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实践与研究
2017-03-14王冰
王冰
摘 要 现代教育的应然要求在于培养兼具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双重素质人才,然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自然科学教育却始终片面重视基本理科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知识和价值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模式注定是不完整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缺乏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学生自身缺乏人文知识,素质欠缺的状况也是尤为突出,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自然科学 人文精神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1.056
1 问题的提出
到底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为何?著名物理学家费因曼曾一针见血的指出:“科学这把钥匙既可开启天堂之门,也可开启地狱大门,究竟打开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由此可得知在现实教育中忽视人文精神和价值的渗透,而仅功利性的以单一科学知识的传授,此等教学模式培养下的所谓“人才”势必将带领我们走向“地狱”。在笔者十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理科生人文精神和知识缺失的状况令人堪忧,很多学生在高一入学之时即笃定学习理科,因此从高一之时便放弃历史,政治,地理等人文知识的学习,更糟糕的是很多理科老师更是漠视甚至鼓励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可以想象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期待这些老师教学过程中渗透些许人文知识无非是痴人做梦,这也就不难理解现实中理科生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现状。因此笔者试就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教学策略和模式的转变和创新,以期对教育同行有所启发。
2高中物理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科学和人文犹如文明之两翼失其一则不利于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物理作为自然学科的典型代表在常人的意识中似乎与人文科学和价值并无瓜葛。其实不然,物理学科本身也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统一结合体,物理学的整个发展史实际上是人类追求真善美,创造人文价值的历程,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人文精神的熏陶,没有追求正义公平和真善美的良知,人类的历史可能将发生翻天翻地的改变。而高中物理教学是在物理教育中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也是进行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的重要阶段,所以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具体而言其必要性可从以下两点逐一分析:
第一,高中物理教学渗透人文精神是物理教学大纲所明确规定的,是国家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纲要》的要求,其培养学生的目标在于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而在最新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改革文件中也将课程具体目标分为三个部分,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则必须在长期人文精神的渗透和熏陶之中方可形成。另一方面物理教学本身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求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整体发展,显然全面发展的目标一定不能缺少人文知识和价值的传授,在物理知识传授同时应当也不忘以促进学生的理性与情感、人文精神得到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
第二,高中物理教学渗透人文精神是迎合中学生心理需求的实际需要。中学阶段的独特之处在于此阶段往往是求知欲最为强烈的时刻,在心理,生理上我们都不仅仅满足于对单一科学知识的渴求,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建构上也仅仅依靠科学知识是不够的,这需要大量人文知识的补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学生才可能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而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在于通过渗透人文精神,将理智和情感,分析和感悟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以此迎合学生此阶段的心理需求,这样的教学势必会使得学生以一种人文的观念来学习物理等理科知识,这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和人生路途来讲都是益处颇多的。
3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策略和建议
面对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严重的现状,现实的寻求教学策略的积极变革,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回应物理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教育同仁共同的责任。笔者结合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和观察提出了三点可行的建议。
第一,提高高中物理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和人格魅力。
《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从。”教师作为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授业者”,其本身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渗透的作用之大尤为明显。因此在新一轮的教学大纲改革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实际上也是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出了要求。
在现阶段的高中教师队伍中,笔者不得不承认其综合素质可谓参差不齐,当然这和历史原因、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和高等教育等各种因素有关。但是这恰恰也是我们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重要原因,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在笔者看来,首先物理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苏轼曾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文二字从来都离不开书本,我们必须大量阅读政治、历史、哲学等经典书籍,长期接受人文科学的“熏陶”。其次我们应当寻求自身生活品味和人格魅力的提升,要知道教学往往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我们同仁之间不修边幅,邋邋遢遢,言语粗鲁等可谓层出不穷。此种情况下,即使人文知识储备在丰富的老师,学生也不会有与之进一步交流的兴趣,妄谈渗透人文精神岂不痴人说梦。
第二,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中隐形的人文素材,扩展学生视野,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回归生活,注重用课堂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
其实在物理教材中绝不仅仅只有物理知识的存在,其“人文精神”素材也是尽在书中,关键在教师的教授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我们完全忽视了物理教材中所隐含的人文知识,其实稍加转变方式完全就是另一番效果。诸如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分布与条形磁铁以及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分布的异同,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对称美、自然美;通过光的波粒二象性,引申到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的事迹,感受他的人格魅力等。这些隐形材料都是需要我们教师充分挖掘的。
一切皆取之生活,面向生活,人文精神也是。在教学策略中管见以为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注重联系实际,将课本的“硬知识”有机的代入的生活中,已解决现实的问题作为知识传授的依托点。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物理的现实魅力。毫无疑问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提升都是有利的。
第三,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传统的唯分数教育模式方针,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实到物理等理科教育中,真正意义上“渗透”人文精神。
教师的教学策略转变想单单依靠教师个人的意愿选择实属难事,教育主管部门才是教育改革的“发动机”。在我国教育改革往往都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教育主管部门承担着改革的先锋。目前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依旧以升学率,分数高低作为评判教师和学校的教育水平。可想而知这种机制之下,难以使得学生和教师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到素质教育中,在理科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需要明确的是在理科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实际上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无太多益处,因此在此种背景下,笔者认为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都必须协调一致,在整个教育方针中鼓励素质教育,不再以分数作为评判学生和教师的唯一标准,多元化的量化评判机制才是科学的。同时在物理等理科教学上推广人文知识渗透的新型教学模式,举办教学研讨会,培训会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笔者期待在这样的鼓励之下理科教学也必将满是人文情怀。
4 结语
当然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学缺乏人文精神的传授,理科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质的现状绝不仅仅需要我们教育界的关注,这一命题需要整个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高中物理学科渗透人文精神改革所涉及到教师教学策略,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方针等一系列的问题也难以一蹴而就,再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还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笔者也仅仅就该命题的必要性和策略提出了初步的意见和想法,这还需要我们教育界和各個阶层的进一步研究,我们期待高中物理教学的大变革。
参考文献
[1] 刘朝晖.教育的希望:科学人文主义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2] 陈小影.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湖南社会科学,2004.4.
[3] 续佩君,张芳.物理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
[4] 杨立涛.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5] 陆航燕.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