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长期疗效观察
2017-03-13郑泉国王海朱银维郑聪聪
郑泉国,王海,朱银维,郑聪聪
浮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长期疗效观察
郑泉国,王海,朱银维,郑聪聪
(宁波市鄞州区钱湖医院,宁波 315000)
目的 观察浮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3251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针灸组,浮针组1753例,针灸组1498例。治疗过程中浮针组有73例、针灸组有105例未按要求完成治疗及失访,两组其余均按要求完成疗程治疗及随访,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对疗程治疗结束时、3个月、6个月、1年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对再次复诊率给予比较。结果 疗程治疗结束时两组疼痛评分(NRS评分)差异显著(<0.01),浮针组明显低于针灸组(<0.01),3个月时两组亦有差异(<0.05),6个月时两组疼痛评分差异不显著(>0.05),而在1年时两组无差异(>0.05)。6个月及1年时两组临床疗效及复诊率无差异(>0.05)。结论 大样本临床观察显示浮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中长期疗效欠佳。
针刺;电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NRS评分;浮针
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不仅常见于老年患者,中青年患者亦越来越多见。此病是疼痛科中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慢性疾病,是一种原发于肌肉、肌腱、筋膜等结缔组织且以疼痛为特征的症候综合征。此病是由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既是导致肌筋膜炎的重要病因机制,也是诊断和治疗肌筋膜炎的重要部位。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治疗手段多,早期及时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但常反复发作,有时病情迁延难愈。临床中有报道采用浮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大多较佳[1],但缺乏大样本、长期的疗效观察。我们从2008年开始应用浮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1753例,并与针灸治疗的1498例对照,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51例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3月至2015年4月疼痛科门诊患者,均符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诊断标准。按就诊先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浮针组和针灸组,浮针组1753例,针灸组1498例,治疗过程中浮针组有73例、针灸组有105例未按要求完成治疗及随访。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轻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照Bennett R[2]在1999年提出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①18岁以下或80岁以上;②扭伤、软组织挫伤或断裂伤;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局部软组织存在炎症反应有感染倾向者;⑤有严重精神病患者;⑥X线、CT、MRI检查排除颈、胸、腰段其他病变,如椎体滑脱、腰椎间盘突出者、椎管狭窄、结核、肿瘤、骨质疏松等;⑦1星期内接受过相关的中西药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浮针组
患者取俯卧位,对腰背部进行仔细触诊,寻找压痛点(又称阳性反应点、扳机点、激痛点、肌筋膜触发点),选取压痛最明显的区域,做好标记,在阳性反应点为中心的上、下方或左、右侧约5 cm处定为进针点(避免跨关节),选用直径0.6 mm、长32 mm中号1次性浮针,操作者手指及进针点皮肤常规消毒,左手拇指与食指固定进针处皮肤,右手持浮针针柄,针尖对准阳性反应点,针体与皮肤呈15~35°平刺进针,透皮速度要快,达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直到痛点推进针体,透过皮肤后将针身平贴皮下横向进针直至针柄。进针过程中患者无酸麻胀痛等感觉,若有则需要退至皮下重新进针。手持针柄,以进针点为支点做扇形扫散,幅度尽可能大,扫散2 min,询问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并按压阳性反应点,一般压痛会消失或减轻。待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后拔出针芯,将软套管留皮下24 h,再用无菌棉球敷盖针孔,胶布固定。再选取其他疼痛点进行浮针治疗。隔日治疗1次,5次(10 d)为1个疗程。
2.2 针灸组
患者取俯卧位,选取阳性反应点相应椎节的夹脊穴及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命门、气海俞、关元俞。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0.30 mm×40 mm一次性华佗牌针灸针直刺,进针后施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获得较强得气感后,接通G6805-2型电针仪,选用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疼痛评估标准以数字分级法(NRS)为评估依据,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能忍受;4~6为中度疼痛,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为重度疼痛,患者有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让患者在0~10直接量化疼痛程度。治疗前向患者详细解释疼痛分数的分区和判定标准,并据实填写,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第6个月和1年随访时填写量表。
3.2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
临床痊愈:腰痛症状消失,无扳机点,无压痛。
显效: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扳机点基本消失,有轻度压痛。
有效:疼痛有所减轻,仍有扳机点存在。
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3.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第6个月和1年数据的两两比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时点NRS评分的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疗效的评定、复诊率采用卡方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NRS)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治疗前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与治疗前比较,浮针组有显著差异(<0.01);针灸组差异不明显(>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NRS)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NRS)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疗程结束后 浮针组16805.83±1.120.97±1.271)2) 针灸组13935.79±1.063.05±1.18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与针灸组比较2)<0.01
3.4.2 两组治疗结束后疗效比较
由表3可见,治疗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结果(已剔除未按要求完成治疗及失访的患者),浮针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81.3%、63.4%;针灸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50.1%、40.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
