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式为先,创新为本
——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模式创新

2017-03-13杨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试验站科技推广湖州市

本刊记者|杨阳

模式为先,创新为本
——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模式创新

本刊记者|杨阳

导 语:我国辽阔的地域带来各异的气候,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各个高校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中根据地区的农业发展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模式,为推动科技扶贫、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示范。

从西部的麦地到南方的稻田,虽然各地农业发展模式存在差异,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相同的——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撑,需要各大高校、研究院所将科研成果推广到田地,提高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水平。

农业科技服务是国家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水平。我国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经了机构完善、体制改革、政策调整等一系列过程,但仍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鲁迅说:“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借鉴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经验,教育部、科技部启动了“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农业部、财政部在全国十个省份启动了“推动科研院校开展重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模式中创新,依据各自校情,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独特的理念和模式。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围绕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现实需求,着眼农技人员的现实问题,配置院校技术人才的现实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成效。

农科教产学研结合,试验站成推广纽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农新农院)自2012年设立以来,紧密围绕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求,创新机制体制,深入推进以大学为依托的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支撑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大学推广的新路子,成为学校“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被誉为“高校社会服务的一面旗帜”。

西农新农院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探索工作始于2005年。数十年来,西农新农院面向区域农业主导特色产业,在产业一线构建了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的试验示范站体系,以试验示范站为纽带,开展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农民培训,有力引领了区域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成为学校科研、育人的重要平台。

试验站成为“大学→试验站→科技户→千家万户”的农业科技传播途径和技术辐射网络中重要的一环,形成了试验站独特的农业科技服务推广模式。每个试验站都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形成一支由首席专家领衔、固定驻站专家、流动科研人员和地方农技力量共同组成的多学科科技创新推广团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试验站首席专家赵政阳教授在试验站做苹果冬季修剪培训

位于白水县的苹果试验站便有符合试验站特征的“1+4+4”产业技术服务模式。据白水苹果试验站的专家介绍,“1+4+4”就是由学校1名专家带4名县级技术干部和4名乡级技术人员,组建一支由西农新农院7位苹果专家与白水县56名基层技术骨干组成的科技推广队伍。这支队伍,实施“白水苹果产业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使8项苹果关键技术得以全面推广,带动白水县苹果产业从42万亩发展到55万亩,优果率从60%提高到85%,苹果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80%。

赵政阳是白水试验站的首席专家。2006年来到白水试验站以后,他对症下药,挥起三板斧:一是以间伐为主的改型修剪技术。技术推广的难度之大超出了他的想象,首先,农民的阻力相当的大。为此,赵政阳发动技术人员一人包抓两个乡镇,吃住在农民家,为他们反复演示修剪技术;二是针对白水严重的苹果落叶病,加强推广以有机肥为主的肥水管理技术。他和科技人员苦口婆心地给农户讲道理——之所以出现落叶严重,就在于地下投入不足,管理没有跟上;三是推广以生物物理为重点的病虫害防治,农户不认可,他们就率先在收水乡打造有机苹果示范园建设,搞出个样子农户自然就信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专家赵政阳教授在延川县梁家河基地为科技户现场讲解苹果冬季修剪技术。

三大技术的推广,让白水苹果迅速走出低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让白水老百姓重拾了依靠苹果致富的信心。

按照“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在生产一线建设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永久性试验示范站”的总体思路,2012年以来,西农新农院新建了13个试验站、23个试验示范基地,拥有科研示范用地3500亩。目前,试验示范站(基地、新品种示范园)数量达96个,其中试验站26个(陕西省19个),试验示范基地40个,新品种示范园30个,分布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海南等9省区,形成了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的试验示范站(基地)体系,以试验站(基地)为平台,300余名学校专家与100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长期坚守产业一线,开展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转化先进适用技术200余项,引进国内外品种886个,选育审定良种25个,推广新品种50余个,建立示范样板180个,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员7.2万人次,培育了一批产业带头人,带动200多万户农民致富,新增经济效益450多亿元。依托小麦新品种示范园,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教授培育的“西农979”小麦新品种近三年推广4242万亩,累计推广1.14亿亩,为农民累计增加收入90.4亿元,成为我国当前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兼抗赤霉病品种,是农业部主推的全国第三大小麦品种。围绕新农村建设,在陕西咸阳、宝鸡、渭南、汉中、安康、商洛等地市布局建设了49个“三农”问题农村固定观测点。

1+1+N,以联盟促推广

2007年6月27日,浙江大学与湖州市政府在市校合作第一次年会上签订了共建“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的协议,决定合力共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同年11月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并聘请了浙江大学12位教师和湖州市6位科技人员为首席专家,之后项目合作、品种引进、技术推广以及人员培训等工作有序开展。2009年,根据市校签订的《浙江大学湖州市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建设方案》要求,2010年成立“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围绕当地特色主导产业,按产业组建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形成了“1+1+N”(即1个高校院所专家团队+1个本地农技推广小组+若干个经营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

联盟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浙江大学湖州市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建设方案》、《湖州市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体制机制创新试验方案》提出的总体要求,全体专家群策群力,全力以赴,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示范基地建设、专题调研、制定生产技术规范、实施科技项目、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等工作,为促进湖州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做出贡献。

