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校地共建方案研究
2017-03-15段昌华
摘 要:文章通过文献研究、调查分析、建设实验的方法,论述了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校地共建的缘起,分析了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校地共建的问题,提出了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校地共建的方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校地共建;方案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2-0103-03
建设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要与陕南发展研究相呼应,与建设陕南高校特色文献数据库相符合,能更好地“存史、资政、传承、化育”。陕南高校图书馆探索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的建设[1-3],研究的结论主要有地方文献,它是陕南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中最具特色的文献资源;设立统一机构,如设立陕南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协调管理和加强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通过中国知网的文献高级检索可以搜索到相关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文献,但是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校地共建的文献几乎没有。陕南高校可以通过与当地市政府开展校地共建方志馆,以陕南发展研究院为机构平台联合共建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切实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提供条件。
1 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校地共建的缘起
1.1 陕南发展研究院的成立为陕南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创造了条件
陕南发展研究院于2014年6月7日成立,由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共同组建。研究院以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安康学院、商洛学院的科研平台和人才资源为依托,以制约陕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现实问题为重点,围绕陕南生态建设、循环发展开展陕南发展战略、技术创新与转移推广、人才培养与技术咨询等工作;通过并签署了《关于联合成立陕南发展研究院的决定》《陕南发展研究院章程》,成立了陕南发展研究院理事会、陕南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并定期轮流主办陕南发展学术论坛会议,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4]。
1.2 陕南高校图书馆已有的地方文献资源成为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校地共建的基础
陕西理工大学已经建成“汉中历史文化名人张骞等全文检索库”,正在建设“汉水文化系列: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同时又建立了秦巴山区脊椎动物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汉水文化系列:朱鹮”全文数据库、古籍书目数据库等;商洛学院建成了以贾平凹著作为主的地方文献数据库[1];安康学院图书馆与地方政府部门及学校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合作共建了安康方志馆,目前安康方志馆已经成为安康文化基础设施,作为安康市文化特色品牌建设正式纳入《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也被作为安康学院办学特色、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的载体进行重点建设。
1.3 陕南高校已有的地方文献建设实践和研究成果促使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校地共建的提出
2009年11月,陕西省教育厅与安康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安康学院的协议。根据协议,安康市政府支持安康学院新校区建设,将安康市图书馆纳入学校新校区的整体规划建设中。图书馆以学校筹资为主、地方政府筹资为辅进行建设。安康学院新馆建成后按照校地共同建设、共同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运行。目前校地共建的安康市图书馆已经在安康学院新校区建成。安康方志馆的定位是:“四个中心,两大平台,一个基地”,整体布局为:一廊、三厅、三室、四个配套用房。实践证明,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走校地共建之路是一种理想模式[5]。
1.4 开展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建设是各方发展的要求
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组织整理旧志,推动地方志理论研究,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是《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的地方政府的职责,也是陕南三市政府的职责。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是其办学目的,有开发利用和研究地方文献的需求和职能,也是特色学科建设的需求。地方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有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的职责和愿望,尤其是陕南高校图书馆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有充裕的空间、设备、人力等资源,为地情文献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条件。
2 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校地共建问题分析
陕南发展研究院已经成立,又召开了三届陕南发展学术论坛[6]。陕南三市校地共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陕西省教育厅还与安康市政府就安康学院校地共建项目签署了协议,而且共建项目已经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陕南发展研究院还存在不少问题:目前还没有设立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建设项目,所以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校地共建还只是理论探讨;区域高校图书馆缺乏沟通与协调,没有建立陕南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因为地方文献资料分布广泛,收集困难,仅靠图书馆的力量建设效果不佳,它需要政府部门的主导,组织地方文献资源的集藏;数据库版权问题也要着力解决。据实际调查,陕南高校中只有陕西理工大学筹建了地方文献数据库,目前使用的是超星特色数据库平台,数据量少、利用率低、开放程度低,而数据库建设的方向应是中等或者大型数据库。
3 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校地共建方案
3.1 利用陕南发展研究院机构平台,陕南高校联合共建
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校地共建可以与陕西理工大学等三所高校合作联合共建,并划分阶段建设,最终纳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中的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遵循“分散建设、统一检索、资源共享”的原则,统一建库标准和服务功能要求,构建统一的公共检索平台,形成区域地情文献数据库共建共享体系,既为政府存史、资政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服务,又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学生素质教育服務。
3.2 地方政府部门主导陕南地情文献资源集藏
安康学院校地共建安康方志馆的实践证明校地共建方式是理想方式,要充分利用省市共建陕南各高校的机会,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成立组织机构和建立工作机制,制订工作计划和阶段性目标及保障措施,政府、财政部门提供经费支持。在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下,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局、文联等单位开展合作共建,完成地情文献的集藏,建立各地市方志馆;在建设时应充分利用陕南三所高校的馆室空间和设施等,按照“高校提供技术设备,地方提供文献资源”的路子建设地情文献数据库,可以节约经费、优势互补、提高利用率,实现合作共赢。
3.3 坚持数据库建设标准化
将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纳入CALIS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可以申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项目,该项目每年都可以申报,但目前地市级被批准的项目较少。如果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被批准立项,国家会有一定数量的经费投入,可以保证项目建设完成,所建成的数据库可免费共享。地方文献最重要的并不是其珍稀程度,而是其完整性与系统性。联合建设本地区的地情文献数据库,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地方文献的完整性、系统性及其共知、共享,共同构建地方文献保障体系。
3.4 陕南高校图书馆要承担数据库建设的责任
陕南各高校图书馆可成立陕南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以陕南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名义,组织运用高校专业人才、技术设备、商业软件、馆室空间等优势,就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建设问题进行研究、申报项目,并获得项目资金。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框架如图1所示,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包括数据库概述、大事记、书目、全文、专题、多媒体、地方名人、民俗风情等,当然要融合陕南三市地情网现有的信息资源等。因集合效应,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的数据量会很容易超过国内市场对文献检索数据库中信息记录的最低要求5万条以上的标准[7]。
3.5 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及人们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关于数据库知识产权纠纷的案例逐渐增多,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在校地共建过程中必须致力于解决版权问题,可以通过由著作权所有人授权、与出版社合作取得授权、同著作权管理单位合作、以专项经费购买取得授权等方式,妥善处理版权,解决版权问题。
3.6 重视数据库后期更新维护
我国数据库建设和发展趋势是大规模、全文型、网络化的形式,协调、联合、大型、网络化是文献信息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陕南地情文献数据库建设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充实新的数据内容,形成更大的规模,提高数据库利用率,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周卫妮.对陕南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6):10-11.
[2]王思根,李亚青.偏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构想:以商洛学院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9):50-52.
[3]段昌华.高校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6(1):41-44.
[4]陕南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在陕工院举行.[EB/OL].[2014-06-09].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xa/2014-06-09/c_1111 056465.htm.
[5]段昌华.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校地共建的实践与探索:以安康方志馆建设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2):70-73.
[6]陕南发展研究院第二届学术论坛在商召开[EB/OL].[2016-05-12]. http://sx.sina.com.cn/shangluo/focus/2015-05-12/10122 0564.html.
[7]第三屆陕南发展论坛在安康举行[EB/OL].[2016-04-28].http://www.sxdaily.com.cn/n/2016/0428/c508-5871147.html.
(编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