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2017-03-15朱存亮
摘 要:小区名称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形式,既具有语言符号的一般特征,也有不同于其他应用语言的特征。本文以徐州市645个住宅小区名称为研究对象,对其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考察。通过对徐州市居民小区名称的语言特点与语用策略的分析,发现小区名称迎合了社会群体追求美好愿望、趋吉避凶等文化心理,适应了生态文明、绿色生活的生态理念,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关键词:住宅小区名称 社会语言学 文化内涵 社会文化心理
一、引言
住宅小区名称作为人们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日益得到语言工作者的重视。学界对网名、店名、人名、楼盘名等做过专门的论述,如:《博客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宫领强,2008);《扬州店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殷俊,2009);《公交站名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以青岛市为例》(李瑞、于军,2014)等。本文在现有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徐州市居民小区的名称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名称背后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心理。居民小区名称涉及的内容较多,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讨论。鉴于由汉字和非汉字组合的小区名称不便分析它的音节结构,本文只对全部由汉字组成的小区名称进行分析。调查资料研究显示,徐州市全部由汉字组成的小区名称有645个。
二、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的语音特征
汉语音节都有声调,使得汉字音节间层次分明、音樂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带调音节,儿化除外。①
(一)声调方面
声调特征,本文主要从平仄方面进行论述。平仄多出现于古汉语中,在现代汉语中,平仄相间也可以实现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美。
经过分析发现,徐州市大多数住宅小区名称按照平仄的要求进行搭配,但也有少数小区名称不讲究平仄,如风华园(平平平)、南都新城(平平平平)等。
(二)音节方面
调查资料显示,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按音节排列,数量最多的前四位分别是是四音节、五音节、三音节和六音节,约占小区总数的97.16%,其中,四音节多达429个。双音节和六音节以上的小区名称较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双音节名称过于简短,易出现同音现象,难免落入俗套;六音节以上名称太长,不便于记忆。四音节名称成为小区命名的首选。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徐州市住宅小区没有单音节名称,四音节名称的组合方式大都是两两结合的,如:盛世/年华、樱花/小镇等,便于记忆。三音节的小区名称多运用双单格的模式,如:蓝柏/湾、嘉惠/园、山水/湾等。五音节的小区名称有两种组合方式:一是前两个音节结合较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二个音节后,如:恒茂/福泽园、加州/玫瑰园等;一是后两个音节结合较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三个音节后,如:拉菲尔/大街、檀香山/别墅等。六音节的小区名称大致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六个音节按照顺序两两结合,组成三对,如:永业/世纪/花园、祥和/时代/家园等;一种是语义停顿在第三个音节后,前后三个字形成对称结构,如:九龙湖/福地阁、九龙湖/水井坊等。
三、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的词汇特征
对于小区名称的词汇特征,本文主要从语素、词的结构、词义等方面来讨论。
(一)小区名称的语素分析
“小区名称作为一个词,其构成要素就是语素。根据结构关系,作为小区名称构成要素的语素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但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把它们统称为语素。小区名称语素的选用体现了命名者的语用策略及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②材料显示,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中有587个是由个性语素和通用语素构成的,有58个是由个性语素构成的。其中,在小区名称的通用语素中,“园”“区”“苑”“公寓”“村”“城”“厦”排前七位,如表3。
个性语素的出现,往往是开发商为了追求独创性和新颖性,以达到营销的目的。本文所选取的居民小区名称中,有59个是由个性语素独立构成的,占总数的9.14%,如:春天时尚、风和雅致等。
(二)小区名称的词语结构
词是由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的,如:双声、叠韵、外来词;联合、偏正、中补、动宾、主谓等。徐州市居民小区名称中双声和叠韵的如“春天时尚”“蓝山公寓”等。部分住宅区名称使用外来词或汉英夹杂,进一步强化了原名称的祈使功能③,如:“阿尔卡迪亚”“SOHO时代广场”等。另外还有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主谓型等。
(三)小区名称的词语含义
词义由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组成,词汇意义又包括概念义和色彩义。本文从词的色彩义入手,分析徐州小区名称的词义。色彩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反映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态度和看法。从感情色彩看,小区名称都采用积极向上的词语,如“祥和小区”“美好汇邻湾”“幸福家园”等;偏重语体色彩的,如“湖畔花园”“山语世家”“樱花小镇”等;偏重形象色彩的,如“山水湾”“醒狮小区”等。从这些色彩义可以看出,开发商给小区命名时始终坚持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为目的,激发购房者的购房欲望,从而达到销售盈利的目的。
