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对印度洋之经略
2017-03-13朱亚非
朱亚非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对印度洋之经略
朱亚非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郑和七下西洋,印度洋区域是其活动的主要舞台。郑和遵循明成祖制定的外交方针,所到之处大力宣传明朝广交邻国的方略,调节各国矛盾、冲突,发展与各国的经济贸易,维护了明朝船队在印度洋的航行安全,减轻了潜在威胁,从而树立了明朝的大国形象。郑和在印度洋区域的活动,是以经济互利推动外交,以文化交流促进外交,以促使各国团结和睦拓展外交,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维护外交成果,并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
明朝;郑和下西洋;印度洋
明初郑和下西洋,印度洋沿岸国家是郑和船队主要活动区域。从郑和下西洋行程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三次均止步于印度半岛南部,第四次以后则以印度半岛南部作为出发点,西渡印度洋和阿拉伯海,直达阿拉伯地区和非洲东海岸。纵观郑和下西洋全过程,马六甲海峡地区与印度半岛南部沿海作为两个中转点尤为重要——前者是从东南亚诸国进入印度洋的必经通道,后者则是从印度洋深入阿拉伯海、波斯湾沿岸和东非地区的前进门户。为确保郑和下西洋的成功,明朝尤为重视对马六甲周围地区、孟加拉湾区域和印度半岛南部的经略,郑和七下西洋的活动可以反映出其战略意图。关于郑和在印度洋的活动以及该时期明朝的外交政策,前人已分别有所研究,本文主要围绕郑和船队在印度洋的活动,探讨明朝的对外政策及其在印度洋的推行与成效。
一
郑和船队在印度洋地区的活动,除了与印度洋沿岸国家和地区正常的经济贸易交往以外,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政治活动表现尤为明显:
1.全力维护印度洋沿海航道安全,确保明朝与印度洋国家往来畅通无阻
确保海上航行安全是郑和船队的首要任务,只有船队安全抵达印度洋沿岸各国,才能达到明成祖所期待的“招徕远人”的目的。对于海上阻挠各国与明朝往来的势力,郑和船队必须要加以清除。当时印度洋沿岸的一些岛国,是海盗出没之地,如爪哇岛上的龙门牙国就有当地人“掳掠为豪,遇番舶则以小舟百数迎敌,若顺风侥幸而脱,否则被其劫杀,舟客以此防之”*[明]慎懋赏:《海国广记·龙门牙国》,引自郑鹤声:《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中册,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739页。。郑和首航时,剿灭了盘踞苏门答腊岛上的陈祖义海盗集团;第三次远航时,又清除了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的势力,就是这一目的的体现。尤其是俘虏亚烈苦奈儿,更是确保郑和船队印度洋航行安全的重要举措。
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拥有数万军队,是当时印度洋上比较强的国家之一。由于锡兰地理位置重要,控制着印度洋东西通道,亚烈苦奈儿倚仗兵力雄厚,“不睦邻境,数邀劫往来使臣,诸蕃皆苦之”*[清]夏燮:《明通鉴》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96、720页。。当时的锡兰成为阿拉伯国家船舶经印度洋往来中国的一大障碍。郑和首次下西洋时,曾劝亚烈苦奈儿“敬奉佛教,远离外道”,不要抢劫印度洋各国去明朝的商船,然而亚烈苦奈儿非但不听劝说,反而欲加害郑和,“郑和知其谋,遂去”*[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81页。。第三次下西洋时,亚烈苦奈儿向郑和索取金银财宝,未逞后竟“潜发番兵五万余劫和舟,而伐木拒险,绝和归路,使不得相援”。亚烈苦奈儿的行径已对郑和船队在印度洋的航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危急关头,郑和显示出了作为军事统帅的杰出才干——当看到亚烈苦奈儿派出重兵攻击自己船队、其城中势必空虚之时,郑和在让随行的部分官兵拼死抵抗入侵者的同时,自己则亲率“所领兵二千余,由间道急攻王城,破之,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头目”。随后,“番军复围城。交战数合,大败之,遂以归”*《明太宗实录》卷116。。
郑和击败并俘虏了亚烈苦奈儿,清除了印度洋航道上的一大祸患。但在处理亚烈苦奈儿时,明朝也显示出了高度的外交智慧,非但没有杀害他,当他认错后还大度地将其释放,体现出明朝要与锡兰发展长期友好关系的诚意。郑和这次行动,效果非常明显,此后不仅经印度洋至阿拉伯海航行十分顺利,而且往返于中国至印度洋、阿拉伯地区的使节和商人也都畅行无阻。明朝对亚烈苦奈儿事件的处理在确保印度洋海上通道安全方面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2.调节印度洋地区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扩大明朝在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影响
