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级教师教学的强化艺术管窥

2017-03-13刘国军

辽宁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屋檐下特级教师教师

◎刘国军

特级教师教学的强化艺术管窥

◎刘国军

针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文本的核心知识点,许多教师都会采取适宜的方式方法,有目的地进行强化教学,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共鸣,帮助学生吸收内化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特级教师们会通过正强化,为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通过负强化,帮学生树立文雅的言行;通过自我强化,让学生获得质性的生长。

特级教师;强化;教学艺术

一、强化的类型与内涵

斯金纳根据强化物的性质,把强化分为积极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消极强化(negativere—inforcement)(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或正强化和负强化)。如果将这两者归纳为外部强化,那么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主动强化的行为方式,则是自我强化的重要强化行为。

(一)正强化,学生在肯定中成长

正强化,又叫积极强化。积极强化是指由于一刺激物在个体作出某种反应(行为),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该刺激物称为积极强化物。例如,当个体作出某一行为后,给予他食物、钱或者表扬,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受到积极强化,这些食物、钱或者表扬就是积极强化物。学生是在成长中不完善的人,鼓励、表扬、夸赞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的方法,学生的自信、积极、专注,是在教师的期待和赏识下的回应。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采用积极强化的手段,让课堂充满平等和关爱。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要小心呵护。在语文课堂上应带多些“你很聪明”“你真是读懂了作者”这样的话语,让学生对课文的认识逐渐清晰、深刻,对知识的螺旋式结构有领悟的时间,也有获取的空间和自由。有的老师虽不打孩子,但话语像刀子,眼神像锥子,给予孩子的是精神暴力。这种心灵施暴,给孩子内心刻上伤痕,造成后天的心理残疾。课堂上,学生得不到知识的正强化,仿佛缺少阳光、空气和水,学习生活也就逐渐丧失美好。

(二)负强化,学生在指引下发现

俞文钊在其《管理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惩罚作为一种负强化,也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只是所用方式与手段不同而已。”该段文字的标题为“负强化——惩罚的应用”,全文所描述的是运用惩罚的注意事项。显然,这里从对概念的理解到具体操作程序都将负强化等同于惩罚。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惩罚和负强化的区别在于,惩罚的底线在不伤害学生自尊,不湮灭学生学习激情的情况下,担负起负强化的积极心理作用。负强化,又叫消极强化,是指由于一刺激物在个体作出某种反应(行为)后而予以排除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发生的概率,该刺激物称为消极强化物。例如,上语文课时,有学生走神儿,此时老师轻轻地走过去,用眼神或者手势进行制止,充分发挥体态语的作用,起到负强化的作用,端正学生的行为方式。有学生在实际学习时,总是重复同样的错误,教师以语言纠正,符号标明,让学生知晓正确的前进方向。从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即都可以增强该行为(反应)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使该行为得到增强,帮助学生不断地自我完善。

(三)自我强化,学生在主动中建构

所谓自我强化(self-managed reinforcement)是指个人依据强化原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或生活,每达到一个目标即给予自己一点物质的或精神的酬报,直到最终目标完成。自我强化时人们倾向于做出自我满意的行为,拒绝那些个人厌恶的东西。语文课堂上,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行为,一旦学生产生自我强化的需要,教师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而不再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因此变得更加有意义。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学生能够成才的外因,而自我强化才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标志。自我强化是较高水平的激励方式。我们的教育不可能要求人人都达到这种水平,但通过教育、指导,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趋向自我完善,具备这种自我强化的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让他们自己确定评价标准,使之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只要他们不受外部因素影响能够独立安排自己的活动,并不断取得进步,就说明他具备了自我强化能力。如果语文课堂能够成为学生自我强化的阵地,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有了不竭的动力。

二、强化教学的案例与解读

“强化”一词的本意是使之坚强巩固。针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文本的核心知识点,许多教师都会采取适宜的方式方法,有目的性地进行强化教学,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共鸣,帮助学生吸收内化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一)正强化,为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案例】特级教师支玉恒《将相和》教学片段

师:课文预习了吗?谁敢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谁敢在不知道问题的情况下来回答?

师:(生一人举手)好,请你。(生站起来听问题)上课时不论是回答什么问题都是锻炼自己的机会,这个机会需要你自己去争取;你不争取,机会就从你身边溜走了。

师:我们今天上课的课题是什么?

生:《将相和》。

师:你们后悔了吗?(生纷纷点头)

师:现在我给大家第二次机会。谁来?(多数人举手)

师:你有足够的勇气吗?把课题写下来,再领着大家读一遍。

…………

师:“将”是什么?

生:将军。

师:大王往中间一坐,一边是文官,一边是武将。“将”是武将中最大的。那文官中最大的是谁?

生:丞相。

师:“丞相”是我们现在的说法。在这篇文章里叫什么?