(四)小区名称的语用含义
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中个性语素的出现,是开发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文化心理而产生的。小区名称中的“富”“泰”“锦”“绣”“福”等,表达了人们向往富贵、健康平安等美好愿望。
1.追求美好愿望
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中,很多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如“中汉财富湾”“富士名邸”“康乐园”“文泰康城”“福中居”等。
2.避贫尚富
在所调查的名称中,“华”出现了25次,“豪”出现了8次,“富”出现了15次,“金”出现了5次,“福”出现了11次。如“盛世年华”“翰林豪庭”“富仕名邸”“金莱花园”“聚福园”等。这些词是高贵、吉祥和富足的象征,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3.追求生态文明、崇尚绿色生活
在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中,“山”出现了41次,“水”出现了13次,“湖”出现了15次。这一现象说明,社会群体对住房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空间大、结构好,而是上升到生活质量层面,更看重小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人们更希望居住在一个有山有水或依山傍水的环境中。④
除以上几点外,还出现了用旧词指称新事物的现象,如:“府城阁”“金天客栈”“品山名邸”“紫金东郡”等。旧词新用体现了词义的扩大或转移。
徐州市住宅小区还善于用象征高贵、吉利、喜庆的颜色词命名,如:“金”“紫”“黄”“绿”“红”等。“金”“紫”“黄”在中国古代是权力和身份地位的象征,今也多使用这些颜色词语命名住宅,如:“金色里程”“久隆紫园”“橙黄时代”等。以“绿”命名的小区会向人传达一种生命力的气息,如“枫林绿洲”。“红”从古至今都是人们所喜爱的颜色,它代表着喜庆和吉利,如“泰康红郡”。以植物类命名的小区如“樱花小镇”“芙蓉园”等。以自然景物命名的小区如“山水康桥”“蓝天白云生态住宅小区”等。以煤矿命名的小区如“徐矿城”“矿南公寓”等。
四、徐州市住宅小區名称的语法规则与修辞手法
语音、词汇和语法,合称为语言的三要素。由于小区名称主要由词和短语组成,本文从分析词和短语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以及修辞手法来讨论。
(一)组合规则
组合规则由两部分组成,本文主要讨论组合成短语或句子的规则。主谓结构的如“子笑人家”“和风雅致”等;动宾结构的如“居乐园”“叶语田园”等;偏正结构的如“河畔花城”“民生大厦”等;联合结构的如“云水山庄”“山水龙瑞”等。见表4。
表4显示,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的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来说以偏正结构为主,这与人们的心理因素有关。
(二)聚合规则
语法上能够出现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词形成一个聚合⑤,如:偏正结构“状元楼”“翡翠城”中的“状元”“翡翠”都是定语,“楼”“城”都是中心语;动宾结构“居乐园”“叶语田园”中的“居”“叶语”都是谓语,“园”“田园”都是宾语。
(三)小区名称的修辞手法
徐州市住宅小区命名不乏谐音双关、仿词、引用等修辞手法。
“城市枫景”与“城市风景”谐音,让人看到此名就会联想到该小区的景色优美,给人以清新愉快的感觉;“地王大厦”与“帝王大厦”谐音,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身份、地位的尊贵;“西城晶华”与“西城精华”谐音,“精华”指事物的精粹,最重要的部分,给人以无比的优越感,这些都迎合了人们的文化心理。“九里岭秀”中的“岭秀”是基于“领袖”仿造而成的。“叶语田园、山水康桥、和风雅致”等,让人眼前一亮,心情舒畅,同时又不失文化韵味。
五、结语
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中,四音节词的数量最多,小区命名注重声调的平仄变化,用大量的音译外来词和汉英夹杂的词语命名,注重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段。总的来说,小区名称以简洁明了、吸引顾客为目的,体现了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向往。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徐州市住宅小区的名称,能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语用价值。
注释:
①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0.
②④潘世松,曾君.居民小区命名的语用考察——以武汉市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72-75.
③李箭.我国居民住宅区名称文本功能考察[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⑤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84.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潘世松,曾君.居民小区命名的语用考察——以武汉市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
[4]殷俊.扬州店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杜红梅,禇群武.合肥市新住宅楼盘名称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6]李瑞,于军.公交车站名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教育观察,2014,(10).
(朱存亮 江苏徐州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