明朝前期,马六甲海峡沿线及印度半岛上的各小国之间经常发生军事冲突,而各国发生冲突时,都希望获得明朝的支持。面对冲突各方的求援,从朱元璋到朱棣,明朝基本上都是采取“劝和息争”的办法,即不偏袒任何一方,着力于调解,劝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但对于屡屡欺压邻国、造成地区动荡的个别国家的统治者,明朝也发出严厉警告甚至予以打击。郑和通过执行上述手段来维护南洋及印度洋地区的稳定。如当时满剌加和苏门答腊作为南洋通向印度洋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郑和下西洋期间,先后发生过苏门答腊苏干剌内乱及满剌加与暹罗之间的军事冲突,郑和奉明成祖之旨,很好地处理了这些事端,维护了该战略通道地区的稳定,同时也赢得了当地的人心。
永乐十三年(1415),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经过苏门答腊时,正值该国前国王之弟苏干剌企图谋害现任国王宰努里阿必丁,并且准备篡位。当他看到郑和的船队满载宝物要赏赐国王而无视他时,竟然“统数万人邀击”。郑和见状,“勒部卒及其国人御之,大破其众。追至南渤利,擒之,俘以归。其王旋遣使入谢”*[清]夏燮:《明通鉴》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96、720页。。苏干剌叛乱虽属苏门答腊内政,但郑和顺应当地民意,帮助苏门答腊国王及民众生擒苏干剌,稳定了该国的局势,也为明朝赢得了该国的民心,提高了威望。
永乐十七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恰逢暹罗起兵南下,入侵满剌加,满剌加国王向明朝求援。因为暹罗与满剌加两国均与明朝友好并都受到明朝册封,明成祖遂令郑和遣使前往暹罗,调解两国纷争。明成祖在写给暹罗国王的劝和信中语重心长地说道:“王能敬天事大,修职奉贡,朕心所嘉,盖非一日。比者满剌加国王亦思军答儿沙嗣立,能继乃父之志,躬率妻子诣阙朝贡,其事大之诚,与王无异。然闻王无故欲加之兵,夫兵者凶器,两兵相斗,势必俱伤,故好兵非仁者之心。况满剌加国王现已内属,则为朝廷之臣,彼如有过,当申理于朝廷,不务由此而辄加兵,是不有朝廷矣。此必非王之意,或者王左右假王之名,弄兵以逞私愤。王宜深思,勿为所惑。辑睦邻国,无相侵越,并受其福,岂有穷哉?王其留意焉。”*《明太宗实录》卷217。这封信,既正告暹罗不得出兵侵略满剌加,否则就是对明朝的挑战,后果将十分严重;同时也给暹罗国王后撤一步的台阶,可谓用心良苦。暹罗国王接受了明朝的劝告,停止了入侵满剌加的行动。第二年,两国均遣使入贡,并得到明朝的赏赐。
在郑和第五次下西洋之时,印度洋次大陆的榜葛剌与沼纳朴尔国之间又发生了冲突,明朝派出曾四次出使西域的中官侯显前去调解。《明实录》卷117记载:“九月乙亥,遣中官侯显等使沼纳朴尔国。时榜葛剌国王言沼纳朴尔国王亦不剌金数以兵扰其境,故遣显等来敕谕之,俾相辑睦,各保境土。因赐之彩币,并赐所过金刚宝座之地酋长彩币。”《明通鉴》卷17对此事也有记载:“永乐十八年九月,复遣中官侯显使西域。初,显以通榜葛剌国,使随贡麒麟,上悦之。至是,榜葛剌国王赛佛丁遣人来告,以己居东印度之地,为西境沼纳朴尔所侵。上乃命显复往宣谕,赐金币,遂罢兵。”明朝的这次调解也达到了让印度次大陆两个邻国间平息冲突、罢兵修好的目的,稳定了这一地区的局势。
宣德六年(1431),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明朝再次派他去调解暹罗与满剌加的冲突。当时,“满剌加使臣诉国王欲入朝,阻于暹罗,乞谕之。命太监郑和敇谕暹罗”*[明]谈迁:《国榷》,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410页。。在由郑和转交给暹罗国王的信中,明宣宗写道:“尔能恭事朝廷,屡遣使朝贡,朕用尔嘉。比闻满剌加国王欲躬身来朝,而阻于王国。朕度之必非王意,皆王左右之人,不能深思远虑,阻绝道路,与邻邦启衅,斯岂长保富贵之道!王宜恪遵朕命,睦邻通好,省谕下人,勿肆侵侮,则见王能敬天事大,保国安民,以副朕同仁之心。”*《明宣宗实录》卷76。此信反映出明朝着力调解暹罗与满剌加两个与明朝友好国家的矛盾、希望彼此化干戈为玉帛的一贯态度。满剌加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战略通道,维护满剌加地区稳定,同时也是维护东南亚至印度洋航道的畅通无阻。郑和船队曾把马六甲作为船队囤积粮草和物资的后勤基地,对这一战略要地尤为重视。通过成功调解邻国间争端,明朝也树立起了大国的威望。
3.通过遍交印度半岛诸国,发展与他们的关系,可以从侧面牵制中亚的帖木尔帝国及其势力,从而减轻来自西北边境的威胁
