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临床研究
2017-03-15王波
王波
宁夏中卫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755000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临床研究
王波
宁夏中卫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755000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穴位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针对本院针刺配合穴位治疗临床治疗患者 60例,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卡方检验。结果:针刺配合穴位治疗与单纯针刺治疗在起效时间、治疗效果以及饮食情况和精神状态情况的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安全性,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针刺配合穴位治疗;治疗效果;临床研究
呃逆俗称打嗝,在医学原理上表现为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并且其短促而频繁,是脾胃的一种病症。顽固性的呃逆甚至会导致患者失眠以及精神萎靡,严重影响患者的基础病的恢复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探寻一种健康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有必要。
现代医学对于呃逆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需要几种药物的搭配治疗主要包括肌松药、麻醉药、促进胃动力药以及抗癫痫药。[1]药物治疗存在收效甚微,副作用大并且刺激胃消化等不良影响。因此,非药物治疗普遍受到患者的认可。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主要是采取中医中的穴位治疗法,其依据是中医中的经络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笔者将本医院中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治疗的呃逆病人,通过筛选的方式,纳入标准的病例共60例,将纳入标准的病例按照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和单纯的针刺治疗进行分组。其中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组30病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范围平均数为42.4±6.93;病程平均数为14.68±6.7;单纯针刺组30病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范围平均数为41.4±5.45;病程平均数为15.12±7.9。由此可知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病人之间在数量,年龄以及病程上无显著差距,两组病人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主要的治疗流程如下:
选穴:穴位是双侧足三里及双侧膈俞,定位:双侧攒竹、膻中、中脘、内关、膈俞及足三里;[2]具体操作,先进行针刺穴位操作,然后针刺穴位注射操作。针刺操作的要点是患者仰卧,穴位消毒后快速进针,针刺的深度按照《刺法灸法学》中的标准进行即当患者出现局部的酸麻感觉,得气之后,观察半小时后取针,每次的行针时间为一分钟。在此基础之上在进行穴位注射操作,穴位注射药物:主要是胃复安注射液,一般注射剂量为10mg;治疗疗程平均每日一次,6次为一个疗程,共进行三个疗程。
单纯针刺组(对照组)主要的治疗流程相对于治疗组来讲减少穴位注射治疗这一环节。
1.3 疗效标准与疗效对比
疗效标准参照2002年孙传兴编著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主要分为治愈、好转、无效三种标准。治愈的标准为呃逆症状完全消失,并且一周之内不复发,好转的标准为呃逆的程度减轻,时间间隙延长;无效及没有任何改善。
2 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统计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1 起效时间对比分析
起效时间对比:治疗组的最短起效时间为 4分钟,最长的起效时间为6小时,平均起效时间为2.70±1.02,对照组的最短起效时间为30分钟,最长的起效时间为20小时,平均起效时间为3.89±1.73,其中 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起效时间上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2 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治疗组中治愈人数为20例,好转人数为8例,无效人数为2例,其治愈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治愈人数为12例,好转人数为11例,无效人数为7例,其治愈的有效率为76.7%;其中P<0.01,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
2.3 饮食积分以及睡眠积分对比分析
笔者针对治疗前后的饮食积分以及睡眠积分进行了对比。
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前的饮食积分为1.81±0.56;对照组治疗前的饮食积分为1.81±0.73,其中P>0.05,说明两组在饮食情况的治疗上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前的精神状态积分为1.48±0.47;对照组治疗前的精神状态积分为1.50±0.33,其中P>0.05,说明两组在精神状态的治疗上具有可比性。
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的饮食积分为3.70±1.09;对照组治疗后的饮食积分为3.03±1.19,其中P<0.01,说明治疗组在饮食情况的治疗上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的精神状态积分为 3.83± 1.02;对照组治疗后的精神状态积分为2.89±1.13,其中P<0.01,说明治疗组在精神状态的治疗上显著的高于对照组。
2.4 不良反应观察评价
在治疗期间两组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也没有出现药物副作用。
3.讨论
中医对于呃逆的病因分析及治疗:中医关于呃逆的病因的探寻最早开始于《黄帝内经》“胃气为呃”认为呃逆的主要原因是胃气逆行,明代《景岳》提出呃逆的病因在于“胃中有火”,其主要是与个体的饮食习惯相关,如果饮食不规律,或者经常吃生冷的食物,寒气伤害胃,胃气不降反升;亦或是饮食过于辛辣干燥,胃气火气过旺,从而也容易导致胃气逆行。清代《证治准绳·呃逆》记载呃逆出现的主要群体为老人、产妇以及虚人。[3]
中医对于呃逆的治疗主要是以降胃逆为根本的原则,其中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主治六腑之症,其中最为胃处,亦有降胃气之疗效,由此选此穴进行针刺可调和胃气,疏通气机,从而缓解呃逆之疗效。
西医对于呃逆的病因分析及治疗:1943年西医提出呃逆反射弧的存在,当呃逆反射弧中的中枢信号收到干扰时,就会破坏声门闭合复合体和吸气复合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出现吸气梗阻,表现为呃逆。西医对于呃逆的治疗一般是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将肌松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针对呃逆反射弧中的反射中枢进行松弛效应,从而使嗝肌痉挛症状减轻,缓解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的紧张情况;抑制脊髓反射,阻断呃逆的神经反射弧,从而制止呃逆。[4]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将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有效配合,通过穴位与药物学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在临床治疗中起效时间短,疗效显著并且持久,在饮食情况以及精神状态情况明显的优于淡出的针刺治疗组,并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及疗效性评价,因此值得推广。
[1] 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2] 贾英民,张健,周高速,张彬,王亚平.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27)
[3] 梁克玮.呃逆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4] 傅志君,主编.消化系统症状鉴别诊断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R45+2.2
A
1672-5018(2017)02-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