生:上卿。

师:上卿可以统治文武百官。将和相开始不和,后来和好了,就是将相和。

强化教学的目的是激起学生学习的信心,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的强化手段必须顺应孩子的天性,以恰到好处的语言点燃他们表现自己的欲望。这样的强化反方式叫积极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又叫正强化。高年级的学生有表现的欲望,但自我意识的觉醒导致了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怯于举手的现象。支玉恒老师敏锐地感受到这一点,师以“谁敢来回答”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用浅易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始享受成功的喜悦。一旦学生的参与激情被点燃,支老师对课题进行由表及里,由表面意思到指向性含义的解读,顺势而导。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起到正面强化的作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师预设的教学场景中,课堂也就成了师生进行快乐探险的旅行。

(二)负强化,培养学生文雅的言行

【案例】特级教师张化万《第三只眼》习作教学片段

师:(小练笔后)请把自己听到“每个人都有第三只眼睛”后的想法读给大家听。

生:我们脑袋上明明只有两只眼睛,怎么会有第三只眼睛呢?我左思右想,还是想不出来。

(正在这时,旁边的一个同学说:“不会是屁眼吧?”全班哄堂大笑,该生自己也禁不住笑起来。张老师只是摇摇头,示意大家安静,自己却没有多大的反应,还是静静地听学生读完习作。)

师:首先应该肯定她这篇文章的优点在什么地方?

生:很有想象力,很幽默。

师:请你把第1、2两句话再读一遍。

师:你听到了哪两个字?

生:“明明。”

师:把“明明”两字去掉,通吗?是去掉好还是不去掉好呢?

生:不去掉好。

师:这个同学写得很有特点,很流畅。不过,什么样的话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就不好了?

生:不文明的话,比如前面同学说的。

师:对,我们写文章的时候注意要“雅”。

课堂是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但是学生个体生命的张扬有时也会给教师带来意外的尴尬。这种突然出现的意外,对于课堂,属于一种资源,教师要想化解危机,必须采用负强化(negativere—inforcement)的手段,在错误的背后寻找正确的路径,引领学生朝向正确的指向,获得教师原先预设的价值。张老师的负强化的方式充分运用了体态和语言的作用,当学生说出第三只眼是“屁眼”时,没有制止,只是摇摇头,因为张老师知道这就是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虽然不雅,但是展现了学生的联想能力,不但没有低级趣味,反而更加真实。接下来的一句“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就不好了”,似一盏明灯,为学生指明语言建构的正确形式和妥帖的表达技巧。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思维的火星在教师的呵护下,越烧越旺,越烧越健康。

(三)自我强化,让学生获得质性的成长

【案例】特级教师贾志敏《卖鱼的人》教学片断

师:大家看第二自然段,谁来读一读?(指学生读,评价)这一段有几句话?你看到哪些地方感到奇怪?

生:我们买鱼都要称一称,而他只是把鱼挂在各家的屋檐下,后来再收钱。

生:平常我们要到集市上买鱼,而他是把鱼挂在各家的屋檐下。

师:对啊,我们平常买鱼要到集市、超市;而他不是,他把鱼一条一条地挂在屋檐下。(在黑板上画屋檐下的鱼),交易的地点不一样。

生:平常我们买东西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他却是先挂鱼再收钱。

师:交易的方式不一样。

生:我们买鱼一般在早上六七点钟以后,他却在凌晨三四点就把鱼挂在屋檐下了。

师:交易的时间不一样。

生:我们会讨价还价,而卖鱼的人却一口价,而且大家毫不迟疑地把钱给他。

生:卖鱼的人是三四点钟从渔村来的。鱼是新鲜的,而集市上的不一定是新鲜的。

师:他是渔夫,每天起早打鱼,然后把鱼挂在各家的屋檐下,再挨家挨户地收钱,人家毫不迟疑地给他钱。怎么解释这种现象?请大家再读一遍课文,说说在你眼中,卖鱼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两个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写到黑板上。

(学生一个写“诚实”,一个写“诚信”)

师:因为他的诚实获得了别人的信任,这叫——

生:诚信。

(师板书:诚信,将课题变为《诚信的卖鱼人》,指生读)

师:在这里,“诚信”是什么意思?

生:有信用。

师:他一直诚信到什么时候为止?

生:直到他去世为止。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学时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尽量多些。”教师的教学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外因,只有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主动进行自我强化,在强化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生长点。贾志敏老师就是深谙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阅读,发现问题,自己沉潜文本,解决问题,对比中甄别“诚实”和“诚心”的细微差别。学生沿着思维发展的脉络,渐行渐远,直至感悟出“卖鱼的人”内在的精神品质。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强化中,一步步走进知识的核心位置。学生在“质疑—解疑—答疑”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发挥了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创新能力。

[1] 王晓红.强化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社科纵横,2000(4).

[2] 余江做.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1).

[3]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刘国军,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李阳)

猜你喜欢

屋檐下特级教师教师
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困扰
最美教师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教师如何说课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光合之家——一个屋檐下
同一屋檐下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