表3 两组治疗结束后疗效比较 (例)
注:与针灸组比较1)<0.01
3.4.3 两组治疗后3个月复诊率比较
由表4可见,两组治疗后3个月复诊率比较,浮针组复诊率为22.9%,针灸组复诊率为51.9%。两组复诊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
表4 两组治疗后3个月复诊率比较 (例)
注:与针灸组比较1)<0.01
3.4.4 两组患者3个月疗效及NRS评分比较
由表5可见,治疗后3个月随访结果(已剔除复诊的患者),浮针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68.3%、50.3%;针灸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42.4%、28.4%。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0.05)。
表5 两组患者3个月疗效及NRS评分比较 (例/分)
注:与针灸组比较1)<0.01,2)<0.05
3.4.5 两组治疗后6个月复诊率比较
由表6可见,两组治疗后6个月复诊率比较,浮针组复诊率为68.2%,针灸组复诊率为64.9%。两组复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表6 两组治疗后6个月复诊率比较 (例)
3.4.6 两组患者6个月疗效及NRS评分比较
由表7可见,治疗后6个月随访结果(已剔除复诊的患者),浮针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26.0%、16.0%;针灸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23.0%、12.8%。两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0.05)。
3.4.7 两组治疗后1年复诊率比较
由表8可见,浮针组治疗后1年复诊率为91.3%,针灸组为93.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表7 两组患者6个月疗效及NRS评分比较 (例)
表8 两组治疗后1年复诊率比较 (例)
3.4.8 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疗效及NRS评分比较
由表9可见,治疗后1年(已剔除复诊患者),浮针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为22.2%、5.6%,针灸组为18.8%、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1年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表9 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疗效及NRS评分比较 (例/分)
4 讨论
4.1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概述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发病率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对健康造成较大危害。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4]。此病临床症状主要以肌筋膜疼痛为常见。肌筋膜损伤后,可在局部形成压痛点(又称阳性反应点、扳机点、激痛点、肌筋膜触发点),形成痛性结节,也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疼痛的原因之一[5]。
近年来,医者逐渐地对非器质性神经肌纤维疼痛综合征归类于肌筋膜触发点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6]。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潜在的肌筋膜激痛点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活化而导致的激痛点区域的疼痛,并经激痛点通路传导到远处出现牵涉性疼痛和自主神经高度敏感的疼痛综合征。肌筋膜激痛点刺激周围神经而致软组织损伤疼痛加重,严重者常可在病变处触及条索状硬结,并能引起受累骨骼肌局部的疼痛,或其远处的牵涉痛、压痛以及交感等临床现象,包括临床上所涉及到许多头颈、四肢和躯干的疼痛[7]。潜在的肌筋膜激痛点常处于休眠隐匿状态,容易被外在因素激活,致筋膜局部产生缺血、肥厚、变性、粘连等内在的病理改变而引起[8],进而形成激痛点。激痛点是现代医学理论治疗肌筋膜疼痛的关键部位,是指存在于肌肉、韧带、肌腱、骨膜、筋膜、皮下组织等处极易受刺激的敏感点或阳性反应点。
4.2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治疗方法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作为一种慢性复杂的疼痛性病症,我们认为对其肌筋膜激痛点的处理是治疗的核心。大多数学者都认同肌筋膜激痛点引发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由一个或多个激痛点引起的,以局部牵涉痛、感觉、运动、自主神经症状和体征为特点的一种综合征。故对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处理多同时治疗多个激痛点。目前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直接治疗法和辅助治疗方法。其中直接治疗方法包括湿针法(反复穿刺法、注射浸润法)、干针法(留针法、反复穿刺法、闪针、小针刀、热凝针法)、冷敷或冷喷牵张疗法、手法和按摩、深部理疗(激光、超声波、红外线、微波、冲击波、轻度电刺激)等;辅助治疗方法包括肌肉牵张疗法、运动疗法、手法和按摩、关节整复和整脊疗法、浅部理疗、药物疗法等[9]。正因为其治疗方法多样,说明其治疗困难和治疗疗效较差。
浮针疗法是符仲华教授[10]在针灸临床实践中首创的一种侵入性的新型物理疗法,对疼痛能立即奏效。浮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运用一次性浮针为治疗工具,在病灶的周围进针,针尖对准病灶中心,针体沿浅筋膜(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行进,并行左右扫散操作,因其针刺有区别传统针灸方法,不深入肌肉层,只在皮下,像浮在肌肉上一样,故取名为“浮针”[11]。浮针疗法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尤其是现代针刺研究的成果,具有适应证广、疗效快捷确切、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副反应等优点,对临床各科,特别是疼痛的治疗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其最大
特点是取效快捷,常在进针完毕或扫散完毕即可收效。浮针疗法来源于传统,却不拘泥于传统,进针点的选择主要是按部位选取,这个部位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阿是穴,而是肌筋膜触发点[12],即有定位明确的压痛点或者激惹点,常在结节、条索或局部紧张的部位上。
王淑娟等[13]在肌筋膜激痛点施以毫针刺法,短时间内即可使显性的肌筋膜阳性反应点变成隐匿性肌筋膜阳性反应点,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状。浮针在针刺过程中,同样也可消除显性或隐性的肌筋膜阳性反应点,效果明显。刘志良等[14]将8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运用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0.05)。
4.3 浮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显著
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浮针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其独到的疗效。浮针发展10余年来,收获颇丰,但临床有关浮针治疗客观依据多停留在一般的临床经验总结或疗效观察上。大样本研究甚少,长期疗效总结不够。我们对本院疼痛科门诊大量有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跟踪治疗及随访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轻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一致性的统计学比较下,对浮针治疗及传统针灸治疗后疼痛评分(NRS)、临床疗效的改善及复诊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短期以及中长期的治疗效果。在NRS改善方面,浮针组治疗结束后改善显著,与针灸组及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而针灸组改善不尽如人意。但由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以及1年期间两组均有复诊,从而对两组前后的比较在统计学方面失去了同一性,而无法进行前后比较,只能进行同期的两组比较。从两组比较来看,治疗后3个月两组NRS评分比较有亦有差异,浮针组疼痛评分低于针灸组,而治疗后6个月、1年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疼痛评分无差异。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疗程结束后及治疗后3个月,两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浮针组均较针灸组高,临床疗效显著。但在治疗后6个月、1年两组愈显率及有效率比较均无差异,临床疗效差。在复诊率方面,治疗后3个月,两组复诊率有显著差异,针灸组复诊率明显高于浮针组,但在治疗后6个月、1年两组复诊率均高,两组比较无差异。
