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7-03-14徐锋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6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裂孔玻璃体医嘱

徐锋(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6)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徐锋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6)

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或注人惰性气体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随防半年后,3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达到解剖复位,2例取硅油后复发。结论对玻璃切割术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手术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高度近视、糖尿病、外伤等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是指那些无法用常规的巩膜扣带手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包括巨大裂孔或黄斑裂孔的视网膜脱离、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牵引性视网膜脱离、以及合并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脱离等[1]。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填充术是目前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手段。由于手术难,术后并发症多且恢复慢,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巩固疗效,预防并发症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本院32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32例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或注人惰性气体手术患者,男13例,女19例,年龄16~81岁,平均57岁。原发性视网膜脱离10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22例。手术合并硅油注人11例,合并C3F8气体注人21例。出院时,裂孔均关闭,视网膜解剖复位。视力提高≥2行26例,视力提高不明显5例,视力下降1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视力突然下降,害怕手术疼痛,担心术后视力是否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是否出现等,患者往往紧张、焦虑、孤独无助,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质量。鼓励患者及其家属提有关疾病的问题和疑问。向患者说明视网膜复位术,不仅是为了提高视力,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视网膜全部脱离而继发青光眼、眼球萎缩等。向患者及其家属简要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手术的目的、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本病区同病种患者,鼓励其与之交流,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患者均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2.1.2 体位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体息,遵医嘱包扎双眼,减少头部运动,眼球转动,防止视网膜脱离范围进一步扩大。根据视网膜脱离的位置不同,采取相应的体位。原则上,应使视网膜脱离部位处于最低位,促进视网膜积液的吸收。上方裂孔取去枕卧位,下方裂孔取半卧位,颗例视网膜脱离取患眼侧卧位,鼻侧视网膜脱离则向患眼对侧侧卧位,周边视网膜脱离者也取侧卧位,如果是黄斑区裂孔,则应采取仰卧位。

2.1.3 生活护理生活上给予关怀和照顾,尽可能提供生活所需。嘱患者注意保暖,戒烟,防止诱发咳嗽。如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把血压、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对于失眠者,可给予地西泮1mg睡前口服,提高睡眠质量,保证良好的精神。

2.1.4 术前指导告知患者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嘱患者术中不能乱动,想咳嗽或打喷嚏,可张口呼吸或用舌尖顶住上颚,确实无法避免应举手示意告知医师,暂停手术,待咳嗽停止后,再行手术,以免术中发生意外。护士给患者演示术后常用的体位,如俯卧位、头低位等,嘱患者练习。术前3d开始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同时用阿托品眼膏或托吡卡胺眼水散瞳,术前30min要充分散瞳,以便术中操作。阿托品滴眼后压泪囊2~3min,以减少不良反应。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向患者讲解采取正确体位有助于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取得配合。术后应采取俯卧位或面向下坐位,利用硅油、气体的上浮力和表面张力,顶压上方视网膜裂孔,使皱褶的视网膜铺开,使视网膜复位。如患者随意更换体位,甚至仰卧位入睡,术后复发率可达到36%[2]。因此,术后应严格面向下体位,每天12~18h,持续时间根据气体吸收及视网膜复位情况而定。坐位时,给患者餐桌上放置软枕或双臂交叉置桌上,额部放枕上或双前臂上。患者术后由于长期采取强迫体位,可出现全身不适,颈肩部酸痛,应指导患者家属经常为患者按摩颈肩、腰背及四肢,以缓解肌肉疲劳和酸痛,增加舒适感。可采取俯卧式和坐伏式交替进行,减少颈、背、腰肌肉的疲劳。

2.2.2 术后眼部护理注意观察术眼敷料有无松脱、移位、渗液、渗血,敷料松脱,渗湿及时更换。遵医嘱按时为患者点滴抗生素眼水,点眼水时严格无菌操作,不能压迫眼球,轻轻打开眼垫,用棉签拭去分泌物,拉开下睑,嘱患者向上看,将药水准确滴人结膜囊内。眼药水如有疑有污染,应弃之不用[3]。指导患者保护术眼,切勿用乎揉眼、避免碰撞、按压术眼。

2.2.3 疼痛护理注意观察术眼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区分是切口疼痛还是高眼压引起的疼痛。切口疼痛往往发生于麻醉作用消失后,出现时间较早,持续时间短。对患者的切口疼痛及时做出反应,给予解释安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患者出现头痛、眼痛、眼胀、恶心呕吐时应立即报告医师,根据医嘱降眼压,点滴噻吗洛尔眼水、口服醋甲唑胺、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

2.2.4 饮食护理术后第一天半流质饮食,之后逐渐过渡为普食。进食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咀嚼坚硬的食物,防止眼内出血,切口裂开和再次脱离[4]。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受限,胃肠孺动减慢,大便干结,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2.2.5 敷料情况严密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松脱等情况,敷料渗湿要及时更换。敷料打开后,观察有无分泌物,结膜充血,有分泌物者,及时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拭净外眼。

2.2.6 视力观察术后每天检查视力,以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视力下降往往最先出现,甚者视力丧失。若发现患者视力下降或丧失,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裂隙灯、眼底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

2.3 出院指导(1)指定患者遵医嘱定时返院复查,出院后如出现闪光、飞蚊、视力下降或眼前黑影等及时来院复查。(2)患者出院后继续遵医嘱保持一段时间的被动体位。(3)按时滴抗生素眼水,并教会患者正确点眼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4)半年内避免重体力按劳动及跳跃式运动。(5)注意用眼卫生,读书、看报、看电视、玩电脑时间不宜过长。(6)玻璃体腔气体填充者,在气体吸收前,不可乘坐飞机。(7)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双眼发病的机率为15%,一眼发病,另一眼定时返院散瞳检查。

3 讨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玻璃体病变等眼科疾病的一种常规手术方法。该手术可以清除眼内异物、积血、炎性物质和过度增生的纤维化膜。手术中联合晶状体切除、眼内异物取出、眼内光凝、电凝、视网膜复位、硅油和惰性气体充填,帮助很多复杂的复合性眼外伤患者提高并恢复了视力。但是,由于该手术操作时间长,手术过程相对复杂,术后反应也比较重[5]。另外手术过程中器械的传递声,监护仪的报警声也可导致患者精神、心理紧张并产生生理的应激反应,特别是在局部麻醉下实施手术,此时患者意识清醒,更会增加其恐惧心理。玻璃体切割术不但要求手术医生具备精湛的技术,还需要眼科护理人员在术前及术后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精心的围术期护理,不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而且还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术前伤情,根据检查结果,对严重眼外伤患者进行悉心的护理,以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感染的目的,最大限度地保存并提高患者视功能。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通过对上述32例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说明对复杂性眼外伤患者制订系统的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我们总结的上述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经验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术后康复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简少霞.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1):90-92.

[2]孙则红,韩玲.视网膜脱离的术前术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8):2317.

[3]张迎春,公欣.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护理干预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86.

[4]吴萍.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12,33(6):684-685.

[5]任慧.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术前护理216例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3):612.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4.079

2095—9559(2017)04—3296—02

2016-08-16

猜你喜欢

裂孔玻璃体医嘱
护肤有误区 遵循医嘱防陷阱
裂孔在黄斑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三例术中测压
医嘱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先天性乙状结肠裂孔疝致小肠梗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