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写作”作为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2017-03-13逯长春
逯长春
[摘 要] 批判性思维对于发展大学生创造才能、推动科学发展和进行理性生活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写作是在课程教学中以写作方式促进学生认知学习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法,对于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为了更好的运用课程写作教学法,教师既要遵循必要的课程写作教学原则;也要打破概念束缚,对写作采取一种更为开放的和多样的理解。此外,教师要努力克服障碍,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写作教学方法。
[关键词] 课程写作;大学生;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110-03
一 批判性思维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它的词源学(希腊文kriticos)和苏格拉底的教学实践,其首位提出者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在杜威哲学里,它被称为反思性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杜威认为,反思性思维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地、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就形成了反思性思维。”[1]杜威认为它是一种最好的思维方式,是真理的来源。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界定,学术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采用较广的定义是恩尼斯(Robert Ennis)的观点。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2]这个定义深受杜威的影响。戴维·希契柯克(David Hitchcock)在梳理和研究批判性思维的多种定义后,发现它们存在如下共同点: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批判性思维可以应用于一切题材;批判性思维包括反思、回顾、延迟判断;好的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批判性思维包括仔细推敲的证据;批判性思维的目标是做出明确的判断;理想的批判性思维者在恰当的时候都会批判地思考;做一个批判思维者需要有相关的学识、技能、态度以及习性(行为倾向)。[3]
希契柯克认为,更有用的不是定义而是描述“批判性思维者”的技能、态度及行为倾向。他发现研究者关于批判性思维技能要素的研究有以下共同点:(1)澄清意义;(2)分析论证;(3)评估证据;(4)判断推导是否合理;(5)得出可靠的结论。在批判性思维者习性和态度要素研究中,发现如下共同点:(1)思想开明;(2)心态公正;(3)寻求证据;(4)尽可能全面充分了解;(5)关注他人的观点及其理由;(6)信念与证据的程度相配;(7)愿意考虑替代选择和修正信念。[4]
(二)批判性思维的价值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对学校教育而言,长期以来,在以“应试”为主导的背景下,学生思维僵化和创造力不足。批判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科教兴国伟大战略,就必须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教育。批判性思维还能帮助人们对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做出合理的价值判定和行动决策。在社会上,很多人在面对问题时,不是“断然否定”,就是“怀疑一切”,再就是“全盘接受”。这些都是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缘故。这种思维倾向不仅对个人发展不利,对于社会和谐也是有害的。杜威认为,批判性思维能使我们对事物做出自觉的、深思熟虑的控制,能进行有系统的准备和发明,能控制和充实价值,从而形成了真正的人类的理性生活同受感觉和欲望支配的其他动物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区别。他坚定的认为,必须以反省思维作为教育的目的。[5]事实上,批判思维能力,在国际教育界被认为是和读、写一样基本的学习和学术技能,是创造知识和合理决策所必需的能力。[6]
二 课程写作对于训练批判性思维的价值
(一)课程写作的内涵
大学写作教学一般囿于文学性写作框架内,写作教学很少与专业学习聯系起来。课程写作(Course writing)来源于“跨课程写作”(Writ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WAC)。跨课程写作最早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最初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学术写作技能,掌握学术话语体系。现如今,跨课程写作已成为美国教育界的一项重要教育方式,并在世界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当前,美国跨课程写作教学的内涵十分丰富,其实施项目承载着多重目标,实施方式渗透于多种机构、教育类型、教育项目和方式之中。在本文中,只取其一狭窄的形式——“课程写作”,即针对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问题、困惑、冲突,通过写作方式,促进深思熟虑的思考,并产出一份理性的文本。文本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短文,总之,它可以是开放的、多样的形式。
不同于写作课程,课程写作的目标不仅是发展学生的写作技能,它具有更广泛的、更重要的目标。
(二)课程写作对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价值
英国著名高等教育理论权威巴尼特(Barnett,R.)认为,“真正称得上高等教育的东西是学生理解所学、所做,使之概念化,在不同的情况下掌握,并对之采取批判态度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应成为一名“反思的实践者。”[7]杜威认为,“思想需要细心而周到的教育指导,才能充分地实现其机能。”[8]如何在教育中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希契柯克认为,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时,如果缺乏所思考问题的相关知识,任何批判性思维技能都只是纸上谈兵,应当把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和技能与所思考领域的相关知识结合运用,即采取“融合模式”,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的策略、技巧、习性和态度的培养。他认为,最好是将融合模式和单独教学模式结合起来。[9]
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密不可分,批判性思维是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中重要的认知加工过程。[10]因此,基于问题的教学(PBL)被视为在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法。
课程写作是学生围绕困惑、问题、疑难等情境,基于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主动地进行思考和知识建构的过程。它是批判性思维融合教学模式的重要实现形式,也能将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贯彻其中。课程写作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过程,尤其对培养批判性思维具有积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和技巧。(2)发展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自觉性。(3)课程写作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4)课程写作还促进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 将课程写作视为课程教学的一种方法
(一)课程写作是一种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课程写作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一个明辨是非、审慎思考、意义寻求和真理探索的过程,对于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掌握及创造知识等有积极意义。在本质上,它是探究法的一种类型。课程写作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鼓励和指导学生以写作方式来学习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方法。
约翰·宾认为,如果打破概念的界限,写作能够有益地适用于任何一门课程,包括会计学、物理、化学、商学、教育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等。所谓“打破概念的界限”,主要是指教师们需要重新考虑“写作作业”由什么组成。[11]即必须以开放的态度来看待写作活动及其表现形式。
(二)课程写作作为教学方法的实施程序
结合探究法的实施程序,针对严谨的课程写作教学,笔者建议采取如下实施程序:
