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2017-03-14贾瑞光
贾瑞光
(大连民族大学 体育教学研究部,辽宁 大连 116605)
关于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贾瑞光
(大连民族大学 体育教学研究部,辽宁 大连 116605)
从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创新的现状展开研究,并由此引发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未来发展的思考。运用了文献研究、实际调查、经验总结等方法对中国大学体育课程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目前大学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与缺失,并根据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中国大学体育课程创新改革工作提出一些见解,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创新;发展思考
近年来,中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偏差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引发了高校对大学体育教育工作的反思。中国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有:在校期间睡眠不足、体育锻炼不充分、学习就业压力大等。提高中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水平,应以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找出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大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体育课程质量,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 中国大学体育教育课程现状分析
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不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社会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才,让学生健康、阳光地学习和生活。目前,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正在逐步地完善,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主要体现在:重视理论讲解,忽略学生兴趣;教学模式不灵活,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1.1 重视理论讲解,忽略学生兴趣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课程中,课程设置以增强学生体育素养、丰富体育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课堂上老师先讲解本节课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包括:运动项目起源、背景故事、历史发展进程、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和学习技巧等。这种教育模式的优点是极大地发挥了教师的作用,教师可以把自己懂得的知识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但缺点是它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求。若学生对这个体育项目不感兴趣,即便理解教师讲授的全部知识,也不能很好地掌握该项目。
1.2 教学模式不灵活,教学效果不理想
有的高校严格看待体育教学问题,为了增强学生体质,结合原有体育课程,组织学生课余时间做操、晨跑。这种教育模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身体素质和团体意识都得到提高。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整个模式过于死板,忽略了学生的自身感受,紧张的时间安排让学生感觉到更加疲倦,不能从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而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能灵活运用,达不到培养体育科学能力的目的。
1.3 教学发展不平衡,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有的高校在学生体育教育培养方面,注重以学生兴趣为主。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进行讲授,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也调动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带动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深了课堂印象,达到了知识传授的目的。但是仅从兴趣出发的学习模式,过于注重课堂气氛而忽略了教学方法的掌握,在与过分地看重体育成绩两个极端之间,体育教学模式发展不平衡,两者的尺度不好把握。
2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建议
2.1 丰富课程文化内涵
课程文化是课程改革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从目前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情况来看,大学生对体育课程普遍缺乏兴趣,所以体育课程的改革工作要立足于对人的和谐发展的服务工作上,要让大学体育课程的开展可以显著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的提升。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心智逐渐成熟的阶段,通过体育课程的开展来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贯彻终身体育观念,丰富课程的文化内涵。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媒介,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2]。对于课程文化内涵的丰富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第一,通过传授知识强化学生的基础体育知识与技能,开展多样化、全面化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形成广泛的技能迁移能力;第二,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体育运动,增加对自我的检测以及评价能力,使得学生终身收益于体育教育;第三,通过体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生命观,强化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弘扬体育文化精神。只有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才能真正的推动体育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进行,丰富体育课程文化内涵,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2.2 强化课程主体观念
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课程的主体建设,强调教师主体性的建设工作。当然以教师为课程主体并不是要将授课教师发展为整个课程的中心,而是要将学生作为中心,教师是整个课程的研究者,对学生以及课堂内容进行深层次研究,不断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更新完善课程内容,丰富体育课程知识体系,促进大学体育课程向着差异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以授课教师教学主体的课程改革工作,要对课程的整体结构进行准确的衡量,促进大学体育课程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强化课程结构,深层次探索课程开展意义。建立健全的课程反馈制度,将授课教师作为整个课程质量的反馈主体,促进教师积极开展对课程的反思工作,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将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身份逐渐转化为知识的探索者、研究者,使教师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者。
2.3 尝试体育俱乐部模式
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既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把握好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一项目的内涵,体会到体育运动的意义所在,领悟到体育精神,培养体育科学专业知识。中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就是以此方向为出发点进行改革的。
体育俱乐部是指具备一定的自由独立、民主团结特征的以体育为核心的团队组织,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将课堂教学、课外锻炼、体育竞技三者有机结合的新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更有利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发终生体育能力[3]。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内容多样,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带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学习体育知识,提高体育专业素养。该教学模式在大学一年级开始体育基础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基础内容讲解,让学生对体育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大学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俱乐部模式,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并且注重课堂质量,在学生兴趣发展的同时还对体育专业知识有深刻的认识,达到高校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质、增强体育专业素养的目的。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更加深入地贯彻了“健康为主”的体育教学思想,在教学形式上实现了自主,摒弃了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课堂内容充满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体育教育中“健康第一”的教学目的。
3 结 语
本文从大学体育课程的教育现状出发,对中国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工作展开深入分析,并结合作者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关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建议以及对课程改革工作未来发展的思考。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长远而艰苦的工作,它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文中的见解对致力于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学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推动中国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长远发展。
[1] 姜志明,朱伟,索海洋,等.问题与思考: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未来[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9):80-84.
[2] 陈小蓉,孙麒麟,张勤,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调研报告[J]. 中国体育科技, 2008(5):138-143.
[3] 班锴.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 2014,4(25):76-77.
(责任编辑 邹永红)
Thoughts 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JIA Rui-gu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Dalian Minzu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05, China)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novation reform in our country, we studied and thought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t. With reference literature, actual survey and experience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our country deeply, and pointed out the deficiency.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for talent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combining the author's years of experience, some opin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innovation reform in our country, which was hop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oughts of development
2016-10-24;最后
2016-11-2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C20150329);大连民族大学2016年度课程建设项目。
贾瑞光(1972-),男,蒙古族,黑龙江大庆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预科公共体育课外延伸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
2096-1383(2017)01-0087-03
G807.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