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2017-03-15周道清仇珂珂谢爱芹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9期
关键词:民办教育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

周道清++仇珂珂++谢爱芹

摘 要:民办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之后,面临新的挑战,即如何在本科教育的领域办出自己的特色,继续发展和生存,这也是所有民办本科院校面临的问题。文章从齐鲁医药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尝试探索民办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的实践构建之路。

关键词:民办教育 应用型本科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116-0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全球化、工业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潮流背景下,近年来新建本科高校在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实践教学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科学研究上起着助推器的作用,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比较受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医学院校办出应用型本科医学院特色,该文根据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各个体系功能的正常发挥,探讨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与保障。初步确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方向、课程体系是基础、考核体系是导向、保障体系是保证、管理体系是手段,该文从这些方面对医学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进行了分析。

1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合理确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学校紧密结合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和医药大省的实际,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医药卫生行业发展和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自身的办学使命,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人才。

(2)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构建民办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民办本科医学院校升格后还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应用型本科医学教育与高职专科医学教育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较大的不同之处,高职院校主要是是培养一线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院校,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同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等任务。高职教育时期的实践教学体系,与社会、医院、企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存在差距。目前,我国民办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实践教师自身的能力以及素养不够,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相关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我国的民办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在相关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与医院等多方单位的合作,使得实践教学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除此之外,我国的民办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实践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质量监督不到位以及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就需要更深层次的校企(医院)合作和产学研,这就需要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2.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内容。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1]

(2)调整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拓展、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实践(专业综合能力、综合实习)、创新实践为培养模块进行构建。

(3)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学院根据教学目标体系,制定了以实训为主体,独立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同时,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目标。

(4)制定专业技能规范。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提出系统的技能训练要求,并规定必须完成的内容。

(5)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该院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实践教学计划,使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注重实效性。

2.2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2.2.1 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使其能够对自身的理论知识进行高效的应用。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加强对于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完善,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比例达到1∶1。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类专业毕业实习时间不少于48周,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专业毕业实习时间不少于40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實践能力训练。

2.2.2 “二课堂”联动

第一课堂:除实验实训、见习、实习外,还包括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含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各类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社会调查成果、产学合作教育等。[2]

2.2.3构建“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促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加强上述两个方面的措施之外,还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构建起“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分为三大层次版块,分别是: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以及综合技能。

2.3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3个方面。

(1)组织管理:一是学院教务处开展实践教学的宏观管理,促进各类管理条例以及标准的制定,并将相关的管理任务分摊下去,从而促进相关工作。

(2)运行管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以及部门按照下述的两个方面进行作业:一方面是加强对于医学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从而促进人才的培养以及学生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做到6个落实: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和考核落实;抓好4个环节: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开展检查环节和结束阶段的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3]

(3)制度管理:在制度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实践教学计划、课程大纲以及教材的管理。[4]

2.4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民办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在构建教学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下述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于具有临床、生产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二是促进先进设备设施的引进;三是构建良好的实践环境;四是加强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以及运用。

2.4.1 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积极采取职业教育改进与培训、实践教学能力提高等措施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其次,建立专业水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准入制度。以“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用政策规定来鼓励教师的积极性,在学校与医院、生产单位之间进行有序流动,自觉深入到行业一线熟悉临床、生产,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

2.4.2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实验实训室建设注重仿真性、先进性和完整性,尽可能仿真或模拟职业环境,学生得到基本训练后,再进入校外实习或实训场。

(2)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规模,制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学院教务处结合各系部的建设规划,制定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

2.4.3 实践教学经费保证

学院应保证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同时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益。

2.5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

(1)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评,并促进相关方案的制定。在实际的考核作业过程中,需要采用诸如笔试、操作考试多种方式进行相关的操作,从而实现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评。另一方面,实习考核可通过实习报告、OSCE考试、理论考试、设计和答辩等形式进行。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业形成性评价。

(2)建立教师评价体系。在这一环节中,民办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的教务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实践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度等相关参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从而以此为基础,促进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

3 该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该校紧紧围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实施实践教学提升计划,强化建设以素质拓展模块、基础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和创新实践模块为载体,构建了集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保障和实践教学评价“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和以附属医院为龙頭,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和社区基地为基础的“高低结合、综合与专科互补”的三级实践教学基地网络。

参考文献

[1] 杨春春,刘俊萍.中外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9(3).

[2] 王志英,蒋宗礼,杨波,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42-44.

[3] 安玉雁.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运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2(23):47-51.

[4] 崔刚,陆勇.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地方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刍议[J].江苏高教,2012(5):97-98.

[5] 杨在华,李峰泉.民办本科院校“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5(10):135-137.

猜你喜欢

民办教育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困境和策略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