明朝建国之初,元朝势力退入漠北,但仍对明朝北部边境形成极大威胁。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故元遗兵》中写道:“(元)顺帝北出渔阳,旋舆大漠,整复故都,不失旧物,元亡而实未亡也。……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为了对付来自北方的威胁,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先后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永乐年间朱棣五次北征,才初步解除了蒙元势力对北部边境的威胁。然而在西北部,由元朝时四大汗国之一的察合台汗国分裂而来的帖木尔政权,明初再度崛起,并力图恢复蒙元帝国的统治。帖木尔以撒马尔罕为首都,不仅向西征服了波斯、花剌子模等国,而且还攻入了伊拉克、土耳其,俘虏了土耳其苏丹,一时骄横无比。洪武二十八年(1395),他扣押了明朝出使撒马尔罕的傅安使团,“继乃遣之回国,告以归后须报告……自此不复称臣纳贡”,并声言要明朝皇帝“称臣纳贡于帖木尔”*[德]细尔脱白格:《游记》,引自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22页。。永乐二年冬,帖木尔发兵十万东进,企图推翻明朝。为防范帖木尔东侵,明成祖命令驻守甘肃一带的明军全力戒备。只是由于帖木尔东征之初忽然得病身亡,其内部生乱,东征军队因之返回,明朝才避免了一场来自西北的战争威胁。
对于来自西北方的潜在威胁,明成祖除驻扎重兵作针对性防御外,还希望积极联络南亚各国,从背后对盘踞中亚地区的蒙古势力进行牵制。因为帖木尔帝国强盛之时已进入印度次大陆中部,当地一些小国也都受到侵扰和掠夺,它们都盼望得到明朝的支持和援助。可以说,为防帖木尔这一外患,明朝和南亚国家双方互有所求。从郑和下西洋期间在印度半岛的活动可以看出,明朝与这一地区的古里、柯枝、榜葛剌等国保持了十分密切的关系,郑和出使古里7次、柯枝6次,并曾转交明成祖给两国国王的信件。在古里国,郑和曾建碑亭,碑文中写道:“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如,熙皞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万明:《明钞本〈灜涯胜览〉校注》,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明成祖还曾赠予柯枝国王印诰,封其国中之山为镇国山,并在山中刻石:“山之崭兮,海之深兮,勒此铭诗,相为始终。”*《明史》卷326《外国七·柯枝》。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出,明朝对发展与印度半岛这些国家关系的热情。古里、柯枝等国对郑和一行也盛情款待,古里国王甚至以各色宝石、珍珠制成宝带,托郑和赠予明朝皇帝。郑和自印度返回时,古里、柯枝及小葛兰、加勒异、甘巴里等国,都派使节随行入明朝贡。明朝与印度半岛南部的古里、柯枝及北部的榜葛剌等国关系友好而密切,扩大了明朝对印度半岛的影响,也从侧翼牵制了中亚地区蒙元的势力。尽管由于帖木尔帝国日后分裂成哈烈、撒马尔罕等国,也都与明朝保持了交往,没再构成对明朝的威胁,但明朝防患于未然,通过加强与印度半岛诸国的联系,达到了预定的战略目的。
二
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对印度洋的经略,无疑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首先,郑和发展了与印度洋各国的友好关系,使明朝对印度洋沿岸包括阿拉伯、非洲东海岸地区状况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自汉代以来,通过商人、僧侣、使节的往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均与印度洋沿岸国家和地区保持了联系。但这种联系多是局部的,并且商人之间的往来远超过官方间的交往。作为一个封建王朝,明朝与印度洋沿岸数十个国家同时交往,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标志着明朝已不仅对周边国家具有影响力,而且深入远洋,影响所及已扩至印度洋沿岸和非洲大陆。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统计可知,郑和下西洋期间,明朝与印度半岛沿岸发生联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达30余个,其中印度次大陆附近12国,即榜葛剌、锡兰、小葛兰、溜山、柯枝、古里、琐里、加异勒、甘巴里、沼纳朴尔、底里、阿拨巴丹;阿拉伯半岛8国,即忽鲁漠斯、祖法尔、阿丹、剌撒、天方、阿速、沙哈鲁、乞力麻儿;非洲东海岸4国,即木骨都束、不剌哇、竹步、麻林;此外,还有毗邻印度洋的苏门答腊、三佛齐、那孤儿、黎代、南渤得、南巫里、阿鲁等7国。
郑和使团以及明朝其他使节的频繁到来,使得明朝在印度洋沿岸各国的影响显著扩大,与此同时,国内关于印度次大陆、阿拉伯半岛国家情况的著述不断推出,使得国人对这一地区的认识也更为全面和准确。郑和使团无疑起到了沟通明朝政府与该地区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使印度洋沿岸国家与明朝保持了密切的政治与经济联系。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榜葛剌等国,几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的忽鲁漠斯、阿丹、祖法尔,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国也多次遣使纳贡。永乐二十一年,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及阿拉伯半岛的亚丹、祖法尔等16国遣使1200人随郑和船队入朝纳贡,盛况空前。郑和使团的多次造访和印度洋沿岸使节的频繁入贡,就使明朝的影响远播海外,彰显出东方大国的不凡气度和形象。
