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技推广的中坚力量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五周年记

2017-03-13王旭芳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技研究院基地

文|王旭芳

农技推广的中坚力量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五周年记

文|王旭芳

导 语:农业院校以其人才、科研、农业科技信息等优势,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依托,通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优化服务路径,聚焦国家目标,对接地方需求,已初步形成了以基地建设、成果转化、智库构建、人才培养等为核心功能,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高校农技推广体系。

1862 年,美国国会通过《莫里尔法》(Morrill Act),促成了美国赠地大学(后来的州立大学)的建立;1887 年通过《哈奇法》(Hatch Act)(也叫农业试验站法)促成了州立大学农业试验站的建立,密切了大学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1914 年颁发《史密斯-利佛法》(Smith-Lever Act),最终标志着以大学为主体,以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县政府的合作为特征,逐步建立了以州立大学(农学院)为依托,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这一农业推广体系的成功实践,成为我国在构建农业推广体系的过程中,值得借鉴的理论和经验。

在历时72年的时间里,美国政府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以持续而有效的努力致力于构建美国特色的大学农业推广体系,从而使合作推广成为美国农业推广体系最本质的制度。

2016年12月8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第6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健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言献策。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有力推进了农技推广事业发展。但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不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任务,需要加快改革,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参加会议的相关委员建议,健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要抓好两个重点: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这是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农技推广服务中的作用。

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综合能力,构建农、科、教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综合服务模式。2012年,首批十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开始启动实施,通过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将解决高校科研与产业链条结合不紧密、针对性不强、转化应用成效不明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突出等问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今年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启动实施五周年,五年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展有哪些路径?取得的成效如何?本刊通过对首批启动的十家院校的重点采访调研,推出了本期特别策划。

顶层设计 宏观布局

现代的农业科技推广主要是通过开发、教育、咨询、服务等方法,运用实验、展示、示范、培训、指导等方式,把有效的农业科技知识推广给农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科技推广的目标已经从以前的生产为导向走向环境保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农业等更科学的目标。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等政策和新修订的相关法律法规,多次聚焦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应发挥的作用,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2012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任务和工作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3年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增加了“国家引导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条款,同时对国家推广体系以及高校在开展农技推广项目研究、成果转化、技术培训、激励措施等方面都作了相关内容的修改和规定。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015年9月,农业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推动科研院校开展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农业部投入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技推广服务工作。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促进高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推动健全市场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应用转化机制”。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地方农业院校要紧抓机遇深化综合改革,适应发展方式变革的新需求,紧密围绕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在农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技推广等方面下功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求实效,努力做好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大文章。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即,可以预见,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将农业科技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提升农业发展科技化水平,从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完善仍是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思路与发展目标

为贯彻落实一号文件,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实施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旨在大力推进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深度合作,构建以大学为依托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新模式,使大学成为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在实践中走出一条社会服务和高校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新路子。2012年批准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0所高校建设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探索建立以高校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科技部和教育部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抓手,大力推进公益性大学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工作全面展开。

在谈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思路时,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应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机制。一方面,“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将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农业生产、村镇建设、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医疗卫生、政府咨询以及农民培训等综合需求,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整合地方政府、企业、研究院所、农民合作社等多方资源,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高等学校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加快推动高校内部人事管理、科研组织、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推进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间的协同创新和服务,最终实现高校尤其是涉农高校办学模式的根本转变。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不是国家农业推广体系的补充,也不是替代,而是探索构建以高校为依托的“大学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主要围绕服务体系建设、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政府咨询服务以及机制体制改革四项内容展开。其中,服务体系建设和机制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的任务。服务体系中包括了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分布式的服务站等形式。机制体制改革是新农村研究院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保障,重点在新农村研究组织运行机制、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农村服务考评与激励机制、资源整合与配置方式以及校地、校企、校所、校农等合作形式方面的改革。

大学社会化服务 体系初成

根据教育部、科技部的建设要求,“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自2012年启动以来,各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坚持以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机制体制改革和服务模式创新为重点,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推动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三化同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基地建设 推进深度合作

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和新农村建设,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结合校情,在产业一线建设了集科研中试示范、成果推广转化、农民技术培训以及学生实习创业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分布式服务站”相互补充的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加快了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形成了公益性推广服务、社会化创业服务和多元科技服务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格局,成为区域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辐射中心。截至2015年底,首批十家重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累计投入农村基层服务基地的资金11.05亿元,有1400余名专职人员投身农村基层科技服务工作,在全国建成各类基地414个,面积44753亩,覆盖粮油、经济林果、蔬菜、畜牧等行业领域,实现了在全国的科学布局、全面服务。