第一,提供写作议题。教师给出具有暗含矛盾的议题,也可以是明确的要求写一篇摘要、短论、阐释性文章等。
第二,发动学生进行思考并撰写一篇作品。师生明确具体写作要求。
第三,教师针对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指导和反馈。基于现实的条件,教师采取合适的方式及策略进行写作指导和意见反馈。比如在学生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用“范例”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比较细致的指导。如果学生比较少,教师可以给予简要的评价。
(三)课程写作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库弗什(Kurfiss)曾提出了设计一个支持批判性思维学科课程应当遵循的8条原则。[12]希契柯克对单独开设的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提出了16项建议。[13]基于他们的研究,结合课程写作的目标及特点,对实施课程写作教学法,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教师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源泉。教师要坚信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教师的基本职责。
2 要激励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和课程写作需要学生付出辛勤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教师要设法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比如让学生意识到批判性思维和课程写作的价值,帮助他们产生思维和写作活动的积极的“沉沁感”,体验到课程写作的乐趣和成功,使他们乐于参与到这种学习活动中。
3 问题、疑点、争端是进入学科知识和课程写作的重要切入口。杜威认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来源于学生对于一个问题的投入。问题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求知欲和批判性思考。
4 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形成自我评判自己的观点。课程写作伊始,学生对问题的观点或者是预设的,或者是混沌的。思考活动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而是澄清理解和弄清楚事实。在写作和思考过程中,要按照思维的逻辑对他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一视同仁,以证据和事实来推论,最终得出令人信服的结果。
5 提供指导并及时的反馈。不论学生是初涉批判性思维和课程写作学习,还是已有一定的经验,教师的指导总能促进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教师的反馈体现了教师的期望和重视,也是一种鞭策,有效的反馈还能提供参照、矫正学生的思维和学习。
四 课程写作教学方法运用的困难及对策
(一)教师运用课程写作教学方法面临的困难
1 学生规模大,教师势单力薄,力不从心。对一般本科院校而言,专任教师要同时任教几门课程,面向几个教学班。一般一个大学专任教师一学期至少也要面对百人以上规模的学生。与美国大学课堂相比,我国大学课堂教学缺少“助教”相助,从课程设计、教授,到作业指导、考核等各教学环节都由任课教师一人独自担当。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教学中使用写作方法来学习,每学期仅只有一两次,也将占去教师大量时间,教师个人很难做到对每份写作成果进行指导和反馈。
2 学生写作基础差,态度不端正,文稿水平低
大学扩招,学术标准下降,很多学生基本写作技能欠缺。虽然课程写作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写作水平,但教师在面对数百篇语法和逻辑混乱的课程写作成果时,其心态可想而知。更为头疼的是学生应付的态度。总之,具有规范性的、出自于对论点和资料谨慎思考的成果十分鲜见,这既考验着教师的耐心,也加重了教师的指导和反馈负担。
3 教师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教学的习惯、技能与经验
虽然教師们接受过较高程度的学术训练,自己具有很强的批判能力,但几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也极少有课程写作的学习经历,对于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教学的认识存在较大局限性,普遍对批判性思维的要素和过程缺乏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对于在课程教学框架内更大范围的写作教学指导缺乏技巧和经验。
4 以研究为主导,教学受到忽视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重视科研工作,科研对教师个人的学术或行政职位的晋升、地位和收入等有重大影响。这种导向使教师将大量精力投入研究工作,本科教学受到忽视。教授投入本科教学的精力比较有限,年轻教师课程教学任务繁重,有限时间又要投入研究工作,课程高层次教学目标普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此,课程写作教学方法自然受到忽视。
(二)将课程写作运用于课程教学的对策探讨
1 开设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和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批判性思维和学术论文写作技能
本科新生还遵循高中时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注重知识的积极吸收,缺乏必要的怀疑、慎思和批判。大学生的思维需要被解放。专门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是传递大学生大学学习特点和方法的必要内容,从而使学生了解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内涵、要素、过程、策略和技巧,提高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初步的科学写作的能力,能够规范的、严谨的、辩证的表达研究观点。
2 教师本人要提高对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教学的认识,学习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教学相关知识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对课程写作教学方法的运用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批判性思维对于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和合理决策的重要价值,认识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渗透。在提高认识的同时,教师要自觉的学习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教学的相关知识、策略和技能。只有教师具备一定的认识、知识、策略和技能,才能较好的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才能积极的运用课程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教学与科研并重,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教师以科研为事业,突出发展自己的学术贡献、地位、职业晋升和利益本无可厚非。但是,学校首先是教学机构,教学乃为其根本任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教书育人乃为其根本职责。教师注重科研,不但不应忽视教学,而且还要加强科研反哺教学。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后继有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满足个人的发展需求。教师要以学术、社会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义务,无论是否采取课程写作方法,都应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课程写作方法具有多重价值和较高的优越性,故应在课程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5][8]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23-27.
[2][6]董毓.批判性思维三大误解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64-70.
[3][4][9][13]戴维·希契柯克.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J].张亦凡,周文慧,译.高等教育研究,2012(11):54-63.
[7]羅纳德·巴尼特.高等教育理念[M].蓝劲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10]马志强.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中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特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2):31-37.
[11][12]约翰·宾.研究性学习[M].张仁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7.