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2017-03-15樊亚明
樊亚明
摘要:指出了实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校基于“双创”背景,应把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贯穿每个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应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关键词:创新创业;旅游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5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49-02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国务院发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对高校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虽然自2010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来,各地方高校积极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2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意义
旅游业已被确立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但随着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不断推进,“互联网+”、“旅游+”、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不断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旅游局、教育部出台《加快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指出“当前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业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专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国际化水平不高,办学保障有待加强,质量有待提高”。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造成学生创新能力弱、就业能力差、“眼高手低”,出现“低就业率与高流失率”供需错位、“人才流失”等供大于求的假象。
地方高校应立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特点,推动专业教学紧贴旅游技术进步和旅游服务实际,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凝炼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旅游创新创业教育,加快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步伐,与时俱进,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旅游专门人才成为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3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内容探索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王淑娟(2013)从旅游学科对接社会需求出发,构建了“认识实践—模拟实践—专业实践—管理实践—研究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牟燕妮(2015)从创新创业能力的基本理论入手,提出构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王恒等(2015)则认为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整体在基地建设、教师实践经验、教学成果评价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要改革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等对策,以期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程冰、赵霞(2015)则认为在新常态背景下,应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知识体系等三个方面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而R.A.Goodenough(2010)则指出旅游教育要以旅游业发展需要为导向。Hugh Wilkins(2012)分析了旅游业管理者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学生之间的供需差异,提出旅游业需要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良好专业技能的优秀专业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如何适应旅游业发展新要求,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应把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贯穿每个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应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4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施路径探索
4.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要,以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升为主线,调整和修订专业培养计划和方式,通过合理制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可以掌握本专業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能从事旅游管理、旅游规划与策划、智慧旅游、旅游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双创”型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4.2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4.2.1 基于“双创”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三结合”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双能力”提升,培养“双创”型(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实践教学的总体培养目标,并构建分层次、分环节、分阶段的本科四年不断线式实践课程教学目标体系,递进式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4.2.2 基于“双创”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地方高校应立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特点,推动专业教学紧贴旅游技术进步和旅游服务实际,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将专业实践教育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在强化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学科之间融会贯通能力。可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置为四大模块:基础性实践教学、专业性实践教学、创新性实践教学、综合性实践教学,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让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符合学生认知。
4.2.3 基于“双创”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从“校内”和“校外”两大环节重点研究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校内教学条件主要包括模拟实验室、实训场所、创新创业基地、智慧旅游基地、协同创新平台、旅游产品研发中心、专业竞赛、论坛、讲座等,校外教学条件主要包括实习基地、政府机关、旅游企业、旅游观测站场等,形成校中厂(店)、厂(店)中校、校企协同育人的多维、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4.2.4 基于“双创”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以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与质量。高素质和实践技能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较高的实践技能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应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积极推广实行“三双”(双师、双向、双轨)策略,优化师资队伍。通过内引外联、联合培养、借用外脑等方式,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行业一线学习交流的制度与机制,积极发展“双师”型教师。通过“双向”交流的方式,与国内知名院校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进人才交流和联合培养进程。完善外聘生产一线、著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专家兼职授课制度,实施工程师进课堂、校外导师制及企业助教与奖学金等举措,实施双轨教学。
实践教学评价则是根据实践教学的目的,运用系统的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对实践教学活动及成效进行价值性评判,并为实践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科学的评价不仅具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改进功能、决策功能,而且也是考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最有效的方法。建议从实践计划实施过程中阶段性评估、以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型评估、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竞赛式评估、企业用人单位的反馈性评估等四个层次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5 结语
“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充分把握未来高等教育和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不断深化旅游管理专业学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应用型旅游人才的教学实践体系和人才培養模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初步构建基于“双创”能力提升的“双能力”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两环节”“四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四层次”的时间教学评价体系等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以期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双创”能力的提升,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淑娟.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3):146~149.
[2]牟燕妮.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7):266~267.
[3]程 冰,赵 霞.新常态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池学院学报,2015(4):111~114.
[4]王 恒,曹洪珍.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大学,2015(6):606~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