教师实现双赢的过程。为此,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应该组建团队并提供各种优质资源,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教师向应用技术型教师转型,使其通过专业发展获得实利;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应该响应学校转型号召,在学校的引导下积极向应用技术型教师转型,通过自身专业发展回报学校,不断促进学校发展。

(三)构架双向沟通渠道,加强教师与学校间的信息交流

当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信息传递的主渠道通常为自上而下传达,缺乏自下而上的民主诉求与上下互动的反馈机制。这就致使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场中个体场相关信息与环境场相关信息无法正常流通与交互,即学校和社会的相关政策、制度、措施和反响等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产生影响后,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将自己的认知、意愿、态度、情感等信息向上反馈。正是由于缺乏这种双向沟通机制,才导致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和学校之间互不了解,学校不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心理诉求和工作意愿,教师不了解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变革方向。久之,双方间的各种问题就会慢慢滋生并逐渐积少成多,最终影响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及其专业发展的有效性。作为校方的受聘者,教师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内涵建设的具体执行者与主要力量,是其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关键。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管理者在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应用技术型教师的作用与地位,架构双向沟通渠道,加强双方信息交流,关注教师诉求,倾听教师声音,不断促进其专业发展。一方面,将学校工会、教代会、人事处作为信息沟通的中介组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多种途径,广泛收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向学校领导反馈,确保学校领导层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动态、对学校转型发展的看法、对应用技术型教师的态度及转型意愿等。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层应鼓励教师积极发表自己对学校转型发展的看法,对他们提出的各种专业发展问题及时耐心地给予解答和解决。“这种双向的信息交流机制可以有效破除新建本科院校与教师间的心理屏障,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7〕。

(四)满足教师多层次需求,调动教师转型发展的积极性

组织行为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则是由欲望支配下的需求引起的。需求是行为的内在特质,寻求需求满足是行为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换言之,要想让个体做出某一行为,就要给其相应的需求满足。因而,新建本科院校在创建应用技术型大学过程中,只有让教师相信其需求能够通过转型而得到满足,才能对他们产生激励作用,调动其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的需求既包括生理、安全低层次的物质需求,还包括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就很难产生。因此,要想实现教师向应用技术型教师转型,就要寻求教师低层次的物质需求与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同时满足。一方面,通过改变传统的科研导向型的评价机制、职称晋升机制与奖励机制,提升实践应用、技术技能、社会服务在考核与奖励中的分量,提高应用技术型教师的地位与福利待遇等,满足转型教师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专科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系统,为转型教师设置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满足转型教师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低层次物质需求的满足只是促使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转型的基础与条件,仅发挥着保健作用,只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才能发挥激励作用,最终促使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转型,提高其专业发展水平。

(五)增加投入,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在向应用技术型教师转型过程中,其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经费保障、知识技能支撑与实践锻炼平台。因此,当务之急新建本科院校应为教师转型增加投入,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首先,学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制度安排,一方面游说地方各行业出资,另一方面引导教师树立服务地方、发展地方的意识,广泛寻求教师与地方各行业的合作项目,通过项目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行业问题解决,实现教师与各行业共赢。其次,学校还应设立专项转型发展资金,缓解学校转型经费紧缺与教师转型动力不足的窘境,确保教师通过向应用技术型教师转型能够获得不少于甚至高出当前安于现状的收益,鼓励其不断实现专业发展。再次,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探索适合应用技术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在管理体制上,成立专门的战略改革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全面统筹学校转型发展与应用技术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在运行机制上,强化过程管理与监督评估,通过对具体实施方案与行动计划的定期检查与长期监督,确保教师转型与专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此外,地方各行业也应充分认识到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本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校企合作提供一定的配套制度,支持并辅助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1〕李保玉.论应用技术大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6,35(4):31-36.

〔2〕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4.

〔3〕崔友兴.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生成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M〕.孙健敏,李原,黄小勇,译.1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72-173.

〔5〕殷凤.自我认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0):26-28.

〔6〕申荷永.论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J〕.心理学报,1991(3):306-312.

〔7〕杨建春,李黛.基于勒温场论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544-548.

An Analysis of the Motive Mechanism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ased on Kurt Lewin's Field Theory

Li Baoyu
(Teacher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Qujing Normal University,Qujing,Yunnan 655011,China)

Levin's field theory,by analyzing the individual,environmen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in a specific field or psychological living space,explains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individual's behavioral motivation,which h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The dynamic field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s a complex system structure,which involves three major areas of teachers,schools and society,including individual field and environment field.The generation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tivation is a complex,dynamic and multidimensional system process,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cohesion of the three subsystems of the material power,the spiritual power and the information power in the dynamic field.The motive mechanism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undergraduate depends on the three aspects of teacher,individual,school and society,involving three aspects of material power,spiritual power and information power,in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to applied technical teachers.

Levin's field theory;the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motive mechanisms

G645.1:G647

A

2096-2266(2017)07-0091-08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7.015

(责任编辑 杨朝霞)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及路径研究”(BD15008);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2015Y431)

2017-03-06

2017-03-14

李保玉,讲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与院校研究.

猜你喜欢

技术型新建动力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