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问题分析与对策
2017-03-14宋俊
宋俊
摘 要 本文对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进行阐述,说明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的必要性,从目前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总结其课程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本文能够为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践 课程化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1.063
0 引言
科学实践活动是小学学校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和科学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过程,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能力、理解自然想象、对动物、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知识达成初步的认知,是科学实践活动的主要教育目的。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科学实践活动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也在逐步发展,对其进行课程化势在必行。
1 小学科学实践概述
1.1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发展状况
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当中已经进行了很久,上世纪的小学自然课以及后来的社会活动课都有相关的科学实践活动内容,主要操作方式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一些观察和实验活动,这类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深受小学生喜爱,也是目前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
1.2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其中不乏一些能够被学生学习并进行泛化的内容,例如植物生长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植物生长状态与物理环境等。但是,这些知识不能在零散的科学实践活动中进行整合,大大降低了科学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另外,间隔时间较长的科学实践活动对小学生兴趣培养的有效性较低,为了凸显科学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有必要将其进行课程化发展。
2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的问题
2.1 教学材料和资源问题
“课程化”即使教学活动成为某种科目,在学校教育中以体系化的方式开展起来,对于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来说,课程化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材和资源的问题。目前,系统性的科学实践活动教材很少,教学资源也并不丰富,不足以供应课程化的需要。
2.2 学校课程安排的空间问题
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发展,需要学校为课程配备专门的教师,并进行课时安排。目前,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融合在其他科目的教学当中,教师多以兼职形式进行授课,学校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以满足科学实践课程化的需要。
2.3 教师问题
作为一门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有着固定的要求,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需要小学拥有科学系统知识较强的教师参与教学,在教师管理方面,需要做到教研组的创建。这也是目前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的难题。
2.4 教学模式和结构问题
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意味着该教学活动应有普适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但是,目前小学在这方面缺乏相应的条件,这使得科学实践活动趋向于一种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爱好”教学,而非专门的科学知识教学。
3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的对策
3.1 进行教材和教学资源开发
要使某种教学活动课程化,首先要进行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准备,对于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来说,课程化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教材、教学资源不充足的现象。教材的编制可以由相关教育部门负责,而小学教师也应负有参与教材编制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责任。为了促进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建议学校建立对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机制。把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归纳到对科学教师工作的评测之中,对教师工作进行量化打分,对优秀课程开发成果给予相应奖励,调动科学教师开发科学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另外,建立课程资源开发家校合作机制。当前,很多学校设立了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委员会,调动了家长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成为课程开发的助手。把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当作校园家长委员会的职责之一,让科学教师在学校所教授的内容有更好的延续。学校还应该积极与地方的其他组织和单位联合,为科学实践课程化开辟教学基地,例如,建立以少年宫为中心的综合基地的科学宫。科学宫开设生物、航模、无线电、自然实验等22个科学类活动项目,这是学生学习科技知识,进行实验制作,训练技能技巧的好场所。乡村小学则可以与农村企业联合,把乡镇小学教育纳入农科教相结合的轨道,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又为实施农村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搭述理想平台。另外,可以根据城市环境的优势,建立科学考察基地,可将周边农田、各类养殖场作为生物考察从地,把果园、苗圃、菜地作为植物考察基地,把周边工厂作为了解现代科技发展进程的考察基地。
3.2 建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立是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之必须,课程体系一旦建立,就意味着科学实践活动拥有了作为独立的课程的构架,教师只要利用教材和教学资源,完成这一构架即可。但是,课程体系的建立不是对原有的科学实践活动的简单总结,而是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进行的有步骤的科学实践活动安排。科学实践活动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当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科学实践活动的主要价值在于引起学生对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简单认识科学,而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科学实践活动则应起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某些学科学习打基础的作用。因此,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与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培养目标相符合。建议小学对学生整体的科学知识水平进行简单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安排不同年级的科学实践活动的项目,并安排科学实践活动课的课时数。在小学高年级的科学实践活动课安排中,除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之外,还可以安排一些理论知识学习课程,以达到科学实践活动课学科化的教育目的。
3.3 优化教师管理
科学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必须有相关的教师对其专门负责,需要有正式的教学教研组跟踪记录课程的開展状况,探讨课程改革的方向,评价教材的使用情况,对教学结果进行科学评估等。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学校必须根据课程安排,对教师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优化管理。主要优化的内容有以下三点:第一,原本的科学实践活动的领导教师,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或者由临时聘任的教师担任,教师队伍的变动性非常强,应将这部分教师固定,即派遣专职教师担任科学实践课的教师;第二,在教研组组建方面,年轻教师的经验尚浅,在教学科研方面有困难,但是可以作为主要的任课教师,那么,有经验的教师可以作为教研组负责人,而不作为主要教师,参与科学实践课的学科建制;第三,学校教务方面,应以科学实践课的发展要求为主,进行相应的管理调整,例如,合理安排教师们的课时数、制定教学规划、评定教师工资等。优化过后的教师管理能够鼓励和促进科学实践课教师,使他们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课程的组织和建设上来。另外,对科学实践活动课教师进行相关的教育技能培训也非常重要,科学实践活动课涉及到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习,不同的科学实践活动所涉及到的自然科学知识也不一样,学校应该本照教材,对课程负责的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可以派遣教师去本地教育学院进行研修学习,也可以在校内组织教师自学自修,总之,按照课程安排和教学规划,对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培养,是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之必要策略。
3.4 发展教学模式
科学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其教学模式必然应与课程的教学目标相符合,简单地进行实验步骤说明,引导学生实验,并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的目的,在课程化的指导下,教学模式应该有所改变,从教学准备、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展示、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探讨非常必要,这也是一门课程发展的必经之途。单以教学活动的准备来讲,就有很多教学模式可以应用。例如,教学的目标是使小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那么,课前准备可以应用任务导学教学模式,请学生寻找一种草本植物,要求其具有明显的生长发育期,能明显地观察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都寻找这样一种植物,在家长或者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植物的播种和观察。这样的课前准备能够使小学生在进行科学实践之前就开始了解实践内容,并且在逐步准备的过程中对科学知识进行预习,形成的任务报告更有助于他们系统地观察植物生长的规律,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直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是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学生学习需要得以满足的主要方式。要做到课程化,首先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建立课程体系并科学管理教师、发展教学模式,是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的主要措施。相信各小学在科学实践活动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够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采用相关的策略,促使其课程化发展和完善,使科学实践活动成为小学生科学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陈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问题与对策分析[J].福建教育,2015(7):106-107.
[2] 祁丽.现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分析[J].新课程(上),2015(8):108-109.
[3] 龚鸣岗.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15(10):105-106.
[4] 张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与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4(9):120-121.
[5] 邓斌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8):105-106.
[6] 陈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115-116.
[7] 李占元.小学综合实践活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宁夏教育,2014(12):110-111.
[8] 杨业华.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问题与对策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
[9] 陆聪.开展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三步曲”[J].生活教育,2014(9):101-102.
[10] 胡训忠.小学科学课程中实践型内容的拓展与实施——谈小学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J].生活教育,2014(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