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信息职教集团神舟企业校区创新与实践

2017-03-14张海平张建张平安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职教集团校企合作

张海平+张建+张平安

摘 要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共建校区是校企合作实施的重要模式之一。深圳信息职教集团神舟企业校区从制度与组织环境建设、教学内容设计、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三个方面入手,构建起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与“常岗优酬”“一师双岗”的评价管理体系,提升了职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职教集团;企业校区;三会两办;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6-0013-04

一、引言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在资源、技术、师资培养、岗位培训、学生就业、科研活动等方面的合作,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与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企业校区是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实施的重要模式。企业校区是指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学校相关专业教师给予支持,企业提供教学场地、设备等,在企业园区共同建设集生产实践、课堂教学、实训实习、教师培训于一体,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的一种办学机制。这一模式得到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学生的充分肯定,是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發展方向[1][2][3]。

二、深圳信息教职集团神舟企业校区建设的目的

2014年6月,经深圳市教育局批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深圳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依据办学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成立“校企合作办学指导”“专业与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文化与素质教育”“就业与创业”“协同创新与社会服务”6个工作委员会,将办学的重点工作落地,形成了信息技术类的“生源链”“师资链”“信息链”“人才链”“就业链”和“成果转化链”。神舟企业校区是以职教集团为顶层引领,由深圳神舟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舟公司”)和学校计算机学院共同建设的办学实体。近年来,神舟企业校区大力推行体制机制创新,以学生为中心,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在精细化管理和教学组织上做文章,形成了具有完整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办学实体,解决了实践教学时间短、专业核心技能难以掌握、实训内容受制于企业的时效性工作和生产任务等在校本部不能解决的教学问题。

企业校区充分利用神舟公司优质的计算机生产、销售、管理与维护,特别是经验丰富的一线工程师等优质资源,完成以培养学生IT类产品的技术支持技能、营销技能和创业能力为主的教学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为学生开展顶岗实习,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三、神舟企业校区体制机制建设

企业校区的教学活动与校本部存在着显著不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办学主体的差异。企业校区涉及多个主体,即政府、行业、学校、企业,政府是调控主体,学校和企业是操作主体。第二,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企业校区的作息时间、学习场所、师资队伍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深圳信息职教集团神舟企业校区在构建初期就注重组织与制度建设,在由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教育局职教与终身教育处、深圳软件行业协会、深圳市神舟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等64家政校行企单位组成的理事会指导下,制定了关于学分学籍、校区日常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合作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成立了企业校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突出学校和企业两个操作主体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与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环境、组织环境、运行环境,达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合作双赢的最佳效果,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校区的教学质量。

(一)政校行企“多元协同”,建设“三会两办”体制

在深圳信息职教集团的顶层设计下,计算机学院建立了对应的校企合作办学管委会和神舟企业校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学院、深圳市计算机行业协会和神舟公司成员共同组成,负责对企业校区的教学进行全面的专业指导,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经验丰富的优秀指导团队。同时,学校设立校企合作管理办公室,计算机学院设立合作办学办公室,负责企业校区的日常管理,形成了“三会两办”管理体制,见图1。

(二)制定章程和签订协议,确保健康运行

为保障企业校区稳定健康运行,基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神舟企业校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深圳信息职教集团神舟企业校区章程》。校企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正式合作协议,在合作原则、责任、义务、经费使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为神舟企业校区稳定的运行奠定扎实基础。

(三)建立日常管理办法,做好内涵建设

由于学生与企业正式员工的角色差异,90后大学生有着自身的学习特点和生活习惯。企业则有适用研发和生产的日常管理制度,在生活秩序、作息时间、行为举止、安全意识和职业精神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校企合作办公室本着“逐渐过渡”的原则,在安全第一和尽量不干扰企业正常研发和生产的基础上,对学生在神舟企业校区的日常学习活动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神舟企业校区学生上岗管理规定》《神舟企业校区学生员工住宿管理规定》和《神舟企业校区学生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为学生走向社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才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

(四)深化教学组织制度改革,挖掘教学资源

企业校区的教学任务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承担。企业指导教师擅长动手实践,在教学组织上难以有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校内指导教师在企业校区承担教学任务也存在不适应的情况。神舟企业校区专业教学委员会制定《神舟企业校区教学组织管理规定》,兼顾了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优缺点,在教学组织上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推演,引导神舟企业校区的专、兼职教师规范地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字应用、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信息处理和与人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资源开发、科研项目申报、关键技术攻关和专利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了深度融合。

