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2017-03-14潘勇来宾市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6100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种植体牙齿稳定性

潘勇(来宾市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6100)

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潘勇
(来宾市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6100)

目的分析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接受牙齿缺失修复治疗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种植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即刻种植治疗。对两组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在种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阶段的稳定性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对比结果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牙周组织炎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差异也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谨慎操作的情况下,使用即刻种植同样能够达到常规种植的效果,但是能够缩短周期、减轻患者的痛苦。

即刻种植;常规种植;牙齿缺失修复;应用效果

牙齿缺失是常见的口腔疾病类型之一,常见的原因包括龋齿和意外事故,其中部分患者的面部肌肉功能也出现异常,对美观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1]。牙齿缺失修复治疗是改善病情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有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在确诊并满足适应证的情况下,拔除患牙之后即刻种植;第二种则需要经过约6个月的周期。本文就这两种牙齿缺失修复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现总结方法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接受牙齿缺失修复治疗的患者。

1.1.1 选择标准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8例,研究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在29~68岁之间,平均为(41.56±7.37)岁。参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在31~67岁之间,平均为(42.67±7.19)岁。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满足以下标准(1)牙齿缺失需拔除治疗;(2)牙根建区没有明显的炎症或者肉芽肿;(3)种植区周边组织足以使创口关闭;(4)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1.2 排除标准为(1)牙周组织有明显的肉芽肿或炎症;(2)骨缺损的范围较大;(3)种植区条件达不到标准。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种植治疗,也就是延迟种植治疗,拔牙之后观察6个月在牙槽嵴上植入合适的种植体进行修复治疗。

研究组患者接受即刻种植治疗,常规拍摄X线片,了解患者牙槽骨骨量,经拔牙评估可行之后采取拔牙治疗,将牙齿拔除之后对牙窝中的软组织进行清理之后开展即可种植治疗。具体方法是通过向导钻对牙槽窝进行建设处理,使用扩大钻对种植床进行扩充之后将种植体植入。

1.3 评价指标

1.3.1 种植体稳定性对两组患者种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阶段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1.3.2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数据处理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稳定性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种植体稳定性结果对比研究组38例患者种植治疗后1个月的稳定性评分为(60.64±5.06)分、3个月的稳定性评分为(67.64±6.85)分、6个月的稳定性评分为(67.89±7.17)分;参照组38例种植治疗后1个月的稳定性评分为(61.84±5.84)分、3个月的稳定性评分为(68.47±6.74)分、6个月的稳定性评分为(68.63±7.85)分。研究组38例患者的种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稳定性评分相对对照组要稍低,但是结果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38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牙齿松动的有2例(5.26%)、牙周组织溢脓患者2例(5.26%)、牙周红肿患者4例(10.53%),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对照组中38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牙齿松动的有1例(2.63%)、牙周组织溢脓患者2例(5.26%)、牙周红肿患者3例(7.89%),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小,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齿健康是口腔健康状况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人体面部美观以及日常生活,牙齿缺失不但破坏到牙列的完整性,对外在形象产生损害,同时还导致拒绝功能下降,甚至造成牙槽骨萎缩、下颌关节病变乃至牙齿脱落,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蔓延,牙齿缺失患者数量逐渐增长,并有朝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2]。该病的危害大、治疗难度较高。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种植牙、固定牙与活动牙三种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种植牙的优势最为显著,能够很好的加强患者拒绝功能、不需要对缺失牙以及周围健康的牙齿进行磨削,更好地维护口腔健康。同时,种植牙治疗后的牙列美观效果较好,舒适程度也较高,是目前非常广泛的牙齿缺失修复方法,也是口腔医生的首选治疗方案[3]。

种植牙的方法有两种,其中一种为常规种植,即延迟种植;另外一种是即刻种植治疗。前者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改善患者口腔健康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常规种植也具有一定的劣势,主要表现为治疗周期非常长,患者需要等待6个月甚至以上的时间接受种植治疗,期间疼痛症状难以缓解、症状改善慢,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成熟,即刻种植修复治疗逐渐得到应用,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不需要等待过长的时间拔牙之后不需要等到创口愈合,即刻变能够接受种植,二者可以同时进行,能够很大程度上缩短治疗耗费的时间,早期恢复患者咀嚼功能,防止等待过程中牙槽骨吸收现象,降低牙槽骨废用性骨损失的发生[3]。同时还有研究表明,即刻种植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时间和疼痛水平,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5]。手术中的要点在于:在种植之前将发生感染的组织清除,要求患者反复漱口将血液和组织碎片清除,确保卫生的基础操作;在对植入床进行扩充时,按照由小到大的原则慢慢扩充,确保二者的匹配,促进术后创口的愈合。本文中,对研究组患者给予即刻种植治疗,对比常规治疗的参照组发现,二者的种植体稳定性评分差异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即刻种植并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同样显著(P>0.05)。提示通过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操作要点的情况下,使用即刻种植同样能够达到常规种植的效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于英.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148-149.

[2]唐丽宇,庄劭玉,施志坚,等.ASI/Anthogyr System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损及缺失的临床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10):85-86.

[3]释栋,孟焕新,张立,等.因牙周炎缺失上前牙种植修复后短期软组织美学效果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6):950-953.

[4]何艳,张清磊,谭燕,等.局部正畸联合种植治疗第一磨牙长期缺失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21):70-72.

[5]曹晶岩.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9):74-74.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4.059

2095—9559(2017)04—3267—02

2016-11-23

猜你喜欢

种植体牙齿稳定性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非线性中立型变延迟微分方程的长时间稳定性
可怜的牙齿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如何保护牙齿?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怎么保护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