总之,浮针治疗方法已被证明可有效治疗本病,患者接受治疗后疼痛程度可即刻获得较大程度的减轻,无论是患者的自觉疼痛程度,或是医生检查体征所致的临床疗效都有明显改善,这种即刻疗效的获得,也给了患者莫大的信心。但亦有部分患者由于治疗后护养不当常易导致本病复发乃至迁延不愈,对此笔者也在临床工作中深有体会,对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中长期治疗不如人意,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医者的信心。
[1] 刘明莹,孙忠人,张秦宏.浮针治疗痛证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182-183.
[2] Bennett R.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s and their evalua- tion[J]., 2007,21(3):427 -445.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12.
[4] 肖征宇.重视软组织风湿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12(6):361-362.
[5] 杨江霞,符仲华.浅析浮针的理论与临床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5,28(6):156-158.
[6] 査和萍,谢健周.扳机点浮线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13(2): 71-72.
[7] 刘少颜,宫庆娟,卢振和,等.超声引导脉冲射频治疗颈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J].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5,11(3):166-169.
[8] 王宏伟.水针刀三联新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2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953.
[9] 苏嘉,伍慧媚,林涌鹏.浮针疗法治疗顽固性腰背肌筋膜炎21例临床疗效观摩[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 20(9):92,94.
[10] 符仲华.再灌注和再灌注活动——关于外治法中边治疗边活动的方法[D].全国针灸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研讨会论文集,2013:205.
[11] 杨江霞,符仲华.浅析浮针的理论与临床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5,28(6):156-158.
[12] 符仲华.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0.
[13] 王淑娟,苏妆.针刺扳机点治疗常见疼痛类疾患[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9):548-549.
[14] 刘志良,潘清洁.浮针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2):32-33.
Observations on the Medium- and Long-term Efficacies of Superficial Needling Therapy for Lumbodorsal Myofacial Pain Syndrome
-,,-,-.
,31500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dium- and long-term clinical efficacies of superficial needling therapy for lumbodorsal myofacial pain syndrome. Method Three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fifty-one patients with lumbodorsal myofacial pain syndrome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a superficial needling group of 1753 cases and an acupuncture group of 1498 cases. Seventy-three patients in the superficial needling group and 105 patients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did not complete the required courses of treatment and were lost to follow-up. The others in the two groups completed the required courses of treatment and were followed up. After three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using the pain score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and at three and six months and one year after. The return visit rates were also compared. Resul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ain score (NR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0.0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uperficial needling group than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and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ree months aft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ai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six months after and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one year after.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return visit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six months and one year after. Conclusion A clinical observation with a large sample shows that superficial needling has a good short-term therapeutic effect on lumbodorsal myofacial pain syndrome and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but its medium- and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ects are not good enough.
Acupuncture; Electroacupuncture; Myofacial pain syndrome; Pain; NRS score; Superficial needling
1005-0957(2017)02-0202-05
R246.2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7.02.0202
2016-06-20
郑泉国(1973—),男,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