中国农业大学重点围绕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在北京市和河北省相关部门支持下,加速推进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北京农科城涿州基地建设,将重点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集成示范、新型农业产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功能,并将其打造成该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总部基地。同时,深化与北京、河北邯郸、邢台、衡水、保定、唐山、承德、张家口、内蒙古包头等市的对接合作,建立了环北京周边及华北地区的合作网,解决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目标。

中国农大柯炳生校长为甘肃武威教授工作站揭牌

浙江大学以农业试验站长兴分站为核心,构建了网络化的分布式基地,2014年成为农业部“浙江大学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浙江大学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核心区占地约1200亩,累计投入达1.2亿元,已成为集科学研究、教学实习、集成示范、技术培训、对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示范中心。浙江大学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示范基地外延辐射区是浙江大学在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过程中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等紧密合作的纽带,上联核心基地成果端、下接区域农业产业需求端,实现了政产学研的一体化运行、科研与生产的无缝对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按照“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在生产一线建设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永久性试验示范站”的总体思路,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海南等9省区设立了26个试验示范站、40个试验示范基地,以试验站(基地)为平台,300余名学校专家与100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长期坚守产业一线,开展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转化先进适用技术200余项,引进国内外品种886个,建立示范样板180个,培育了一批产业带头人,带动200多万户农民致富,新增经济效益450多亿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泾阳蔬菜试验示范站揭牌

安徽农业大学围绕地方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建好各类示范基地,把基地打造成为农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基地、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基地、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与服务基地。在推进综合试验站建设中,学校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多方调研、论证基础上,学校已累计投资1.2亿元,建成1.89万平方米的综合大楼1幢,温室连栋大棚8000平方米,标准化的创新试验、示范示范基地500亩。

东北农业大学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与运行中,沿黑龙江省5条高速公路带形成了“五大科技服务走廊”,探索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县科技局1对1,学校专家与科技人员(基地技术员)1对1”的科技服务模式,科技局在企业设立试验基地,学校专家深入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并手把手地将最新的农业实用技术教给企业技术员,实现技术直接落地。

东北农业大学校外兼职推广教授聘任仪式

南京农业大学校外基地按照“立足江苏,侧重华东,辐射全国”布局原则,到203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校外基地近百个,覆盖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近年来,学校新农村服务基地参与园区建设120余个,对接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500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00余项,联合申报项目超过200项,举办培训300余场,培训20000余人,接纳科技服务活动人员30000余人次,4000余人次教师、10000余人次学生参与基地与农技推广工作。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与时任淮安市市长曲福田共同签署协议

湖南农业大学紧紧依托学校多年学科、教学和科研积淀,在学校已建“双百”科技富民工程示范基地基础上,围绕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刚性需求,与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或地方政府结盟共建,建设了服务湘东、湘中、湘南和湘西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5个综合示范基地。以县级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围绕生猪、粮油、柑橘、茶叶、葡萄、苎麻、食用菌等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建设了37个特色产业基地,一大批专家学者以及博士团、硕士团奔赴农村生产一线,把业绩写在大地上。4年来,基地横向项目年度到位经费达到2600万元。

当地政府与湖南农业大学武陵山片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授牌

二、创新服务模式 促进产业发展

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根据校情,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在科技服务模式上做了多种尝试,形成了切合当地实际和校情的多种产业技术服务模式,促进了科技服务与农业产业需求、专家团队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效对接,加速了成果应用转化,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比如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工作站”和“科技小院”模式、浙江大学的“1+1+N”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西农模式”、四川农业大学的“雅安模式”、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别山道路”和“一站一盟一中心”产学研合作模式、东北农业大学“群雁奋飞”模式等。

浙江大学成立湖州市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围绕当地特色主导产业,按产业组建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形成了“1+1+N”(即1个高校院所专家团队+1个本地农技推广小组+若干个经营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并在吴兴区、长兴县开展试点。2011年5月,按照“1+1+N”模式组建了粮油、蔬菜、水果、茶叶、蚕桑、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笋竹、休闲观光农业等10个市级产业联盟,三县二区根据自身的主导产业和生产发展需求,分别建立分产业联盟。截止2016年底,10个市级产业联盟已从省内外高校科研单位聘请111名农业专家加盟高校院所专家团队,选配了市县区乡镇各级224名农技人员作为本地农技推广小组专家成员,直接联结生产主体1289家;三县两区分联盟共建立分产业联盟50个。通过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联盟实现了对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综合区的覆盖,对全市规模化农业企业、示范性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全覆盖,对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全覆盖。

