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民俗的社会功能
2017-03-15李长林
摘 要殡葬风俗传承几千年来,已经具备强大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慰藉慰藉功能、认同功能、调谐功能、教化功能和传播功能等。
【关键词】殡葬民俗;丧葬礼仪;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也可以说是社会价值社会作用, 刘向《说苑辨物》曾经记载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子贡问:"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肖子孙弃不葬祀也;赐欲知死人有知无知,死徐自知之,未为晚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告诉后人,死者有知,恐怕后人会像对待活人一样厚葬死者,从而妨碍子孙的生活;如果告诉他们,死者无知,又怕不肖子孙们不祭祀.可见,古人对人死后有知无知并摘 要不在乎,在乎的是仪式,因为仪式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殡葬风俗的社会功能包括慰藉功能、认同功能、调谐功能、教化功能和传播功能等。
1 慰藉功能
亲人死亡是人一生中最为悲痛的事情,在丧葬的各种仪式中,亲朋好友的吊唁慰问,对逝者家属发挥着慰藉情感的功能。在丧葬民俗中,细致的程序、肃穆的气氛、纵情的悲伤、亲朋好友的安慰对死者是一种尊重,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慰藉。
在中原地区农村,一家有老人去世,几乎全村人都当做大事来处理,不但家家随礼,村里头面人物都出面张罗,街坊邻居都主动帮助家属办好老人的丧事,这种相互帮忙对死者家属具有很强的心理抚慰功能。因为在丧葬举办期间,死者的主要家庭成员,主要包括“五服”以内的直系亲属、家族亲属和姻亲亲属,无论身在何地,都会赶回奔丧,街坊邻里、同学朋友在出殡当天,都会来到现场参加哀悼,通过丧葬礼仪活动形成了一张围绕逝者的人际关系网,所有参与者因为参加同一项活动而有了共同语言,增进了情感交流,也同时获得相互之间和睦、亲密的人际关系。
在春节、清明、中元节、寒衣节等重要的节气里,家族宗亲都会去坟前祭祖,进而增加大家相聚的机会。这些丧葬风俗习惯在生者与死者之间发挥着维系情感的作用,对生者而言,也是大家感情的纽带。
丧事非一家之事,“邻有丧,春不相。里有殡.不巷歌”〔《礼记·檀弓上》)。意指邻家有丧事,舂米的时候不唱劳动的号子;村里人家有出殡,就不要在街巷中歌唱娱乐。在丧葬民俗中,一家举丧,全村默哀,邻居不但帮忙操办丧事.而且还对死者给予一定悼念,并设种种禁忌。在此过程中,自然加深了邻里感情, 促进邻里关系的融洽。
2 认同功能
族群認同源于有共同的祖先也就是血缘关系,或者有共同的姻缘关系,如果族群中某一家庭有重要事件时,例如婚丧嫁娶,添丁加口,生日祝寿,考取功名等等,家族成员就会共聚一堂,或共同祝贺,或合力应对,在集体参加的人生礼仪中,族内成员加强思想 沟通, 拉近心理距离,强化了族群意识,增强了族群认同感。在人生礼仪中的丧葬仪式的族群认同作用最为明显。
在世代相传的丧葬民俗中,丧事是从老人去世开始的。孝子贤孙不但要立即披麻戴孝向街坊邻居宣示家中丧事,而且要立即哭请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族长或老者主持丧事,执事者会立即召集村中有关人员聚集事主家中,商议丧事流程,安排族人分工。这种宗族集体活动几乎每家每户都会遇到,每年每月都会发生,从而使家族成员在处理家族丧事中,从心理上更加亲近,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
丧葬民俗也是中原地区乡村范围内的宗教仪式,这种仪式表达着一种价值认同,维护者民间传统伦理和道德舆论,甚至成为“孝与非孝”的判断标准。葬礼举办的隆重热闹,是“孝子”的表现,举办的冷清草率,就会受到邻居的责骂、耻笑和负面评价。
在相对封闭、保守、平静的农村地区,大规模的集会活动由于举办成本、事情重要程度以及青壮年外出打工的个原因,毕竟不经常举行。只有在春节、庙会、红白喜事的时候,才有动辄上百的人参加,因此人们往往希望通过参与村中的红白事来提高自己在宗族、村社里曝光度和名望度。因此人们就特别重视、珍惜村庄中每一次崭头露面的机会,村庄中的红白喜事就是能提供这样机会的舞台。在村民或者族人家庭举行的葬礼仪式中的,人们通过集体参与、分工合作,各自显示自己在仪式中的不可或缺,从而筛选、造就了村庄精英,维系了村庄认同。
3 调谐功能
每一个老人或者家庭重要人员的去世,都会造成家庭结构和家庭秩序某种变化,加上失去亲人的悲伤,都会造成家族内部秩序的混乱甚至冲突。
举行丧葬仪式,就是对这种结构和秩序的调整过程,殡葬礼仪,从初衷到出殡,往往要经过三至七天,这几天族中德高望重的人的指挥协调、所有族人的帮助参与、邻里街坊的看望慰问,能够稳定死者亲属的情感、调整家族内部结构。死者如果是一家之长,他的离去,必然要求家庭重构或者重新确立一个新的家长,例如,没有父母的家庭,可能会四世同堂的结构瓦解,儿子们可能会各自成家立业。如果母亲还在,嫡长子就会成长为家的家长,承担新的家庭责任。丧葬仪式中,家族成员的有序分工,就是族人角色的调整和重新认同、适应,维持了家庭和家族和谐有序调整,有利于重建和谐家庭及农村秩序。