2006年5月,浙江大学的徐海圣副教授便来到湖州市吴兴区,投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为“1+1+N”的产学研一体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实践者。

徐海圣是水产养殖的行家,他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新技术,以水产业提质增效为目标,推进生态养殖新技术落地,促进农民增收。来到湖州市后,徐海圣经过实地调研,发现湖州水产养殖效益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发病频繁等制约全市水产业健康发展。为此。徐海圣有针对性的开展“稻鳖共作”、“茭鳖种养结合”、“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养殖废水生态化治理”、“高效低碳池塘循环水养鱼”、“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投喂”等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应用推广、基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工作。为了总结符合湖州本地实际、切实有效的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徐海圣主持和组织制订《湖州南太湖毛脚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等水产养殖市级地方标准,促进全市水产养殖业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经济和环境效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徐海圣深谙此理。徐海圣在推广工作中积极开展生态养殖新技术培训,多次在湖州市重点养殖地区举办“龟鳖生态养殖技术”、“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等技术培训, 年均举办培训班8次以上,培训人数300人次以上,免费发送图书资料350余份,提高了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他还组织高校院所专家参与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工作方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计划、认定标准和扶持政策的制定,并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授课和指导,为湖州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出了贡献。

金农公司与浙江大学教授签约

浙江大学汪炳良教授指导金农基地育苗

徐海圣在“1+1+N”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实践过程中也在不断创新。在他的推动下,联盟的专家进驻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实现联盟专家对湖州市58个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全覆盖”,使农技专家可以“面对面”地对基层农户进行“技术把脉会”和“难题会诊”,提高了专家技术服务对接农户需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他积极探索农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进农业技术入股试点工作,落实技术入股协15个, 在产业联盟与服务主体之间建立了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使产业联盟更深入、更紧密地服务生产主体。

徐海圣作为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的一员,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一扎便是数十年,成为众多奋战在一线的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中专家群体的缩影。

“四体融合”,长效稳定推广体系

2012年以来,安徽农大以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平台,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新途径、新模式。

为推广农业科技,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发展,安徽农大积极与各县开展合作。据安徽农大张承详院长介绍,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之前,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一直处于单兵作战、单一环节参与的推广模式之中。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立以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从单一向着人才、科研、推广、创业孵化的四能统一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转变”。张院长说道,“大学具有多学科的综合实力,具有未来人才储备能力。多学科的实力促进全产业链的融合。目前,安徽农大的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是‘一站一盟一中心’和‘四体融合’。”

“一站一盟一中心”校县共建模式和“四体融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是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形成,是具有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特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推广体系,为农业高校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服务三农提供了稳定、长效的保障机制。

“一站”指区域性的农业综合试验站,“一盟”是由安徽农大与县级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新型产学研合作组织,“一中心”是由安徽农大与县级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专事农业推广服务的实体性的事业单位,是校县合作的联合办事机构。以安徽农大与金寨县的合作为例,校县双方共同建设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构建“一站一盟一中心”产学研合作模式,确立了以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为核心、综合试验站和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为支撑的服务格局, 建立了“一站”——大别山综合试验站;成立了“一盟”——金寨县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下设7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建设了“一中心”——金寨县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

“一站一盟一中心”这种三位一体的平台架构,将人才培养功能、科技创新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创业孵化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广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能力大为提升,对促进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显著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围绕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需求,安徽农大的研发主体与县(市、区)的行政主体、推广主体及N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联合起来,组建成一个政、产、学、研、推结合紧密的产业联盟,构建了“四体融合”的新型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实现农业技术创新“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无缝对接。

“四体融合”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突出了全产业链的发展理念,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为主轴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联盟将研发主体、行政主体、推广主体、经营主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协同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生动局面。

“四体融合”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将大学的人才队伍与现行推广体系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了现行推广体系普遍存在的专业不全、分工不细、人员老化、知识陈化等短板,又有效地解决了技术研发与技术推广之间严重脱节的矛盾、经营主体的专业化生产与“全科式”服务之间的矛盾、绿色发展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矛盾等。目前,安徽农大已在16个县建立了76个“四体融合”的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组建的76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将安徽农大350多人的专家队伍,与试点县、市、区360多人推广队伍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支700多人专家推广队伍,并与860多个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研发主体、基层农技推广主体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无缝对接。

“四体融合”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是一条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有效途径,因而深受全省涉农县(市区)特别是农业大市、农业大县(区)的普遍响应和大力支持。安徽省农委在总结安徽农大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经验的基础上,于2015年12月正式成立了“安徽省农业政产学研推协作联盟”,并将秘书处设在安徽农大,在全省推广“四体融合”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科学,绝非轻而易举的事业,只有坚毅的智者才适于从事科学。”每一位奋斗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一线的专家学者都是勇者,都值得敬佩。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以来,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加快新型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创新步伐,构建了以大学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形成政产学研推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试验站科技推广湖州市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现代农业背景下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策略
阿拉善生态建设中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南充综合试验站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乡村e站助力科技推广
还小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My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