张德江委员长视察浙江大学金农基地

同时,各研究院借助科技特派员及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形成了高校专家与村镇、企业、农户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技术由“推送式”服务向“交互式”服务转变、由“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为农民、涉农企业在产业指导、商情分析、科技推广、成果展示、农民培训等方面提供综合服务,加速农业先进技术的传递和扩散。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同时承担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的学校,湖南农业大学信息化服务体系覆盖农业生产信息、市场信息、民生信息;运行柑橘网、米网、油网等信息化服务网站;组建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的信息化服务队伍。通过多形式的终端服务信息化服务体系,有效实现多层次服务基地与信息化服务体系对接,打通了信息化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湖南农业大学与宁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共建基地

南京农业大学自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以来,积极转变“科技大篷车”服务手段,丰富“双百工程”服务内容,借助“互联网+农技推广”及各级农技推广试点工作项目,探索“双线共推”服务模式,线下联合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共同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开展技术示范与培训指导,线上自主开发了南农易农手机APP实现答疑解惑与推送信息实时互动。给新型职业农民做示范,让相关产业农产品质量提高,充分发挥高校在供给侧改革中的驱动作用。“双线共推”服务模式搭建起线上新时代高速飞驰的“科技大篷车”,线下校地农协同共赢的“双百工程”。

南农易农功能板块界面

三、搭建高端智库 理论指导实践

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充分发挥涉农学科优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创新,科学研判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农业产业体系规划、村镇建设优化设计等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决策咨询能力逐步提升,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首批十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累计提交省部级以上政策建议、咨询报告276篇,其中42篇国家或省部级领导的批示。

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研究院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三农”政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践和政策研究,向国家及部委提交政策咨询、建议报告等70余项,其中获国家及省部级领导人批示的政策咨询报告15项,其中“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新城镇化偏向’值得警惕”的政策咨询报告获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的批示;“农村扶贫开发与低保制度的覆盖于差异”和“农村扶贫开发与低保制度的覆盖于差异的原因以及做好两项制度分工协作的建议”得到汪洋副总理的批示。“关于改善我国农村扶贫工作机制的八点建议”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重要批示。

南京农业大学服务江苏过程中,连续4年发布了60余期江苏新农村发展报告和决策要参,参加农业智库建设。

南京农业大学发布江苏新农村发展报告系列2014(左)

南京农业大学编写江苏农村发展决策要参(右)

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领衔茶叶团队,提出湖南省茶产业发展的“品牌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委等部门和省茶叶公司先后投入2亿余元,倾力打造“安化黑茶”品牌,使安化黑茶跻身全国茶叶产业十强,产量跃居全国第三。2016年安化黑茶产值达到160亿元,税收3亿元。刘仲华教授领衔的“黑茶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湖南农业大学邓子牛教授到石门柑橘基地指导

东北农业大学向国家、省市部门提出建议100余项,被采纳应用51项。其中,《关于保障黑龙江省粮食产能可持续提升的发展建议》、《黑龙江省养殖“黄金”区位优势研究报告》等建议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指导。陈庆山教授带领的大豆遗传改良团队,加快大豆育种创新,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突破性品种,集成组装高产高效及科学种植轮作技术模式。现已成功培育出系列优质大豆新品种。特别是“东农豆252”,经专家对10130.5平方米田间实收测产,平均亩产为259.8公斤,具有粒大、高产且蛋白、油分含量双高等优势特色,各项指标均优于欧美转基因大豆。有望成为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替代作物。

阿城养殖业基地总体规划图

四、体制机制创新 打通良性互动

高校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协同创新与服务,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社会服务和高等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队伍建设和评价激励机制改革,探索科技推广与科技扶贫相结合的机制。

浙江大学深入开展与云南省景东县进行精准扶贫工作,派遣中心教师汤一挂职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副院长职务。积极响应国家及学校号召,深入参与援疆工作。中心将援疆援藏工作写入考核办法及职称评审条件,从制度上要求并鼓励中心教师积极参与。

