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锻炼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7-03-14严云湘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五病区骨科江苏南通226006
严云湘(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五病区骨科,江苏南通226006)
康复锻炼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严云湘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五病区骨科,江苏南通226006)
目的观察康复锻炼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给予干预。结果经过1~8周或者是更长时间的康复训练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24%。结论根据病情选择适度的康复训练,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利于患者身体早日康复。
康复锻炼;骨科护理;效果观察
骨科创伤与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对骨科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强病人的机能,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骨科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是恢复各种功能必不可少的手段。骨科康复训练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恰当、及时的康复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病人致残率[1]。本文就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做好骨科患者的康复锻炼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9~66岁,平均(43.5±6.2)岁;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1~70岁,平均(43.2±2.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给予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康复锻炼的形式康复锻炼的形式分为以下几种(1)被动运动:适应于瘫痪严重的患者,主要依靠他人或健侧肢体带动运动,被动运动的方法有按摩、理疗、针灸、推拿、借助器械等。(2)主动锻炼:是康复锻炼的主要方法,适用于有活动能力的患者,对主动运动的患者多指导、多鼓励,指导患者进行有利于骨折愈合的运动,鼓励患者的微小进步。(3)助力运动:此类患者的自身力量不足,需要外力协助,尤其在起床时需要帮助,护理时要给予其指导、鼓励和协助,运动器械使用前要检查,以确保安全。
1.2.2 阶段性护理术后1~2周:要求患者必须卧床休息,指导患者适应在病床进行所有生活行为,减少下床活动,避免大幅度动作牵拉伤口。患肢下垫枕头或其它柔软护垫,使患肢略高于心脏,防止肿大。定期按摩患肢,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术后3~5周,加强患者部位关节、周边关节及全身力量锻炼,预防纤维粘连,避免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术后6~8周,逐渐进行全身关节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制定锻炼计划和运动量,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提高锻炼强度[2]。
1.2.3 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要对不同的骨科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1)膝部骨折患者:膝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后,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髋关节以及趾关节的功能训练,还要根据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2)腰椎骨折患者: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腰背部肌肉训练,达到预防骨质疏松,改善腰背部肌肉肌力的作用。其次,还要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运动。(3)前臂骨折患者:前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要指导其进行肩关节以及手指关节的功能锻炼,在石膏拆除后进行肘关节运动[3]。(4)股骨颈骨骨折患者:股骨颈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要指导其进行上肢功能训练,主要包括腕、肘以及肩关节的功能锻炼。(5)肱骨踝上骨折患者:肱骨踝上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要指导其进行手指、腕关节运动以及静力性运动,并根据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运动以及前臂旋转运动(6)锁骨骨折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其进行肩肘后伸以及挺胸运动、双手叉腰运动、握拳锻炼以及外展锻炼,在石膏拆除后进行双臂划船锻炼。
2 结果
经过1~8周或者是更长时间的康复训练之后,观察组痊愈1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痊愈11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2%。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24%,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康复医学逐渐发展并为人们所接受,在术后患者恢复原有的正常功能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骨折患者而言,康复锻炼能够较好的防止患者因长期卧床出现肌肉萎缩或缺血性坏死,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疏通患者受伤部位的供血,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还可以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康复心态,有利于术后的恢复[4]。
常规骨科护理虽然对骨折术后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缺乏人性化的考虑。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受伤部位的愈合情况,根据病情选择适度的康复训练,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利于患者身体早日康复。
[1]夏玉斌.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4):59-61.
[2]李佳,管利,李丽娟.康复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6,(3):113.
[3]周丹凤.骨科术后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文摘版:医药卫生,2015,(10):168.
[4]李会琴.经骨科护理治疗患者康复锻炼的疗效分析[J].今日健康,2015,14(9):246.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4.093
2095—9559(2017)04—3315—02
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