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苏州的卧龙街

2017-03-13陶瑾

现代苏州 2017年5期
关键词:拓宽民国苏州

记者 陶瑾

民国苏州的卧龙街

记者 陶瑾

如果将城市比作一部线装书,那一条条的街巷,就是一卷一卷的分册。每一条街巷,都有着不同来历和出典。

在王謇《宋平江城坊考》中,唯一被称为“大街”的只有一条,就是现在的人民路。人民路,苏州人讲是条龙脉。龙脉两头,连着北寺塔和文庙。民国时期,道路逐步拓宽,渐渐有了公共汽车,路上煤油灯全改为电灯照明。尽管卧龙街的民国风貌已看不到,剩下这些史料和老照片,依稀还能让人记得,那些消失的光景。

拓宽筑路亮灯,街巷旧闻趣谈

人民路曾多次更名。民国初期,饮马桥南至三元坊一段,曾名“饮马桥南街”。民国后期,蒋介石任国民政府委员长,蒋介石,名中正,苏州地方官员为了奉承讨好,将护龙街改称“中正路”。苏州解放后,才改为“人民路”,直至今日。

相传伍子胥建造阖闾城时,人民路就已存在。因其很长,从南至北步行,要走很长一段时间,苏州人有“走煞卧龙街”之说。一直到民国初年,卧龙街都还是一条宽仅一丈(3.3米)的石板路,石板底下为水沟渠。街道中间是阴沟,上面盖有一块块一米宽的黄石板,阴沟和街两旁的居民住宅之间有一米宽的人行道。那时,立在街这边,可以和那边的人握手,聊天。

后来,道路逐步拓宽。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开辟平门直通城北火车站,修筑北寺塔香花桥至平门通道,弹石路面。同时拓宽香花桥至察院场段的路面,宽7米,路面铺碎石。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从察院场拓宽至饮马桥,宽变为9—12米,路面铺弹石。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新筑饮马桥至三元坊段。抗日战争中,日军入侵苏州,苏州十之八九居民逃亡,护龙街房屋一半左右被毁。

而苏州城内的街灯,在清末以前,用过蜡烛、灯草豆油灯、煤油灯作为光源。夜晚,由专人在街上逐一点燃,黎明时吹灭。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开始用以电灯为光源的路灯。据吴文化学者、苏州民间文艺家潘君明介绍,当时,苏州有振兴电灯公司,在全城架设八条输电线路,安装路灯1944盏。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煤油灯全部改为电灯照明。民国八年,架设“通夜线路”,专门供路灯用电。二十五年,平门路、护龙街(今人民路)、景德路全部改装对杆绷灯。所谓“对杆绷灯”,就是在这边竖一根电线杆,在对面也竖一根电线杆,绷上一根钢丝,装上一盏灯,故称“绷灯”。

人民路很长,分段来看,自察院场至乐桥段,清末民初为护龙街最热闹地带,特别是衣肆栉比,民谣有“吃煞观前街,着煞护龙街”之说。此外书铺集中,书林巨擘“文学山房”就在其间。民国苏州报人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里回忆他十几岁的时候经常“荡观前”,或者在护龙街的旧书店看书。

人民路察院场,现通常指人民路中段与景德路、观前街相交处,三路相汇,形成交通枢纽。观前街在清末民初分为“观前大街”和“察院巷”两段,民国20年(公元1931年),两街拓宽后,统称观前街。道路拓宽后两侧店铺纷纷缩进并改建门面或新建楼房,故观前都为民国建筑,式样是西洋和上海风格,比如叶受和、乾泰祥等。

1935—1937年间,护龙街两边各拓宽五米,形成一条九米宽的车行道和两旁各一米半左右的人行道。当时由于大量的破砖碎瓦、煤渣、烂泥倾倒在路上,使路面高于两边居民住宅的地面,整个街道显得泥泞不堪,点心店、杂货店、布店、古董店稀稀落落地散落在街道两旁,马车和人力车滚过时溅起的泥点,摊贩的叫卖声,都给护龙街蒙上了一层阴影。

今人民路沿路园林,自南而北有沧浪亭、天香小筑、怡园及北塔公园。人民路北段东侧今苏州阀门厂内,尚有墨园遗构,属于市控保建筑。园子是国民党政要顾祝同于20世纪30年代构筑的西式花园。

再看人民路两侧,小街小巷尤其多。位于人民路嘉余坊北侧,东起人民路,西与韩家巷相接的糜都兵巷,现作“宜多宾巷”。20世纪30年代,姜振祥在巷内建姜氏宅园,有假山、水池、曲桥、花厅等,现已废。装驾桥巷,东起皮市街,西出人民路。该巷34号为画家吴待秋宅园残粒园,1931年为吴待秋够得。仓米巷,东出人民路,西至东美巷。23号原为著名西医外科医生、原博习医院院长萧伯宣寓所。民国时,萧曾在此创设博爱医院。大井巷,西起人民路,东至邵磨针巷。在这条“文化休闲街”上,民国以来先后出现过文学山房、丽都电影院、乐乡饭店、叶鸿兴面店、平江少年宫等。

20世纪30年代观前街

左图:祥符寺巷,西出人民路,与砂皮巷相直。巷长405米,宽2.6米

中上:苏州火车站(民国)

