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出征漠北细节初探
2018-12-07李智宇
李智宇
摘要:明成祖北征是明代重要历史事件之一,关于明成祖频繁北征的原因更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值得深入探究。本文通过对北征原因的分析与成祖驾崩原因的探讨,对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和补充。
关键词:明成祖;朱棣;北征;驾崩;原因分析
明成祖朱棣在位22年,曾五次出征漠北,但对于朱棣的五次北征,明初并无过大争议,原因主要在于官修史料的全面肯定和出于民族尊严等方面的考虑,导致在当时几乎没有学者对朱棣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直到近现代以来,章太炎、梁启超、孟森、蒋廷黻等学术前辈在明清历史研究领域的探索极大地推动了明清史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又将这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历史意义的事件重新进行了分析与审视,从而进一步揭示了明成祖朱棣五次北征的历史原因与意义,如学者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在北方,朱棣也不相信不介入政策。他自己即亲率大军讨蒙古5次,两次渡过克鲁伦(Kerulen)河(今日在蒙古共和国境)”[1]。笔者经过对朱棣北征过程的具体了解,现针对北征过程中的两处细节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一、北征原因
朱棣五次北征蒙古,出兵的原因,史学界观点并不统一,部分学者倾向于朱棣出兵是正中鞑靼挑拨离间之伎俩,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够全面,北征一方面的目的即处理外患,另一重要目的是欲借北征之机将藩王内迁,改变太祖朱元璋时代藩王守边的历史局面,从而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永乐二十年至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最后三次北征蒙古。永乐十九年十月,蒙古北虏阿鲁台进犯边境,朱棣准备再次率领十几万大军御驾亲征,但此时的明朝却面临着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历史局面,《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频年师出无功,戎马资储,十丧八九。灾寈间作,内外俱疲。况圣躬少安,尚需调护,物烦六师”[2]。与之类似的,在《明史·夏原吉转》中也有明确记载,从文献记载中可知,永乐二十年的北征前,国家粮食储备严重不足,作战物资匮乏,灾荒不断,中央与地方皆疲惫不堪,最重要的是朱棣本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明史纪事本末》中有如下记载:“东宫历涉年久,政务已熟,还京后军国事悉付之,朕惟优游暮年,享安和之福矣”[2]。这是朱棣在第五次北征班师途中对大学士杨荣所说的话,可见当时的朱棣已经身心俱疲。在第五次北征前,忠勇王劝说朱棣御驾亲征时,《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卿意甚善,但师出须有名,文帝尝言汉不过先,姑待之”[2]。显然起初朱棣拒绝了金忠御驾亲征的建议,这主要是朱棣出于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担忧和对国家经济水平的考虑,但为何朱棣最后又选择了御驾亲征?根据文献记载,第五次北征前朱棣向朝廷官员征询意见时,朝廷百官几乎一致建议皇帝御驾亲征,笔者认为百官之所以作出如此反应,主要是因为对前几次北征提反对意见者的前车之鉴,如兵部尚书方宾因反对朱棣北征惨遭戮尸,朝廷重臣时任户部尚书夏原吉被逮捕入狱,这些北征反对者们的下场时刻刺激着满朝文武,出于明哲保身,皆提议御驾亲征。而朱棣最终决定御驾亲征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从历史背景角度分析,许多学者认为朱棣北征劳而无功,这样过于绝对的评价未免存在矫枉过正之嫌,笔者通过查阅比对相关史料发现,部分文献在关于北征战果方面的记载存在较大出入,如对于忽兰忽失温一战,《殊域周咨录》与《明史纪事本末》、《明实录》之间的记载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朱棣北征的战果并非完全劳而无获,甚至不排除有相对显著的战果。正因如此,在重臣一致建议的压力下与对丰硕战果期待中,朱棣又一次选择了御驾亲征。从朱棣的人物性格与心理分析,史学家们通常用类似“好大喜功”、“爱慕虚荣”等词语来进行解释,但追根溯源,朱棣本为燕王,因发动“靖难”夺位登基,严格意义上朱棣得到皇位名不正言不顺,这必然导致朱棣内心与思想的改变,性格上存在着缺陷,一心想通过勤政、迁都、御驾亲征等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因此,性格上的敏感与思想中的偏执也影响着朱棣的对于北征抉择。
对于朱棣坚持北征,史学界评价褒贬不一,许多学者批评其未能一劳永逸,但客观来讲,边患问题几乎是历朝历代统治者都要面对的棘手问题,而蒙古部队与官军相比具有突出的机动性优势,因此一蹴而就十分困难。
二、北征驾崩的三种说法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第五次出征漠北,却在北征班师途中于榆木川驾崩。对于朱棣的死因,绝大多数学者的观点都是积劳成疾,因病而死,因而并未细究。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针对朱棣的死因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现对三种说法进行分析探讨。
