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力量

2017-03-15郝时远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民族

郝时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力量

郝时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陆路边疆地区是开放的前沿和发展的“中心”。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等因素构成的文化多样性,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力量。“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发展中最有优势的一个方面。承载这些文化的少数民族,滋养这些文化力量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要用好这个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对外开放中,充分发挥文化的民心相通作用。做好我国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意义,是关系到“一带一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

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文化力量

1935年中国人文地理学家胡焕庸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论文,他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测量,划出了起自东北黑河(瑷珲)到西南腾冲的一条差不多45°的分界线。这条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为“胡焕庸线”(Hu line)的人口密度分界线,将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区域,东南区域国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3%、人口占总人口的94%左右,西北区域则地域广阔、人口稀疏。

这条线与气象降雨线、地貌分割线、自然景观变化线等自然地理因素相当重合,形成了湿润与干旱、平原与高原、农业与牧业、田园与荒漠等一系列对应的特点,同时具有东南“人口众多”、西北“地大物博”的特点。当然,从人的因素而言,除了人口密度、经济生活发展水平等不均衡现象外,这条线也大体上反映了中国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的聚居性分布状况,即西北区块范围是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重心。所以,从语言、文化、宗教、生活习俗等人文因素而言,这条线所区分的东南、西北也具有代表性。

2014年11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匠人营国——吴良镛·清华大学人居科学研究展”时,驻足在一幅标着“胡焕庸线”的地图前。他针对这条线所区分的“宜居区域”和“不宜居区域”特征,提出了如何破解这条线的问题。他说:我们是多民族、广疆域的国家,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也就是说,对中部、西部的民众而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现代化的生活水平,并不意味着必须离乡离土、取道东南,而是要在自己的家园共享改革开放的成就,使当地实现现代化。

2016年12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软力量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助推器。要加强总体谋划和统筹协调,坚持陆海统筹、内外统筹、政企统筹,加强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建设,推进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舆论支持、文化条件。

一、从“边缘”向“中心”的区位战略转变

陆路边疆地区,在“中心—边缘”的古代格局中,处于边缘;在“内地—边疆”的现代国家中,属于边疆。但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展的“边缘”变成了开放的前沿,遥远的边疆成为发展的“中心”。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18个省区市,分别为:新疆、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上海、福建、浙江、广东、海南、重庆。五个自治区、三个多民族省尽在其中。在18个省区市中,西北、东南各有一个核心,即新疆和福建。

“一带一路”的“八省区”分别有各自的定位。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宁夏: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甘肃、青海: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内蒙古:发挥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广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云南: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西藏:推进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

以“一带一路”为标志的对外开放,不仅使陆路边疆地区位居了前沿地带,而且也使边疆地区与国内的经济带融为了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边疆地区正在成为对外、对内双向开放的“中心区”。

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组成部分。中巴经济走廊、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共同构成了“带、路、廊、桥”全方位对外开放发展的新格局。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边疆地区承担着拓展支撑国家发展的新空间的历史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着眼点是欧亚大舞台、世界大棋局。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是个大利好。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边疆开放开发步伐,拓展支撑国家发展的新空间。司马迁总结先秦、秦汉历史说:“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司马迁著《史记·六国年表·序》)从“两个百年”的时间节点出发,“带、路、廊、桥”建设愿景,使西部地区、边疆地区的发展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发展成效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文精神

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表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是一份充满人文精神的行动宣言。它立足历史基础:2 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把握时代特征: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一)文化多样性与生存环境

人类是统一的,文化是多样的。种族是人类生物学意义上的特征,不具有文化意义,所以也不存在种族的文化。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民族多样性决定了文化多样性。多样性意味着差异,而差异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

先秦文献《初记·王制》载: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五方之民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这些特点“皆资地而生”。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志记录。罗宾得罗那特·泰戈尔认为,地球上各族人民遇到的困难互不相同,克服困难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这已经为人们广泛认同。文化多样性为什么不能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为什么会出现“文化冲突”以及放大的“文明冲突”?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二)中国政治智慧中的文化观

在天圆地方的“五方之民”格局中,中原王朝通过对周边“四夷”的教化、治理,形成了政治智慧: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俗而治、和而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种维护一统而又重视差别的理念,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1〕32

中国的历史,是“五方之民”在互动交融中共同创造的历史。“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越是强盛的王朝吸纳的民族就越多。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正统。”〔1〕26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指出: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只有了解了这个“家底”,才能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理解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做好民族工作多么不容易。“文化特色区”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多样性的特点。

(三)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集大成的共声交响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认同才能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指出:那种把多民族当“包袱”,把民族问题当“麻烦”,把少数民族当作“外人”,企图通过取消民族身份、忽略民族存在来一劳永逸解决民族问题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在世界范围也没有可资借鉴的所谓“成功经验”,反而有不少从否认到承认的普遍实证。