丧葬仪式还是村民互助合作与沟通交流的机会。一家老人去世,全村村民无论是宗亲族人还是邻里街坊,甚至十里八乡的亲朋好友、相识故交都会来参加葬礼。尤其是平时很少走动的亲戚也会不远千里,从全国各地赶过来吊唁。丧葬仪式实际上就成了村民和亲友间联络感情、巩固血缘关系的一个机会。即使是两家在平常可能存在隔阂或者关系不睦,也会因为来参加丧葬仪式而提供一个消弭矛盾的契机。如果因为平时有矛盾而不来帮忙,就会被村民认为小心眼,被村民们笑话、议论。由于在失去亲人的悲伤气氛中,逝者家属也很容易接受任何人的吊唁和安慰,甚至原谅以前有过节的人。面对别人的丧事,人们的同情心理,也会是人的心胸宽广起来,会不计前嫌给人以安抚、劝慰,从而化解前怨。所以很多村民之间长久的“恩怨”会在办丧事的过程中化解。会做思想工作的村干部也会抓住办丧事这一时机,做兄弟不合、邻里不和等人的工作,成功化解村中矛盾。
可见,“人死为大”的丧葬民俗为村社成员调整、恢复原有社会关系、消弭内部矛盾提供了机会,起到调谐社会关系的作用。
4 教化功能
《中庸》曰:“事死如生,事亡若存,仁智备矣。”意思是讲,如果侍奉死者像侍奉生者一般,则仁智兼备。《大戴礼记·礼察》也曰:“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之礼众矣。”是指如果没有丧葬礼仪,君臣父子之间就会恩绝义薄,不讲仁义的人就会多起来.因此,在儒家看来,百善孝为先,“孝”是社会最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所有社会成员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
在举行丧葬礼仪时,“孝”字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长辈们要利用这一场合 “劝孝”、“赞孝”,晚辈们则披麻戴孝,痛哭、长跪以表孝道。舅舅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乘机对平时晚辈的不孝言行,以便纠正教育晚辈的不良行为,起到“劝孝行善”的作用,这样丧礼成了晚辈尽孝扬善或争取宽宥赎罪的一次人生机遇。执事者也可以对不孝顺的子女提出一些苛刻要求,使这些子女当众表达愧疚之情和悔改之意;同时也教育其他人平时要孝顺父母,否则在将来父母丧事时会受到村民们斥责和羞辱。
中原地区的丧葬仪式也是检验逝者及其子女人品的机会。如果逝者生前口碑较好或者子女会为人处世,村民们都会自愿前来帮忙,并以帮助这样的好人为荣,逝者的丧事也会办得热闹隆重,例如,抬棺出殡时,关系越好的年轻人越有机会担当此任,也是很风光时机会,也是年轻人争先恐后争取的。越多否者就帮忙的人就少,丧事办得相对冷清。
在整个丧葬过程中,做家长的村民就会不失时机教育孩子,平时要做好人、做孝子。最受教育还是逝者家属族人,长辈人品好,前来吊唁、帮忙的人多,他们也感到有面子,丧事就会办得顺顺利利、排排场场,他们就会受到感染,自觉把祖上的好品德传承下去。如果长辈为人较差、口碑不好,子女办起丧事就会缺少帮手,就会思考自己为人处世的方法,教育子女引以为戒。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们也会竭力完善自己,为子孙积善积德。
5 传播功能
丧葬民俗中还包括树立墓碑、墓志铭,建筑祠堂、写追悼词等民俗事项。在死者墓前、祠堂前树碑立传,是从汉代开始就发展成为民俗习惯,这种活动对传承家训、研究历史、传播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追悼词一般是城市单位举行追悼会时才有的惯例,现在中原地区农村葬礼中也开始流行,由村委会负责书写,将逝者一生的经历生平详细介绍,并对其思想政治、为人处世、道德人品进行高度评价,尽力挖掘逝者值得称赞的优秀品质,有利于在农村传播核心价值观。
例如墓碑,碑文详细或简要地记述了墓主的姓名、家世、生平和事业,有些还有墓志铭,构成了逝者生动的传记,为后人了解前人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
家族的祠堂、祖庙内,供奉的有先祖牌位、画像,还有家训族规等碑刻,将祖先的事迹也会通过绘画、雕刻在墙壁、门头、柱础等地方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研究祠庙文化能够了解家族的家族历史、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对于保持、傳播中国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传统丧葬礼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扎根于农村的生活土壤,具有浑厚的群众基础,其中包含着丰富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伦理观念,对其中优秀的部分,可以因势利导,发扬光大,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向.说苑辨物[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杨天宇译著.礼记·檀弓上[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04).
作者简介
李长林(1966-),男,汉族,河南省西华县人。曾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获得研究生学历。现为中原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原地区文化与民俗。
作者单位
中原工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