其次,郑和远航印度洋在外交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明成祖赢得了声望,为其巩固统治、稳定政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明成祖推翻建文帝执掌朝政后,遭到了忠于建文帝的官员们的激烈反抗,统治根基相当脆弱。他除了动用“瓜蔓抄”等严酷手段镇压反对派以外,也迫切需要通过建功立业来改变自己因借助非正常手段登基而在国人心中所留下的不佳印象。朱元璋时期30年的励精图治,使得朱棣深知在经济上继续获得较快发展的可能性已不大,就是说,利用发展经济来赢得人心已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有想方设法在军事和外交上取得成功,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甚至赢得更高声望。为此,他一方面率军亲征蒙古于漠北,全力反击倭寇于沿海,从而解除了明初以来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的两大外患;另一方面他积极推行对外开放的外交方针,“遣中外重臣,循西洋诸国,舆图开拓,万善咸臻,未有于至此也”,同时他广邀外国官员、使节入朝访问,“连年四方蛮贡之使,相望于道”*《明太宗实录》卷236。。郑和下西洋正是明成祖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体现。郑和等明朝使臣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统治者和民众的隆重欢迎,如榜葛剌国国王“知我中国宝船到彼,遣部领赍衣服等物,人马千数迎接,港口起程十六站至琐纳儿江,有城池街市,聚货通商”*冯承均:《星槎胜览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9、9页。。在古里、柯枝等国,国王对郑和使团热烈欢迎,并请求明朝皇帝加封其山、赐诰命。郑和在外交上的成功,除了达到了“招徕远人”、形成万国来朝的局面外,还配合了明成祖北征蒙古和东御倭寇。明成祖的对外战略,就是北击蒙古、东御倭寇和南抚夷越,这三点又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正是由于郑和出使南洋和印度洋地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稳定了东南亚地区和印度次大陆的局势,才使得明成祖在对蒙古和倭寇用兵时无后顾之忧,从而得以集中兵力三次亲征漠北,彻底解除了蒙古势力的威胁;同时,郑和几下西洋,调动起声势浩大的水军,对在东南沿海活动的倭寇起到了强烈的震慑作用,迫使倭寇将其活动区域向北方收缩,这就为永乐十九年明军刘荣部在辽东望海埚全歼倭寇2000余人起到了间接的作用,自此倭寇在相当长时间内不敢入犯我国沿海。犹有可言者,郑和下西洋也对明成祖在永乐四年至五年发动旨在推翻四处扩张的安南黎季犛政权的安南之役,给予了有力的配合,而这一战役的胜利,确保了明朝南方边境的安宁。归结起来,郑和下西洋帮助明成祖在对外交往和反击外患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使其声望迅速提高,从而彻底摆脱了“靖难之役”执政后的严峻局面,稳定了社会秩序,为日后的“洪宣之治”创造了条件。
再次,郑和使团的脚步遍及南洋与印度洋,展现了明朝作为一个东方大国在外交上的鲜明特点,为后世外交提供了极为可贵的经验。纵观郑和下西洋中的外交活动,可以说目的明确、方式灵活。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以经济互利推动外交。郑和船队将国内生产的丝绸、布匹、瓷器、铁器、书籍、药材运至南洋、印度次大陆及阿拉伯、非洲各国,深受当地人民喜爱,使得这些国家的民众领略到了中国先进的物质文化,同时也促进了彼此之间的经贸往来。郑和从海外带回的香料、染料、药材等商品,对促进国内市场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所需的多样化,也起了一定作用*参见[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8。。明朝对来自印度洋各国的商品,坚持“厚往薄来”的方针,主动免除其关税。早在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元璋就下诏:“西洋诸国,素称远蕃,涉海而来,难计岁月,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明史》卷325《外国六·琐里传》。明成祖继承了这一方针,不仅在贸易上厚往薄来,而且还下令免除了西洋琐里、琐里等国入明贸易商品的税收,其云:“其王遣使来贡,附载胡椒,与民市,有司请征税,命勿征。”*《明史》卷325《外国六·西洋琐里传》。明朝所实行的厚往薄来的政策,给郑和船队开展与印度洋国家在经济上的交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以文化交流促进外交。无论郑和使团所到何地,都代表明朝皇帝在当地赐碑文、封山川,或者赠送历书、各种文化典籍及服装等,将中国传统文化广为传播,影响所及不仅仅是周边国家,更是远至印度洋沿岸和非洲。