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中华文化的斑斓色彩。中国共有38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少数民族项目有14项。入选在于文化的价值而非仅仅是稀缺。2013年,1 219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中,少数民族项目有433项,占35.5%;1 98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少数民族传承人有524名,占26.4%。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斑斓色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数民族文化块头小,抵抗市场经济冲击的能力弱,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严重,不能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对少数民族文化,要从中华文化的高度去尊重、保护、传承和发展。

中华文化认同是各民族共同享有的认同,它包容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它主导着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多元一体大家庭的各个成员,都姓中华民族、同时各有其名。如果一个民族的成员只知其名、不知其姓,只知本民族归属、不知大家庭归宿,就难免出现认同的误区。

中华文化如同一个交响乐团,各种乐器的特质之音、七音八度的差异之声,在指挥的协调下共声交响,演奏出美妙和谐之声。“以五声播于八音,调和谐合而与治道通。”〔2〕这是古人从音律和谐中感悟的治世之道。中华文化的现代“交响”,包容着各民族文化的音质声调,在中国共产党“指挥”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旋律,演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彩乐章。“四夷之民异音而同歌。”(马端临著《文献通考》卷148)这就是尊重差异、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

三、“一带一路”建设中“民心相通”的文化优势

“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字是“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民心相通的社会根基,包括了人民之间的交往能力和相互理解,这正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发展中最有优势的一个方面。

在中国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境线上,约1.9万公里都属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这些边境地区不仅与14个国家接壤,而且有30多个少数民族与接壤国的相关民族具有历史同源性的经济文化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么长的边界线,这么多的跨界民族,这么多的邻国,用好了是优势,用不好是“软肋”。边疆历来有一个谁影响谁的问题,哪边日子过得好人心就往哪边跑。只有过上了比对面好的日子,边民才会有当中国人的自豪感,有了自豪感才会产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有了认同感才会增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奉献边疆的责任感。

(一)解决民族问题的“两把钥匙”——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工作要见物,更要见人。做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有思想的,正确行动来源于正确思想,错误行动来源于错误思想。

民族工作要靠物质和精神两种力量,这两种力量各有各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互相替代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

在精神生活方面,不让一个民族认同本民族文化是不对的,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相悖。既要学习国家通用语,又要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因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

(二)中蒙两国全面战略合作的文化依托

内蒙古具有双向开发的优势。“一带一路”建设包括了“中蒙俄经济走廊”,这也是具有历史积淀的一条草原丝路。内蒙古对外与蒙古、俄罗斯接壤,边境线4 200公里,开放口岸达到19个,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经济走廊。内蒙古对内与八省毗邻,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紧密关联,现已确定了全面向北开放的发展规划。

在民心相通方面,内蒙古地区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与蒙古国开展交流合作的天然优势,包括民间层面的交往。但是,这种交往必须是平等、互利、互惠、相互尊重,否则也会因历史或现实的因素,造成国家间的疑虑或民间的隔阂。

中蒙两国共享着历史悠久的草原文化资源,这是深化中蒙两国全面战略合作的文化依托。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历史上内亚草原文化发祥的重要区域。历史悠久的阴山岩画,脍炙人口的“敕勒歌”所描述的“风吹草低见牛羊”,都是草原文化繁盛发展的标志。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历史上都是连接清朝与俄国腹地“万里茶道”的重镇。

2014年底的中蒙俄三国市长峰会,以这条“万里茶路”为主题,三国50个沿线城市联合签署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宣言。这是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开拓未来的重要合作。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视野,展开现代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这是一种新的历史观和文明观。这对铸就互联互通的“民心相通”社会根基,奠定“中蒙俄经济走廊”坚实的民意基础,以新的历史观面对现实,以新的文明观面向未来,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6年9月,在G20杭州峰会刚刚结束,中蒙俄三国向世界发出了共同声音——《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这份《纲要》昭示于世,为G20杭州峰会达成的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愿景,增添了付诸行动的先声,也集中体现了包容发展的理念。

《纲要》所涵盖的中蒙俄三国,是欧亚大陆最具潜力的经济发展区域。它所构建的“经济走廊”效应并不局限于三国,而将辐射和联通东北亚、欧洲地区,是亚欧大陆的北部大通道。因此,三国“经济走廊”付诸实施,对全球经济的转型复苏、包容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三)中国民族政策理念实现了对外延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在中亚国家一直维持着义利平衡。1997年中国石油与中亚的阿克纠宾合作项目启动以来,17年间中国石油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累计向沿线各国政府缴纳税费上百亿美元。在中亚地区大力实施本土化战略,为当地提供超过3.4万个就业岗位,并通过人才交流和培训,提高当地员工技能。