四、神舟企业校区的教学内容设计

创建神舟企业校区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教学内容的设计工作必须放在突出的位置,学生在企业校区过程中的学习任务的设计应该区别于本部的学习任务。依托行业协会的人才规格报告和企业现有的各种资源,神舟企业校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因地制宜,共同开发了企业校区的教学内容。

基于特定的教学目标,神舟企业校区将教学内容细化为9门专业课程。这9门课程相互关联,突出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涵盖了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与维修、职业素养和创业教育。每门课程8~20个教学学时,共计176学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核心能力

神舟企业校区主要面向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的学生,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一般要求具备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操作、管理、维护能力和熟练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能力。神舟企业校区依托神舟公司在PC领域多年的技术沉淀,注重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有效匹配,在专业核心能力方面突出计算机硬件的维修与检测和软件维护能力的培养。通过在神舟校区的学习,学生能够胜任各种计算机产品售前技术支持岗位、售后维修岗位及客户服务岗位。典型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详见图2所示。

(二)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伴隨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神舟企业校区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神舟公司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企业文化,神舟企业校区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时间管理、与人沟通、信息处理能力等。培养的途径包括专业课程渗透和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

(三)创业能力

在企业校区建设期间,校企双方加大创业能力课程体系建设,积极组织与创业相关的讲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业和创新意识。创业教育主要包括总部加盟店体验阶段和大型卖场实体店实习阶段。在总部加盟店体验阶段,创业指导教师详细地讲解创业所需要的经费、人员、风险意识和企业管理知识,鼓励学生有条件地进行创业。在实体店实习阶段,学生以一线员工的身份进入神舟电脑各级别的实体店,在售前技术支持岗位上锻炼,使学生能快速熟悉各类IT产品的性能和结构特点,针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合理有效的产品组合和报价,最终实现相关产品交易成功。

五、神舟企业校区考核评价体系创新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检验企业校区的办学效果,对神舟企业校区的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分别是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于在企业校区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创造性地提出了“常岗优酬”和“一师双岗”的评价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学校实行用1个“常设岗位”聘任3位企业兼职教师,与企业采取组织间的契约管理。神舟企业校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从授课态度、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和授课效果4个维度出发,对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对于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兼职教师,每年按10万元标准支付给3位兼职教师所在企业(兼职教师的课酬学校另付)作为奖励。校内专任教师的工作量评价则参照《“一师双岗”管理制度》和《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岗位和工作量的刚性管理。学校要求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完成“双岗”任务,即校内岗位270课时的工作量和企业(社会)岗位90课时的工作量,委员会从课程资源建设、科研项目申报和指导学生等方面对专任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并折合成相应的校外工作量,提高专任教师参与神舟企业校区建设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神舟企业校区专业指导委员会构建了一套涵盖时间维度、主体维度、指标维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的“三维立体”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整个企业校区学习周期实施反馈和监控,具体评价体系的构建,如图3所示。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学管理教师认真统计与分析学生在企业校区学习期间的考勤卡、周记、自我评价和问卷调查,与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评定。

六、成效

深圳信息职教集团神舟企业校区运行三年多以来,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是多元协同,实现了体制机制创新。在深圳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及其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的顶层设计下,二级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学管委会和企业校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立了合作办学办公室,形成了“三会两办”办学体制。通过多年的建设,政校行企多元协同办学,形成了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壮大了办学实力,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解决了企业参与教学、教师互聘互派、教学内容更新、先进技术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关键问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共计350余名学生在校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校企双方成功申报2014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出版“十二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联合申报2015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多名新入职的教师在企业接受了锻炼。

参 考 文 献

[1]张海平,张平安.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企业校区的创新时间[J].职业教育研究,2014(4):46-47.

[2]龙安梅,潘沁. 企业校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6):21-23.

[3]周平. 校企合作教学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0):47-48.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Hasee Enterprise Campus of Shenzhen Inform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Zhang Haiping, Zhang Jian, Zhang Pingan

Abstract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o-building campus by enterprise and colleg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ode of implement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Hasee enterprise campus of Shenzhen Inform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from three aspects of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eaching content design and evaluation system, has built up the school-enterprise close cooperated school-running system and mechanism with talent co-cultivated, process co-managed and achievement-sharing, and the“double duty division”evalu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enterprise campus; three committees and two office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uthor Zhang Haiping, lecturer of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henzhen 518172); Zhang Jian, researcher of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ang Pingan,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猜你喜欢

职教集团校企合作
职业学校家具专业人才培养互联基地建设项目的探索与研究
职教集团的基本功能和内涵发展指标
浅谈基于资源整合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深度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