郑和曾表明自己率团远航,就是要“扫胡元之弊习,正华夏之彝伦,振纲常以布中外,敷文德以及四方”*冯承均:《星槎胜览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9、9页。。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郑和也不忘输入海外文化。他曾将印度半岛国家的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传入国内,并通过建大报恩寺等将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三是以调解各国争端、促进团结和睦拓展外交。明朝尽管国力强大,但对南洋和印度洋地区并无任何贪欲,也没有利用邻国之间的矛盾来达到借机控制和扩张的目的。对于同明朝保持友好关系国家之间的冲突,多采取劝和息争之策,让邻国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如前文提到的暹罗与满剌加之争、榜葛剌与沼纳朴尔的冲突等,郑和或其他使节都是代表明朝皇帝对双方加以劝解,使其友好相处。明朝的这种做法也赢得了有关国家及其所在地区各国的尊敬和信赖。
四是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维护外交成果。郑和使团随行有上万名士兵,这是确保海上安全的重要保障。为了维护航行的畅通无阻与国家的尊严和安全,郑和船队在远航过程中有时也不得不采用军事手段解决一些问题,如清除盘踞苏门答腊旧港一带的陈祖义海盗团伙,就是为确保自南洋到马六甲海峡一线航行安全的必要之举;而生擒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则是为了稳定印度洋沿岸航道的安全,确保明朝船队通往印度洋到阿拉伯海的畅通无阻。当然,这些均属不得已而采取的军事行动,它不仅有利于明朝,也有利于印度洋沿岸国家,因而是深得各国人心的正义行动。
郑和使团的活动遍及印度洋地区,体现了中国历代王朝对外交往中以德睦邻、以邻为伴,与人为善、互通有无的传统观念。郑和在出使过程中,始终把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作为发展与他国关系的前提,明确表达了明朝希望与各国交好的愿望。他在出使各国期间,态度真诚、言辞恳切,赢得了印度洋沿岸国家和地区统治者的高度信任和依赖。郑和使团所到之处,无不是“天书到处腾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南金异宝远驰贡,怀恩慕义摅忠诚”*万明:《明钞本〈灜涯胜览〉校注》,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郑和十分尊重各国的宗教信仰,如他在古里建碑亭,在锡兰寺院中做布施,表达了对当地人民宗教信仰的尊重,从而也在这些国家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故事和传说。正是由于郑和出使四方、不辱君命,才开创了明成祖年间的外交盛况。以郑和下西洋为中心所展示的明初外交的成功经验,值得后人深思与借鉴。
三
郑和远航印度洋取得巨大成功,无疑展示出明朝经营印度洋区域的能力,以及在印度次大陆、阿拉伯半岛及东非等地所形成的巨大影响力。郑和外交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四点:
一是政治上的感召力。明朝建国后,政治安定,经济发展,国家机器有序运转,国力远远超过周边国家。尽管如此,明朝一以贯之地坚持以德睦邻的原则,不干预别国内政,不侵占别国领土,重视建立与四邻以及远方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增强内部凝聚力的同时,也深得海外各个国家的拥戴和信任,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二是经济上的吸引力。明初经过30年的励精图治,生产力获得飞速发展,《明史·食货志》就有永乐、宣德年间“府县仓廪皆满,至红腐不可食”的记载。不仅仅是粮食,此时国家还储备了大量可供对外贸易的其它物资,尤其是丝织品、纺织品、陶瓷制品等等,这些商品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深受海外民众的喜爱。在郑和船队携带大量商品从事对外贸易的同时,海外许多国家以朝贡的名义入明进行贸易的使团和商人也络绎不绝,可见,明朝经济的繁荣对印度洋沿岸国家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三是军事上的震慑力。明初为了对付蒙古部落及沿海倭寇的威胁,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陆上和海上武装,郑和船队就有大批的士兵随从。船队所到之处,剿除海盗,平息叛乱,调解地区争端,维护航道安全,是保障南洋至印度洋航行安全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郑和船队赢得了与明朝友好国家和地区统治者和民众的一致赞誉和信赖,其对极少数敌对国家及其统治者则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使其不敢有非分之想。