中国石油在中亚地区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的资金投入累计超过2亿美元,用于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保健、文化等领域发展。投资400万美元兴建的土库曼斯坦“米干村水厂”已建成投用,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单项民生公益项目。人心相通最重要,平等相待、义利平衡、各得其所、共享发展成就。

在与中亚各国合作中,中国石油高度重视当地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本土化比例。在哈萨克斯坦,本地员工占中国石油在哈项目中层经理队伍的60%以上。在土库曼斯坦,川庆公司确定中、土工人比例为3:7。

为促进员工融入当地社会,阿姆河天然气公司组织土方员工学习汉语,组织中方员工学习俄语,增进中土员工间的交流,并启动留学生5年滚动培养发展计划,每年选送数十名乃至上百名土方学生到中国学习。阿姆河公司的“以土带土”方式,已为土方培训员工超过7.3万人次。

中国石油专门编印了“走进土库曼斯坦”等手册供中方职工学习和遵循,秉承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的理念,在饮食、婚庆、丧葬、节日等方面遵循中亚各民族习俗,每逢重要民族节日和国家节日,各项目都要组织庆祝典礼和联欢晚会。这就是文化理解、文化尊重和文化力量的实践。

这些理念和措施,事实上都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涵。这就是物质和精神两把钥匙相结合的功效,当地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也逐渐提升,实现了民心相通的作用。

边疆少数民族承载着对外民心相通的文化优势。中国许多少数民族与周邻国家存在着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如内蒙古与蒙古国之间,新疆与中亚、西亚一些国家之间,西藏与尼泊尔之间,云南与越南、缅甸、老挝、泰国之间,广西与越南之间,黑龙江与俄罗斯之间,吉林与朝鲜之间,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广义文化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相通因素。

这些因素,用好了是优势,用不好是“软肋”。用好,就是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使这些广义文化因素的承载者,以开发者、建设者的自豪感、责任感投身于开发开放的实践中,而不是拿补贴、领社保的旁观者。日子过得好,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

中国石油在中亚地区实行的企业在地化、职工本土化和文化尊重、文化融入的“亲、诚、惠、容”理念,本身也证明了中国内政之属的民族政策原则是正确、先进和行之有效的。成功在于赢得人心。赢得人心的重要因素在于文化之间的理解、尊重和沟通。

中国石油在中亚国家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外交是内政的延伸”这一道理,也表明好的内政会产生好的外交。在“一带一路”的全方位开放中,要求我们在内政方面做得更好!在这方面,倒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在国内是否比在土库曼还做得好?

(四)民族、宗教工作是“一带一路”事业的重要支撑

有关人士向外国使节、企业介绍“一带一路”设想时,针对某个伊斯兰国家提出的问题,在说明合作关系时表示:这种合作也可以使中国“从中获取和穆斯林人民打交道的经验”。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人口2 000多万,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千百年来的家庭成员,怎么还要到外国去学习如何与穆斯林打交道的“经验”?!这说明一些人对国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甚至基本国情很不了解。

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等因素构成的文化多样性,是我们国家的优势,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力量。承载这些文化的少数民族,滋养这些文化力量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要用好这个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对外开放中,充分发挥文化的民心相通作用。

中国在倡导“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双边、多边国家关系中,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这种理念的宣示,不是“官样文章”或“外交辞令”,而是使“国之交”的这一准则,在互联互通的实践中渗透于“民相亲”的民间交往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的建设,没有文化力量的支撑、没有各个国家人民之间的民心“互联互通”支持,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国文化多样性的资源,是全面对外开放、民心相通的优势。做好我国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意义,是关系到“一带一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只有各美其美的自尊,才能有美人之美的互敬、美美与共的依存、天下大同的共荣。

注:本文由作者授权编辑部张玉皎根据其2017年4月8日在大理大学学术讲座内容整理并经作者审阅同意发表。

〔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2〕脱脱等.宋史:卷127〔M〕.北京:中华书局,1985:2971.

Cultural Force in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Hao Shiyuan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In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border areas on the land route have become the frontier of opening up and the center of development.With the cultural diversity brought about by factors such as multi-groups,multi-religions,and multi-languages,the areas have been the cultural force in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People-to-people bond provides the public support for the implementing the Initiative,and is the most advantageous part in the opening up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in border areas.Regional autonomous areas for ethnic minoritie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cultural force and realize the roles of culture in facilitating peopleto-people bond.Ethnic and religious issues are vital for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the Belt and Road;development of western areas;cultural force

C957

A

2096-2266(2017)07-0001-06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7.001

(责任编辑 张玉皎)

2017-04-16

郝时远,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问题、民族历史等研究.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