南京农业大学瞄准地方特色产业资源优势与需求,构建“产业技术+示范推广+农户”扶贫模式,协助地方做好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例如,该校利用自身菊花产业关键技术,积极为定点扶贫的贵州省麻江县打造状元里菊花谷示范项目,请高枧村村民参与20亩示范基地建设。基地一年内吸引游客3万余人,村集体卖盆花和花茶直接增加20万元收入。村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产业技术示范结出的硕果,纷纷表示来年再跟南京农业大学种菊花。

南京农业大学与麻江县政府召开定点扶贫工作调研座谈会并签署合作备忘录

四川农业大学同18个市县区和40余家企业新建或续建合作关系,仅“社会服务与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就签订校地合作协议8个,校(院)企合作协议17个,合作经费达2100万元。

华中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紧紧围绕“支撑、服务、发展”主题,启动“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服务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简称“111”计划)和“百名教授进百企”科技支撑企业发展行动计划(简称“双百”计划)。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华中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扶贫实践中探索出“围绕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个专家团队,设立一个攻关项目,支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六个一”产业扶贫模式。

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校长查看猕猴桃病虫害防治情况

沈阳农大积极整合地方资源,搭建农业技术师范平台,例如辽宁省林业厅无偿提供2300亩林地开展林下经济和荒漠化土地生态防治;海城市政府无偿提供1000亩农田,500亩建设用地,2万余平建筑,每年不低于500万运行经费建设沈阳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辽中水稻产业基地

五、培训新型经营主体 成就职业农民

各研究院把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训作为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多方实践,开创了多种形式的农民培养和培训模式,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带头人,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15年底,首批十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结合地方农技推广、农村治理工作,累计培训农民61.72万人次,培训地方基层农技人员77220人,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西北农林大学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为区域“三农”发展培养了一批领军人才。从2006年开始的“村官培训”已经坚持10年,累计培训32662人,覆盖陕西省10775个村,占行政村总数的40.52%,产生了广泛影响。2016年与省农业厅共同成立了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训学院,培训职业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青年农场主等新型经营主体2735人次,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樱桃首席专家蔡宇良教授在方寨村示范樱桃夏季管理技术

安徽农业大学投资1048万元建立了“安徽农业大学新型农业推广模式信息化远程服务系统”,构建了远程视频培训、远程互动咨询服务两大系统以及精准施肥、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两大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了我校服务基层的信息化水平,使我校专家在校内授课,能够同步传到16个远程服务终端,让基层一线3000名学员同时参加视频培训。并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全程服务,培训技术骨干、开展现场指导、进行技术示范,有效地提高了产业扶贫项目的成功率,提高了贫困农民的收入。

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现状图

沈阳农业大学提出“新农民学校”培训模式,主要围绕辽宁省一县一业,按照“请上来,走下去”的培训思路,构建了初、中、高三级的“金字塔型”多层次的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体系,实现培养新农民,培育新市民,不断为农业科技服务注入新鲜血液,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培养技术人才。

沈阳农业大学家禽专业老师讲解“鸡解剖”

东北农业大学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龙江先锋网联合,升级改造原有“农业专家在线”系统,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开创了多种形式的农民培养和培训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在农业生产关键时期开展了“春雨”、“夏管”、“秋收”、“冬训”等系列活动。累计组织科技人员3000人次,深入我省45个县区、近百个乡镇、数百个村屯,线上线下举办各类培训班620多期,开展科技入户指导800余次,接待农民现场及电话咨询5000多人次,发放科技丛书10.3万余册,培训各类人员20万人次以上。

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网点示意图(注:本地图为示意图)

正如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所说:“推进农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提升农业大学系统在农业现代化推进体系中的地位,殊非易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科学技术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四年的建设,农业院校以其人才、科研、农业科技信息等优势,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依托,通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优化服务路径,聚焦国家目标,对接地方需求,已初步形成了以基地建设、成果转化、智库构建、人才培养等为核心功能,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高校农技推广体系。这一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还依赖于龙头企业和专业服务公司等的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在今后的发展中,国家相关部委应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挥更大的作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应继续在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市场化进入机制等方面着力创新;处理好大学与地方、产学研、多学科攻关的协调问题;并加强对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所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重视。大学推广体系的建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应不断加强与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经营主体等多功能农业科技推广渠道构建,使“科研、教学、推广”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得以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农技研究院基地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创建农技推广新模式助推产业扶贫见成效①
我的基地我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