第一种是目前明代相关文献资料中普遍记载的说法:积劳成疾、因病而死。如清代学者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庚寅,次榆木川,上大渐,召英国公张辅受遗命,传立皇太子。辛卯,上崩[2]。同样在《明史·成祖本纪》中也有记载:庚寅,至榆木川,大渐。遗诏传位立皇太子,丧礼一如高皇帝遗制。辛卯,崩,年六十有五。[3]此类史料的记载尽管简短,但朱棣的死亡过程与原因却十分清晰,在庚寅时,朱棣已经病危,在辛卯时,朱棣因病驾崩。对于这一观点,绝大多数学者均予以采纳,如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当最后一次远征南返途中,他因病而死在今日內蒙的多伦诺尔附近”[1]。毛佩琦先生在《永乐皇帝大传》中写道:七月十七日庚寅,大军行至榆木川,朱棣竟然积劳病倒,骤然去世,时年六十五岁[7]。通过查阅比对大量资料,因病致死的说法在许多官修史料与史学专家的著作中都有明确记录,这也与朱棣的健康发展状况基本吻合。因此笔者认为因病致死的说法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第二种说法是忧心致死,吴晗在《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记载:头目李英云:“忠勇王自请招安鞑靼,护驾而行,未知取向,皇帝行在所雨冰如瓦,军人或折臂或碎头而死,马亦多折项而死,皇帝以此劳心而崩”[8]。根据以上文献,明军驻地遭遇冰雹,死伤惨重,朱棣因此忧心而死。结合地理学相关知识分析,北征的确存在遭遇恶劣气候的可能性,但文献中记载“雨冰如瓦”,古代瓦片的大小与今天建筑所用的砖头类似,常见冰雹几乎无法达到如此大小,因此该文献的记载难免存在夸张之嫌。《李朝实录》作为朝鲜官修史料,因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国政治的影响而具有较高的真实性,故不排除朱棣北征遭遇冰雹的可能,但冰雹带来的损失导致朱棣心情忧郁只能说明加重了病情,不能主观臆断认为朱棣是因遭遇冰雹,过度忧心致死。故笔者认为忧心致死的说法缺乏严谨性。
第三种说法是被虎咬死。赵云田在《明清宫廷秘史·成祖晏驾榆木川》中提及了一个民间流传的说法,大意是:皇帝带领十几万大军在草原上行进,手下有百员大将,充足的物资与锋利的弓箭,但却并没有发现敌人。于是皇帝索性边行军边打猎。一次在榆木川打猎,因遭遇猛虎而被咬死,尸骨无存,这个皇帝及明成祖朱棣。因此明十三陵的长陵安葬的只有衣物和弓箭,没有朱棣的遗体。针对这个说法笔者认为,此说法漏洞百出,不足为信。首先,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的山地。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朱棣北征大军所过之处几乎都为荒漠,不具备猛虎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次,如果朱棣遭遇猛虎,随军文臣必有记录,但笔者在其他相关文献资料中并未发现有关朱棣北征遭遇猛虎袭击的记录,况且北征大军浩浩荡荡,即便朱棣脱离大军前去打猎,周围也会有皇家卫队负责警戒,不可能单独与猛虎搏斗。理论性错误、常识性错误、以及缺乏其他文献佐证,种种漏洞说明朱棣死于虎口的说法应属空穴来风,但这却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方草原人民对朱棣频频北征的不满与嘲讽。
综上所述,朱棣在榆木川驾崩的主要原因笔者个人更倾向于积劳成疾,心情犹豫导致病情迅速恶化,最终因病而死。
三、结语
明成祖北征又称明成祖北伐,谈迁在《国榷》中对北征评价云:文皇帝漠北之驾入矣,庚寅甲午间又旗之举,长谷雷奔,……,势不容缓,迨本雅失里灭于前,而阿鲁台臣于后,瓦剌三王交臂耳,或零虎未敢发射天之矣,年既社邈无一迹,亦可亦局庸而来开乎矣,又烦申辰之役者何也,甲士三十万再来往于无人之境,于狡胡无损而车倾马殆,吏惫民庸,所残苦中原,诚不知几何矣[5]。顯然谈迁认为朱棣北征单凭武力征服,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把国家推人重重困境之中,而这也的确成为仁宣时期施政方针转变的客观原因之一。但从另一方面讲,朱棣北伐蒙古,进一步削弱了蒙古势力,基本解决了明朝前期的北方问题,明朝成为瓦剌和鞑靼的宗主国,从此,明朝不再承认蒙古政权,因此北征同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故史家张廷玉对于朱棣评价有云: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3]。
尽管史学界对于北征更多的是批判的声音,但笔者通过对北征过程中几处细节的剖析,欲进一步充实与还原朱棣北征的全过程,希望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解读明成祖北征,对北征给出客观公允的评价,为学者后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一[M].中华书局1977年版
[3](清)张廷玉.《明史》成祖本纪[M].中华书局1974年版
[4]《明太宗实录》[M].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5](清)谈迁.《国榷》[M].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6](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M].中华书局1993年版
[7]毛佩琦.《永乐皇帝大传》[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M].中华书局1980年版
[9]赵云田.《明清宫廷秘史》成祖晏驾榆木川[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赵中男.《明朝的拐点-永乐皇帝和他的子孙》[M].中华书局2015年版
[11]于鹏.《明成祖五出漠北刍议》[J].新西部(理论版)2015 (5):81-81
[12]杨杭军.《评永乐帝的五次北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 (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