中下:玄妙观(民国初期)观内摊贩依旧,布棚张挂,行人身穿旗袍和长袍,显现了时代特色

右图:正山门(1930年)观前街第一次拓宽,图为正山门前的拆迁工地

“龙身”上的马车、公共汽车

应该说苏州原先没有马路,有的都是小街小巷。小巷拓宽成为马路,都是后来的事情,因为交通工具发展了。

从东晋开始,轿子成为城市居民的代步工具,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20世纪20年代中期,轿子开始衰落,逐渐被马车和黄包车代替。苏州的马车,开始只在城外营运,后来马车想要进城,于是城内马路就应运而生了。最早拓宽的是景德路,因为观前的发展,迫切需要与阊门闹市连通,时间是1927年。也就在这一年,马车进了城,汽车也破天荒第一次开进古城。1927年8月3日,国民革命军十七军曹万顺军长赴怡园向部队训话,特地乘坐小汽车,由阊门经景德路而至护龙街。

可以说,旧时的苏州,由于城市建设落后,交通工具很少,出行极不方便。日寇侵华期间,大约在1938年底,由日本商人经营的华中都市公共汽车公司,有出租车四辆,负责城区运营。路线:一为火车站、金门、观前、正山门;二为石路、老阊门、金门、观前、正山门;三为胥门、二马路(今人民路南)。卧龙街上第一次出现了公共汽车,1945年8月停驶。

到了1946年,创办金山汽车股份公司。开放的路线经过观前街、景德路、金门、石路、新民桥和火车站。其中包括火车站、平门、护龙街一条路线,卫前街、道前街是另一条线路,每条线路有四辆车运行。但由于道路条件差,车辆陈旧,再加上经营不善,运行一年后就停业了。

罕见老照片与白话报

有一张上世纪30年代初期站在北寺塔上俯瞰苏州古城的照片,可以看到通忂大道直贯南北,气势昂然。登高纵览,一览无余,人民路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文庙与北寺塔遥相呼应,真的很像一条卧龙呢。城内建筑粉墙黛瓦,鳞次栉比,三清殿、方塔、双塔和因果巷消防警钟楼依稀可见。古时的苏州,都是深宅大院,旧居老屋,但因为有寺庙道观和宝塔这些高大的建筑突兀其间,古城便产生了立体感。

喜欢收藏苏州老照片的吴先生在收集有历史价值的苏州图片资料上很舍得花钱。一次在苏州文庙市场上,看到一位专营老信封的邮商手里有枚珍贵的江南老街风景的明信片,明信片上的昔日街景风貌一下子吸引住了他的目光。凭感觉,他觉得这是苏州城里的一条什么老街,再看明信片的左下角,有一行“苏州老街”的英文小字和昔日某出版公司的英文缩写。

买回家后,他开始仔细研究起这枚明信片上的老街景致来。这枚邮票上有很多店招:“大有恒”、“同福永”、“聚丰园”、“似兰村”……哪一条苏州老街上会有这些商店呢?以后的数天里,他向苏州地方志办公室、苏州档案馆等单位求教,查找有关资料。最后终于查证:“大有恒”是民国初年观前街东部一家经营广货、洋货等日用品和绸布的商店,“同福永”是清末民初时期观东的一家绸缎店,“聚丰园”虽有资料载录在原护龙街徉符寺巷口有一家,但另有一说在观东也设分店。如此一来,证实这枚明信片上的旧貌就是清末民初时期苏州观前街东部的街景。

曾几何时,白话报纸风起云涌,自清末至民国初,不下170余种。《苏州白话报》就是其中的一种。《苏州白话报》创刊于1901年10月,馆址就在护龙街(今人民路)砂皮巷口。包天笑在他的《钏影楼回忆录》里说:“这个动机,是由于杭州人出了一种《杭州白话报》而触发的。”由毛上珍刻字店承制,得到他的表哥尤子青的赞助。该报七天一期,32开木刻线装,每册8页。在编排方面,该报开辟了论说、新闻、演报、歌谣、杂录等。

民国年间消防轶事

民国以前,苏州不设官方消防组织。承担社会灭火任务的机构,是民间的结社。其名称最初称“火社”,后改称“龙社”。

民国年间,苏州城是怎样灭火的,有多少人知道呢?民国初年的水龙社,沿用了清末的水龙会,当时大约有三四十个龙社,各龙社都有用水斗或担桶取水的水夫二三十人,闻警出救,近百个水夫都挤向火场附近的河埠取水,争先恐后。为此,经常发生争执,甚至打架,水夫一打架,救火员便无水救火。因此,曾经有规定,凡是龙社与龙社之间因救火而发生的任何纠纷,在现场不作解决,第二天开会再评判,但当时双方出发点都是为了热心救火,并无私见,所以一经调停,即可解决。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消防队在驻地北局建起一座火警瞭望塔,塔高99米,可容6人在塔顶观察火情,为当时苏州城内“第一高塔”。因塔用铁制支架,故俗称“铁塔”。民谚有“北有北寺塔,南有瑞光塔,城中还有一座铁阁塔”。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消防队迁址,原塔拆除,在因果巷新址建了一座比原塔稍高的钢架瞭望塔,俗称“百米高塔”。在北局原塔的东南侧,还开凿一口深约19.8米的深井,名为“慈幼井”,井上建有高约16.8米的六角形水塔,并且在观前街铺设水管,安装一批消火栓,以解决观前地区的消防水源。后来水塔于1958年被拆除。

参考书目:《苏州老街志》、《苏州旧街巷图录》、《苏州街巷文化》

照片由苏州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猜你喜欢

拓宽民国苏州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拓宽宣传平台 讲好人大故事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