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修船“新国标”助力船舶工业走向世界

2017-03-14张涛

中国水运 2017年2期
关键词:船舶工业质量标准造船

张涛

从2017年开始,造船修船将采用全新的“国家质量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这一消息,在中国船舶工业界掀起波澜。据介绍,《中国造船质量标准》、《中国修船质量标准》两项国家标准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两项标准首次实现了国家标准中英文版同步,其中,修船标准为全球首次发布。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造船质量标准》、《中国修船质量标准》的实施,将有力助推中国在2020年建成新型船舶工业标准体系,为步入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造船修船工业,不仅将成为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新亮点”,还将成为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重要支撑。

船舶工业领军“中国制造”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部署,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将‘质量为先作为基本方针之一,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标准作为产业质量技术基础的核心要素其先进性、协调性和系统性决定了装备质量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要坚持标准引领,提升装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辛国斌说。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发挥标准化和质量工作对装备制造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2016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规划》提出紧密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以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实施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不断优化和完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水平,提升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能力。

船舶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和军民结合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提出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产品质量竞争力。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但船舶建造质量和品牌形象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工艺优化、精细化管理、质量控制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船舶市场持续低迷,竞争日趋激烈。质量品牌、创新能力等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大力推动质量品牌建设成为行业的主攻方向。这也意味着,工业标准必将成为先行。

两项标准助推“品质升级”

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表示,船舶工业是我国的支柱行业,同时也是国内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可以说是“中国制造”的品牌。船舶标准在支撑我国船舶设计建造企业对外接单谈判、提升设计水平、提高建造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在船舶行业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采用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装备出口等方式,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船舶行业每一份建造合同都会涉及到标准,用什么标准,不仅体现了产品质量水平,更体现了生产者的制造能力。《中国造船质量标准》和《中国修船质量标准》两项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利于提升我国船舶工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有利于更好应对国际海事组织公约新要求,可以说意义重大。

田世宏介绍:其显著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两个“第一次”。一是第一次从国家标准层面,对造船和修船工作提出系统的质量要求。标准明确了质量控制要点、交验项目、精度指标等各方面要求,实现了工作领域全覆盖,成为我国造船质量的“硬约束”,其各项指标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全面接轨,能够推动我国船舶建造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为船东、船检、设计单位、船厂间的质量意见协调提供依据,是船舶行业落实《中国制造 2025》《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的重要技术支撑。

二是第一次实现了国家标准中英文版同步发布。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发挥标准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做好优先领域标准外文版翻译出版工作,更好地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中国装备、技术和服务“走出去”。近年来国家标准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行业主管部门持续加大外文版标准工作力度,逐步加大出口型行业的国家标准外文版供给。船舶行业是外向型行业,技术沟通环节一刻都离不开标准,权威的中国标准外文版能够协助中外专家进行有效交流,帮助外方专家认识、信任和使用中国标准。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外船舶行业的合作发展。

工业质量实现“全程控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裝备工业司李东司长对两项标准进行了解读。据介绍,《中国造船质量标准》共分5个章节,主要规定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交验项目和建造精度要求。其中,“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属宏观性提示和指导,共明确了船舶建造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404项;“建造精度”共规定了船体建造、船装、机装、电装等建造精度指标873项。“交验项目”明确了送船舶检验机构和船东交验的项目188项。

《中国修船质量标准》共分为14个章节,主要规定了船舶修理,涉及修理过程中的材料使用、船舶常规修理重点对外交验项目及修理质量要求。其中,明确修船前检查要点326项,各专业修理质量要求449项,修理过程质量要点567项,修理后交验要求221项。

经对标分析,《中国造船质量标准》已实现对IACS REC.47的全面覆盖,其中技术指标一致的65项,高于的16项,存在表述差异的1项,各项指标和要求均高于日本和韩国造船质量标准。

《中国修船质量标准》是全球首次发布的修船综合质量控制标准,同样对IACS REC.47要求全面覆盖,其中技术指标一致的14项,高于的10项,填补其空白的12项。

李东表示,《中国造船质量标准》、《中国修船质量标准》全面系统地规定了质量控制要点、交验项目、精度指标等各方面要求,为船舶设计、建造、修理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成为我国造船质量、修船质量的“硬约束”,为船东、船检、设计单位、船厂之间的质量意见协调提供依据,将有力推动中国船舶制造“品质升级”,为实现世界造船强国奠定基础。

船舶工业着力“转型升级”

辛国斌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战略机遇期。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国防科工局已完成了《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编制。

下一阶段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为核心,以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去产能、补短板,降成本、调结构、提质量、强品牌,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初步实现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跨越。力争到2020年,建成规模实力雄厚、創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优化的船舶工业体系,在制造业中率先突破,步入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

为实现上述目标,未来五年,船舶工业将在六大方面着力:一是提高科技创新引领力;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是发展先进高效制造模式;四是构筑中国船舶制造知名品牌;五是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六是促进全方位开放合作。在上述重点任务中,对标准化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特别是在加强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中,要加强国际标准规范研究和制修订;在组织实施重大创新工程和专项时,必须系统考虑标准规范的制定;在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方面,要建立绿色、安全造船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在推进军民资源共享方面,要加快推进船舶工业军民通用标准建设;在加快“走出去”步伐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造船规则制修订,提高国际造船规范标准制定参与深度和广度。

辛国斌表示:“《中国造船质量标准》和《中国修船质量标准》的正式发布,仅仅是‘十三五时期推动我国船舶工业标准化和质量品牌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推进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新长征中的一小步。工信部作为船舶行业主管部门,下一步将与国家标准委密切配合,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部署,加大对船舶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企事业单位加快一批先进标准的研究制订,用大约5年的时间,力争到2020年建立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新型船舶工业标准体系,为推动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船舶工业质量标准造船
山东出台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路线图
1~10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关于涉外护理质量标准的几点思考
加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力度助推湖南省船舶工业转型发展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不惧的船
中国船舶工业走出去的战略研究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