四是文化上的感染力。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自秦汉即开始向海外传播,并逐渐形成较大的影响。郑和自己即曾宣称下西洋的目的之一是“敷文德以及四方”。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均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大力宣传,同时将以德睦邻、以邻为伴,与人为善、劝和息争,以及共享太平之福的理念晓谕各国,从而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海外国家形成强大的感染力。
基于以上几点,明朝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占据政治上的主导地位。然而可惜的是,这种影响并未能持久地延续下去。明中期以后,明朝对印度洋区域的影响日渐衰微,究其原因,政治上,后世的统治者缺少经营海外的战略目光,他们只重视对国内的控制而缺少走出国门扩大影响的动力,短视地认为经营海外是“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明太祖实录》卷68。,幻想与外国“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明太祖实录》卷37。。在对外交往中则是安于现状,甚至将限制中外商人正常交往的海禁政策一直沿用不废。明成祖之后,对于印度洋沿岸国家,明朝更是很少派使节前去出访,彼此之间的官方关系随之逐渐冷淡下来。经济上,明朝耗费大量丝绸、瓷器等生活用品换来的海外物品,除一些香料、染料等有一定价值外,大都是仅能供统治者奢侈生活之用的奇珍异宝,以及珍稀鸟类、禽兽等,对国内市场而言没有多少价值。同时,郑和下西洋自身也要耗费巨大的财政开支。明代就有人指出:“国初,库府充溢,三宝郑太监下西洋,赍银七百余万两,费十载,尚剩百万余归。”*[明]王士性:《广志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页。这仅是郑和前三次下西洋的开支,其后的四次下西洋,因为行程更远,开支当远超前三次。郑和舰队回国时,跟随而来朝贡的外国使节往往多达千人以上,而明朝又对朝贡国采取厚往薄来的方针,给予赏赐和与之交换的商品数量巨大,这也极大地消耗了国库的物资储备。这种朝贡贸易中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做法,耗费了明朝的大量物力和财力,也很难持续地进行下去。
正是由于明朝未能将郑和下西洋开创的事业进行下去,百年以后,西方航海势力东来,进行殖民扩张,逐渐控制了印度洋区域。明清之际,中国逐渐失去了对印度洋区域的影响力。这种历史的教训值得后人深刻反思。
[责任编辑:裴传永]
How the Ming Dynasty Managed the Indian Ocean Affairs in the Era of Zheng He's Voyages
Zhu Yafei
(School of Histor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Zheng He had made seven expeditions to the western seas and the Indian Ocean was his principal stage. Zheng followed the Ming emperor, Zhu Di's foreign policy and greatly publicized the foreign policy of making friends with the neighbor countries wherever he went, settling down their fights and conflicts and traded with them, safeguarding the Ming Dynasty's navigation safety in the Indian Ocean, relieving the potential threats and projecting the image of the large country. In a word, what Zheng had done in the Indian Ocean is to propel the diplomatic activities by relying on the mutual economic benefits and cultural exchanges, to expand the diplomacy by depending on harmonizing those countries and to maintain diplomatic results with military forces as the backing. And finally great success was achieved.
Ming dynasty; Zheng He's voyage; The Indian Ocean
朱亚非,男,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K248
A
1002-3909(2017)02-01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